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方面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戏剧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培养的实践报告以云南师大附中为例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素质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戏剧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培养的实践报告以云南师大附中为例

【摘 要】研究和探讨艺术教育,尤其是戏剧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是极其有意义的.首先,戏剧艺术的欣赏与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使人形成多项思维的思考方式,通过对戏剧作品的解读与欣赏,进一步开发了当代高中生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创造力,培养其多项思维的思考模式;其次,在对戏剧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戏剧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的认知,结合自身理解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将这种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到文化课程文字与程式化的学习中,开辟一种新的学习途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戏剧;多项思维;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148-03

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提出,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本课题主要针对于戏剧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与实践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发掘云南师大附中戏剧节活动背后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研究此类活动是通过何种途径和原理对高中生进行素质教育并运用到实践中的,并在得出结论之后进一步拓展到中小学的戏剧教育中,使其更加高效地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服务.

一、研究人群及意义

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对于实践人群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在宏观下把握,更要认识到部分、个体间的差异.因此,之所以选择云南师大附中的学生群体为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因为他们是普通高中生的一部分也是优秀高中生的代表,他们具有普通高中生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也具有他们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性.

通过数据调查显示(数据来源学校),2016年云南师大附中全校文理科共887名学生,文科252名,理科635名,文科一本上线率92.79%,理科一本上线率94.49%,总分全省前50名比例占全省34%.在调查中发现,现代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巨大的问题,很多学生除了在校的正常学习时间之外还在校外参加辅导培训.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师大附中的各类校园文艺活动却是全省高中文艺活动类型最多的学校之一,除了传统的新年晚会和迎新晚会之外,云南师大附中还有合唱比赛、板报比赛、辩论赛、动漫节、戏剧节等.在云南师大附中戏剧节活动举办期间,通过参与戏剧节活动和采访参与活动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后期整理得出:云南师大附中的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是非常支持这类文艺活动的开展的,但是部分家长却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样的文艺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造成学生成绩的下滑.在采访中我们对老师提出“这些校园活动是否会成为学生成绩下滑的潜在因素”,云南师大附中高二某文科班的班主任回答说:“学生们的排练时间是不占用学习时间的,大部分时间是课余时间和活动课时间”,该班班主任老师对学生们参与这样的文艺活动是持支持态度的.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培养模式,已经渐渐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慢慢过渡到“学生自主创造,老师积极引导”的形式上,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开始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将以戏剧为实践手段,去关注和探讨戏剧对现代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实践过程

戏剧教育理论家加文·伯顿认为,“戏剧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通过戏剧从而“把学生的感觉和知性导向某些教育的目标”的过程.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在我们程式化的学习中,我们常常运用的是理性思维.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可以把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思维方法融合到我们的学习中,形象思维强调的是联系和想象,理性思维强调的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能力.云南师大附中戏剧节采用的形式是戏剧作品的展演,是一种活动性戏剧,这种活动性戏剧方式是现在校园戏剧教育中普遍流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分为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剧本的选择,第二阶段为剧本的转换与呈现.

剧本的选择阶段,需要我们运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思考与讨论.在云南师大附中演出剧本的选择调研中,通过整理数据发现(数据来源于学校演出节目单和海报),经典名著改编占45%,商业话剧改编占30%,其他类型作品占25%.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对剧本进行选择呢?戏剧是体验人物、反映生活、揭示矛盾的,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基于高中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我们最终把剧本的思路定向于经典名著改编.由于高中生的人生经历和戏剧经历并不是很丰富,经典名著的改编符合学生们的教育经历和审美习惯.在熟悉的文学作品中,学生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戏剧的实践活动中,能更加主动地去捕捉作品中人物形象、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并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构思.在前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求参与学生将自己对于这个作品的思考和演出的构思写下来,然后与大家交流探讨.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观点的提炼能力,同时也可以将形象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即具有可实施性的演出构思.同时,我们认为,戏剧在高中校园的实践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把这种形象思维的方式运用到语文课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生活.在不断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戏剧实践课程进入到教材当中,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即为戏剧单元,教学内容包含三部中外名著:《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选择经典名著改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学识范围里他们可以更加自由自主地进行形象性创作,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转换能力.

剧本的转换与呈现阶段,需要我们运用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特征交叉融合进行创作.我们这里狭义的把剧本的转换与呈现,实践为对剧本的演出呈现.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分析剧本不是简单地去理解剧本中的语言,而是去解读和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哲学价值.剧本的内容也不是简单的道德宣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借助剧本故事、人物命运的发展来达到艺术的教育作用或者说达到戏剧的感染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剧本的分析和解剖中,就需要我们运用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特点进行分析解读.首先,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与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其次,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从而得出作品所表达出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对作品的了解和解读之后,运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演出活动的构思,并在构思中运用理性思维的思维特征把演出活动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规划与实践.有了构思就可以进行作品的排演和呈现了,在排演过程中考察的是学生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的转换,如何将文学性的形象转化为舞台的人物形象?如何将排演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这是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培养手段,也是我们这次戏剧实践想要探讨的.例如,云南师大附中高二某班一女生,在平时生活中是一个特别害怕与人交流的人,同学口中的她虽然成绩优异但性格却比较孤僻,甚至有同学开玩笑说她有社交恐惧症.我们在私底下了解中得知,这个女生文笔特别好,于是我们邀请她参与到我们的创作团队中并担任剧本的改编工作.刚开始她有点胆怯甚至有点抵触与团队其他人员进行交流,于是我们鼓励她先用自己的视角把剧本改编出来,一周后,她改编的剧本在大家朗读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她也开始慢慢参与到讨论中,提出了一些她自己独到的理解.在这个例子中我想提三个关键词:了解自己、情绪管理、团队协作.很多时候,学生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会质疑自己,开始变得没有自信,在质疑的过程得越来越胆怯和孤僻,这其实是不了解自己导致的,戏剧就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受自己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情感.戏剧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人们的情绪有时候不受自我控制,导致情绪失控,而戏剧人物创造的过程,要求我们必须管理好我们的人物情感,进行合适的宣泄,这正提高了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很多人的配合才能完成,有人甚至说戏剧是一门“人”的艺术,如何统筹好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是一门不简单的学习经历,也是我们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三、实践反馈

在云南师大附中的戏剧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同身份的群体对于这类在高中开展的戏剧实践活动有不同的看法,而同一群体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同样会影响其对这一活动的看法.

在戏剧节活动之后的采访和调研中我们发现,云南师大附中的教师群体基本上都对这类实践活动持支持态度;家长中持支持态度的大约占到7成,另外3成或多或少对这一活动存有疑问;学生中持支持态度的大约占到4成,这4成大部分为参与戏剧节实践活动的学生,另外6成学生基本上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类戏剧实践活动持支持态度的人群,他们认为戏剧排演活动在高中校园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文学方面获得更细腻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现代高中生最缺乏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剧本的选择时,学生对剧本文学性的把握对于接下来的剧本改编和排演工作起着基础性作用,如何进行剧本的选择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这使得学生们必须进行大量的文学剧本阅读,这些文学剧本的作者大多都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或者戏剧家,因此,这些文学剧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无形中就提高了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剧本的影响和教育;更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云南师大附中的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他们认为这样的戏剧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是极为有效的,对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学校的展演时间有限,学校规定每个班的戏剧作品不得超过25分钟,而这样的时间限制是远远不够呈现一部完整的话剧作品的,这就对剧本的改编产生了一定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剧本的改编主要倾向于两种形式,一种是选取完整话剧中的一幕或者一个片段来进行改编创作,这种改编的优势在于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较为细腻地展示一部分剧情,但不利之处在于如果前情或结局交代不清,这就对不熟悉剧情的观众造成一定的困扰,使其很难理解戏剧主题;另一种避免了上一种改编形式的弊端,采用保留全剧本剧情的形式,但问题在于要把一个原剧本时间在一到两个小时的剧本内容删改到25分钟以内,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就是剧情只剩下一个骨架而失去更多细腻的舞台展现,观众可以看懂剧情但却感觉很粗糙、只是进行了快节奏的剧情展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选择这两种方式的时候也体现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之中如果选择的是比较有名、大家耳熟能详的剧本的话,大多倾向于第一种改编的形式,例如有一个班选择的是《高考1977》,这个班就是选择了其中的一幕进行改编,并且在前后加入一些铺垫和延伸,从而使整个演出看起来完整而有细节.还有一个班选择的是商业话剧《驴得水》进行改编,由于很多同学没有看过这部话剧或者电影,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第二种改编形式,虽然要把一部两个小时的话剧剧本删改到25分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他们没有退缩,一版一版删改着,最终的演出版本已经是他们删改的第12版了.我采访了他们主要负责改剧本的同学,他表示他现在已经可以把这个剧本的剧情大纲完整地背下来了,而且在删改这个剧本的过程中提高了他对文学作品框架的把握能力,后来在做语文阅读的时候可以更快地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他还开玩笑地说,一开始读完剧本觉得很好改,到真的改起来才发现,这个剧本的剧情是一环扣一环的,前面的事件引发后面的事件,后面的事件需要前面的情节来铺垫,删改起来特别痛苦,不过最终好在舞台呈现还不错,而且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很有帮助.我看了他们的最终定稿剧本,他并没有完全采用第二种改编形式,而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适当弱化了一些情节使据中的情节重点突出,这样在观众可以看懂的前提下也使剧情看起来更加丰满了一些.从这一方面来看,这类戏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采访调查中我还发现,参与戏剧作品排演的大部分学生为班里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而且在调查了前几届的学生资料后发现,参与戏剧节前后并没有使这些学生的成绩下降,反而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个活动之后的成绩有所提高.我觉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类戏剧实践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在采访过程中,有位家长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高中生为了追求成绩,一味地埋头苦学,基本上除了上厕所就是在教室里学习,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跟他人交流,更别说合作.可是现在的社会中不会合作基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合作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校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知道了学校有戏剧节这个活动,我一直鼓励他去参加,对他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我暂且不说,就单单一群孩子为完成好一个戏去努力,这便是对他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很有价值的,对学校的这个活动我是绝对支持的.的确,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个班的学生用不多的课余时间在走廊商量剧本、排练、讨论舞美,这些情景我们现在在大部分学校都很难见到.而且他们的演出有一个有趣的细节,由于设备的原因,他们的演出需要演员和声优的配合来完成,也就是说一个角色需要两个人同时表演来呈现,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在台下同步配音,这就更加加大了他们合作的难度,同时也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四、实践意义

这次针对戏剧对当代高中素质教育培养的实践活动是极其有意义的.首先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与改编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其次在排演工作中将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更是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基本可以得出,戏剧对当代高中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作用还是比较积极明显的,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因为戏剧实践活动强调过程性,学生们作为参与者既是编剧、导演,也是演员,他们在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的两个身份当中交替.他们是戏剧的创作者,同时也是其它参与者的响应者.对于排演活动中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事不关己而是设身处地参与探讨直至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带给参与者的思考是非旁观、非被动的,让参与者感觉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并更加投入的参与到排演过程中,并在过程中提高自己.因此,我认为把此类戏剧实践活动拓展到中小学的美育实践活动中,使其更加高效地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是十分重要、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刘立滨主编.ATEC第一届世界戏剧教育大会——亚洲戏剧与戏剧教育 [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

[2]刘立滨主编.戏剧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第四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卡梅尔奥沙利文.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卡梅尔奥沙利文.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卡梅尔奥沙利文.教育戏剧:实践指南与课程计划(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素质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素质教育期刊

2、环境素质教育论文

3、素质教育论文

4、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5、素质教育杂志

6、素质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