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浅析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骑楼建筑灰空间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文是一篇关于浅析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骑楼建筑灰空间

摘 要:骑楼是一种商住结合建筑,其空间灵活,有良好的适应性.文章从建筑灰空间的概况出发,简述了灰空间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分析了骑楼灰空间的形式,并探讨了骑楼灰空间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骑楼;灰空间;形式;文化内涵

项目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骑楼建筑空间形态研究”(项目编号:SK13LX449);钦州学院科研项目“从商业价值的视角探析钦州骑楼的立面造型”(项目编号:2014XJKY-35B)

一、引言

骑楼建筑兴起于民国时期,主要分布于南方沿海地区,以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省区居多.骑楼商住结合的特性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空间形态,其面阔窄而进深长的平面布局,形似竹筒,被称为竹筒屋.建筑以二至三层居多,一栋挨着一栋立于街道两侧,横跨于街道的檐廊空间一直绵延至视线的尽头.这种建筑形式空间灵活,适应性极佳,能满足商用和居住的双重功能,是近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二、灰空间概况

灰空间是一种灵动的虚空间,它既动又静,是建筑中一种活跃的空间类型.灰空间不是现代建筑所发明,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处理恰当灰空间的出现,它的形成也是众多因素的结果.

(一)灰空间概念

灰空间是现代建筑理论术语,它是界于室内和室外的一个过渡空间,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空间.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曾提到,人类生活的外部空间,一类是围合感、聚合感较强的积极空间,另一类是围合感、聚合感较弱的消极空间.消极空间的描述正是灰空间的生动写照.

(二)建筑灰空间的形成原因

1.功能因素

传统建筑灰空间形式多样,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各地特色民居形式.以四合院的庭院来说,庭院围合感,使人不出门就能享受大自然的氛围.其它建筑围绕庭院而置,较好的解决了采光与通风问题.庭院空间的形成,还能避免城市的喧嚣,享受私家园林般的幽静.人的种种功能需求,促进建筑形式的更新,灰空间的形成与建筑功能密不可分.

2.自然因素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这句名言非常适合建筑风格的演变.自然条件是促进建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细数中国任何一种建筑形式的起源与发展无打上自然条件的痕迹,影响建筑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栏式建筑是南方地区的主要传统建筑形式,在地形和气候方面具有良好适应性.以壮族干栏式建筑为例,壮族建筑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古称百越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雨潮湿.为了适应这种自然条件,形成了架空层和望楼两个独特的灰空间.架空层即一层的架空区域,这种处理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崎岖不平的地形条件,以及潮湿多雨的气候因素.架空层开阔不设围栏,主要用于存放一些大型农具以及圈养牲口.望楼实则二楼的阳台,用于对歌、晾晒衣物,也是对外的一个窗口.

3.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以孔子的仁学思想为核心,而构成这个思想模式和仁学结构的首要因要因素是血缘基础,血缘的纽带也是正是“仁”的基础含义.孔子的仁学体系提出“孝”“悌”,从纵横两个方面的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建起来,从而继承并改造了宗法统治制度.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得我国传统民居形成向心内聚状态,成为传统民居中的一种基本形态,形成了庭院、天井等灰空间.此外,传统民居的庭院、天井等灰空间常常会营造园林景观,种植花草树木、堆山置石是常见的手法.这种引入自然、崇高自然的手法是现代城市景观努力追求的,也符合道家人与自然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

三、骑楼灰空间的形式

骑楼是一种商住结合建筑,既适应了商业空间,也满足居住空间的需求.面阔窄而进深长的竹筒式布局,使骑楼建筑在空间上有先天的不足.从灰空间的角度来看,骑楼建筑又有一些较为独特的灰空间形式.

(一)天井

天井是骑楼建筑采光与通风空间,从整体建筑形态来看,天井的功能大于形式.骑楼由于其面阔窄而进深长,形似竹筒,这种结构布局较好地适应了商住结合的需求,但房间的采风与通风却不理想.从平面布局来看,天井位于建筑进深的中部区域,根据进深的长短,设置多个天井.除临街房间之外的所有房屋都围绕天井来布置,这样有效的解决了采风与通风问题.

(二)檐廊空间

骑楼立柱骑于街道一侧,形成连绵不断的檐廊空间,这是骑楼街区独特的灰空间形式,如图1所示.檐廊空间实则屋前的走道,在传统民居中也常有出现.与传统民居的檐廊空间相比,骑楼的檐廊空间有其特色.其一,骑楼的檐廊空间连绵不断.一条骑楼街的檐廊空间在形态上基本相似,立柱大小、檐廊宽度与高度基本一致,且户户相接,一直延绵至视线的尽头.其二,由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骑楼所处南方沿海地区,雨水丰富且天气变化快,夏季高温日晒时间长,这种延绵的檐廊空间能起到遮阳和避雨的作用.其三,富含商业文化精神.骑楼是一种商住结合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性越来越明显.在繁华的商业地段让出部分室内空间,实则为了更好的招揽生意,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三)独特的外灰空间

街道宽与楼高的比例影响着人对空间的感受,对于骑楼来说,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空间形式.建筑学家芦原义信对街道宽与楼高的比例有过这样的论述,“街道的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等于1时,高度比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始建于民国时期的骑楼街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D/H的比值一般等于1或小于1,产生一种空间的接近之感.建筑之间的近接之感,使街道空间成为一种类似天井的灰空间,从外部空间到骑楼街区的一种过渡空间.这种较为独特的空间可以把它定义为骑楼街区的外灰空间,与檐廊空间相互衔接,一起形成骑楼建筑的外部过渡空间,如图2.

四、骑楼灰空间的文化内涵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形态的形成往往受文化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骑楼灰空间.透过灰空间,可以依稀看出其丰富的文化符号.

(一)源于传统的庭院文化

骑楼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尤其是立面的造型语言,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然而,从骑楼平面布局分析,尤其是灰空间的表现形式来看,骑楼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源于传统的庭院文化.骑楼平面布局采用“商铺——天井——房间——天井——房间”的形式,这种形式布局,类似传统院落民居省去两侧厢房的效果.檐廊空间也非骑楼所创造,在庭院式民居中,中庭院落的四周往往就围合着檐廊,形成一个口字形的檐廊空间.此外,在中国园林中也有许多设计巧妙的檐廊空间,时而与亭台结合,时而与楼阁融为一体.檐廊空间和天井是骑楼建筑灰空间的精典之作,从其形式来看,大部分源于中国传统的庭院文化.

(二)以商业为导向的空间设置

骑楼是一种商住结合建筑,由于骑楼所处商业地段佳,其商业性大于居住性.从空间构成来看,也是以商业性为导向.其一,檐廊空间富有“以退为进”的商业哲学.骑楼的檐廊空间实则一层商铺让出的部分空间,这种让出部分商铺空间的做法,实则为了更好的招揽生意,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富含“以退为进”的商业哲学.其二,天井作为中庭展示空间使用.天井是骑楼采光与通风空间,从现代骑楼街区改造来看,天井空间已成为一个中庭展示空间.中庭展示是现代商业空间常用手段,因其有良好采光和纵向的延伸感,能烘托出较好的商业氛围.

(三)功能大于形式的实用主义

骑楼是典型的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往往追求功能最大化.从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来看,初期的形态语言造型复杂,后期逐渐简化,立面标志性拱券和装饰柱仅作为一种符号出现.檐廊空间下的柱子,起结构的支撑作用,在形态上简洁无装饰.檐廊空间的顶部虽有吊顶,也是为了商业需求,给顾客一个较好的印象.从骑楼的平面布局来看,无闲置空地,仅天井空间不用作房间,其他格局紧凑.天井的空置,也是为了采光与通风的需求.总的来说,骑楼的空间设置倡导功能高于形式的实用主义.

五、结语

兴起于民国时期的骑楼建筑,以其良好的空间适应性,迅速成为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建筑形式.骑楼建筑空间紧凑,通过一些灰空间使空间的衔接灵活.连绵不断的檐廊空间,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的天井空间,这些都是骑楼建筑较为精典的灰空间形式.透过这些灰空间形态,又能看出骑楼商业化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陆元鼎,扬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王春雷,谢海琴.传统民居的灰空间[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

作者简介:

甘冠蓝,钦州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建筑形态研究.

浅析论文范文结:

关于浅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浅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浅析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