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传播类论文范文资料 和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传播成因与其规避分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传播成因与其规避分析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

陈信凌 罗楚颖

摘 要:“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因为出现在春节期间,涉及到城乡差距和现代人的婚姻观念,虽然是一则典型的虚假新闻却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通过这一事件的分析,虚假新闻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播,因其触动了受众的内心,释放了社会情感.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和信息传受双方提高媒介素养是规避其传播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虚假新闻 传播成因 规避分析

2016年2月6日19时28分,一位网友在篱笆网发布了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立刻引发线上、线下热议.该帖撰写者声称自己为上海女孩,春节前去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被第一顿饭吓得逃离江西.由于该贴出现在春节期间,且涉及“城市”“农村”“凤凰男”“孔雀女”等极为尖锐的字眼,立刻引发地域歧视、城乡差距、男女婚恋观等社会话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均引发争议. 继引发地域差异等众多话题,该事件再起波澜.先有江西女孩致信“上海女孩”,为江西老家正名,后有上海本地媒体刊出《放开那个上海女孩》专题文章,为上海女孩打抱不平.各方网友针对此事展开激烈讨论,有声讨该女嫌贫爱富者,也有网友认为个人想法不同,支持分手.微信、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各大媒体也加入“战局”,纷纷针对此事展开调研探讨.整个新闻界仿佛进行着一场舆论狂欢,对于该事件的争议扰攘不止,长达十余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三月中旬,该帖文及其衍生出的话题、文章在各个媒体平台的点击量达到1.1亿次.

然而经江西省网络部门调查证实,此事系伪造事件.网帖撰写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实为上海周边某省的妇人徐某某,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发生龃龉,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守家中,为了发泄心中愤懑,故此编造出这样一出闹剧.而后在帖子回复,自称为帖主男友的“风的世界伊不懂”,不过是一个好事的陌生网友,与帖主并不相识.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传播成因探究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看似为一桩家长里短的小事,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剧烈的反响.每一则引发热议的新闻背后,必然隐含着极为深刻的现实问题.从宏观层面看,这则新闻中显现的地域歧视、城乡差距、婚恋交友等现象,反映出社会的现有矛盾,反映出社会群体交往间的隔膜与裂缝.从微观层面看,这与特别的传播内容及特定的时间节点有关.

一、涉及到了春节回家的议题.关于春节要不要回家,家乡有何变化,回家有何感想,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热衷谈论的话题.而“上海女孩逃离农村”事件正是发生在春节前夕,故此引发集体关注.如新闻中的男主人公一般,全国有着千千万万的羁旅者,时逢年关,心系故土,惟愿踏上归途.寄身城市的创业群体借此新闻能够寻得共鸣,慰藉无处安放的乡愁.

二、涉及到了城乡差距的判断.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对农村的印象整体已经大为改观,而这则新闻中对农村落后景象的描述,给公众极强的冲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持续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城乡差距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固有阶层观念.该事件中,上海女孩的固有思维决定了她逃离乡村生活,而江西男友的无可奈何也表现出农民阶层的社群弱势.当今时代,城乡差距仍是舆论焦点.

三、涉及到了当今人们的婚姻观念.此则消息里出现了夫妻闹别扭,有男女情感冲突之处,围观之人必不会少.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社会各界人士皆抱着玩味的态度观瞻,嘲讽者有之,扼腕者有之,都想看看这事最后如何收场.腾讯网在《今日话题》栏目中针对这件事情也进行了专题分析——《上海女子吃年饭分手,显示城乡差距依然残酷》.通过此则新闻,专题对大家的态度进行了调查,74%的网友认为门当户对是结婚最重要的考虑,而26%的网友则持反对意见.青年婚恋观与男女情感冲突构成此则新闻的矛盾落脚点,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关注度.

虚假新闻获得迅速传播的共性

一、信息传播者语出“无意”.“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最初是以网帖的形式在社会中流传,并非作为新闻报道出现在公众视线,这便难以知晓舆论主体的真实意图与真实身份.信息传播者以目击者或当事人的身份撰写网帖,抱怨家庭生活,叙述生活琐事,状似无意之语,使得此类新闻更具说服力.以往,新闻内容通常来自通讯采写、投递稿件、政务信息,取材范围稍显狭窄.当今社会开放程度日渐提高,传播技术高度发达,攫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看似新闻的获取方式愈发多元化、平民化,实则增加了消息来源的危险性与未知性.

在平稳安定的社会生活中,民间各类轶事最能引起公众注意,而此类虚假新闻往往建立在生活基础上.以本事件为例,它具有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的特点.首先,网贴内容不过闲话家常,帖主喁喁自语,并非故意为之;其次,它是以随笔的形式进行撰写,看上去更贴近民众生活,具有亲和力;最后,消息的发布方式不属于传统新闻范畴,处于介乎公众与私人的“边缘地带”,相关部门难以管控.

二、受众盲信有图有“真相”.“有图有真相”更易以假乱真,本网帖不仅仔细描述了自己的遭遇,而且附上图片,使得事件更具说服力.在网帖中,帖主附上了将她“吓走”的晚饭图片:昏暗灯光下,破旧的碗筷,一桌平凡的家常菜.接着,声称自己为事件男主人公的网友称:“桌子是旧不是脏,饭菜是难看不是味道不好.”两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外人看似一场家庭闹剧,因此更加信服此事.但是,帖中图片画面模糊,像素极低,被部分媒体与有心网友质疑其真实性.

三、引发话题切中公众“痛点”.与公众利益相关度越高,越能引起广泛注意.同理,越是与公众切身相关的消息,越能引发激烈探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虽被证实系杜撰消息,但其文中充斥着城市、农村等极为尖锐的字眼,揭露了当代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以上种种,无一不触动着受众的内心,而将这些话题糅杂在一处的新闻,其受关注程度,可想而知.陈力丹曾在其著作《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中提到,假新闻“为受众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或松弛,赋予一种现实感很强的生活意义”.正是新闻中表现出的利益相关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故而直切公众“痛点”.

另一方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在从众心理作用下,受众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强化了集体偏见,弱化了自主判断能力.同时,易受主导意识掌控,从而失去自己独自思考的能力.“上海女逃离江西”事件中,多数网友义愤填膺,迅速划分两方阵营,极力维护己方话语权,却忽略了事件的真实与否.

虚假新闻传播的规避分析

一、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虚假新闻的泛滥传播,给我们的舆论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就本事件来说,这则消息最初不是在新闻平台上发布的,而是源自一个网络论坛.而且在体裁上,网帖貌似个人亲身经历的记录,一般不会引起重点关注.因此,它处在行业的边缘地带,网监部门难以问责.网络空间相对自由,并不意味着网络言行便可免责.当前情势下,相关部门须加大网络信息管控力度和范围.第一,管理关口前移,重点抓取敏感词汇、筛选关键词;第二,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执行“三审”制度,把控重要平台与重要网站;第三,扩大监测范围,建立预警机制与惩处机制;第四,强化宣传阵地,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此外,应当注重培养意见领袖,及时引导群众摆脱从众压力.

近年来,新兴媒体强势加入传播生态系统,在拓展传播领域、更新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2015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新增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诸多罪名,但追责案件数量不多,审查空间十分有限,各方监管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整改网络新闻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信息传受双方应提高媒介素养.针对普通民众而言,在网上发布信息,实际上是如同在广场上散发传单,而不是自己在写日记.所以不能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万不可逞一时之快而散布虚假信息,万不可受利益驱使而助长不实之风.而作为信息接受者,对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与舆论格局要有正确的认知,要锤炼出分辨真伪的眼睛,不要简单地相信“有图有真相”,不可单凭一段独白、一张图片便对消息坚信不疑.作为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信源与信宿,我们理当坚持正面舆论导向,让流言、谣言、虚言不攻自破.同时,明析黑白,善辨是非,忌做虚假新闻占领市场的牺牲品.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新闻传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新闻传播杂志

2、新闻传播期刊

3、新闻传播杂志社

4、新闻和传播杂志

5、新闻投稿网站

6、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