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高中学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其实施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文化教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文化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高中学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其实施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所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既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财富,又能规范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同高中语文结合起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对社会群体组织、民族心理有着文化基因的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体现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高中生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在完成自身文化底蕴构建的基础上自觉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蔓延.因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谓意义重大.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加强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助力传统文化教育.

只有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言传身教.我紧紧抓住5本必修教材中的古诗文、书法、楹联等知识短文,结合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需要,为自己开列有关读书目录,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史记》《楹联知识趣谈》《菜根谭》等,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以此影响和激励学生参与其中.

2、营造浓厚和谐的课堂氛围,渗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尤其是那些文质兼美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构筑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我在执教《离骚》《烛之武退秦师》《登高》等名篇时,就认真钻研、吃透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时引导学生从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先贤们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之魂.课堂中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情景,用声情并茂的吟诵引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究,学生经历由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分析再到个人看法的表达三个过程,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直至灵魂被熏陶进而精神达到外化的境界.

3、开展课外专题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背诵经典美文活动,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先秦诸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无数的先贤以文言构筑的古诗文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与品质的精神养料.司空图也说:诗“俯拾即是,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奇,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平.薄言情语,悠悠天韵”.优秀诗歌都具有脱口而出,自富情味的特色,自会使学生“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如过水采平”.发动学生拟定背诵经典美文的口号,有“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文章显文采”,有“胸有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诗,每周背诵一篇经典散文,天长日久,既让学生深刻了解了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又丰富了文学积累.

利用节假日开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安排名师介绍灿烂的祖国文化、圣贤名士等,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开辟书法专栏讲解书法知识,举办学生书法作品展,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精粹;结合传统节日弘扬汉民族文化,如迎新春要求学生拟写有关祝愿家庭或国家的对联.端午节则组织学生摘选诵读屈原的诗歌,让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操和积极进取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统文化不仅能够塑造学生崇高的精神品质,而且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进而不断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那就让我们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带领学生汲取圣哲前贤的思想精华吧!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张秀兰,山东庆云县第一中学教师.

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结:

适合文化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