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暗夜的笛声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穿透暗夜的笛声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穿透暗夜的笛声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穿透暗夜的笛声

王英萍

1984年的初夏,家里已经一个多月没吃米饭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贮备粮已经吃完,稻子还不到收割季节.我每天放学回来都是吃面粉疙瘩,喝两碗肚子胀得像皮球,上不到两节课,瘪下去的肚子大声,回来就是啃两个红薯.

我盼望自己快快长大,能越过这片田野,去往外面的世界.

母亲从地里回来,在井边蹲着洗衣服,站起来摇摇晃晃,脸色蜡黄,她自己蹒跚地压一碗井水,放两粒糖精喝下去.两个哥哥都住校,周六还得回来带点粮食去食堂.父亲母亲每天都在发愁,以前会大声争吵,现在却好像连吵架的声音也小下去了,一门心思蓄着力气侍弄庄稼.

夕阳坠下对面的山岗,夜幕降下来了.没了米的好处就是省了做饭,各人喝两碗南瓜羹做些不要力气的事.如果没有恼人的饥饿感缠着我,这便是我一天最喜欢的时候.作业已经做完,躺在竹床上,漫天繁星闪闪烁烁,月亮从山岗上冉冉升起……

夜晚,父亲揣着他的短笛,靠在稻场外边的草垛上.四周空寂,群山环绕,蛙声此起彼伏,谁家的母亲在大声呼唤自己的孩子……笛声悠悠而来.父亲最熟练的那首就是《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清早呀上船去呀么去撒网,晚上回来哎,哎鱼满舱……这首带着丰收喜悦的曲子用笛子吹出来,有着特别期盼和美好的气息.满舱的鱼儿,无不承载着渔民的辛苦和汗水,就像那夜幕底下,微风拂过的稻浪,孕育着农民的希望.我幻想着天亮以后,喷香的米饭躺在锅里,父亲母亲眉头舒展……不多时竟就忘了饥饿沉沉睡去.

父母常常吵架.但是唯独在夏天的晚上,一切都归于宁静.母亲在井边洗白天被汗水浸染的衣服,我在煤油灯下做作业.有时候,我们搬了竹床在稻场上乘凉.父亲靠在高高的草垛上,他清瘦,挺拔,用毛巾久久擦拭他的竹笛.沉沉暮临,一天的劳累收拾妥当以后,笛声就会在如水的夜里飘荡,丝丝缕缕,入耳入心,时而哀怨,时而欢快,有时像清泉潺潺而下,有时如冬雪皑皑飘落,更多的时候,像雾一样缠绵不绝.萤火虫在笛声里跌跌撞撞,碎言碎语的蚊子也不再出声,麦草和豆苗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我在凉床上趴着,看着月夜里父亲的剪影,心里飘起很多干净的喜悦.

秋去冬来,父亲常常沉默.沉默得越厉害,母亲的吵闹声也越大.生活的重压让他们隐藏起自身最美好的一部分.

我以为他们争吵的原因是贫穷.后来我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贫困只是一个导火索.父亲是个书生式的农民,受过一些教育,却没有资格成为儒生.下放到乡下,受过的歧视不计其数,他连做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无法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他大约认为母亲很粗俗.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母亲也确实粗糙,许多的大爱,许多的灵气都被世俗的外表掩盖,她的热情和积极永远缺乏一个妩媚的载体.她喜欢简单、干脆、直接,而这些直接对抗了父亲骨子里的追求.他是个吹草笛让夜鸟倍感温馨的男人,却不懂,也不肯给妻子一点点温存.当然,他也许以他的方式给予过,但那是幼小的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他在妻子面前更多的是沉默,这种沉默里或许有理性、尊重和忍让的德性,却少了太多拉住女人一根手指头的爱.

人世的辛风苦雨,伤了他们的眼睛,他们泪眼模糊,看不清眼前蓬头垢面的亲人.

更多的时候,父亲摸出怀中的竹笛放在唇边.他吹小呀么小二郎,吹甜蜜的爱情,吹东方红太阳升,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吹绿岛小夜曲……笛声代替了父亲的语言,在那些时候,我们不说话,连最愤怒的母亲也平息下来,享受这些华丽浪漫的月夜.父亲吹奏的笛声是我在童年里最奢侈的记忆.

很多年里我都喜欢夜晚.笛声赋予了夜晚很奇妙的感觉.黑夜代表安宁,温馨,空旷,博大,包容.而白天,太多的烦躁,苦闷,劳累,疲倦,争吵.我不再向往外面的世界,我喜欢这空灵的黑暗,又惧怕这黑暗是短暂的.笛声穿透黑夜带来与世隔绝的宁静,而这种宁静在我看来才是通往一个正常家庭静谧的通道.

多年过去,生活改善得早已超过了我们自己对它的预想.但我脑海里面总是想起那些年有月的夜晚,笛声在风里拂过稻浪.不觉得苦,只觉得安静和甜蜜.我也珍藏着这些甜蜜,就像三毛所说: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年,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

我也祈祷那些走过沼泽和苦难的人,如我一样在暗夜里也能听到笛声,就像前行的路上,有人为他举起过火把.

(编辑 之之/图 沐阳)

穿透暗夜的笛声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穿透暗夜的笛声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穿透暗夜的笛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