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秋论文范文文献 和金秋十月话养生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金秋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金秋十月话养生

【基本情况】

十月有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这个时节,霜打树叶黄,漫山遍野一片金黄,人们俗称为金秋.各种农林作物也到了收获期,用金色秋天形容十月,也反映出人们收获果实的喜悦和心愿.

每年10 月8 日或9 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10 月8 日至9 日交界.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每年阳历10 月23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 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 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传统习俗】

十月中,有一个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来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 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的习俗

1. 赏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2.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3. 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 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 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民俗歌谣】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养生大法】

秋的爽利之气伴随的也是寒凉之气,中医常说的六种外感邪气“风寒暑湿燥火”,这秋天里的风、寒、燥占了三样.明易躲暗箭难防,咱们得做好准备迎接这三颗暗箭.所以十月的养生重点在于预防风寒,润燥养阴.

衣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气候将向寒冷过渡.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寒露过后,霜降接踵而至,昼夜温差加大,人们早晚应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脚部保暖.民间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说寒露以后就不要再赤足穿凉鞋了,应注意脚部保暖.中医理论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因为足部是足三阴与足三阳经所过之处,如果脚部受寒,最容易出现胃胀腹胀,寒邪入侵人体,会进而影响五脏六腑功能.

食寒露霜降前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水果性偏寒凉,少吃为宜.秋季养生的一个秘诀叫:“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这段时间润燥的同时温养脾胃也是很重要的,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秋冬进补的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寒露时宜常食甘淡补脾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糯米、莲子等.且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这些食材煮粥煲汤食用,效果加倍哦.

住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此,顺应节气,分时调养,十分有必要.

行运动是健康的保证,但是寒露霜降前后做运动,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气温低,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运动伤害.二是运动时避免出汗太多,否则会伤阴损阳.

容平之气,祸福相依.天气日渐转凉,一定要注意保暖,小心着凉,切不可贪图一时凉快而伤了身体.

【专家讲座】

金秋十月养生经养生攻略之一――进补秋季气候凉爽,正是进补的好季节.中医讲“虚者补之”,故素体不是虚候者,无需进食补品.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秋季进补,可以采用食补和药补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养阴.秋季也是人胃口大开的季节,通过食补可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结合合适的药补.有利于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专家建议:

1. 进补前宜先调理脾胃.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否则,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引起疾病.鱼、动物瘦肉、禽蛋、山药、莲子、胡桃、红枣、栗子、藕、百合、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是适合秋天的食物,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2. 滋阴润肺很重要.随着秋季气候一天比一天凉爽,空气也越来越变得干燥,古有“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的说法,其中,“麻”即芝麻,具有滋阴润燥之功,而“润其燥”正是秋天进补之大法.

养生攻略之二――秋冻“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凉,这时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天往往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秋天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对儿童而言,秋冻不仅可锻炼孩子的御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其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

但年老体衰者、婴幼儿和体质虚弱的老病号,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不适合“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

专家建议:“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冻一冻”是可以的.但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应及时增衣保暖,否则,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感冒和呼吸道疾病还会“不请自来”.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天寒而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养生攻略之三――锻炼秋季气候宜人,正是健身黄金时期.对初练者来说.机体很容易适应,也易自此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从增强体质的角度来看,此时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应注意,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在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也会下降,锻炼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运动应顺应循序渐进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就可以停止,以保证阴精内敛,不使阳气外耗.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那么运动量可能过大了,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秋季药膳

1. 菊花肉片

原料:鲜菊花100 克,瘦猪肉400 克,料酒10 克,黑木耳20 克,莴笋50 克,胡萝卜50 克,姜5 克,葱10 克,鸡蛋1 个,芡粉25 克,盐4 克,白糖15 克,鸡精、味精各3 克,素油35 克.

制作:

①鲜菊花瓣用清水浸漂2小时捞起,沥干水分;黑木耳浸泡后去蒂头,撕成瓣状;胡萝卜、莴苣去皮洗净,切3 厘米见方的薄片,姜切片,葱切段.

②芡粉放入碗内,打入鸡蛋清( 蛋黄作他用),加入清水适量,加入猪肉片,令其挂上浆液.

③炒锅置武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入猪肉片、料酒,炒变色,再下入黑木耳、胡萝卜、莴笋片炒熟,放入盐、味精、鸡精、鲜菊花即成.功效: 疏风, 清热, 明目解毒.适用于头痛、眩晕、目亦,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

2.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30 克,15 克,粳米120 克.制作:

①将黑芝麻去杂质炒香待用;打成屑;粳米淘洗干净.

②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800 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5 分钟,加入、黑芝麻即成.

功效:补益精血,润燥滑肠.适用于精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头晕眼花,肠燥便秘等.

金秋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金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金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金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