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文化学审视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这是一篇与文化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文化学审视

姜新生

摘 要: 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顺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选择,也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结构调整,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文化学的视角审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其价值诉求就是革新原有的学校传统文化,重新建构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文化冲突、文化适应、文化自觉、文化创新等过程,面临着新旧文化的矛盾.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在适应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现有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永葆文化的先进性,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转型发展;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高校;文化冲突;文化适应;文化自觉;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112-06

收稿日期:2016-12- 28

作者简介:姜新生(1970-),男,湖南澧县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文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有序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引起和推动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积极回应,对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对于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转到哪里去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既有转型彷徨的“痛苦”,也有转型中本领恐慌带来的“痛楚”,遭遇到了传统办学模式与新的发展态势的文化冲突困境.这些冲突能否得到有效调适,直接关系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成败.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文化发展的逻辑昭示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化冲突

文化的稳定性特征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时遭遇文化冲突在所难免.文化是由一定的结构与模式组成的.文化独特的结构与模式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并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而不会轻易改变,形成“文化惰性”.“一种新的文化特质的产生,就意味着传统的、习惯的特质的改变,一种新的文化结构的形成,也意味着传统的文化结构的改变.”[1]P175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是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其深层的文化模式所遭遇的危机以及它与新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之间形成的对抗.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某一时期某一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陷入危机的结果,是新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之间展开对抗的过程.“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型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2]学校转型期的文化形成过程也一样,一旦一种文化被学校成员所认同,成为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时,这种文化模式就具有了相对稳定性.学校文化的稳定性特征,也必然会阻碍外界文化的“入侵”,自然会对外来的改革力量产生抵抗倾向,形成冲突的局面.

文化冲突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转型并非易事,它与社会转型一样,也会遭遇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与博弈.社会文化的转型特征必将反映在学校教育领域,这是学校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社会环境是滋生各类文化型态的现实土壤,也是各类文化发生作用的客观基础,离开了特有的社会环境,文化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就会产生嬗变,文化间交融共处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地方高校转型问题的提出,绝非研究者或决策者主观臆想思维的产物,而是基于学校历史与现实的审慎判断,是对传统发展方式反思和批判的必然结果.”[3]每一次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都是社会文化推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表面上看只是学校专业结构的重组,实际上是社会文化因素的推动,是学校对当时文化冲突的深刻回应,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方面的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遭遇到新的社会文化影响所致.由于学校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师生习惯于在原有文化的既有方式下思考和处理问题,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阻碍着学校变革的向前推进.学校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抗和文化冲突,文化的对抗与冲突也构成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推动力量.

文化冲突对于促进高校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各种文化冲突都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它不仅能促成文化的分化,打破旧有的文化格局,诞生新的文化体系,还能导致文化的整合,使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收与融合,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内部分歧和外部争论,恰恰是与最终将群体联结在一起的有机的联系……在明显存在社会各部分和各等级划分的结构中,对抗所具有的积极整合就表现出来了.”[4]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社会正面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不但需要大批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和经营管理型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劳动力报告:35亿人的工作、薪资和技能》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缺口.”[5]这样,招生规模最大的地方本科高校将因为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而陷入发展困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是推进我国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就业、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化适应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适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文化适应是指“社会群体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经过接触、联系、冲突、适应、调整,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从而改变原有文化结构和模式的过程.”[1](P194)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强势文化往往会同化弱势文化,使弱势文化发生改变.“一种文化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以能动地改变前代传下来的内容,从而使该种文化获得更大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机遇.”[6](P69)实际上,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总是保持着一种持久的适应性,它总是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尤其在经济生产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共舞的当下,学校往往会经历着文化的重构、失落、冲突、危机、生存的追求和价值的突变等.“社会结构转型使学校处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这对学校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7]受习惯性办学方式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在文化适应上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或合拍,或滞后,或明显的不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只有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文化适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桥梁.雅斯贝尔斯说过:“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8]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的实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需要保持对教育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产生正确的教育理念,并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制定政策,对高等教育改革措施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保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当前的社会转型现实已经对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作为社会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可能脱离时代和社会而独立存在,所以,在一个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社会里,教育不可避免地也要转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今日中国之教育改革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当今中国的环境催生出的变革.社会变革不仅作为教育变革的外部环境存在,更是推动教育变革的力量,而且还渗透、体现在学校内部,构成教育变革的内部因素,规定着教育变革和学校发展的走向.”[9]当社会处在急剧变革和实现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改变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它不但以渗透的方式影响教育本身,而且要求教育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开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变革,完成自身的转型.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律的结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使得社会职业岗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必须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整、不完全、不完善.从横向的办学关系来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脱节;从纵向的办学层次来看,高职专科是最高学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点是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文化适应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学校的发展也是这样.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学校只有主动适应才能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跨文化心理学家拜瑞认为,“文化适应的态度总是在文化适应群体对强势文化完全认同和完全拒绝的范围化.”[10]拜瑞的文化适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困惑.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由于高校趋同发展,高等教育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地方高校不得不作出转变.同时,这也是高校为了趋同发展难题、获得更好发展、主动作为的一种自觉选择.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教育改革作后盾,呼唤人力资本结构全方位的改革.衡量“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否先进,不是看口号、看文字,而是要看是否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落实在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和行为中.”[11]“任何一所高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特点做出准确的定位.”[12]学校转型发展既需要继承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根据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文化变革,形成新的学校文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需要吸收、融化、调和外来文化而逐渐趋于一体化,进行文化整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相互调适,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学校文化整体.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文化自觉”一词在我国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3](P190)费老指出,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中国人“应当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中和中国人的生活中去认识自己文化的历史和现状.”[13](P174)费老同时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4]可见,文化自觉的首要条件是对自身文化的“真实面相”有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充分认识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懂得发扬优势,克服弱点;其次,只有对其它文化样态进行体认与理解,从而构筑起彼此“取长补短”、“各抒所长”的有效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社会转型发展之际,地方本科高校要有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学校文化的勇气,客观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史与发展现状等文化传统,既不能因其是“自家遗产”而一味地守护和歌颂,也不能因其显得“过时陈旧”而一味地抵触和排斥.地方本科高校要明其道、析其理、扬其长、弃其短,与时俱进,实现“文化自觉”,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

文化自觉是衡量高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教育改革时代,惟有通过学校文化自觉才能突破重重迷雾,呈现学校教育的新天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包含着多重文化自觉:一是办学者要理性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明确自身优势,继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确定改革创新方向.二是要冷静地认识本校的弱点和不足,辩证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三是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办出自己的特色.提高学校的文化自觉意识,就是要提高学校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形成自主选择文化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只有具有较高文化自觉意识的学校,才能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优势和发展前景,才能客观分析外来文化的现状,并通过多元文化的相互比较,发现自身文化的不足,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构建新的学校文化,充分凸显自己学校文化的个性与魅力.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对自己学校传统文化历史有深刻的认识、正确的把握和恰当的诠释,才能形成理性地对待外来文化的新格局.

文化自觉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对学校主体的行为起着引领作用.这一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剑指不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选择,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15].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与劣势.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还在沿用精英教育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研究能力不如老牌本科院校的学生,而动手能力又不及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既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地方本科高校大多由原来培养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性人才的专科学校“升本”而成,从国家教育体系而言, 这些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就是从事普通本科教育.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成功实现“升本”目标后, 热衷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再度转型,存在攀高、求全、求大心理,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简单地把培养学术型人才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被稀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因此,每所学校都要准确解读自己学校的史,挖掘学校发展中的特色文化,分析和反思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来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类型,真正解决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高校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发展,一是依赖于学校文化体制改革,二是要进行文化创新.改革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永恒动力,创新是学校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学校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学校文化繁荣发展的制约机制,才能使学校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只有不断创新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更新文化发展的方法与手段,营造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文化始终保持活泼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学校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文化创新的历史.信息化时代,学校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可能与时俱进,学校也才能在此过程中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生存文化,学校文化变革也是学校获得长久发展的必然途径.首先,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与其相对应的文化特征,不能与时俱进的文化,必然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被淘汰.其次,任何学校文化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有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创造,才能日臻完善.我们说,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结构总能体现为良好的功能,而良好的功能对系统的结构优化又具有促进作用.根据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原理,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必须合理并不断优化才能适应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要求.否则,外在的环境压力将会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退化和衰竭.作为教育系统组成细胞的地方本科高校,也必须在系统内部展现出良好的功能,积极完成高等教育所担负的另一重要历史使命——培养高技能人才.惟有如此,地方本科高校才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导致本身结构的衰退.

文化创新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应然使命.离开了创新,文化就不可能发展和进步,更谈不上走向繁荣.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持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无论哪种类型的文化,创新都是推动其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是其保持活力的源头活水.“文化与高等教育具有潜在的、历史性的和本质的联系”[16],“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和必然使命”[17].社会在发展,大学也在发展,然而二者不可能始终节奏一致,齐头并进.在不断出现的“不一致”中,社会总会要求大学走在前面,为社会引领发展路向,或者周期性地要求大学追赶上它的需求变化.这些要求会不断地推动大学的理念更新、文化变革,促使大学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学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也越来越明显,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服务站”.作为大学,理应承担起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先进科学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承担起知识创新、知识传承、知识服务的使命.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域的限制,各个大学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专业发展有其历史性,学科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强项与弱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用自己服务地方社会的长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否则,以弱势学科专业服务于社会,只能是一种低水准的服务.因此,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使地方本科高校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创新是高校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于大学文化一直在创新”[18].文化创新是应对全球文化竞争,营造文化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失去文化竞争优势,就意味着失去发展的优势.“文化是决定‘改进’是否可能的关键因素.”[19]目前,学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严峻的挑战.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发展,“在保留和继承原有文化积极方面的同时,剔除其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元素”[20],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营造自身文化优势,才能更好地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文化特色,扩大学校的生存空间.学校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中,离开了地域文化就没有其生存的土壤,学校文化就会失去个性.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资源,才能使学校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现象,反映了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21].“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的不培养,培养的不需要,不需要的大量培养’的困境.”[2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更是一所学校永葆先进性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杨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9.

[3]蒋亦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431-435.

[4][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7.

[5]李唐宁,方烨.中国高校毕业生加速蓝领化[N].经济参考报,2013-06-17(02).

[6]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7-73.

[7]张雷.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41-44.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3.

[9]叶斓.“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5.

[10]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 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45.

[11]和学新.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135-140.

[12]潘懋元.分类与定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4-04-15(B2).

[13]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1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

[15]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16]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8-10.

[17]王寒松.文化传承创新:大学职能的新丰富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6-7.

[18]柳礼泉,胡港云.新常态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文化自觉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5(4):10-14.

[19]Deal T E,Peterson K D.Shaping School Culture:The Heart of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

[20]冯大鸣.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保障建设的着力点与逻辑链[J].教育发展研究,2008(2):22-24.

[2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22]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2-10.

文化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化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文化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