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 与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相关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农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农民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技贡献,助推中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结合案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方式,总结出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DOI:1013856/jcn111097/s20181137

1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职业化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基础.作为中国乡村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有着明确的定位和重要的作用.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的社会优势和参与市场的运作优势,提高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1调动优质农民入社,为农民职业化奠定人力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采购和农产品统一销售提高议价能力;与此同时,合作社多与社员签订风险保障协议,从而帮助社员农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1].实证研究表明,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以男性为主,年龄一般在45周岁左右,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多数参加过职业培训,生产规模也较大[2].这些积极入社的优质农户,为职业农民的培育奠定了较好的人力基础.

12提升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为农民职业化奠定市场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对当地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确定最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也能充分利用市场信息,获取最先进的农业信息,预测未来市场的行情走向,准确判断农产品供需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在统一生产的过程,合作社更容易控制产品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更注重品牌建设.相比普通农户,合作社的销售网络较广,经营能力较强,可以较快地分销农产品,也更容易能打破市场竞争壁垒,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

13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民职业化奠定物质基础

土地产权主体缺乏效率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3].土地的细碎化使得普通农民仅能获得微薄的农业收入,进而降低务农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社员以土地入股,是在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对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益进行的有益探索,为农民职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4带动农民增收,为农民职业化奠定经济基础

获得不低于全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实现农民职业化的重要指标[4].首先,合作社为社员农户统一采购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为农户节约了生产成本;其次,多数合作社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市场风险;第三,由于合作社经营规模大,产业链长,创造出了育苗、套袋、采摘等临时性岗位以及仓库保管员、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辅助性岗位,部分在岗社员除通过农业获得收入外,还能取得一定的工资性收入.

15提升社员素质,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文化基础

调研数据显示,85%以上的合作社开展了技术培训,其中有接近40%的合作社每年开展4次以上技术培训;80%的合作社有签约的农业专家,这些专家不仅会定期到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指导,而且能对合作社社员提出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远程作答[5].合作社对社员开展的职业培训以满足生产所需为目的,培训的内容大多为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新技术推广等,更具针对性,较好地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图1反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职业化的作用机理.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章.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

2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程度与组织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影响重大.建立完善、长效的培育制度能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2007年以来,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但由于设立门槛较低①

,部分合作社徒有虚名,仅仅为了享受政府补助和优惠政策,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业务;而那些开展了业务的合作社,也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没有建立稳定的培训制度[6].

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力量与外部环境

尽管合作社社员的整体素质高于普通农民,但是他们仍主要凭借经验从事生产经营,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虽然不少合作社有签约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也举行过定期培训,但日常培训主要是由社员中的一些种养大户来承担,难以形成有效的培训体系.建立一支符合国情、满足现实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是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基础.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合作社没有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合作社—科研机构”的职业农民培育良性互动体系尚未形成.

2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从业人员,其培训不应该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培训,而应涵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法规和创新能力等.然而,当前合作社参与的职业农民培训仍然集中在生产环节,以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技术为主,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对培训内容多样化的需求.

2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经费和培训设施

①2016年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47亿亩(1亩等于1/15hm2),占农民总承包土地面积的35%,共有7 000万农户流转了土地,占承包农户总数(共23亿户)的30%.这说明,中国65%的土地还是谁承包谁经营,70%的农户(16亿户)仍然为小农户.

②《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以在南京市地域范围内农业领域创业或就业的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及留学归国人员为补助对象;对符合补助对象的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大专、本科或研究生)缴纳的学费给予全额补助.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学费补助标准为当年国内院校毕业补助对象学费平均水平的200%.

稳定可靠且充足的经费来源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目前,政府购买是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方式,财政拨款则是其主要的经费来源.由于政府资金划拨具有滞后性,往往需要合作社先行垫付费用,导致本身面临资金困境的合作社更加捉襟见肘.一些技术性强的综合型培训虽然对于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但往往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和经费,即使参与培训的农民可以享受部分费用减免,但是考虑到务工成本及培训中的其他花费,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意愿都较低.除此以外,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条件简陋,缺乏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也十分陈旧,不具备进行职业培训的基本条件.

25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率和狭隘性

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6万家,入社社员1 582万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其辐射带动作用有限,限制了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空间范围[7].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是“社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其以本社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维护和发展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具有利益排他性,很难主动为社员以外的农民提供职业培训.

3南京市合作社培育“大学生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让16亿户小农户①

转变为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浩大且困难的工程[8],应该以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为根本出发点,让“少数人”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大学生无论是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方面,还是在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备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优势,符合乡村振兴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9].引导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优化农业生产主体结构,解决目前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和后继乏力的问题.然而,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将服务“三农”作为就业的优先考虑目标,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意愿较低.

作为农业农村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试点省,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②

.截至2017年年底,南京市共下发补助资金150万元,有70多名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了学费免除.

解决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中的成本分担问题后,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南京市溧水区的华成蔬菜合作社陆续聘用了11名大学生,通过推行项目制,给予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华成蔬菜合作社,11名大学生农民作为项目经理,承包了4个生产项目和4个销售项目.生产项目合作社只收取承包地租金,利润的70%归项目经理,30%分配给雇工;销售项目利润的50%归项目经理,20%归投资人,剩余的30%作为合作社留存,用于后续发展.除了利润分配,每个项目经理还持有一定的项目股份.在华成蔬菜合作社中,工作2~3年的大学生,人均年收入可达20万~30万元.这些大学生农民通过发挥专长,创造了喜人的效益,推动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图2为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培育大学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路径.

4经验与启示

4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载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所从事的领域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高度契合,可以充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载体,并在职业技术培训实践、市场营销实战、后续跟踪支持以及扶持和带动农民创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充分认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培育新型职业农业中的作用,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和鼓励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42资金支持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当前,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比起间接措施,直接的资金支持更有利于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因此,要提高农业人员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动性,就要充分发挥其职业优势,如对取得职业证书的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担保,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等;对吸纳30名及以上职业农民的合作社,给予相应的贴息支持等.只有满足了需求和自主理性,才能保证职业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3提高以“互联网”为核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已成为吸引和留住年轻一代扎根农村的重要内容.除了要进一步在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各类基础设施方面做好城乡规划衔接外,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也至关重要.首先,在“互联网+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整合教学资源,搭建远程教育平台,提供更多专业、实用的农业信息;其次,通过互联网分析参与培训人员的需求偏好,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课程,从而吸引更多青年农民加入培训队伍;第三,随着电商的普及和农业P2P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入到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中,从而丰富培训层次,克服由政府主导培训的单一性.

44适时出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法律法规

南京市华成蔬菜合作社的成功案例表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自下而上的动力以及自上而下的支持,其中政府的支持是培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短期效益并不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没有太大的积极性.虽然中国对农业职业培训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分散于各个法律条文,且缺乏操作性,导致农民培训项目多而杂,投入资金非常分散,培训效果很不理想,需要适时出台一部有关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完整立法.立法的内容应涵盖:培育对象的选拔(可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与地方各级政府在培育中的经费投入数量、递增比率和资金用途,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培训的课程设计和质量考核等.

参与文献

[1]张晋华,冯开文,黄英伟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2(9):412

[2]彭文静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资源研究[D]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013

[3]奂平清,何钧力中国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0128

[4]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一般发展指数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8(5):7581

[5]徐志红合作社促进农民职业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于丽丽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6

[7]李小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898901

[8]郑兴明,曾宪禄农科类大学生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吗?——基于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7102

[9]张燕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的意愿、机制与路径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286

(责任编辑肖时花殷华)

农民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农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农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