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作品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从学生视角解读文学作品的策略运用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文学作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从学生视角解读文学作品的策略运用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文学作品为什么难以解读?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特定的创作背景,或者是大的时代背景,或者是特别的个人际遇.只有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的立身、为人、处世、个性、才情、学识等,由外而内,综合考虑,才能更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蕴,所谓“知人论世”.学生与不少文本作者的生活背景相去甚远,不能很好地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文学作品思想内蕴的复杂性、丰富性、深刻性.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要求,文学作品要求含蓄蕴藉,其思想意蕴往往不在文字的浅表,而是在文字的背后,蕴含在文字的深处,须耐心品读,反复咀嚼,并要有适当的方法,多样的角度,解读才恰当、完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否则就会造成“泛读”“浅读”“窄读”“偏读”“错读”“散读”等不良情况.三是解读的主体差异带来的解读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解读主体存在知识经验、读书水平、情趣爱好、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对文本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等自然是不尽相同的,这既形成了对作品理解的多元性,使理解不拘一格,丰富多样;但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对主导价值观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学会过滤掉那些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解读,使多元解读有“度”,确保解读的基本正确.可见,要做到对文本正确、深入、有创意地解读,难度不小.

也因为文本解读有难度,所以有些教师根本就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课堂上自己唱独角戏,一个人讲得津津有味,陶醉不已,但学生参与的却很少,大多数似乎游离在课堂之外,一片茫然,只有少数勉强支撑.为什么?因为教师凭成人眼光、个人经验、相关资料鉴赏文本,然后把所谓的见解硬塞给学生,对文本解读得过深,有时甚至站在哲学、文化、人生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有的无限扩张文本,有的大肆渲染文本,有的无端假设文本;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熟悉的、易理解的,有些是陌生的、难以思考的,这就远离了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学习的需求、生活经验等出现隔阂,消解了文本解读的效果.

如何避免这样的窘境?教师解读文本时要有学生视角,要善于换位思考:如果让学生解读文本,他们会怎么去解读?哪些地方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哪里容易混淆产生偏差?他们的理解会达到怎样的程度?新课标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人,课堂关注的焦点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倡导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师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协助者”.基于此,解读文本,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变教法为学法,以学生的思考、对话为主,教师的引导、帮助为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绝不可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或牵引他们向前.

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策略:

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入手.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并不是“空着脑袋”的,什么都不懂,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定在“零起点”,他们多年学习累积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以之为教学的起点:文本中涉及的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经过孩子自读也能掌握的,对文本情感、主旨等的把握能达到哪个程度,而哪些内容又是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或者容易产生混淆的.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或者自读就能掌握的,可以一带而过甚至忽略不讲;而对于学生不懂的又需要学生弄懂的,则教师就要花时间、精力重点引领,加以突破.

怎么判断学生哪些已懂,哪些未懂?一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教师梳理后,以学定教;二是通过前置学习进行检查,了解文本初读情况;三是根据知识系统判断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未学过.

《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学生往往都能复述;故事表现的主题,呼之欲出,学生往往也能理解.这些基本的东西学生都会,学生会的,教师就不必怎么讲解.但是,这一对穷父母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送还是不送”“送谁”学生就未必能够充分理解了:一是“送”,“送”意味着让孩子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好,这就是穷父母起初“送”孩子的动机,“送”并不是嫌弃孩子,减轻负担,是出于为孩子着想;二是“送谁”,由送大儿子改为送二儿子,又接着改成送女儿,其理由分别是“大儿子是家里的接班人”“二儿子长得象过世的婆婆”,这样写形成故事的波折,同时更为了突出穷父母内心的矛盾斗争,从看似理由的托词里,我们读出了穷父母对孩子无法割舍的深情;三是“要”回女儿,由前面几次三番的“换”写到最后的“要”,故事达到,以“换”为“要”伏笔、蓄势,再穷也要一家人在一起,不能把孩子给别人,亲情是超越金钱和一切利益的无价之宝.要理解穷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多变的行为举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抓住文中对穷父母的多次神情姿态方面的描写,如“表情十分犹豫”“眼含热泪,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等,然后由表及里加以想象:为了孩子的幸福,这一对穷父母在如何抉择上忍受了怎样的煎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又是流下了多少难过辛酸的泪水!矛盾斗争得越复杂、越艰难,就越能凸显穷父母对骨肉亲情的珍视,就越能彰显文章的主旨.

可见,只有在了解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上,并有针对性地适当指导,这样解读才不偏斜,才更深入;反之,即使你的解读再新、再巧,教学时学生也只能是隔岸观火,模糊一片,混沌不清.

二是从学生解读文本的难点入手.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和读书水平比较有限,对文本的理解很可能无法深入,难以达成对文本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为此,解读文本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文本关键内容可能遇到的普遍困难,从而突出对难点的有效解读,让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文本.

《雪》是鲁迅先生的一首散文诗,该文主要是以对自然景物的诗化描写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绪.全文的主体是两幅雪景: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江南的雪景,一幅是现实中居处的朔方的雪景.阅读文本,学生很容易找到这两幅雪景图,并能清楚地区分这两地不同雪景的独特个性: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相互粘结,蕴含着春温,在晴日下逐渐消释;朔方的雪冰冷坚硬,如粉如沙,抗击着严寒,在晴日里蓬勃地奋飞.两者形象独特,对比鲜明.当然,鲁迅描绘这两幅具有对比意义的雪景,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也不是为了通过相互映衬显示雪的个性,而是为了曲折地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而这独特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能够理解吗?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走进文本、把握文本内涵的一个难点,只有突破这个难点,学生才算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抓住这个难点,想方设法:

写江南的雪,主要表现其“美”,雪中蕴蓄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温馨,显示了作者在北方肃杀的寒冬中始终缅怀和憧憬着那温暖、明艳的春色的理想和胸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依恋、不舍的情怀;然而晴日下春雪消融,美好事物不能永驻,鲁迅笔端也自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所以,通过对江南的雪的描写,作者抒写的是对理想中温暖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要让学生理解这样蕴含很深的情感,教师一是有必要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他出生在绍兴这个江南之地,对故乡的雪景和与雪有关的风物的描写,自然是满含着一份温暖的美好的情愫;二是从文章的遣词造句中体味出这样一份意味,“滋润美艳”、“青春”“极壮健的处子”,对蜂飞蜂闹场景的美好遐想,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和被消释的遗憾、叹息等,品读,感悟,达成与作者创作用意的共鸣.

写北方的雪,着笔在“飞雪”,主要显示其“力”,写冰冷坚硬的它“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升腾”“弥漫太空”,显示出朔方的雪的顽强的作风、战斗的精神以及不屈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搏击严寒的力和光的赞美,委婉地传达出不向黑暗势力屈服,要以变革现实的战斗迎接光明到来的心声.北方的雪,自然就是作者形象的生动写照.学生如何理解?一是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那时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天下大雪,时代的黑暗自然触动了这位不屈的战士,以雪为画面的诗意散文诗就这样诞生了;二是品读对雪景的描写,感悟文字背后的力量和精神.

可见,如果课堂中教师不能突出对学生难点的充分关注和有效解读,理解很可能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的;只有教师注重对难点的教学,用学生能够接受的、相对科学的方式带领学生积极突破,效果自然好.

三是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入手.解读文本,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学生要达成语文学习的三项要求:一是思想内容的理解,包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二是语文知识、能力与阅读方法策略的掌握,三是学生语言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解读文本前必须想清楚:这个文本需要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怎样训练才能让学生习得?这个文本又可以巩固哪些语文能力?如何加强对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的训练?需要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哪些方法?根据新课标,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的知识主要是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有良好的书写和朗读习惯;语文能力则包括:朗读能力,阅读方法的掌握,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质疑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判断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等.一个文本文字总量往往不大,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却不一定不多.但解读文本不必要求面面俱到,而应有所选择,突出针对性、适切性,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际效果.当然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可以将训练题分为基本题、综合题和发展题,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某种知识或能力的形成和掌握,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相对长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获得.

泰格特的小说《窗》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解读本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可以有:掌握字词的音、形、义,了解小说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等;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能有声有色地复述故事情节,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鉴赏作品的语言并体会语言精炼含蓄的特点,理解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小说运用的写法,感悟作品的主旨,联系生活认识文章揭示的人生哲理,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词语的表达作用或表达效果,结尾构思的特点及作用,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情节等,还有语文阅读的方法等.

面对如此丰富的目标,一堂课是很难完成的,也没有必要不加筛选而全部罗列进去.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主客观需求,语文教师可以整合目标,然后再筛选出若干核心目标并加以明确,如: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小说构思巧妙,内涵丰富,请读读、说说、议议,领悟文章的深刻哲理;小说通过美与丑两种不同心灵的对比来扬善贬恶,请引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可以穿插相关的训练,如复述故事,评述人物形象;思考“为什么两位病人在同样的窗口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小说以‘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结尾有何作用?”“‘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读了本文,你是怎么理解标题的?你又从中感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而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已经会了,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习得,则不需放在课堂上,这样使课堂目标更为集中,把时间用在解决重难点上,节省时间,提高解读文本的效益.

可见,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站在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促进者,功莫大矣.

解读文本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但从学生视角来理解感知文本,探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于突出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真正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必须恪守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回归学生的思维取向,回归学生的情感世界,生生、生本、师生多向互动才能真正开展,告别灌输式教育、唱独角戏的尴尬才有可能,自己的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更快到来.

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学作品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文学作品投稿

2、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3、文学作品投稿网站

4、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5、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6、文学杂志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