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城乡教育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加.李实(2006)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1].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受教育程度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Becker(1964)认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倾向越高[2];Perotti(1994)研究指出受教育负担显著影响收入差距状况[3],Glomn & Rikumar(2003)认为教育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不一样,短期内教育不太可能缓解收入差距,长期确实是能缓解收入差距的[4].上述研究均是从宏观层面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关系展开研究的.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列微观研究.从CHIPS 微观调查数据出发,陈斌开等(2010)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贡献度达34.69%[5];陈云、李慧芸(2015)对北京市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显著影响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主观感知状况正相关[6].

一、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状况分析

陈云等(2015)多维度地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等状况进行了统计测度[7],此处不再赘述.

(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及其表现

教育不平等是在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状态.从表现形式看,教育不平等有地区教育不平等、城乡教育不平等、性别教育不平等、学校间教育不平等多种表现形式,本文的教育不平等主要指城乡教育不平等.从实现过程来看,城乡教育不平等主要有起点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三个环节.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需要看成一个有机体,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平等都会导致一系列的反应.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是指城乡居民没有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即城乡儿童和青少年进入各类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一样.尽管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免除学费,但要完成义务教育,家庭还需存在一些其他的教育支出,且教育投入得到回报的时间很长,甚至多达20、30 年之久,这让本来收入不高、迫于当前生计的一些农民不得不放弃参加义务教育,这直接造成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另外,如今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已逐渐失去了本质,学生大多通过课外补习班来补充学习,这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的教育支出,这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起点不公平.

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支出、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差异.比如,高等教育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私人产品属性,但政府的教育投资更多地投向城镇高校机构,最终造成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从而引起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Saint- Paul &Verdier(1992)运用模型分析,认为政府部门只要持续的投资公立教育,就能够缓解收入差距,政府要机会均等化地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使每个人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达到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并且人人之间生产率平等的结果,从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城乡教育结果不平等,是指城乡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获得学业上成功和发展的机会不同.例如,由于城乡学生的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存在很大差异,高考之后农村学生主要到一般高等院校和地方高校继续学习和发展,城镇学生主要到重点院校学习和发展,城乡学生的这种教育资源差异性会导致教育和人力资本质量良莠不齐,间接导致城乡劳动力生产率的不同,即工资的差异.

(二)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状况

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的减少、国民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等,都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的系列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发展是均衡的,城乡教育不平等状况仍然突出.

1. 指标设置和数据说明

考虑到城乡教育结果不平等难以进行指标量化,此处主要分析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和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两个方面状况.如前文分析,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主要取决于城乡父代收入和家庭教育支出差距,因此此处选取家庭教育投入指标进行量化;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差距,此处选取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两个指标进行量化.

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指标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教育经费年鉴》;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教育年鉴》.考虑到2013 年我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改为可支配收入指标,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致度量截至2012 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年鉴2013》是最新教育数据,本文采集的分析数据和实证数据是2003-2011 年全国29 个省市(除西藏和宁夏)的相关数据.

2. 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

家庭教育投入指标以每年家庭消费性支出中文教娱乐部分所支出的金额表示.家庭教育投入可以通过收入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性发挥作用,以人力资本为中介进行传递.2003-2011 年间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时序变化如图1 所示.

图1 显示:2003 年以来,城镇家庭教育投入的上升速度远快于农村家庭.2003 年,城镇家庭教育投入为934.38 元,农村家庭教育投入为235.68 元,后者与前者相差698.7 元,前者是后者的3.96 倍;2011年,城镇家庭教育投入为1851.74 元,农村家庭教育投入为396.36 元,后者与前者相差1455.38 元,前者是后者的4.67 倍.2003-2011 年间,城镇家庭教育投入以年均8.9%的速度在增加,农村家庭教育投入则以年均6.7%的速度在增加.农村家庭教育投入起点比城镇家庭低很多,且家庭教育投入增加的速度比城镇家庭慢很多,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

全国有29 个省(直辖市)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均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将数据汇总,如表1 所示.

表1 结果显示:2003 年到2011 年,虽然城镇家庭教育投入增加的速度快于农村家庭,但城镇家庭教育投入省份之间的差距的扩大速度也快于农村家庭,各省份城镇家庭教育投入极差从1250.92 元提高到2778.48 元,提高了1527.56 元;各省份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极差从578.46 元提高到820.64 元,提高242.18 元.2003 年和2011 年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最高的省(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和上海,2003 年和2011年城镇家庭投入最低的省是青海省、农村家庭投入最低的分别是新疆和贵州.可见,我国不同省份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也在加剧.

3. 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指的是政府对每个学生的平均教育投入.因此,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越多,意味着每个学生得到的教育资源就越多,单位学生的教育质量就越高.

由于2003 年《中国教育经费年鉴》并未公布高中和幼儿园阶段的相关数据,此处仅分析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表2 结果显示:2003 年,小学和初中阶段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均高于农村,两者差距不大;2011 年,小学和初中阶段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较2003 年均翻了数倍,且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低于农村,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仍然高于农村,尤其是幼儿园阶段城镇是农村的将近2 倍.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逐渐重视城乡教育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支出,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在一些受教育阶段得到逆转.但另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农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与城镇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国家今后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增加农村教育支出的一个重要投入流向.[8]

4. 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

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是将我国城乡不同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分别除以相应教育阶段的城乡在职教师人数.我国整体及各省城乡不同教育阶段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如表3 所示.

表3 结果显示:各受教育阶段全国整体数据显示:2003 年,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农村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都高于城镇,这种差异性随着受教育阶段的提高显著缩小;幼儿园阶段城乡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差距最大,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教师资源缺乏,农村每一教师负担学生61.73 人,城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9.10 人.2011 年,除城镇幼儿园阶段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基本保持不变外,城乡各受教育阶段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都呈下降趋势,且农村下降的要比城镇还明显,甚至出现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农村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比城镇还要少,但幼儿园阶段农村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仍然高达40.23 人,依然远高于城镇的19.46 人.2003 年和2011 年,城乡各受教育阶段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最少的省份主要都集中在北京,北京地区农村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数都低于城镇;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和中部人口大省,且这些省份农村每一教师负担的学生数都高于城镇.由此可见,发展农村教育必须以发展各省经济为前提,当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时,各地才会将发展教育的经费和师资等资源逐渐投向农村等落后地区,甚至出现农村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低于城镇的现象,如首都北京.

二、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测算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检验

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G),通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测度;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NE)、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SPT)、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FI),分别通过各省城镇和农村相应指标之间的比值进行测度,本文将建立单方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对各面板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LLC、ADF 单位根检验法结果显示:序列IG、NE、SPT、FI一阶差分后是不含有单位根的平稳序列,因此IG、NE、SPT、FI 是1 次单积的I(1).接下来,再对四个变量做协整检验.由于四个变量都是1 次单积的,因此直接对各变量进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通过Pedroni 检验方法对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G)与解释变量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NE)、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SPT)、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FI)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表4 中的Pedroni 检验的原假设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Panel-ADF、Panel-PP、Group-ADF 和Group-PP 四种方法的P 值均<0.1,因此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G)、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NE)、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SPT)、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F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

(二)面板模型的选择与建立首先,要确定应选择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该检验的原假设是应建立混合效应模型.从表5 可以看出F等于137.7 且P 值为0.0000,推翻原假设,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比混合回归模型合理.

其次,需要确定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并进行Hauan 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从表6 结果可看出,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 值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最终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对于将建立的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横截面个数(29 个)大于时序个数(9 个),因此权数选择按截面加权的方式.最终建立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如式(1)所示.

yit 等于αi +X ´it β +uit,i 等于1,2,…,29;t 等于1,2,…,9 (1)

yit 为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IG,Xit 为3×1 阶解释变量,αi 是随机变量,表示对于i 个个体有i 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Xit 有关;β 为3×1 阶回归系数列向量,对于不同个体回归系数β 相同,uit为随机误差项.模型最终回归结果如表7 和表8所示.

由表8 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效果达到了97.0%,回归方程的F 统计量为235.42,P 值为0.000 小于0.05,回归方程线性显著.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作用回归方程如式(2)所示.

IGit 等于3.05-0.21SPTit +0.11NEit +0.03FIit (2)

由式(2)可以看出,SPT 与IG 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每增加1 单位,城乡收入差距将会缩小0.21 单位,这意味着降低城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数或增加农村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都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是个逆指标,该指标值越高,意味着城乡差距越低.NE 与IG 呈正相关,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比值每增加1 个单位,城乡收入比值将会扩大0.11 单位,这意味着增加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或降低农村生均教育经费都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FI 与IG 呈正相关,城乡家庭对教育投入比值每增加1 单位,城乡收入比值将会增加0.03 单位,这意味着城镇家庭增加对教育投入或农村家庭降低对教育投入都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从教育不平等各指标影响系数来看,当前教育过程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要远高于教育起点不公平,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差距和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分别是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作用的7 倍和3.7 倍.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亟待转变

研究结果显示: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指标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最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投入最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贵州等发展落后的地区,我国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从孩子成长过程来看,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9]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大环境等因素影响,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的作用,缺乏家庭教育意识,他们多认为子女受教育主要靠学校和孩子自身,造成城乡子女在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因此,我国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投入一定经费支持农村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如改善农村教学条件,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可去之处;加大农村教育文化支出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父母自身素质,转变农村家庭教育观念.

(二)我国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有所缓和,农村基础教育还需加大投入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初中、高中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与2003 年相比,2011 年我国初中、高中阶段城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出现逆转,主要表现为农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高于城镇地区.我国部分发达省份(如北京地区)城乡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数差距有所逆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农村地区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数低于城镇地区.幼儿园阶段城乡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国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局部有所缓和,但幼小阶段的城乡差距还很大.今后国家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特别要保证将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流向落后省份和落后地区,尤其是将教育支出投入到农村的基础教育上,将教育经费多投入到农村学校基建设施建设、教师引进和培训、学生的饮食补贴和其他一些软硬件升级上.

(三)政府长期构建的教育不平等大环境影响作用很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政策予以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远高于教育起点不公平,也就是说,政府长期构建的教育不平等大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很强.当前,增加农村生均教育经费支出、降低农村每一教师负担学生人数都能明显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政策予以改善.

因此,政府应该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城乡教育资源的结构配置和平衡问题,实施农村偏向的系列教育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幼小教育的投入力度,调控教育过程不平等状况,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和收入水平,从而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投入,调控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状况,是我们打破城乡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恶性影响的一个可行思路.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城乡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城乡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2、教育杂志投稿

3、师德教育论文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