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骨质疏松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骨质疏松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 例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护理后随访6 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 值)、腰背肌力及腰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ODI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DI 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背肌力增强率高于对照组,不变、减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增强其腰背肌力,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功能恢复.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背痛;全程护理

骨质疏松症是因骨微结构损坏、骨量低下导致骨脆性增加,易造成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是我国排名第四位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1-2].骨质疏松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患者常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探讨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旨在探讨其护理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6 例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8 例,年龄62 ~ 86 岁,平均年龄(73.98&plun;3.57)岁,临床表现:骨赘形成21 例,骨密度降低9 例,椎体有压缩改变18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9 例,年龄63 ~ 87 岁,平均年龄(74.12&plun;3.05)岁,临床表现:骨赘形成22 例,骨密度降低10 例,椎体有压缩改变16 例.两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基础护理,嘱咐患者有关治疗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指导合理、科学饮食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护理,控制摄入高糖、高脂肪类食物,避免肥胖者下肢负重过大,增加关节退化速度;充分补充动物软骨及维生素C,减慢软骨老化速度或预防软骨老化.②减轻疼痛,缓解疼痛的主要方法为要求患者适度休息及减轻关节负重,给予适度按摩或热敷,也可缓解疼痛感.③休息与运动,嘱咐患者动静结合,避免长期剧烈运动,注意保暖.若病情严重,应对关节活动给予限制,嘱咐患者卧床适当休息,固定患肢,避免发生畸形;若病情捎有缓解,可做适当运动,包括慢跑、太极拳等,能改善肌肉收缩情况,能增强关节周围肌张力,但切忌过度运动,以避免机械性损伤.④心理护理,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常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且易形成腰背部弯曲等不良姿势,应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科学的康复训练,促进其腰背部功能恢复;安排有利于患者活动,与外界环境交流方便的机会,比如将床位安排至窗边位置,且保证窗户高低适中等.指导不同患者进行技巧训练,鼓励其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⑤健康教育,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腰背部姿势,动作幅度科学、合理,可指导患者使用手杖、助行器等以减轻受累关节负重;耐心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正确用药,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嘱咐患者定期做体格检查.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至少3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观察记录其功能障碍指数、疼痛加重次数、腰背肌力等,并了解是否有新骨折发生,根据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可帮助患者增加疾病认知,要求患者进行适当户外运动,指导正确保护脊椎方法,采用半蹲位搬理物件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随访6 个月,对比两组ODI 值、腰背肌力及VAS 评分.

1.4 判定标准

(1)ODI 值主要由疼痛强度、站立、社会生活、生活自理等10 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最高得分5 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2)腰背肌力测量,采用腰背肌锻炼仪对患者下肢后伸最大抵抗阻力变化进行测量.(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腰背疼痛情况,在纸上画一段10 cm 长直线,标注“0”为始端,表示无痛,标注“10”为末端,表示疼痛最剧烈.患者均根据自身疼痛感受,标记位置,数值越大表示疼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描述,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X2 检验,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DI 值

护理前两组ODI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DI 值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腰背肌力

观察组腰背肌力增强率高于对照组,不变、减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VAS 评分

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病因可分为三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表现为腰屈伸肌肌力下降,导致肌源性稳定性减弱,造成腰椎稳定性下降,增加患者腰背部疼痛感[3].长期疼痛难忍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关注重点.

基础护理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相关注意事项,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无法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全程护理可弥补传统基础护理不足,长期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认知综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治疗同时进行适应腰脊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预后[4].全程护理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禁忌,维持营养供给,同时避免不良饮食带来的关节退化;采用按摩或热敷的方法缓解患者疼痛感,注意运动与休息有效结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环境影响及语言沟通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指导患者心理自我调整,能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改善医患关系;出院后给予随访,实时关注患者病情发展,便于及时处理问题,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ODI 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腰背肌力增强率高于对照组,不变、减弱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程护理能增强骨质疏松腰背疼患者腰背肌力,可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腰背疼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功能恢复,能增强其腰背肌力,值得推广.

骨质疏松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骨质疏松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骨质疏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骨质疏松护理论文 骨质疏松症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