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声乐学习的运动合作性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声乐学习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声乐学习的运动合作性

胡桂荣

摘 要:声乐演唱不是简单地生理运动,它是通过发声器官、共鸣腔体、呼吸器官等多个的协调统一的生理、心理运动,揭示了歌唱背后蕴藏的各个歌唱器官复杂、有序的运动合作性.

关键字:声乐,器官运动合作

有人认为声乐演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它的完美演绎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动.它不单纯是简单的生理活动,更是身体各个器官高级的合作运动.在声乐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声乐歌唱中的情感表达,如果想完美的演唱一首曲目,不仅要有刻苦的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注意到声乐学习过程中各个器官运动的合作性.

想学习声乐,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自身的“乐器”是如何运动的.

一、发声器官的运动合作

人的发声器官是喉.我们每个人都有喉结,男人喉结明显外凸,用手触摸会明显地感觉到,而大部分女性的喉结不明显.在这个呼吸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有一对由声襞及其襞内的声韧带和声带肌构成的发声体——声带.声带的运动构成了歌唱的基础,声带是发音体,是声音的源头.我们发声的基音就是由于喉部的肌肉有规则地运动,从而带动相关软骨积极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主要有两类肌肉:一类叫内收肌,一类叫外展肌.内收肌主要包括:环甲肌、环杓侧肌、甲杓肌、杓肌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关闭声门,与吞咽食物及发声动作有关.环杓后肌是外展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环状软骨板背面的两侧,向外、向上和杓骨肌突末端相连.肌肉在收缩时,两片杓状软骨向外展开、分离,才使得声门张开,呼吸通道打开,便于歌唱.喉外肌在高音区发声歌唱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附着于颅底、舌骨、下颌骨、胸骨及喉的甲状软骨各部位的肌肉.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使喉结随舌骨上升而抬高,另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以使喉结随着舌骨降低而下降同时可以向前下方倾斜,增加了声带的张力.它是改变音高的又一个条件,同时对稳定喉结的发声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共鸣腔体的运动合作

人体的共鸣腔大致可以分为:头腔、鼻咽腔、口腔、胸腔.共鸣在歌唱中地位非常重要,它决定着歌者的音色好坏.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人体的共鸣腔体.它们的容积有大有小,表面看似彼此互不相连,其实在歌唱中它们是互通的.这些大小不等的空间为我们歌唱时发出的不同的美妙声音提供了天然的共鸣空间.在不同的音区这些腔体会产生混合共鸣,这些不同共鸣感觉在歌者的记忆中是不同的.例如胸腔共鸣,它是歌者全通道歌唱的共鸣的基础,在任何歌唱状态下,如果抛开了胸腔共鸣,气息都会浅薄不实,给人以无根、漂浮的感觉.歌者必须通过大脑的意识去想、去听、去看,通过意识来控制歌者自身的器官、运动的肌肉、扎实的共鸣,从而产生好的声音,这就是我国古代声乐理论“意领声随”的主旨.虽然胸腔是我们的呼吸器官,但是在歌唱时,我们要弱化它的呼吸作用,强调它的共鸣作用,只有这样胸部才能完全放松,才能使上下腔体相连通畅.在不同的音区胸腔的共鸣发挥的力度是不同的.在实际歌唱的运用里对于男中音、男低音、女中音这些声部来说,胸腔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共鸣之一.而我们在唱高音时就应该弱化胸腔共鸣,否则音色就会有差异、不统一.如果在唱高音时,过分强调胸腔共鸣演唱起来则会沉重、费力,声音线条不流畅、不轻松,这点也是能否唱好高音的关键.其次,是喉部共鸣状态.世界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歌剧大师吉诺·贝基在声乐教学理论中也强调了“打开喉咙”的重要性并且做了明确的阐述.正确“打开喉咙”的方法是喉室通道开而声带是闭合的,许多人将“打开喉咙”做成了吸开声带这就大错特错了.声带不关闭无论运用多大的力量,开多大的腔体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声音,声音听起来空洞、虚弱、靠后,而且歌者越唱越累,用不上力.声带本身单薄、发声很小,想要声音美化必须要有共鸣腔体的参与.我们在解决“打开喉咙”时有好多办法,比如说“打哈欠”,这个方法特别简单有效.打哈欠时人的腔体会随着吸气肌肉群自然地运动,软腭自然兴奋抬起,喉部喉结自然向下移动,咽部通道会随着这个动作拉开,增大了上下距离,扩大了共鸣腔体的容积,从而产生了畅通无阻的歌唱通道.当然“打哈欠”是有分寸的,有的学者就认为打哈欠状态不能是全打开,而应该是半打开的状态,如英国著名的理论家、声乐家赫伯特·凯萨利就是“半打哈欠”说的代表.她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歌者不要撑着喉咙去歌唱,应该在喉部肌肉松弛积极的状态下歌唱才可以,否则物极必反,造成用力过大.“贴着咽壁吸着唱”是歌者总结出的另外一种“打开喉咙”的方法,它容易让歌者喉位稳定轻松的歌唱.吸开腔体时喉结会自然下沉于低喉位状态,喉结没有任何挤、压、用力的感觉.在演唱时感觉不到喉的存在,运用想象,将气息与声音混合起来,沿着咽壁的轨道向上吹送,这些感觉是需要大脑意识指挥完成的.还需要说明的是“打开喉咙”运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会厌软骨以最佳状态开放,充分向上卷起,它卷起的大小状态直接决定着共鸣音色的好坏,此时喉腔完全打开,声音共鸣的通道也由此建立.第三,鼻咽腔共鸣状态也是决定歌者声音好坏的关键.鼻咽腔共鸣状态具体阐述是这样一种感觉,犹如“打喷嚏”前的吸气状态,口腔、鼻咽腔都充分吸开,保持住扩张“吸气”的状态,腔体之间是互通的感觉,这种状态的保持是获得漂亮头腔共鸣的必备条件.因为声音从鼻咽口进入腔体后会在这个腔中形成一个类似漩涡状的声音,在意识控制和身体各组织协调帮助下,在鼻咽腔上方形成了一个集中而明亮的点.这就是有的教师让学生练习鼻咽肌肉的抬张动作,目的就是让其找到头腔共鸣,因为这个动作会打通头腔共鸣的通道,从而产生共鸣.鼻咽腔与头腔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从生理结构上看,头骨里的鼻腔有许多小孔被称为窦,这些窦口既能张开也能闭合,当声音进入窦口引起窦内空腔产生出高频共鸣的泛音,这种高频泛音就是头腔的泛音音色,是歌者歌唱中追求的美好声音.

三、呼吸器官的运动合作

伊丽莎白·舒曼曾经这样描述歌唱中的呼吸,她说:唱歌就是呼吸.是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正确的呼吸是歌者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人体中除了口、鼻、喉、气管等呼吸器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气息存储器官,那就是肺.在胸腔里面,左右各有一个肺,肺里的海绵状组织——肺泡,生长在最小的支气管末端,构成空的半球形肺泡囊,里面有无数毛细血管围绕其间,将肺吸入的空气通过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了从外部吸入空气,肺就需要使胸廓扩张,形成一个孔腔,这样肺就能自由扩张.我们在歌唱的时候要挺胸抬头自由呼吸,保持气息,利用丹田力与之形成对抗,产生歌唱动力.

当然,参与歌唱的还有好多器官,所有器官的生理运动都必须是协调统一的,正如我们的身体它是由不同的器官、部位组成的,在大脑的控制下和谐、有序的运动着.我们歌唱更是这样,独立的器官发声不叫歌唱,歌唱必须有多个器官合作、统一运动,进行一系列的生理运动,才能制造出我们人体这样完美的“乐器”.

参考书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英)梅丽贝斯·邦奇,歌唱动力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3.吴先国,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姜艺艺

声乐学习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声乐学习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声乐学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声乐论文

2、声乐论文选题

3、声乐论文题目

4、关于声乐的论文

5、声乐专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