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实践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学习效果基于深圳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实证分析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社会实践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社会实践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学习效果基于深圳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实证分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深圳大学学生实践报告的调查,分析了深圳创新文化下学生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社会实践学习更好的途径和内容.文章认为,社会实践学习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同时,文章提出社会实践应该与服务社会结合,与学生择业就业结合,与创新与创业文化结合,实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三赢.

关键词:社会实践;创新文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26-03

正如有学者说,如果没有学生对思想理论课所学知识的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就没有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地包含有实践教学的特点.为了对社会实践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本文以深圳大学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分析对象,对学生实践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以深圳大学2012年—2016年共8个学期为时间单位,每个学期抽取500份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共计4000份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实证调查的对象.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及特征调查

(一)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分类

在4000份社会实践报告中,显示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参与学校组织的暑假、寒假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这部分占社会实践内容的10%.这类活动主要是学校团委或学校其他部门、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活动.这类活动一般设有具体调查内容和要求.

2.参与深圳义工联合会或其他志愿者机构组织的义工或志愿者活动.这部分占到社会实践的33.5%.深圳大学学生参与的义工或志愿者活动,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从事“助学”活动和“帮助弱势群体”活动;一类是从事各种公共活动的辅助工作;第三类是从事社会“公共服务”.三大类活动几乎各占1/3.深圳是个创新和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这个环境给了学生很多参与和体验城市发展和创新文化的机会.

3.学生组织进行的社会活动.这部分占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20.2%.这类活动以关注学校和学生生活居多,如组织校友交流会,交流择业、就业等问题;对学生自我状况的调查和关注,比如学校发展、学生生活习惯、上网状况等.

4.学生勤工俭学或活动.这部分占社会实践的20%.这类社会实践包括学生暑期或寒假进行的勤工俭学活动;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和打工活动.

5.学生参观各种专业或主题展览、旅游,或对自己家乡进行的调查等.这类社会实践占15.2%.

(二)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长度

1.一次性活动.这是主要的,大量的义工和志愿者活动都是一次性活动,一般学生抽取周六或周日时间进行.这种形式占到社会实践活动的70%.

2.持续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的各种假期社会实践,占15%.

3.持续为一个学期或以上的.如学生勤工俭学或课外活动,还有一些义工持续性的公益活动.这部分占15%左右.

目前深圳大学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根据调查结果来看,这类社会活动实践基本可归结为学校强制要求、学生自主组织、参与广泛、主要为体验式活动的社会实践特点.但从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及活动时间长短来看,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性的、短期的、体验式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可把这类社会实践归为社会体验的范围.

二、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的调查分析

在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中,较为集中的内容有几个方面.

(一)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有意义

1.认为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弱势群体,感到活动有意义.

2.通过社会实践,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发展速度.发现了社会新现象和新变化,如家乡变化、参观高科技展览的发现等.

3.通过社会实践,亲身感受深圳的创业氛围和创新精神.学生普遍赞同创业的意识,同时积极参加与创业创新相关的活动,对创业和创新的困难也深有体会.

4.很多学生认为,通过这次活动,见到了很多以前不会发现的事情,对一些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农民工子女的困境、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等;有同学对未来发展表示关心和关注,比如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就业前景等.

(二)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身不足

有60%的同学表达了这样的认识.比如认为自身不能适应社会,比如说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不强,不会应对不同群体,人际关系不好;有同学认为自己组织能力较差等.

(三)表示在社会实践中感到就业压力,有这种感觉的同学占到30%

感叹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要求,感到就业和工作称职不容易.

(四)有部分报告关心学校和自己发展状况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环境提出了要求.

三、学生活动报告显示的社会实践的学习效果分析

(一)社会实践的“知识”建构途径

按照教育建构主义观点,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而“知识”,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与联系的系统的认识”.这种“知识”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就是指观念的形成.这和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自主地解决问题,比如设计问卷、完成某次公益活动或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了解社会基本单位、社会基本规则,并与他人打交道.这是一个具体的建构社会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学生社会实践的学习是内含在团队或团体中的,学生正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等形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认识.因此,社会实践学习是一种社会协商,具有社会本质属性.最后,社会实践还提供了情境性认识的一个途径.从个人和社会物理情景联系和互动的角度,学习者以参与者身份建构自身认识,能达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性”视角

社会实践的教学安排,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课堂介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到很多与平时想象不同的东西,很多认知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得到第一手材料,成为后期理论和抽象思考的素材.

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比如接触到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比如深圳各种创业园区、创意孵化区等深圳创新产业高速发展的各种具体表现.这种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是周围的事情,而且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动力.

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开始获得社会视角,突破自身个体取得社会人的认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关键的落脚点.学生作为社会的人群和未来的主导者,从自我视角突破,而从社会视角考虑问题,是我们社会科学教育必须进入的部分.在这点上,课堂讲述总是一种抽象的内容,而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与人交流后的认知.这种感性认知最后通过有意识的总结,会使学生自动地具有社会角色意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后,学生会在学校生活中自觉地作为主导角色,产生积极性.

(三)道德养成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道德养成活动,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情景育人,是体验式的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对品德的养成教育功能在于情景育人.学生在社会大情境中受到情景的熏陶、感染,品德情感迅速升华,达到新的境界.他们在奉献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增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甚至是面临舍己而救人的生命极限考验,需要迎难而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种过程无形中磨炼了克服困难的习惯和顽强的毅力.

四、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和改进的思考

(一)更好地界定“实践”

何为“实践”?从学生实践报告来看,虽然参与范围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实践活动是一种时间短、接触面窄的“体验”活动.这种体验固然有其好处,但是,如果一直停留在这种层面,就和学生一般的体验接触并没多大区别.

实践和体验最大的差别,应在于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己作为主体,而体验则隐含一种旁观者的角度.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效果.如果仅仅是体验,那么,学生并不能进入社会角色,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能产生自己和他人、社会息息相关的关系.我们所强调的要求学生形成观念的要求就达不到.

实践则不同.实践,必须是学生作为主体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存在,进行活动,并达到效果.在可行的意义上,实践应该是一个有目的和主题的活动,活动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活动最终必须有一个结果.然后,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相对于“体验”,这种社会实践可称为“完成性”实践.

(二)促进社会“共同体”的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社会的实践本质、社会本质、需要本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现实社会和现实的人.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其内容和形式游离于实际之外,具有外生型特征.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从鲜活的现实出发,突破传统教育单向的、线性的思维,让学生成为社会人角色.我们的社会实践,应使学生进入社会,获得社会视角,体会一种“共同体”的认知,从而使自己融入其中.

学校应从多方面成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机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学校的主体,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与创新文化对接的实践活动形式探索

在创新和创业文化的背景下,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推动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以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和创业文化结合,与创新创业各种形式相结合.

1.组织形式的创新.学生可以成立实践小组,这种小组以专业或兴趣为出发点成立,开展各种活动.而学校应该从各种形式支持这种实践小组.学校内部的很多事务,比如宣传广告、网站维护、技术辅助性工作等,可以在校内对各实践小组公开招标,达到学生和学校的双赢.

另外,学校和院系可以组织各个专业小组,积极参与校外相关的对口的项目招标,通过专业技术服务社会.甚至学校各个部门的活动,也可以招标的形式对学生团体进行招标,由学生支持完成.

社会活动也可以通过义工联等义工组织,进行长期性、专项性的对口公益服务,在这个活动中,由学生组织自己负责,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学校学生处或团委的一些社会活动项目,也可进行招投标活动,公开招募和组织学生,完成某一目标.

2.促进校内校外创新创业文化的交流.深圳的创业文化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进入校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校应经常组织创新团体及创业人员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和择业准备.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的创新园区活动,鼓励学生进入创业园区参与项目,从中学习和了解创新过程.

同时,学校可以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的择业就业相结合,建立各种帮助学生就业的渠道和项目,帮助学生进行类似的实践.同时,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和学生自身的创业愿望,积极鼓励学生的创业项目和想法,建立相应的支持项目进行创业前期的介入和支持.

这些活动的宗旨,就是使学生具有活动目标,成为活动主体,承担各种应该的责任,并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样的活动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长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分工,也有相应的结果.这是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社会参与性的促进,同时,也是学生客观地与社会和实践相联系的过程.

3.对社会实践结果的考察形式.实践活动,最终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所谓实践,是客观和能动性联系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进行客观的社会活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形成理论认识,产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所以,对实践过程的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知识进行总结的一种形式.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可以有更多表现,比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家庭成员交流,或撰写家族历史.这种参与性叙事是学生个人经验的一部分,而个人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理论认同度.还有学生对于自己专业参与的社会活动,也可以通过相关成果表现出来.学生参与的一些团体活动,比如辩论赛和各种比赛,也可作为实践报告提交的内容.社会实践最终要促使学生朝正能量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中真正认同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三个自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44-48.

[2]莱斯利.P.斯特佛,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3]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J].思想政治研究,2011,(4):1-5.

[4]李小鲁.反思与重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型构建[J].学术研究,2011,(7):51-56.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社会实践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社会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社会实践论文

2、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3、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

4、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5、社会心理学论文

6、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