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印记方面论文如何写 和雨的印记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雨的印记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雨的印记

一个黄昏,我在家附近的图书馆里,捧着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读.回家的时候,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来,恰逢那时天气转凉,雨点和着凉气,倒真成了一场冷雨,与书中所写的情节成了巧合.

生在江南水乡的我,自小就看惯了微雨的景致.那时常搬一把小凳坐在屋内,仰着头看屋檐将院子里的青天划分成两半,看那边缘处的一股股水流在屋瓦之间汇集,顺着缝沿汩汩而落,形成一排排晶莹细腻的水帘.空气中有水汽在弥漫,小雾滴飞起又散落,有些附着在脸上,有着冰冰凉凉的触感.

院子的一角放着祖母用来盛水的大缸子,雨丝击在上头,发出泠冷的轻响,给雨声添了别样的情致.有时我站在门槛上踮脚向外面望去,还能看见远处的山峦在雨中被雾气褪去了青色,只剩下一山叠着一山的模糊剪影,如同水墨画里一笔而成的美妙渲染.有的时候幸运一些,落雨时分恰逢祖父扛着锄头从田地里归来,待他换了身衣服,搬了把竹椅,便用二胡徐徐拉一曲《二泉映月》.起承转合里,只听见曲声悠悠然然地穿过狭长的巷弄,飘荡在村子的上空,悠远又空灵.

日子在那时总会过得很慢很慢,好似一切人世间的纷扰在这份宁静面前,都会恭恭敬敬地退下.

我那时年纪尚小,全不顾祖父母说的“不要在外边淋雨”的告诫,常常趁他们不注意,偷偷跑出门去,和三五个好友在不远处的桥头上玩.说是桥头,其实不高,也不宽,只因连接了两岸的青青柳色,再加上个“清风桥”的舒朗名儿.因此,这座看上去不甚出彩的桥,便在我和小伙伴的心里树立了十足高大的形象.我们就在那桥头上光着脚丫子踩水花玩,偶尔溅起的水花不听话,在行人的裤腿上顽劣地留下印记来.行人多半是村里人,都是认识的,他们也不恼,只是弯着嘴角佯装来吓我们,又在我们呼啦一声跑开后朝我们和蔼宽慰地笑笑.

雨,渐渐成为我童年的见证.

随着年岁的更迭,悄无声息中,旧物不知不觉落在了时间的裂缝里,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故人的离开悄然淡褪.但每逢落雨,即使人不在了,环境也与从前大不相同,但从前的氛围,那抹似有若无的安宁却总是不会变的.它反倒成了一种可以让人缅怀过去的媒介.

就像现在,我还是会在每年清明爬山的时候,听着雨声,望着山顶朦胧的雾气,遥遥忆起祖父教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时淡然微笑的面容;打着伞在乌镇信步闲游时,记起小学老师轻声念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场景.这些郑重的沾了水墨的记忆时不时因了雨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带给我缱绻的思绪.

不敢说所有的雨都会带来美好的心情,我也时常因为被淋成落汤鸡而扁着嘴吐槽天气.但闲暇时,只要一触及雨,哪怕只是雨声,或者雨后的气息,我都会好好感受珍藏.毕竟这样至纯至美的事物,在如今钢筋水泥充斥的社会里已不多见.

我能做的,便是好好地享受它.

编辑/胡雅琳

雨的印记论文范文结:

关于雨的印记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雨的印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