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和新形势下党的扶贫思想和人才工作有机融合实证探析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思想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思想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新形势下党的扶贫思想和人才工作有机融合实证探析

  

  摘 要:人才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党历来重视扶贫工作,并把人才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通过对党的扶贫思想进行梳理,对脱贫攻坚第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对脱贫攻坚与人才工作的有机融合进行实证探析.

  关键词:人才;脱贫攻坚;实证探析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4.031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据梳理统计,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国内考察26次,其中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和人才工作,提出一系列有关人才与扶贫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重要观点:一是“扶贫先扶志”;二是“扶贫必扶智”;三是“人人均可成才”.

  1人才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届对人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维度对人才进行评价,概括为“德才兼备,贡献较大”.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人才就是适合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并在此领域、行业、岗位上为社会发展创造出较大价值和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不难看出,人才主要是指内在的东西,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本文所指的人才,可以定义为只要能为脱贫攻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都是人才.因此,拓展人才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把最急需、最实用的人才输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真正发挥人才助推精准脱贫的智力支撑作用.

  2脱贫攻坚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贫困作为一项长期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社会现象,并不是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所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世界现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每个执政党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2.1贫困概念的演进

  贫困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又有其特殊性,具体到每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贫困的程度、特征、成因又各不相同.贫困问题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学者,对贫困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表2.

  由此可见,贫困概念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演进中,早期将视野局限于物质生活,到当下把个人能力和社会公平纳入其中,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向广义不断扩展的过程,内涵更丰富:一是由于物质或者精神资源的匮乏,导致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二是缺乏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者生存状态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2.2贫困类型的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贫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共同点都是围绕贫困的本质特征来区分,比较典型的划分有三种.

  2.3贫困标准的界定及分布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发生变化,贫困线的标准在不同的时期标准也不尽相同.一是国际贫困线的演变.1990年,世界银行将国际贫困线标准定为每人每天1美元,到2015年10月,调整到每人每天19美元,相当于1213元人民币.二是我国贫困线的演变.1978年,以人均纯收入100元为绝对贫困标准,又称之为温饱线.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微调,到2015年,国家贫困标准提升到3000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来分析大约相当于每人每天235美元,略高于世界银行公布19美元的标准.根据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精准识别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共14个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很高.

  2.4中国扶贫之路的六个阶段

  2.5脱贫攻坚的内涵

  “攻坚战”就是想尽办法去实现比较难的目标.早在1994年就有“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法.1996年同志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扶贫任务不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到21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绝不能动摇”.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3人才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融合分析

  脱贫攻坚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撑,还要有一批专业人才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3.1帮扶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我们课题组对脱贫攻坚问题进行了大量走访调查,通过对近200名直接或间接参与对贫困户进行帮扶的人群进行问卷,发出160份,回收问卷156份,有效问卷153份.一是从帮扶人对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的知晓度来看,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的分别为56人和74人,达到被调查对象的8497%,不了解的只占654%,说明脱贫攻坚已深入人心.二是从帮扶人的年龄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居多,占7974%,特别是90后占3007%,说明中青年人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之一.三是从帮扶人的文化程度看,大专及以上的占8497%,其中大学本科占6732%,说明近年来的大学选调生、村官等到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高素质人才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血液,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四是下派干部是从帮扶人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党政工作者,占4575%;其次是专业技术人才占3595%,这两类人占8170%.一方面说明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是以这两类人才为主,另一方面说明目前仍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下派干部为主进行脱贫攻坚工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3.2人才关乎脱贫攻坚的成败

  课题组对人才评价和人才需求也做了调研,“实用”成为主流,制约贫困地区最大的因素是人才问题,人才与脱贫攻坚密不可分.一是不唯学历资历的人才评价标准已成共识.问卷结果显示,以后天学习能力的大小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为6667%,其次是有一技之长和看贡献大小均为4902%,而学历和资历次之.说明后天学习非常重要,不唯学历资历的人才评价标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二是人才缺乏是脱贫攻坚的最大障碍.问卷结果显示,认为缺技术占5817%,其次是缺人才和缺资金,分别占5163%和4902%,缺技术间接或直接说明人才缺乏是脱贫攻坚的最大障碍,人才在脱贫攻坚中起着巨大作用.三是实用技术人才是脱贫攻坚中最急需的人才.对脱贫攻坚中最急需人才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用技术人才为8889%,其次是政策法律和教育医疗,分别为4052%和3922%,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营销人才占比高达3268%,这与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相契合,同时说明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四是培育本土人才是发挥人才助推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机制.问卷结果显示,大力培育本土人才为7843%,其次是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和选派技术人才,分别为7386%和6536%,一方面说明本土人才和技术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培养本土人才是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重要措施.

  3.3人才缺乏是致贫的重要原因

  贫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经济落后、通讯不发达、交通不畅、教育不普及、观念落后的偏远地区,其贫困根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贫困形成,究其根源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一是不利的自然环境所导致,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贫乏等;二是疾病、上学、灾害等.主观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二是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低下差,如缺技术、缺劳力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后,致贫原因也有了不同的改变.以石柱县石家乡黄龙村为例.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村89个贫困户,只有1户因交通不变致贫,除因病、因学等客观原因外,主观上缺技术占了56%,归根结底缺技术就是缺人才.

  课题组通过对部分贫困户进行走访,通过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得出如下一些基本结论:目前,贫困户年龄普遍为50岁以上,文化普遍不高,80%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他们对当前的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达到92%以上,对贫困户的主要收入和对扶贫措施的看法统计如表6.

  从表6可看出,外出务工和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仍然是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贫困户年龄普遍较大,子女的援助和政府的帮助也是重要收入来源.

  从表7可看出,提高技能水平、自主创业仍是他们认为是脱贫的首选,当然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也有不少人寻求直接的经济救助为主要方式.但总的看来,大多数贫困群众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达到脱贫,由此也可得出人的素质提升是脱贫的关键.

  人才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国家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对扶贫需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人才,并要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相应的人才,也要求有一些激励的政策鼓励人才为扶贫开发发挥作用.但是,这些规定或要求都是原则性的,还需要相应的具体政策来落实.因此对人才与脱贫攻坚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论文范文结:

关于思想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军事思想论文

2、思想道德论文

3、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4、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5、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6、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