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类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日本驿站布局和功能设置的成功经验和借鉴以日本川场田园广场驿站为例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日本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日本驿站布局和功能设置的成功经验和借鉴以日本川场田园广场驿站为例

一、研究背景

日本驿站的兴起,是随着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出现越来越多的长途自驾游,而且女性和老年司机逐年增加,为了保障通畅的道路交通和安全驾驶,谋求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是必需的.此外,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期望寻求独特的、有趣的自由空间和全方面的体验式品质旅游.日本驿站正好充当了这样一个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历史、标志性建筑、当地特产、自然条件,加之相关政策的扶持,提供多样的、个性的、丰富的服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功能设置,使驿站内这些休息设施变成丰富而繁荣的个性空间,每一个空间互相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发展核心.驿站在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区域的发展.

国内的公路设施现状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服务区的设置还局限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在普通公路上的驾驶员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公路.二是通往旅游景区的普通公路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农产品、土特产售卖点,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对此,相关部门没有给予特别重视.三是尚未将公路设施、景区开发、区域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服务区”概念延伸到普通公路是极有必要的.设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驿站,对改善中国普通公路的交通设施条件有借鉴意义.

在日本,关于普通公路驿站的研究有很多.岸田奈绪美从地方特产、布局设置、经营模式、驿站间隔设置等方面分析驿站对地方旅游业的振兴作用.松古岬以北海道驿站为例分析了驿站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佐佐木淑通过驿站使用需求的分析,提出驿站设施布局的建议;山本佑之以关东地区驿站为例,考察了农产品直销地的现状和效果.在国内,关于驿站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公路交通建设和建筑方面.本文的研究,一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日本驿站,将先进的日本驿站设计理念引入国内,加强注重旅游公路的安全设计,观景台设计和旅游服务区设计;二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改善国内普通公路道路交通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三是借鉴日本驿站建设模式,改善不规范的景区土特产品售卖点,利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日本驿站概况

日本驿站(在日本称为「道の駅」)是各自治县和公路管理者合作,联合在普通公路边上设置并在国土交通省登记注册的公共服务站点.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统一管理,市镇村和当地协会团体共同运营.自1993年设立第一批驿站以来,登记注册数飞速地增长,截至2018年4月25日,全日本登记注册了1 145个站点.其中全国模范驿站6个,特色主题模范驿站13个,重点驿站73个,重点驿站候补49个.

(一)驿站设置目的和功能

一是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休息场所和有价值的道路交通信息.二是振兴地方区域发展,促进农业、旅游业发展,驿站设有专门的农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点,介绍和售卖土特产品和提供当地旅游信息.当地农民将新鲜的农产品带到驿站售卖,驿站内开设餐厅、商店等吸引客源,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驿站也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三是灾害防范,作为日本自卫队的临时据点、救援物资的集散地、灾民的避难所、灾害情况的信息中心等.

日本注册驿站的必备条件主要需要以下三个功能.①休息功能,提供24小时一定数量的免费停车场、卫生间等.②信息传播功能,具备24小时提供的、信息传送等一系列功能的设施,提供有关道路信息及该地区的其他信息,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配备能够提供道路信息,区域旅游信息,急救医疗信息等的引导者.③区域连携功能,配备文化教育设施、旅游休闲设施等区域发展设施.另外,自日本大地震之后,驿站的防灾功能日益得到重视.按照其功能划分为周游观光型、信息提供型、旅游提供型、休息提供型四类.

(二)驿站主要配套设施及其功能

日本驿站除了必备的基础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信息提供中心、休息场所等之外,该地区要自主建立别出心裁的设施,即结合利用诸如当地文化,景点,地方特产提供农产品直销办事处,农产品加工坊、店铺,餐厅等服务.充分利用该地区地方特色形成个性化驿站,配备各种诸如温泉、住宿、公园、体验园、游乐场、博物馆等设施.2013年调查全国993所驿站,其中有966所设置了农林水产品售卖点,大约占97%,其次是餐厅,其中有908所,占91%.从这些设施的设置明显可以看出,日本驿站除基本的休息功能之外,主要还体现在振兴地方区域经济,促进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方面.

三、案例分析——川场广场田园驿站布局和功能设置的成功经验

日本驿站有上千余所,川场广场田园驿站(以下简称“川场驿站”)作为休息场所、美食和购物天堂,也是娱乐休闲地,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日本各大媒体的排名中几乎都名列前茅.川场驿站在2004-2008年连续5年被评为关东地区最受欢迎的驿站,201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驿站.因此,本文选择该驿站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川场驿站

川场村位于群马县北部,面积85.25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800人(2014年),其村域面积的88%是林地,7%是耕地.1960年代以来,川场村逐渐走向衰败,并于197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过疏地域”.为了摆脱困境,川场村于1975年确立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基本策略,以振兴地方农产品和新产业开发.直到2000年政府才解除了对其“过疏地域”的认定,其中的原因,川场驿站功不可没.川场驿站位于群马县道64号平川横塚线,1996年在日本国土交通省注册登记.它背靠武尊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灵活运用当地物产资源,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业和农业发展.

(二)川场驿站布局及功能设施

川场驿站属于一体化、综合型驿站,以其当地丰富的旅游、农产品资源为基础,通过提供观光、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业和农业发展.川场村巧妙地利用驿站的窗口效应,使它成为集合农产品售卖、餐饮、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广场”,作为川场村的商业、信息交流中心.

如图1所示,园区共设7个停车场,围绕川场广场布局的是第1、2、3、6、7号停车场,1号停车场有126个停车位,2号停车场有63个停车位,3号停车场是公共汽车专用停车场,最多能容纳76台大型汽车,6号停车场能容纳30台汽车.当第1、2、3、6号停车场处于满车状态时,开放第4、5、7停车场.园区北侧与东侧与国道相邻,停车区沿车道布置,方便游客第一时间停车休息,同时避免了景区内车流拥堵的状况发生.

如图2所示,驿站内总共设置6个卫生间,其中3个分别沿道路设在停车区附近,3个设于景区,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充分提供给游客便利.园区内部主要分为北侧的商业区和南侧的景观区.在商业区内,可以买到当地新鲜的蔬菜、水果,设有使用当地食材制作美味料理的餐厅.若干商业设施以水面为中心环绕布置,使游客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能欣赏到美丽的水域景观.商业区沿线道路上摆放餐椅,为游客休息、进餐提供便利.体量最大的建筑位于园区东部主入口附近,呈“L”形布置,对人流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栋建筑的功能十分丰富,不仅为过往旅客提供了休息室、卫生间、哺乳室等服务功能,还容纳了一个农产品市场,一个陶艺体验教室以及若干小型商店.围绕水面布置的若干独栋建筑则分别容纳了不同主题的工坊,如牛奶坊、面包坊、啤酒制作室、咖啡屋、陶艺制作体验教室.这些工坊不仅销售川场村原产的农产品,还为游客提供食物制作等体验活动,不仅提高了游客的购物,更强化了川场村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公园、一日温泉和儿童滑雪场布局在园区南侧,远离交通要道,场地开阔,适宜游客休闲娱乐.

(三)川场驿站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取得成功的影响

川场驿站采取农产品“地产地销”的经营模式,利用公路交通区位优势,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方便、低成本的交易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川场村的“农业+旅游业”的基本政策的目的,也对地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图3所示.

1.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川场驿站以社区为单位,将规划和运营权下放到社区,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旅游协会的指导,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到驿站的建设和运营中,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川场村公布数据显示,驿站可以确保固定82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公司职员25名、专职人员38名,人员19名,以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老人、女性劳动者都可以参与农产品生产、销售,获得就业机会.“地产地销”低成本的交易平台,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提供者超过270户,达到了川场农户的一半以上,对防止农业用地闲置化起到巨大作用.

2.带动了村内农民对新产品的加工制造、农产品新品种的开发销售

川场驿站利用牛奶制作坊、肉类加工坊、啤酒制作坊、面包加工坊、蓝莓馆、荞麦坊等陆续新开发了酸奶等乳制品、各种火腿肠、当地啤酒、点心面包、各类饮料、果酱和手工荞麦等新产品商品,并成为川场村新的土特产品,促进本土农产品多元化、持续化发展.

3.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成立川场村旅游协会,专门管理旅游信息交流中心,指导旅游产业发展.设立各类农产品加工坊、农场体验园、陶艺体验馆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式旅游项目.驿站内购物中心,小吃街等满足了游客购物、餐饮需求.滑雪场等体育设施、温泉设施提供了娱乐休闲场地.另外,还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利用旧校舍改造成历史民俗博物馆,使其增加历史文化底蕴.据统计,2015年度进入川场驿站的游客总人数达到120万人次,仅川场驿站的农场体验园,营业额达到321亿日元.

4.作为村内交通枢纽和客流量的集散地,扩大对外交流

作为传统农业村落,川场村早在1981年就与都世田谷区缔结了关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共创健康村落的协议,城市居民利用闲暇时间回到村落,他们来到驿站或使用公共卫生间、公用电话,或来此旅游、休息、购物、用餐又或者是积雪时安装防滑链等等.驿站每年开展各种节事活动,相对于餐饮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同时也成为了来访者和村民之间的交流场,以及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所.

四、川场驿站对中国的启示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落,川场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借助设立川场驿站,走上了以农业与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川场驿站的成功对当下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公路交通设施建设有极大启示.

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末,也出现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化问题.21世纪以来,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打破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国家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旅游开发建设,提倡打造田园生态农业旅游.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家庭自驾旅行成为一种潮流,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前往城市周边的郊区度假.这在为振兴城市周边旅游业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困扰.例如,普通公路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一遇法定节假日,旅游景区道路拥堵、公路环境卫生破坏、交通事故频发、交通信息不畅通,以及因当地农民不规范的土特产品贩卖造成的景区环境污染、出入口拥堵等问题.因此,研究日本驿站的布局规划、功能设置,分析日本驿站设立、运营成功的案例,对国内普通公路服务点的设置、改善我国旅游景点环境、促进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加快普通公路服务站、农产品经营网点的设置,建立机构体制.借鉴日本驿站,在各旅游景区公路设立功能齐全的路边服务站.服务站可采取由省市政府主导,县(区)政府、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制定规章制度、联合监督管理,社区村委会和相关企业团体合作运营的模式.合理有效的机构体制是驿站能够顺利运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二,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发挥地理优势,合理布局和设置服务区.服务区内设置可供游客24小时免费停车的休息区、带有加油站、餐饮店的服务区、有游乐场、体验园的娱乐区,设立专门的农林水产品和旅游产品的特产售卖区,以满足游客多种需求.服务站的合理布局不仅能改善交通道路设施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第三,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带动当地农民走农业品牌化路线.提倡农民开发新产品,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二次加工和简易包装、精包装,既体现地方特色,也树立了品牌形象.

第四,打造区域特色文化,走持续发展道路.设置服务区时应保留当地历史文物古迹,挖掘地方特色人文资源.只有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的服务站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并持续发展.另外,可以根据当地文化,适时开展节庆活动,弥补农产品淡季的游客缺失量.

第五,使服务区成为信息交流中心.加强城市居民与当地农民、当地农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作发展的农村新面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日本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日本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日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有关日本文化的论文

2、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3、日本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