历史性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刘改鱼对开花调的历史性贡献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这是一篇与历史性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刘改鱼对开花调的历史性贡献

歌演唱家刘改鱼今年78岁了,退休前是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一级演员,2009年评定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权开花调的代表性传承人.她8岁登台演唱开花调,至今活跃在舞台上,以其独树一帜的豪爽中不失细腻的“山土野”风格演唱左权开花调,一唱70年,在当今中国民歌演唱风格多元格局中,益显出苍松不老的太行本色,获“太行歌后”之美誉.刘改鱼从小喜欢开花调,虔心向民间前辈们学习,凭着自己的天分和感悟用心演唱,由此改变了原本一个太行山里普通农家姑娘的人生轨迹,为传承传播开花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童年登台演唱开花调

刘改鱼父母祖是从河北逃荒来到辽县的,爷爷靠卖力气给人家挑水维持一家生计,父亲务农也兼做点小生意.每年元宵节,辽县县城一带的西关、北街、南街、西河头都会有小花戏登台表演.这一方百姓几乎都会唱开花调,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思,但是开花调是不登台演唱的.刘改鱼从小就是好嗓门,听见身边的大人们唱开花调,她就能咿咿呀呀跟着唱.她虽然还不能全然理解唱词的意思,也会囫囵吞枣有模有样地唱好些调调.逢雨雪天一家人不外出干活,家里的土炕就是刘改鱼的小舞台,家人就是她的观众.爷爷逢人就夸自己的大孙女嗓音好,说她从小哭声洪亮,长大是能登台唱戏的料.

果然如爷爷所言,刘改鱼8岁就在元宵节登台演唱开花调,成了左权县敢于登台演唱开花调第一人.开花调歌词多数是男女爱慕相思方面的内容,通常多在羊倌牧羊、车夫夜路、农夫稼穑、村姑独处等一人境地或同性在一起时演唱自娱,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能唱开花调的,否则唱者会被众人指责不正经.刘改鱼年少,对世俗所知不多,对歌词也似懂非懂,唱就唱了,父老乡亲对这个年幼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还给以喝彩.有了长辈们的鼓励,改鱼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以后每年的元宵节都是刘改鱼开心的日子,她要在台上出头露脸,唱开花调、表演小花戏,歌唱得好,舞也跳得俏,年年博得乡亲们的喝彩.童年的刘改鱼在家乡开花调小花戏的滋润中如鱼得水,她在父老乡亲们的赞誉声中快乐歌唱,快乐成长.

二、少年京城唱响开花调

1955年元宵节后,左权县文化馆选送还不到16岁的刘改鱼和另外两位成年民歌手参加晋中行署的调演.她一连唱了五首开花调,台上没有丝毫胆怯,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使她越唱越起劲,演唱效果出奇好.人们都记住了这个唱开花调的小姑娘和她唱的乡土味浓郁的开花调.

1955年4月,不到16岁的刘改鱼被选定代表山西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群众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刘改鱼登台演唱了《左权将军》《土地还家》《红都炮台》《逃难》《苦相思》《建立民兵队》等曲目,这个太行山里小姑娘舒展的歌喉和地方韵味十足的开花调,获得当时的最高奖“优秀节目奖”.太行山里的小姑娘刘改鱼和太行山里的开花调在京城出名了,刘改鱼的照片登上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她成为新中国建立不久在京城唱响开花调的少年第一人,刘改鱼的名字和开花调从此交结在一起,被人们记住了.刘改鱼在开花调演唱中方言韵味十足的衬词唱句“啊呀呀呔”,被人们广为传唱,“啊呀呀呔”成为演出期间人们对刘改鱼的代称.每每回顾这段往事,刘改鱼感叹自己生在一个自上而下对民间文化艺术空前重视的好年代.

三、走进大学教唱开花调

1956年3月,左权县文化馆送她到太原参加山西省文化局举办的地方文艺骨干培训班,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学员汇报学习成果,台下坐着音乐学院来山西物色民歌教师的陈尚文老师.当时的各个音乐学院,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要求,纷纷聘请艺术造诣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民间艺人进学院执教,弥补本校民间音乐教师队伍欠缺.刘改鱼年龄虽小,被陈老师看上了,加之刘改鱼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群众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出色表现,山西省文化局的刘建昌颇为赞赏陈老师的眼力.5月,刘改鱼应聘到了在天津建校的音乐学院,做了教山西民歌的“小刘先生”,成为在大学教唱开花调第一人,在当时音乐学院里给学生们教课的老师中,刘改鱼资历最浅,年龄也最小.

刘改鱼在音乐学院教声乐系、作曲系、民乐系、音乐学系的学生们,也教老师们唱开花调.刘改鱼只会说左权话,不会说普通话,一开始上课,还需要别人帮助“翻译”,一位叫曹悦逊的老师,为她“翻译”最多.耿生廉、李西安、李 、鲍桂芳等,都跟刘改鱼一句一句认认真真学唱过开花调.学生们都喜欢上“小刘先生”的课,她教起课来一丝不苟,来自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学唱开花调,总是唱不出左权韵味,刘改鱼一遍遍地耐心教唱.刘改鱼至今记得,李西安学习开花调时非常认真,他在歌谱上标注了许多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懂的密密麻麻的符号,唱得有模有样.刘改鱼教唱的开花调,主要是抗战题材和传统题材,《左权将军》《建立民兵队》《红都炮台》《逃难》《土地还家》《苦相思》《桃花红杏花白》《门搭搭开花》《樱桃好吃树难栽》等近三十首原汁原味的开花调,破天荒进入了音乐学院的课程体系.

  声乐系主任喻宜萱老师负责安排刘改鱼给学生们上民歌课的同时,也安排其他老师给刘改鱼上基本乐科和文化课.刘改鱼想跟声乐系的老师们学美声歌唱,喻老师没有同意,担心那样会把刘改鱼教成不伦不类.刘改鱼当时不高兴,过后才体会到喻老师的良苦用心.刘改鱼完成了音乐学院两个学期的民歌教学工作,老师学生们都收获不小.声乐系那些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通过学习民歌,歌唱的连贯性和情感的饱满度都有明显提高,用王昆的话说,听她们唱起来就觉得顺耳得多.

  爱才的王昆和喻宜萱合力举荐刘改鱼进入歌舞团,刘改鱼成了歌舞团合唱团里年龄最小的演员.合唱团演出的曲目以陕北民歌为主,指挥王方亮在合唱排练中对歌曲内涵的解读和艺术处理的方法使刘改鱼获益匪浅.她对民歌的情感体会更细腻了,声音和情感结合得更自然了,自己会唱的民歌也不再局限于山西民歌.刘改鱼随着合唱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演唱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还领略到了多声部民歌演唱的美妙和魅力,她对民歌的喜爱越发浓烈.刘改鱼在北京一帆风顺,正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谁料想歌舞团合唱团要解散了.刘改鱼人在北京,心里思念她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弟妹,怀念太行山和山里的乡亲们,她考虑再三,选择了回山西.经过在音乐学院和歌舞团先后两年又两个月的历练,刘改鱼眼界宽了,看到了太行山外的广阔天地.

四、灌制开花调的第一张唱片

  歌舞团介绍刘改鱼到山西省歌舞团工作,1958年7月底,她一个人背起行囊登上了回山西的列车.刘改鱼到山西省歌舞团报到,得知歌舞团正在晋西北下乡巡回演出,马上背起行李乘长途客车直奔朔县,投身歌舞团的巡回演出.由于在歌舞团一年多时间的演出锻炼,刘改鱼既能参加合唱也能担任独唱,她的民歌独唱特别受观众欢迎,很快成为每场演出都不能少的节目.刘改鱼每次出场都会多次返场,要准备十首八首民歌才能应付了场面.观众的喜爱和热捧,更激起刘改鱼向民间民歌手学习民歌的愿望和热情.每到一地演出,刘改鱼都会跑到当地文化馆向老师们打问,当地民间谁民歌唱得好,她一定要登门拜师求教,认真学唱几首当地民歌.就这样,歌舞团演出的地方越多,刘改鱼的收获越大,她可以登台演出的民歌曲目越来越多.晋北、晋南、晋中、晋西的很多民歌,甚至邻省民歌,都成为她经常演出的曲目,她的歌路越来越宽.

  1959年,山西省昔阳县农民作曲家史掌元谱曲的太行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选定刘改鱼首唱录音,送北京接受专家评选,一举获得全国新作品大奖赛一等奖.全国各种报刊登载这首歌,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刘改鱼演唱的这首歌,刘改鱼又火了,她演唱的这首歌曲家喻户晓.山西省歌舞团到青岛慰问解放军,刘改鱼的独唱四次返场,接连唱了十首民歌,从将军到士兵掌声不息,这一场面,令当时担任舞台监督的吕良同志记忆犹新.

  鉴于刘改鱼在国内歌坛上蒸蒸日上的影响力,上海唱片厂得知刘改鱼到上海演出,专门邀请刘改鱼到唱片厂录音,灌制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开花调的第一张密纹唱片.由于密纹唱片容量有限,刘改鱼演唱了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土地还家》和晋北民歌《十里墩》,和刘改鱼一起去上海唱片厂录音的还有乔玉珍和邢丑花,唱片题名“山西民歌”.这张唱片出版后国内外发行,刘改鱼演唱的开花调作为山西民歌的代表性曲目,传播到全国各地和世界许多国家.时隔50年之后,200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桃红杏白杨柳青·刘改鱼左权民歌专辑》,收入刘改鱼演唱的有代表性的22首左权民歌.

五、总结开花调演唱的经验

  刘改鱼结合多年学习和演唱开花调的心得体会,总结出开花调演唱“声美、情真、味足”六字经验.声美,就是歌唱声音要上下贯通,不挤不喊,头腔、口腔、胸腔有机链接成一个声腔体,声音随气息强弱变化收放自如,高中低音区转换顺畅.唱大开花调时,要想象山峦旷野的辽阔,气息发自丹田,声音敞亮,用民间歌手的话说:“脑袋、肚子都要唱”,要有隔山喊人的穿透力.唱小开花调时,声音自然亲切柔和爽朗,似唱似说似吟,胸中的情思和声音要浑然一体.刘改鱼感悟,这种声音能力一是天赋,二是基本功日积月累,缺一不可.情真,就是歌者对歌词中的一字一音都要用心体会其情感内涵.开花调中一个“呔”字,在不同的歌词情境里会有感慨、豪爽、亲昵、感激、满足、怨恨、思念、无奈等不同情感的表达,要仔细体会,相同的乐句才能唱出不相同的情感.准确把握民歌字词蕴含的特定情感,才能以情带声恰到好处.开花调演唱真情最当紧,饱含真情的演唱才中听,清汤寡水的演唱是不会有感染力的.歌者对歌词蕴含的特定情感的体验和把握程度,是歌声能否有真情表达的前提.味足,就是民歌演唱的韵味要和具体一首民歌的地域、语言、人文属性高度吻合,不能减味,更不能串味.民歌因民族、地域不同而韵味各不相同,就说山西民歌,也不是单一“醋”味,太行、吕梁、晋南、晋中、晋北各有各的地方韵味,单说左权民歌还有东西南北的差别.刘改鱼反对把一首民歌唱成不洋不土、不东不西、不南不北,没有特色,四不像.她批评有些歌者把左权民歌和河曲民歌都唱成一个味了,也批评有些歌者一味飙高音,忽略了中低音区音感的表现力和民歌原本的地方韵味.一位歌者唱什么民歌,都是一个味,这不是技术原因,而是个人的修养不够.刘改鱼认为韵味纯正与否,是判断民歌演唱高下精糙的首要显性标准,缺乏韵味或韵味不正,形似神离,就像假古董,是没有艺术审美价值的.

  刘改鱼几十年坚守自己的理念,坚守接地气的“山土野”太行歌味,得到太行山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和衷心喜爱,也得到全国民歌同行和听众的赞赏.刘改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民歌演唱家,有造诣有追求也善于思考,把自己在民歌演唱实践中的感悟,升华到理论层面加以系统总结,直言快语,坦诚地与业界同行和后学切磋交流,赢得业界同行和后学对她的尊敬,高度认同她的经验总结.  

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刘改鱼的童年少年时期是左权民歌生态自然良好的一个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了,根据地政府得到巩固,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感谢和八路军,对新生活充满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老百姓迎来渴望的和平岁月,心展了,唱歌是他们由衷的抒情.刘改鱼在家乡随处可以聆听到人们或悠扬或轻柔的歌唱,她有条件寻访求学自己觉得好听的民歌.刘改鱼童少年时的伶俐和对民歌的执着,得到前辈们的怜爱和垂青,前辈们愿意把自己心中的歌唱给她听.

  刘改鱼在放学后独自走到城西八里地的小会村,登门拜访郝玉兰、赵三珠、程计年等当地有名的民歌手,小姑娘进门就唤大爷、大娘、婶婶、叔叔,见他们在干活,就搭把手和他们一起干,烧炕、搓麻绳、推碾、扫院、扛麻杆,一来二去,大人们都待见这个懂事勤快的小姑娘.她和大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请他们唱民歌给自己听.她至今记得,《门搭搭开花》是赵三珠放牛时唱给她听的,《桃花红杏花白》是程计年沤麻杆时唱给她听的.程计年对旁人说,这首开花调他只教过刘改鱼.《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是左权城关乡刘乡长大爷和她路遇,在去五里堠村的路上唱给她听的.刘改鱼记下了这一首首开花调,把这一首首开花调唱出去了,成了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开花调经典曲目.刘改鱼至今还有些后悔,当初向前辈们再多学几首开花调该有多好!那些出口成歌的前辈已逝去,后人再听不到他们的歌唱.左权人再听到这一首首开花调,就是有线广播里刘改鱼的歌声了.天时地利加之刘改鱼淳朴的天性,合力成就了刘改鱼的开花调人生.

  刘改鱼演唱的开花调是前辈民歌人歌声的跨世纪延续,通过媒体传播穿越时空,今天的人们才能听到这一首首动听的开花调.刘改鱼对开花调的审美直觉让人惊叹,她认为好的歌大家也觉得好,她认为不那么好的歌,就难以流传播远,这是一种画龙点睛的神奇.太行山里的开花调滋养了刘改鱼,刘改鱼承上启下,把前辈们演唱的开花调接着唱到21世纪,唱到更辽阔的空间,太行山里的开花调,才成为人们熟悉的中国民歌中的经典.

  刘改鱼16岁到音乐学院做了教唱开花调的“小刘先生”,如今她还坚守在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等大学的讲台上,给大学生们讲开花调,教大学生们唱开花调.刘改鱼在讲台上讲述她年轻时怎么样向民间歌手学习开花调,讲述她学唱开花调的经历和感悟,传授她演唱开花调的感情体验和方法技巧,讲述她对左权方言规律的认识,讲述左权人方言语气声调中的情感表达.她讲课时说与唱穿插,活泼形象生动,每次上课都会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当年音乐学院的学生们称16岁的刘改鱼是“小刘先生”,当今的学生们尊称78岁的刘改鱼为“奶奶老师”.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为刘改鱼设立工作室,她领衔主讲的《山西民歌》课是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结 语

  电视台邀请刘改鱼做节目,北京中山音乐堂、人民大会堂邀请她演出,山西电视台“歌从黄河来”邀请她做嘉宾,在北京、太原,在家乡左权县,举办民歌的演出评比或学术活动,人们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刘改鱼兴致勃勃在场.刘改鱼在外面忙碌,在家里也难得清闲.左权老家的人,学界和媒体的人,来访问的学校老师学生,慕名而来的民歌爱好者纷至沓来,让她经常应接不暇.也常有来电话求教者,刘改鱼总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地与他们交流.阿宝尊称刘改鱼是自己的老师,阿宝就是在电话里经常与刘改鱼切磋民歌演唱的方方面面,率直地彼此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演唱体会,二人成了忘年交.

  刘改鱼的教学从来不收学费,这是人所共知的.对远途而来的学生,刘改鱼还会留他们在家中吃饭.受刘改鱼言传身教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研究生选择开花调研究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请刘改鱼指导论文写作,刘改鱼总会尽心竭力,从来不推辞.许多跟刘改鱼学习过开花调的学生,毕业后当了音乐老师,为了在音乐课上教学生唱好开花调,到刘改鱼老师家现场拍录音视频课件,刘改鱼一定会认真配合,一丝不苟.

  刘改鱼和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丈夫还住在山西省歌舞剧院老旧的宿舍楼里,家里不宽敞,陪伴她几十年的老钢琴,琴键已经高低不平,刘改鱼给学生们上课、录制教学音视频课件还一直在用它.桌子上、窗台上堆放着拆开的废药盒,刘改鱼会在药盒硬纸板背面的空白处,随手记写自己回想起来的开花调的词与曲.

  当下让刘改鱼左右为难的是,一边是需要自己花大量时间照料患病的丈夫,一边是自己心中放不下的开花调,而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年近八旬的刘改鱼回忆自己与开花调的些许往事,有遗憾,也有几分宽慰.说到开花调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得到各级政府重视,石占明、王建英等后起之秀薪火相传,刘改鱼脸上笑容粲然.

参考文献

[1] 王保平主编《左权县文化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2] 石湘涛审定《左权文化工作史料集》,左权县文化艺术中心2005年版.

[3] 刘红庆《亲圪蛋——唱“开花调”的人们》,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4] 山西省文化厅《桃红杏白杨柳青·刘改鱼左权民歌专辑》,北京:中国唱片总公司2009年版.

[5] 王建军主编《同走在文化路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

刘广伊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历史性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历史性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历史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历史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