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跟中国螺的历史和工艺以浙江省博物馆藏螺钿器为例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博物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国螺的历史和工艺以浙江省博物馆藏螺钿器为例

“螺”指的是嵌物的质地,即螺旋状贝壳类的总称.“钿”是钿装的意思.徐铉在《说文》新附中说:“钿,金华也.”《集韵》也说:“钿,以宝饰物.”“螺钿”就是把贝壳镶嵌于漆器或木器等器物的装饰技法.螺钿,历史上也叫钿嵌、陷蚌或坎螺.宋人方勺《泊宅篇》中称之为“螺填”;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有“螺钿”之名;明隆庆年间漆工黄成在其所著的《髹饰录》中称之为“螺钿”“陷蚌”“甸嵌”“坎螺”和“螺填”等.

一、中国螺钿制作简史

我国用蚌片、蚌泡镶嵌在漆器上作为装饰的做法, 早在距今5300 ~ 4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已有多处发现.良渚遗址中瑶山和反山遗址出土的漆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嵌蚌泡漆器的大量发现,嵌蚌漆器都出现在贵族的墓葬中,说明当时的漆器仍然只是少数人能够拥有的东西.发现的嵌玉漆器多数是用朱红色、白色的玉颗粒和整个的红色器表渲染出热烈富丽的装饰效果.

殷墟晚期遗址安阳西北岗大墓,发现木器印痕中有蚌壳、蚌泡等嵌件.1933 年河南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发现了螺钿漆器;1953 年长安县斗门镇普渡村西周墓、长安县张家坡西周墓以及1964 年河南省洛阳庞家沟西周墓相继出土了嵌蚌泡漆豆,其中蚌泡打磨成圆形;河南陕县上村岭西周虢国墓也有螺钿漆器出土;1981 ~ 1983 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西周墓中出土了彩绘兽凤鸟纹嵌螺钿漆罍,镶嵌的材料为不足2 毫米厚蚌片,镶嵌的图案极其工整细致,在饕餮纹的眼睛、耳朵等处镶嵌蚌壳片,用随形蚌壳碎片拼成圆形.《考古》1984 年第5 期刊登了殷玮璋《记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西周漆器》,他指出该遗址出土的漆器器表镶嵌的蚌饰都经过切割并打磨成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然后再由这些小蚌片拼嵌成饕餮、凤鸟和圆涡等图案纹样,有的蚌片上还有划纹,符合螺钿漆器的特定含义.据《周礼》记载,“地官”有“掌蜃”一职.“蜃”就是蚌蛤之类的东西.《周礼》中有“蜃器”,汉代郑司农的解释是“蜃之器,为蜃饰,因名焉”.宋代罗愿《尔雅翼》中说到“蜃器”,这样解释“盖壳错入器中,合为文彩,如今所谓螺钿器之类”.郑司农注《周礼》中有“蜃饰,祭器之属也”,祭器即祭祀所用之物,已经上升到礼器的范畴,可见螺钿器物在西周时期的重要地位.这应该就是西周贵族墓中出现如此多螺钿漆器的原因.

西周以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好像是螺钿的沉寂时期,考古未见出土.但是文献记载,南朝时期仍在使用螺钿漆器.《资治通鉴》卷167 记载,陈武帝永定三年“私宴用瓦器、蚌盘”,胡三省注曰“蚌盘者,髹器以蚌为饰,今谓之螺钿”.

唐代的螺钿技法运用较为广泛,考古出土有较多的发现.1955 年陕西西安东郊郭家滩419 号唐墓出土螺钿人物鸟兽花草纹漆背镜,该镜形体较小,直径只有10.3 厘米,用乳白色的厚螺钿镶嵌,只有人物、鸟兽和花草的大致轮廓形象,没有细部雕刻,工艺相对粗糙,该墓葬年代为唐代初期的贞观十四年(623 年),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唐代螺钿背铜镜.1955 年河南省洛阳十六工区76号唐墓出土了螺钿宴饮图漆背镜,直径23.9 厘米,花鸟鹦鹉、奏乐欢饮, 排列构图井然有序,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1957 年河南陕县后川唐墓出土了螺钿云龙纹漆背镜, 直径22 厘米,用几块厚钿片拼合出矫健的云龙纹, 墓葬年代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5年),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咸阳兴平唐墓出土了螺钿人物纹镜.1973 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中出土了螺钿木盒、五弦琴、琴几、螺钿双陆棋盘等唐代螺钿器物.唐代的螺钿漆器均用较厚的螺钿片镶嵌, 这些在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以螺钿作为装饰的乐器和铜镜上有充分的体现.正仓院所藏的琵琶、阮、箜篌等乐器是直接把钿片和其他宝石镶嵌在木质表面.装饰在铜镜背面的螺钿则是在漆地上平磨显现花纹.

《大唐和尚东征传》记载, 鉴真和尚于天宝二年(743 年)从扬州第二次东渡日本,在所带的物品中就包括螺钿经函50 只.可见唐五代佛教盛行,佛教徒为了藏经需要,大量制作经函,其中有不少就是用螺钿装饰.螺钿经函的实物在考古中也有出土,印证了文献的记载.1986 年浙江湖州飞英塔发现了一件五代吴越国时期嵌螺钿木胎黑漆经函,长40.3、宽20.8、高23 厘米,盝顶,通体黑漆嵌螺钿.函盖顶部装饰三朵宝相花,四壁装饰佛菩萨、供养人、狮象等佛教题材图案,函底朱书题记“吴越国顺德王太后吴氏谨拾宝装经函肆只入天台山广福金文院转轮经藏永充供养,时□亥广顺元年十月日题记”.由于该经函已经散架,没有在湖州博物馆展厅展出,笔者曾有幸进入湖州市博物馆库房亲自观察,函盖顶部装饰三朵宝相花镂空的部分原来应该嵌有相应的宝石,这样才与题记中“宝装经函”相吻合,具体形象可以从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宝装铜镜的背面装饰想象得知.另外1978 年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窖藏发现了黑漆嵌螺钿花鸟纹经函,在木胎黑漆底上嵌螺钿, 飞鸟、石榴和花卉等纹饰均是用厚螺钿制作而成.

从经函内收纳的经卷上有吴国杨溥( 五代十国中吴国的最后一位国王,920 ~ 937年在位)太和三年(931 年)的题记,可以推断出这件经函大概的制作年代.《旧唐书· 肃宗本纪》记载至德二年(757年) 曾下诏:“ 禁珠玉、宝钿、平脱、金泥、刺绣”,可见在唐代中期宝钿制作依然盛行.这两件五代时期制作的黑漆嵌螺钿经函,技术应该是从唐代一路继承下来的.

宋代文献中对螺钿漆器多有记载: ( 1 ) 北宋方勺《泊宅篇》记载:“ 螺填器本出倭国, 像百态, 颇极工巧, 非若今市人所售者.” 由于统治者禁止奢靡之风,影响了一个工艺品种的兴衰.五代仍盛行的螺钿制作,到北宋的时候,时人已经在世面上见不到本国制作的精美螺钿漆器,反而误认为螺钿制作出于日本.不过日本的螺钿漆器制作在吸收了大唐的技法后,所造螺钿漆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宋史·日本传》记载了日本永延二年(988 年)东大寺曾入宋进献花形平函、栉函、书案、书几和辔等螺钿漆器.(2)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高宗幸张循王府第,王所进有螺钿盒十具.”周密的另一部书《癸辛杂识》也记载了王曾作桌面钿屏十事献给贾似道,以固荣宠.

在小小的桌面钿屏上表现贾似道的十大功绩,如果不用镶嵌薄螺钿的技法,是难以想象的.(3)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马天骥为平江发运使,独献螺钿细柳箱百只,理宗为之大喜.”(4)《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当时南宋行在临安,民间已经广泛使用螺钿漆器,种类有交椅、投鼓、鼓架及各种用螺钿制作的玩物.我们从宋画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所绘的两具黑漆坐墩的纹饰看,应该嵌薄螺钿装饰的缠枝莲纹.(5)据曹昭《格古要论》“螺钿”条记载:“宋朝内府中物及旧做者,俱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虽然考古未见宋代嵌螺钿漆器实物的出土,但并不能抹掉螺钿漆器在宋代广泛使用的事实存在.

目前考古发现的薄螺钿漆器以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薄螺钿《广寒宫图》漆盘残片为最早.

明清两代厚、薄两种螺钿漆器都很盛行,尤其是薄螺钿的发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明代《古今事物考》记载,洪武时抄没江南首富沈万三家时,家具中就有用螺钿镶嵌的桌椅条凳.明代后期查抄严嵩家产登记的《天水冰山录》中有嵌螺钿床数十件.

二、螺钿制作工艺

螺钿漆器,即指取材于各种贝壳的天然色彩与美丽光泽的最佳部位,分层剥离或磨制后,根据设计图案需要,镶嵌于漆器表面作为装饰.螺钿漆器最通行的做法是平脱,即螺钿镶嵌在单色漆面上,反复上漆,盖过钿片,再经过磨显,使得花纹和漆地浑然一体,平滑如镜.嵌螺钿以黑漆为地较多,因为螺钿发出的五彩光在黑色底漆上可以更加显示出效果.

镶嵌的螺片有厚有薄,故有厚螺钿与薄螺钿之分.中国早期螺钿漆器,据考古发现都是厚钿片镶嵌.明代黄成《髹饰录·螺钿》中杨明作注:“壳片古者厚,而今渐薄也.”厚螺钿由于壳片较厚,硬度大,又称之为“硬螺钿”,厚螺钿的钿片厚度一般在0.5 ?2 毫米之间,《髹饰录》中“有先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纹”主要是指在厚螺钿上的细雕;薄螺钿,因裁切精薄如纸,又谓之“软螺钿”,螺钿的钿片厚度一般薄于0.5 毫米.《髹饰录》:“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即指薄螺钿镶嵌出来的效果而言.

另外还有一种“衬色螺钿”,也叫“衬色甸嵌”,即色底螺钿也.所谓衬,即衬托之意,是以透明的贝壳薄片裁切出花纹,下面再衬托上不同的色彩后嵌贴到漆器上,即等于人工设色.所衬各种颜色是通过透明壳片而显色,呈现出色彩晶莹的效果,如黄成所说“各色莹彻,焕然如佛朗嵌”.“佛朗嵌”,即“掐丝珐琅”,黄氏所说衬色螺钿漆器上的色彩效果与景泰蓝相仿佛.实物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晚期的嵌衬色螺钿团花长方盒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黑漆嵌螺钿圆盘.

三、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螺钿器

浙江省博物馆共收藏元明清螺钿漆器八件,除了清千里款薄螺钿镶嵌庭园小景图圆漆盒和清紫檀嵌薄螺钿圆桌两件为旧藏外,其他六件均为曹其镛夫妇捐赠.下面以时代为序,介绍如下:

元黑漆嵌螺钿庭院人物图圆盒( 图1),直径25.5、高14.4 厘米.子母口,木胎,带圈足,器身黑漆嵌螺钿装饰,内髹黑漆.盒盖嵌螺钿庭园小景,松荫楼阁,荷塘翠竹,祥云缭绕,主人焚香抚琴,女子剪烛,童子侍立,仙鹤单腿站立,构成和谐的庭院生活场景.盒盖四周环绕一圈缠枝四季花卉纹.子母口扣合的器壁,上下两部分均为毬纹,一一对应.圈足镶嵌球形套六边形锦纹.盒底黑漆,朱书“怡”字款,与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相契合.

观察该盒所嵌螺钿,大片的花瓣等处,均为厚螺钿,边缘均有打磨痕迹,呈现五彩光.锦纹均由很小的螺钿线条拼嵌而成,费工费时.

总体观察盖面主体纹饰,如意云纹与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螺钿漆器残片“广寒宫”中的云朵类似;三个人物中,抚琴者所戴帽子与南宋及明代皇后所戴的凤冠类似,剪烛女子的服饰与装饰和明代唐寅所绘仕女图有相通之处,另一人物所戴之帽与元明出土陶俑的帽子相近;团形的松针,与永宣时期剔红漆器上的松叶处理方法一致;楼阁上的门扇,为宋代常见;荷塘小景,类似宋元常见的“满池娇”;锦纹中的毬纹,原型为宋代的转官球,在宋代的绘画、陶瓷、漆器都有出现;至于缠枝花卉,从唐至明,一直沿用,朝鲜半岛的螺钿漆器以此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综上所述,该盒的装饰上承宋代,下启明代,很多具有元代装饰的风格,虽然有局部的修补,仍不失为一件元代螺钿漆器珍品.

元~明黑漆嵌螺钿二十四孝图八角套盒(图2),直径27.3、高31 厘米.外部黑漆地嵌螺钿,内髹红漆.盖面上,在亭台楼阁间分为两个场景:一部分为楼台正前方,两位年轻骑马者为老者开道出行,前呼后拥;楼台侧面柳荫下是男女陪同老者宴饮,观看杂耍的场景.两组场景均是体现出尊老孝亲,与盒壁的二十四孝图相互呼应.八面盒壁分布大舜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丁兰刻木事亲、孟宗哭竹生笋、闵子骞芦衣顺母、曾参噬指痛心、王祥卧冰求鲤、老莱子戏彩娱亲、姜诗涌泉跃鲤、黄山谷涤亲溺器、唐夫人乳姑不怠、杨香扼虎救父、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王裒闻雷泣墓、周郯子鹿乳奉亲、郭巨埋儿奉母、朱寿昌弃官寻母、蔡顺拾葚异器、庾黔娄尝粪忧心、吴猛恣蚊饱血、陆绩怀橘遗亲、张孝、张礼、田真等二十四孝行迹.

整器构图饱满,根据设计的需要安排构图,王裒闻雷泣墓画面中,特意设计出雷神的形象,增加了画面的表现力.螺钿剪裁精当,主辅纹饰搭配合理,表现人物时,大块轮廓,再细线阴刻表情.在表现柳条、栏杆等细微之处时,则尽量精细,整体画面显得繁而不乱.

孝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从汉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所提倡.汉代70 岁以上老人赐鸠杖,汉画像石中就有图像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宋金时期,从甘肃宋金墓葬中发现的30位孝道人物,与河南林州宋金壁画墓中的“二十四孝”图相比较,绝大部分人物已经固定了.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郭本二十四孝中有江革行佣供母、子路百里负米的事迹,《清家秘本》中的《二十四孝诗注》二十四章行孝行录有张孝、张礼、田真的行孝事迹.郭本和《清家秘本》除了这二处不一样,其他二十二孝行事迹相同.可见这个盒子是在《清家秘本》中的《二十四孝诗注》出现后才制作的.

明末竹胎螺钿抚琴对弈图长方盒(图3),长40.6、宽26.5、高11 厘米.盒盖用较厚的五彩钿片镶嵌出如下场景:彩云追月,高大的桂树下,高台上两老者对弈,平地上另一位老者抚琴.盒盖及盒身四面均露出竹丝编制的胎作开光.委角处镶嵌花卉纹,四壁及圈足镶嵌单体花卉,子母口扣合处外壁镶嵌连环花卉纹.从镶嵌技法上看,人物用大块厚钿片做出轮廓,然后再细部刻画人物表情以及衣服上的纹饰,对弈两位老者衣服上的云纹,刻画十分精彩,有剔地浮雕的效果.辅助纹饰用薄螺钿片排列组合而成.在竹丝编织的胎上进行髹漆,明代晚期较为常见,清代亦有沿用,甚至出现用铜丝编制器物,然后再髹漆加工的情况.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团花盒(图4),直径21.5、高9 厘米.木胎,外黑漆地嵌螺钿,内髹朱漆.外壁用厚螺钿镶嵌云蝠、兰花、葡萄、佛手等吉祥团花图案,并在钿片上细刻线条.整体构图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极具装饰效果.用厚螺钿镶嵌的花纹,在盒盖有弧度的地方能够如此平滑,毫无滞感,非高手不能为.此盒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中期朱漆嵌螺钿团花纹盒在造型、纹饰上均一致,应该为同一批制作的物件,十分难得.

清中期黑漆嵌螺钿出行图长箱(图5),长51.6、宽19.5、高14 厘米.长方体木箱,外壁除底部外均黑漆嵌薄螺钿,四角及开合处配铜饰.盖面用点螺技法装饰山石,用薄螺钿和金片装饰车马人物、树木花草.四周装饰花卉和山水庭园,各成一幅图画.山石有的用大块钿片拼合;有的用钿线勾出轮廓,再用钿屑填充.整幅画面犹如用写意勾勒山形轮廓,用工笔描摹出行人物.薄螺钿的五光十色与金片的耀眼光芒相互交织,组成绚丽多姿的画面,可见匠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此箱虽属小件,但小画面中有大乾坤,只有在天下太平之时,才能如此不惜工本.它代表清代中期的螺钿漆器制作的极高水平.

清黑漆嵌螺钿赏月图磬形盒(图6),长11.7、高2.3厘米.盒面用薄螺钿片、衬色螺钿、金片、钿沙共同装饰出张生煮海图,云月、波涛、松树、山石和衣服线条均一丝不苟,松树皮的纹理都刻画清晰.山石衬色与整体画面和谐统一.盒内薄螺钿装饰水仙和牡丹花.盒底仿朱文白文,做出圆形朱文“梅”章、方形白文“君同”章.该盒应该是组件中的一件,体量虽小,但是所费工夫却不少,是清代软螺钿漆器精品.

清千里款薄螺钿镶嵌庭园小景图圆漆盒( 图7),直径8.5厘米.盒面用软螺钿镶嵌和点螺方式装饰如下庭园小景:垂柳依依,楼台掩映,妇人款款从桥上而来,小生在亭内拱手作揖.盒盖内部中心镶嵌薄螺钿“千里”款.江千里,字秋水,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精于制作软螺钿夹胎杯盘.由于他的嵌螺钿杯盘名气大,以至于明清时漆工制作嵌螺钿杯盘,都以千里款为记,这也许是“杯盘处处江秋水”的真实含义.这件圆盒从镶嵌工艺和款识来看,与公认的江千里作品尚有一定差距,应该是后世漆工仿制.

清紫檀嵌薄螺钿圆桌(图8),直径129、高74.5 厘米.桌子由桌面和两半圆形直腿圆拖支架组合而成.支架圆拖内透雕卷草纹.桌面以五彩软螺钿镶嵌花纹,以桌心为圆心分五个同心圆装饰带,从内到外的五个装饰带的主要纹饰分别是丹凤朝阳、暗八仙、缠枝葡萄、花卉博古、四季花卉.软螺钿制作技艺十分高超,线条柔软,繁简疏密恰到好处,每一个组合图案均一丝不苟,单独拿出可作一景.由于是直接在红木上镶嵌,少了漆层的保护,桌面开裂,纹饰容易脱落.此桌原为西湖刘庄之物,代表了清代软螺钿镶嵌的高超水平.

图1 元 黑漆嵌螺钿庭院人物图圆盒

图2 元~明 黑漆嵌螺钿二十四孝图八角套盒

图3 明末 竹胎螺钿抚琴对弈图长方盒

图4 清中期 黑漆嵌螺钿团花盒

图5 清中期 黑漆嵌螺钿出行图长箱

图6 清 黑漆嵌螺钿赏月图磬形盒

图7 清 千里款薄螺钿镶嵌庭园小景图圆漆盒

图8 清 紫檀嵌薄螺钿圆桌

清 紫檀嵌薄螺钿圆桌局部

(责任编辑:田红玉)

博物馆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博物馆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