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博物馆应该怎么逛?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博物馆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博物馆应该怎么逛?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阵“博物馆”风潮.从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千里江山一一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引发观展热潮,到综艺节日《国家宝藏》收视率居高不卜,好评如潮,就连去年的高考题目都与博物馆数字化有关,可见博物馆正在逐渐摆脱“高冷”的形象,选择走向大众、贴近大众.

“博物馆达人,’姜松 至今己游历五大洲近五十个国家的上百座博物馆,在全球各主要博物馆内均进行过现场讲解,并连续两年出版博物馆系列丛书.我们一起来和他聊一聊,他所经历的博物馆的那些事儿.究竟如何游览博物馆,才能更加系统地领略它们的魅力?博物馆存在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我国目前博物馆的发展还处丁起步阶段,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又在哪里?

姜松从小在北京入学长人,父母和姐姐都是北京大学的老师.在姜松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带他去故宫玩耍,对姜松而言,那便是他童年最好的“游乐场”.在姜松童年的记忆里,故宫是一个既神秘又神奇的地方.

姜松从小喜欢画画,与绘画有关的一切他都很感兴趣.姜松至今还记得当他第一次迈进故宫绘画馆的那一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李白书法真迹,这些在现在都难得一见的名人字画,在当时都被摆在故宫绘画馆,向世人展出.

“每年到了春、秋两季,故宫都会举办名人宁画特展,这也是对珍贵的名人真迹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夏天潮湿,冬天又很干燥,如果要让字画能更好地保存下去,就要定时把画拿出来晒一晒.”姜松回忆道,“其实看画展的人很少,但很多重量级的文学大家都会经常来这里看展.我当时年纪很小,只觉得来看画的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看上去很有文化的样子.我父亲是北京人学的教授,和‘老爷爷’们都很熟悉,长大后我才知道,当年和我们一同看画的有朱光潜老先生和冯友兰老先生,这都是在中国相当有名的文化大家,但私下里他们的穿着都很朴素,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那时的故宫很少有人来参观,虽然开放的场馆并不多,但却可以走进金銮大殿,感受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姜松喜欢故宫的安静,同时也对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大量翻阅书籍来探知有关故宫的一切,对博物馆的兴趣也由此展开.

大学毕业后,姜松开始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接待来中国访问的国外文化团体,为他们介绍中国文化,博物馆便是姜松最爱带他们去的地方,“我一直强调,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或城市,都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去看看.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城市,没有比博物馆更能贴近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原始脉搏,博物馆里有这个国家或这座城市的基因.而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历史最具象的体现,文物跨越时空,是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凭借多年来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游历博物馆的经验,姜松的讲解内容生动丰富,语言风趣幽默,得到外国来宾的好评,其中包括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美国英特尔公司第五任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等.

在为外宾讲解的过程中,姜松发现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都相当感兴趣,“我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了近三个小时,主要是根据编年史的顺序,讲解了十件主要的国宝.其中他最感兴趣的就是甲骨文,我国在甲骨文的收藏方面一直处丁^世界领先的地位,因此他十分好奇这三千多年前的文宁究竟蕴藏j,怎样的含义.”参观博物馆要放慢脚步

在多年与外国文化团体交流的过程中,姜松也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其他国家博物馆的情况,这让他萌生了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从2006年起,姜松开始了他的博物馆之旅.每年姜松都会安排至少两次出行计划,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去参观,像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这样享誉世界的知名博物馆,姜松已经去了不下十次.

多年来博物馆的游历体验,让姜松对如何更好地游览博物馆有了深刻体会.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参观博物馆,一定要放慢脚步,“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把整个博物馆最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全部看到,例如大英博物馆,藏品多达八百万件,但展出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博物馆之所以被称为博物馆,正是由于它内涵深厚、博大精深,它收藏的展品更是浩如烟海,我们不要指望一次就可以看完.”

法国的卢浮宫被誉为“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殿堂”,它的藏品有三十五万件,展出面积为世界第一.曾有人说,如果你在卢浮宫的每个展品面前站f‘秒钟,每一件都不落下,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将近两个月的时问.冈此,姜松建议,专属于自己的参观线路,是游览博物馆的首要准备工作,一定要在参观前想好自己究竟想看的是什么.

曾在人英博物馆见到的一幕,让姜松至今记忆犹新.一位老师带着几个三四年级的孩子来游览大英博物馆,但是他们从始至终只停留在一件展品面前,那就是埃及展馆著名的展品一一《亡灵书》,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古埃及《亡灵书》中尺幅最长的一篇.这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参照着展出的原作,一字一句地讲解给孩子们听,原作上面看上去像是画的图案,实际上都是文字一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姜松在刚进入大英博物馆时就看到了他们,当他游览完一圈后,发现他们还站在原地.姜松突然意识到,如果你真的想深入了解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并从中获益,所要花费的时问仅一天是远远不够的,从那以后,姜松只要有机会就会重游大英博物馆,而每次来这里都会带给他新的体验.

对于姜松来讲,游览博物馆还有重要的最后一步,那就是“补课”.姜松说自己有个怪癖,那就是每次在博物馆见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就会无名地焦虑起来,一定要尽快找到答案.时间久了,姜松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先出去看世界长见识,回来后再读书补课.

2013年,姜松创建了“世界博物馆旅游攻略”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补课”成果展示在上面,并结识了一些和他一样对博物馆感兴趣的朋友.2016年和2017年两年,姜松相继出版了《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和《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两本书,日前正在创作第三本书《博物馆里的中西碰撞》,预计今年出版.姜松说,“我希望可以把我这些年积累的博物馆知识分享给人家,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我的作品把博物馆文化普及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的魅力,使博物馆成为人们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近几年,博物馆文化热潮持续升温,国内各地博物馆新馆纷纷落成,且热门展览不断,人们也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博物馆,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我国在博物馆发展领域进步飞快.

以前我国的博物馆重视的仅是展示功能,在形式上—成不变,较为单一,略显枯燥.然而近几年,我国博物馆开始向教育功能进行转变,并逐渐转变人们对博物馆的固有看法,最终达到思维形成的最终日的.

姜松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崛起,光靠经济和军事是远远不够的,推广国家形象一定要通过文化才可以,这也是博物馆发展最终的现实意义.而在推广这点上,我们与世界知名博物馆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建设、语音解释系统、展览策划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加以完善.

博物馆发展迅速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但姜松注意到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而这种误区很有可能会成为博物馆日后发展的最大阻力.

近儿年,中国的艺术品在国外展出,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例如去年大都会博物馆的年度特展就是以秦汉文化为丰题,展出‘系列中国的文物,反响十分热烈.但在姜松去世界各地游历博物馆期间,通过和观众的交淡,他发现不少国人对于国外的博物馆有大量馆藏中国文物,有抵触心理,认为这一定是当年外国侵略者将我国的国宝掠夺至此,情绪十分不满,甚至有人还会做出过激举动.

对此姜松认为:“我能够理解人们的爱国心理,但我们换一种思路理解,在国外的博物馆进行中国文物特展,实际上证明了在我国国力强盛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已经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他们希望更多地去了解这个国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开拓白己的视野,不仅了解中国文化,更要了解全人类的文化,这需要我们去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进行实物的熏陶.”

然而,对于文物保护方面,姜松认为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姜松曾去过中国十几个省市,寻找当地仍存留卜-来的文物古迹,例如山西、山东等地,唐宋时期的古迹到目前为止还被保留了下来,但是保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古建筑没有受到完好的保护,被改造翻新,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模样.

姜松说道:“我去过缅甸,那儿有将近四千座佛塔,年代全部是宋朝的.美国的历史并不长,仅有一两百年,但历史建筑全部被完完全全地保护下来.而中国有如此辉煌的历史,在元代以前的建筑被保留下来的却仅存一百六十七座,.我国唐朝的建筑仅剩四座.”

此外,姜松发现家长对于孩子参观博物馆这件事也会存在一种误区,觉得孩子年龄太小,即使去看了也记不住,不适合去博物馆,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并不像家长们想象的那么薄弱,理解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低,有时候孩子们对物品的理解能力,对图像的认知能力,甚至比成人高出很多.

姜松曾为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进行知识讲座,在开始之前,姜松为孩子们展示了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他问孩子们有人对这幅画有所了解吗,孩子们全都摇摇头.姜松又让孩子们都不要说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幅画十分钟,随后把自己看到的细节分享给大家.

十分钟过去了,有的孩子说觉得画里的女人笑容很诡异,有的孩子说怎么感觉这幅画的背景好像有雾霾呀,还有的孩子说蒙娜丽莎的手好漂亮.孩子们看似天真烂漫的话语,其实说出的全部是这幅画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名画的原因.

在姜松看来,传统应试教育注重孩子们在读写能力方面的培养,却忽视了看图能力.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并不是为了让他们记住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而是让他们多看,多体验,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从小就对美的事物感兴趣,这才是带孩子们去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这几年,姜松一直坚持带着孩子一起进行博物馆之旅,因为他想让下一代人知道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什么是文明传承的价值所在. 而博物馆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也远远不止记住历史那么简单,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了解历史,进而守护历史.(资料来源:《天津口报》)

博物馆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博物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