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与必然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偶然和必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偶然与必然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偶然与必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偶然和必然

张静怡

《许三观记》是余华关注民间现实,让主人公自己说话的“转型”式作品.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许三观在生活压迫下一次又一次的故事, 为我们展现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与细微复杂的情感.作品所揭示的最为深刻的主题,是人生的苦难本质以及忍受苦难的人生哲学.许多学者探讨了作品中所运用的重复、对白等修辞方式对主题表达的作用.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小说中许多处故事情节的突然转折同样对主题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余华通过先行的预设,给读者以错误的情节导向, 又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设置与先前预设矛盾的表达,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也使命运主题的表现更为突出, 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余华曾在访谈中提到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不是我做出了他们命运的安排,是他们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的.”在《许三观记》(以下简称《许三观》)序中他也提到:“书中的人物经常自己开口说话,有时候会让作者吓一跳.”可见余华对人生必然性的认同.《许三观》中的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 依靠土地里挣出的“汗钱”勉强糊口,但是他们也可以去,用“血钱”去追求更好地生活.主人公许三观正是靠卖出了一个家,又靠度过了一次次危机.书中以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小人物顽强生存的故事,人物低俗平庸的言行中透露出下层人民面对生存困境的坚韧精神和面对灾难不离不弃的人间温情.书中的转折看似偶然, 却成为对人物命运必然性的重要表现方式, 作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突然性转折,阐释了他们如何对抗命运、忍受命运, 直到接受命运的态度转变, 表达了“命运本应如此”的深刻意味.

突然性转折对人物命运走向的暗示

书中主人公许三观从不到的情节发展是一次突然性的转折, 开篇写到许三观与爷爷的对话, 爷爷问道:“我儿,你也常去? ”许三观回答说:“没有,我从来不.”又写到许三观与四叔的对话,“四叔, 我这身子骨能吗? ”四叔回答:“你这身子骨能卖.”正当读者期待着看到是怎样的突发事件使许三观开始时, 文章接下来直接开始了对许三观第一次过程的描写.许三观第一次走上之路是毫无预兆的,至少没有读者所期待的灾祸、饥荒等突发性事件作为“”开始的导火索,使人感到“”这件事情突然就发生了.

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情节设置看作是作者对主人公命运必然走向的暗示.乡下人将看作赚钱的一种方式, 可以得钱娶媳妇、置办家用,虽然也有人因为身体败掉, 人们却并没有因此排斥或停止另谋出路.许三观和其他的乡下人一样, 内心对这种行为是默许的, 认为这只是一种再正当不过的赚钱方式罢了, 所以即使在毫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 他会出于好奇跟着根龙和阿方一起去, 仿佛向读者暗示:只是早晚的事情.

许三观在这里只是众多为生的下层人民中的一员,“只是跟随那位血头的近千人中的一个”,还有更多的“许三观”不断走上之路,默默接受着命运带来的苦难.无数次转变的突然性构成了人物命运走向的必然性, 反映了余华所要表达的人生主题: 活着就是对苦难的忍受, 而人性的智慧和坚韧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作者在揭示生活残酷一面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怜悯和同情.

突然性转折人物内心温情的反映

《许三观》中的人物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平庸、自私、目光短浅,有着世俗的一面, 同时却又用属于他们的方式诠释出浓浓的人间温情, 小说中一些突然性情节转折的设置使人物之间的情感表现的更加强烈.在许三观开家庭批斗会批斗许玉兰的情节中, 人物间的对白跌宕起伏, 人物内心的情感也在这当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露.

许玉兰在批斗会上交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后,许三观让一乐发言,一乐说:“我没什么可说的,我现在最恨的就是何小勇,第二恨的就是她……”说罢伸手指着许玉兰.一乐并非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他的亲生父亲是何小勇, 他也因此经常遭到许三观的责骂抱怨以及其他不公平的对待,一乐在这个家中缺乏归属感,甚至感到边缘化, 他内心的愤恨我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正当读者为一乐的经历抱不平时, 一乐开口说了这样的话:“我刚才说到我最恨的,我还有最爱的,我最爱的当然是伟大领袖, 我第二爱的……”一乐看着许三观说:“就是你.”这一突然性的转折使读者对一乐内心复杂的情感恍然大悟, 所谓的血缘和亲生与否, 在许三观和一乐心中其实并不重要,他们甚至比读者更加“看得开”,在那个生活充满艰辛和苦难的年代,他们表面上用世俗的价值判断彼此冷嘲热讽,实际上却用行动维持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在困难的处境中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小说中类似的设置还有许多, 比如许三观在要求孩子们批斗许玉兰的行为后, 紧接着突然说起了自己与林芬芳的事情,“我也犯过生活错误”,他指着许玉兰对三个儿子说:“你们要恨她的话,你们也应该恨我,我和她是一路货色.”在之前的情节设置中, 许三观对许玉兰与何小勇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 此时却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母亲,也让许玉兰得以释怀.与此相似的还有许玉兰在街头遭批斗, 许三观为他送饭的情节, 许三观正说着他是只给许玉兰吃白米饭,不给她吃菜,这也算是对她的批斗, 后文许玉兰用勺子挖下去,米饭底下却藏了很多红烧肉.

在苦难的生活面前,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被压抑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压抑,使《许三观》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加耐人寻味.作者运用突然性的转折,将人物压抑心底的情感用行为上的反差刻画出来,将人物的口是心非、欲说还休、欲盖弥彰的温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突然性转折对“苦难”与“忍受”主题的加深作用

余华的写作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而《许三观》正是体现其艺术转型的重要作品,他用“高尚的写作”代替了“虚伪的作品”,“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世界.”同时他也认识到,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对世界的构造, 而在于对世界的理解,在于揭示生活本身.基于这样的写作理想,作者在《许三观》中一些突然性转折情节的设置,也对“苦难”与“忍受”的生活主题起到了加深作用.

许三观起初对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感到懊恼, 在全家去饭店吃面条改善伙食的时候, 许三观却让一乐自己买烤地瓜吃,感到被抛弃的一乐伤心不已,哭喊着走在街上,不愿回家,许三观在街上找到了蹲在地上哭泣的一乐.嘴里不停骂着:“你这个小崽子,小王八蛋,小混蛋,我总有一天要被你活活气死……”这时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 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许三观从坚决不给一乐吃面条, 到主动带一乐去吃面条,从不停骂着一乐,到突然和善的回答一乐, 这种突然性的转变体现了人物之间温暖的亲情, 更体现了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接受, 许三观早已接受了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实事, 一乐也已接受自己所认的父亲并非自己的亲生父亲.

小说结尾, 已经过上富足生活的许三观突然想要去, 得知自己的老血已经没人要时, 许三观哭了起来,“泪水在他脸上交错地流”,“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读者所期待的是许三观摆脱靠为生的痛苦生活, 尽情享受新生活带给他的安逸和快乐,然而许三观却哭了,因为不能哭了.作者又一次设置了与读者期望相违背的情节,体现出的是主人公对“苦难”的习惯甚至依赖,许三观在忍受苦难的过程中艰难地生活,他早已将苦难视为生活中必然的部分,而则是他在苦难中生存的方式.

接受命运,选择承受,是作者所要诠释的“理解生活”的写作理想,人生中的许多东西是无法抗拒或选择的, 而人对命运的承受则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人生哲学.因为选择承受, 我们才能摆脱对苦难、罪恶的抱怨与愤恨,才能真正理解生活本身,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善与美.作者在这里揭示“苦难”与“忍受”,并不是要表达对人生的冷漠与绝望, 而是希望以一种更为高尚的方式面对生活, 传达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和生存的智慧.

责任编辑:张永波

偶然与必然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偶然与必然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偶然与必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