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骨关节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

摘 要: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51 例成人发育不良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除男4 例外均为女性,年龄22~78 岁,平均42 岁.所有患者均摄有标准的骨盆前后位X 线片,18 例行CT 扫描.结果 51例发育不良髋臼的主要 X 线改变为髋臼浅小,倾斜度增加和对股骨头覆盖不全.测量中心边缘角(CE)为-10°~30°,平均13°.测量髋臼指数为35~67°,平均 45°.其中40 例有继发性骨关节炎,30 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囊性变,19 例伴有髋关节半脱位.CT 和MRI 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小囊变和股骨头向前移位者分别为13 例和10 例.结论 髋臼浅小和股骨头囊样病变是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常见表现,CT 或MRI 能显示其早期征象.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骨关节炎,髋关节;影像诊断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是因髋臼先天发育缺陷导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于成年发病的髋关节病,主要病变包括在髋臼发育不良基础上继发的骨性关节炎、软骨下假囊肿、慢性关节脱位等.髋臼发育不良可在幼儿时引发髋关节脱位,也可隐匿十几年或数十年方始发病,它是引起成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1].本病并非少见,笔者搜集51 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4 例,女47 例,年龄22~70 岁,平均42 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髋关节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患者常自述不能久站或走远路.症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有跛行,病史1~20 年不等.

47 例女性除1 例外均有生育史,其中10 例从事售货员、教师、舞蹈演员等站立性工作.骨科体检有髋关节内收,外展受限,腹股沟中点压痛及“4”字试验阳性.2 例经关节镜检查,显示骨性关节炎改变,其中1 例有盂唇撕裂.5 例分别实施骨盆截骨术、髋关节置换术及髋臼囊肿刮除植骨术.

二、设备和测量方法

采用 DR 成像系统对51 例双髋关节行X 线前后位摄片,全部测量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 角;自股骨头中心(C)至髋臼缘(E)划一线,另通过股骨头中心作一垂线,两线的夹角为 CE 角]和髋臼指数.首先确定是否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并按 Perner 法进行分度(Ⅰ度:CE 角11°~30°;Ⅱ度:CE 角0°~10°;Ⅲ度:CE 角呈负角;IV 度:完全性髋关节脱位),然后对继发病变进行分析.其中18 例行 CT 检查,扫描层厚2 mm,螺距0.625,3 例行三维重建,重建间隔 1.6 mm.

三、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并结合笔者的经验,本组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为髋臼浅小,CE 角 < 30°,股骨头顶部裸露 25 %以上,伴或不伴有髋臼指数增大.X 线测量:(1)CE 角(又称臼缘角):正常应 > 30°;(2)成人髋臼指数:正常成人为39.86&plun;4.3.

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髋臼增生硬化,髋臼白线增厚;(2)髋臼或股骨头囊样变;(3)股骨头边缘增生变形,承重部关节间隙变窄和髋臼旁软组织钙化及关节内出现游离体.具备上述改变1 项以上者为继发性骨关节炎.

结果

51 例中双侧髋臼发育不良36 例,单侧15 例(其中左侧4髋,右侧11 髋),共87 髋.

1.髋臼发育不良的表现:(1)髋臼浅平,顶部短小,对股骨头包容不足,股骨头顶部裸露 25 %以上,髋臼外缘骑跨在股骨头上62 髋(图1).测量 CE 角最小为 - 10°,最大30°,平均12°;其中 82 髋 < 25°,5 髋 < 30°.本组87 个发育不良的髋臼按Perner 法分度:Ⅰ度45 髋,Ⅱ度23 髋,Ⅲ度19髋.(2)髋臼陡峭,外缘张开25 髋;19 髋可见股骨头外移或向外上方脱位;测量髋臼指数最小者 35°,最大者 67°,平均45°;合并股骨颈干角增大(>130°)32 髋.

2.继发骨性关节炎改变:髋臼发育不良伴有骨关节炎者40例.X 线表现为:(1)髋臼顶及边缘增生硬化,髋臼盖白线增厚呈 “描眉样”,外缘可有骨性增生;(2)髋臼及股骨头囊变30 例(其中髋臼囊变29 髋,股骨头囊变 17 髋,二者并存8 髋);(3)股骨头边缘增生肥大,呈斧头样变形20 例;(4)负重部位关节间隙变窄,2 例关节内可见气体;(5)髋臼旁软组织钙化及关节内游离体5 例.

讨论

髋臼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清楚,关于致病因素有学者认为髋臼异常是先天性和原发的,与胎儿发育状况和遗传因素有关,1/ 4 患者有家族史[2].也有学者提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于某些致脱位因素,认为髋臼浅平的存在是由于幼儿时期髋臼缺乏股骨头应有的刺激.髋臼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国外文献统计为1%~10%,女性多于男性,约 6∶1,其中0.01%的髋臼发育不良很晚才能得到诊断[3].成人型髋臼发育不良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与发生继发病变的时间有关,取决于患者的性别、职业、年龄及髋关节劳损情况等因素.女性患者多在生育后几年内发病,其引起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平均年龄是31 岁[4].

髋关节是负重大关节,一侧髋关节负重量为体重的116 倍,行走时每侧髋关节的负重量是体重的3.9 倍;正常股骨头平均接触应力面积为26.77mm2,约占股骨头的70 %[5],髋臼发育不良时,由于髋臼浅平、倾斜度过大、顶部和前唇短小、股骨头外前上方覆盖不全,使股骨头有向外、向前和近侧移位的倾向.这种三维空间上的异常导致生物力学改变,造成关节不稳和有效负荷面积减少,持重中心外移,使应力点过于集中于关节外上方狭小的区域,当该部承受的压力超过关节软骨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软骨发生变性、损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和囊变.

CT、MRI 尽管有诸多优点,但缺乏整体观察,对轻、中度髋发育不良易于忽视,应结合平片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测量.

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节间隙和髋臼一般正常,只有发展到晚期才受累,且髋臼囊变少见.总之采用影像学检查的手段能直接测量、观察髋臼的发育程度,了解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应关系,尤其对继发性骨关节病早期诊断及评价整个髋关节病变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骨关节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骨关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骨关节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骨关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