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阅读题是语文教学的糟粕类论文范文例文

这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阅读题是语文教学的糟粕

恕我孤陋寡闻,自阅读题出现在语文试卷以来,似乎还没有怀疑它并坚决反对它的人.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强调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本来没有错.然而正是这样的要求,使人们彻底失去了怀疑阅读题的不合理性、不科学的意识.遗憾的是,本指多读多背、博览群书的“读”,一直被狭隘、片面地当作阅读训练,以致学生课外阅读匮乏,视野狭窄,对语文缺乏兴趣等.可以说,与其它题型相比,阅读题是最繁琐、最耗人心智而学生练得最多却又最低效的题目,它是语文教学最堂而皇之的糟粕,必须予以彻底摒除.

说这样的话,或许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事实正是如此.阅读题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高级“陷阱”,在高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大旗下,它牢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支配着广大教师,又让学生疲于应对,还挤占了他们大量用于学习其它语文知识的时间,严重阻碍了语文的健康发展.

一、阅读题的弊害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被视为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预设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在课后分发大量的习题给他们做,以期收到适意的教学效果,可是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

1.实质是玩弄文字游戏

一般而言,高考阅读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从出题者的设计来看,客观题是让学生选一项对或错的答案,而错误的原因很多,譬如“张冠李戴”,把文本中的“李白”换成“王维”,“唐朝”换成“宋朝”;或者“范围不明”,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随意扩大或缩小;或者“无中生有”,选项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无法推断出来;或者“强加因果”,把文本的“因”“果”关系颠倒过来;或者“已然”与“未然”倒置……其实,这无非检查学生有没有认真阅读或者有无某种判断意识而已,有多少含金量可言?如果说客观题幼稚低下,主观题也好不到哪里去.谁都明白,假如题目出得太难,学生都不会做,那这样的出题毫无意义;假如出得太简单,谁都答得对,也没有意思;唯一的做法就是尽量做到难易适中,以区别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这些道理看起来非常正确,但是其中的可笑成分无法遮掩它的愚人本质.“2009年网友周云(化名)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以她文章出的题目总共三道,她自己试做了一下题,总分15分,她在博客里说:‘除了第一个选择题确定可以拿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①“80后作家韩寒也曾做过据自己文章《求医》一节命制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题只对了3题,甚至他还选错了‘划线句子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②试想一下,作者尚且无法答好自己的文章,其他人还能答好?所以,仅从这一层面来讲,语文阅读题纯粹是玩弄文字游戏,愚弄思想单纯的学生的,可谓荒唐至极.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弱,阅读题失分太多”的论调,其实,这是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阅读题本质上是让所有学生去猜出题老师的心思,按出题者预设好的词句组织答案.假如叫学生设计题目,然后由老师甚或专家来做,岂不照样考倒他们?

虽然许多人对主观题存在的非议已有警觉和反省,但仍然没有人考虑过阅读题要撤除的必要性.相反,为了“纠正”它的不合理性,近几年出题人还煞有介事地再设置了一道让学生自圆其说的题目.说实话,这道题不会很难解答,只要言之成理,不要出现错别字,也不要出现病句,就可以得到高分.可是这样的题目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其实,只要智力正常,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适当发挥.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个别不做或很少做阅读题的学生,在平时考试甚至是高考中得分与经常做题训练的学生相差无几,有的还更高;为了避免所阅读文章原作者的“刁难”,有些人还曾直接“指导”高三一线教师说,“你们不要做还活着的作家的题目,要做就做已故作家的题目,到时就可以‘死无对证’.”如此荒唐、可笑且自欺欺人的题目,难道还要让它继续“生存”下去?可以说,阅读题考试是语文最大的不公.

2.耗时最长却最低效

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题训练的时间最长、强度最大.自小学一年级起,学生就开始做阅读题了,平时练,考前强化练,一直练到高三.在12年的训练中,他们不知完成了多少道阅读题,也不知耗费了多少精神,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够理想.平时,教师们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拼命做题,而每次考试老师们都发现许多学生似乎不大会思考问题,组织的答案也五花八门,跟参的意思相距甚远.尽管现在提倡文本多元解读,但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还是会被阅卷老师否定的.以广东高考为例,“2010年必考阅读题15分,文学类平均得6.92分,实用类7.47分;而之前三年的实用类分别为5.78分、6.11分、7.57分”③;再搜索百度查看发现,2011年文言总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到5.58分,文学类则平均得4.61分,实用类8.5分.从这些数据来看,学生阅读题的得分几乎不忍直视,多为不及格.不仅广东如此,纵观历年来的情况,全国各省大体相似.

如果细心观察可见,阅读题考试有一种现象,中等生的平均分与优秀生的相差无几.这一方面让不少学生对阅读题感到无奈与排斥,以为语文不好学,而且还乏味,使之逐渐沦为边缘学科;另一方面也许多人误认为语文科比较拉不开分数的距离,不大愿意把时间花在语文上,致使中学语文长期处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

3.直接影响考试写作

高考作文为60分(之前有的70分),占语文科总分150分的五分之二,其重要性无需赘言.长期以来,人们很少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学生写作时间不够,只是凭直觉认为时间不够很正常,因为考试就要限定时间的,在有限的150分钟内要完成150分的题目,自然要求考生应注意速度,讲究答题技巧.这些想法一直蒙蔽着人们.殊不知,真正导致高考作文时间不够的是阅读题.阅读题有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又分为客观题型、主观题型(后来再增加一类,让学生选做).为了顺利答好阅读题,学生们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根据客观题出题的特点,用心搜检线索,比对、筛选信息;还在主观题中拼命琢磨句子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句意,组织答案.可是结果大多数学生的得分不尽如人意.而这一“吃力不讨好”的考查,却直接消耗了作文的考试时间.

写作,本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融合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最需足够的时间去保证.可事实是,能给学生留下的作文时间仅仅一个小时左右.一小时能写出什么好文章?不要说学生,就是作家也不大可能.许多作家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不仅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而且常常还要修改多次.作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学生呢?60分的作文,要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修改,这样的文章会好吗?

江苏有位语文教师提出高考要多给作文一些时间,甚至建议单独考,以保证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去写一篇质量更高的作文,但他没有深入分析作文时间不够有无试卷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阅读题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如果将阅读题撤出语文试卷,让它早日寿终正寝,那么作文时间不够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阅读题的弊害可见一斑.然而,现在有谁真正质疑它存在的不合理性?或许在许多人心目中,阅读题是“高大上”的题目.

二、寻找替代阅读题的题型

许多人经常指责语文教师将好好的一篇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并把这一问题归结为他们教学方法僵化、传统,不懂创新.殊不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正在阅读题.为了让学生答好阅读题,教师就在讲课文时无所不用其极地肢解文本,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于是课堂就出现了上述情况.假如阅读题从此不再出现在试卷上,那么语文课必将变成美文鉴赏课,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必将得到更好地提升.

主席说过:“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思维模式就不要停留在过去.”遗憾的是,从来没有人意识到语文试题的重复性有多严重,阅读题考查的要点或能力要求与其它多种题型重叠,比如给新闻“拟标题”、写一句话新闻,以及“时文评说”等.因此,必须改革语文试卷结构,用那些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强又简便易行的题目来替代阅读题.

1.给新闻拟标题

高考有一道给新闻“拟标题”或者根据其材料写“一句话新闻”的题目.这个题型涉及多方面能力的考查,比如查找、抽取、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思维概括和组织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完全不必由阅读题来实现.换一句话说,这些能力的培养,也不必一定要通过阅读题的训练来实现,因为新闻题涵盖的很多要素与阅读题相通.其实,对于题目设计者而言,新闻题好出,而学生也易做,既具备相应的效度,又能为学生节省很多做题的时间.

2.时文评说

作为一种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或概括等综合思维素养和文字组合表达能力的题目,时文评说的功效与阅读题相似,因为阅读量小,作答更省时省力,学生不会像做阅读题那样忐忑不安,更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答题信心.例如,“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1,2006年开始,A省要求高中学生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从高一开始文科生和理科生都要参加全部科目的考试;材料2,2008年,B省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要点.(答案:关于学科分科问题,A省、B省分别采取相应措施.)(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答案略)”(《华语网》)这种题目考查学生抓住主要信息,明确提出观点,再具体分析,最后给结论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衡量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作用,具有极高的信度.

3.翻译文言句段

虽然阅读题中有一道文言文考题(大多为人物传记),但该大题没有必要设置成现在那样.亦即,将那些单项选择题及其后的两道小翻译题删除掉,同时将传记内容缩减为三五十字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翻译.

这样考查照样能够看出一个学生对古文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能够衡量一个学生的整体理解、翻译和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从某一层面说,这样出题比当前的阅读题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既检查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起到了考核作用.

无论是过去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后来的新材料作文或者如今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都是让学生先阅读材料,再理解,然后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最后构思行文.从最先读材料到最后行文,整个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所以这就更加证明阅读题纯粹是多余的,即使不找替代题,单单用作文来担负它的考查功能也完全行得通.

三、取消阅读题的现实意义

本来,语文新课标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平等看待的;可是一直以来,我们把狭隘的阅读训练当成了“读”,挤占了听、说、写的大量时间,结果既让学生对阅读题充满畏惧与抵触,影响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又让许多家长产生“语文难进步且读多读少都差不多”的错误观点,使得他们也常常有意无意地误导学生对语文的态度.这样,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培养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制约,无形中阻碍了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取消阅读题意义十分重大.

1.提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学生不喜欢语文,很多人都把主因归到作文身上,认为作文再怎么写怎么练也很难提高水平.其实,作文是替阅读题背了黑锅,阅读题才是造成学生对语文缺乏热爱的根本因素.许多学生做语文练习,一遇到阅读题心里就发怵,直接跳过去不做;考试时也缺乏信心,患得患失,不能正常应对它.这些负面因素综合起来,给人感觉语文不好学,难进步.所以,取消阅读题,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又能让学生爱屋及乌,更加热爱阅读书刊,扩大知识视野,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2.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方式,制约着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学取向及对教材的把握等.阅读题一旦取消,语文课堂必将让人耳目一新——不必刻意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主旨、讨论运用什么手法表情达意,教师的思想得到解放,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学生也不会“带着镣铐跳舞”.这样语文课不仅不会再出现肢解文本的现象,反而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既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又能使课文的“人文性”得到更充分地阐释.

3.省出更多时间写作文

德国一位汉学家曾说,阅读题冷酷地压榨了学生的写作时间,让考生的作文质量难以得到更好的保证.一般来说,考试阅读题有三道,现代文两篇合计至少2200字,文言文至少500字,单单阅读字句就要不少时间,还要融入学生的知识储备、感性体验、理性思考,及分析、判断等认知能力,这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取消阅读题,既能调适学生的心理,又能节省许多时间让学生做好其它题,尤其是作文.只要给写作腾出多一些的时间,考试必然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作文.

总之,阅读题是形而上的题目,长期迷惑人们的思想.唯望语文界执牛耳者有大智慧、大格局,及早改革语文试卷的题型结构.曾说过:“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有与时俱进,透彻审视阅读题的伪“高大上”面目,坚决取消它,构建语文新格局,努力引导学生多看书、广涉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才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地提高理解思维能力,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

注 释

①②处分别摘自《凤凰网》、《中国青年报》记者2009年10月8日的报道.

③摘自2010年留学网的报道:www.177liuxue.com

[作者通联: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湖雷中学]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语文教学期刊

2、语文教学和杂志

3、语文教学和投稿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5、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6、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