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闻传播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国际新闻传播需要文化滋养兼论国际新闻人才的文化素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新闻传播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新闻传播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国际新闻传播需要文化滋养兼论国际新闻人才的文化素养

张文超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刘沫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闻报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人马丁·沃克在其著作《报纸的力量》中说:“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新闻在传承、延续、推广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同时,文化又从内容和形式上深深制约和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方向和质量.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化关乎新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合于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就会得到新闻人的重视并被媒体采纳和传播;而不适合特定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则不会得到新闻人的重视而不被媒体采纳和传播.”①可见,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也决定了其对素材的挖掘深度和报道形式.国际新闻工作者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引导国际舆论的重要使命,更加不能缺少与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其具备普通记者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外,还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并能够合理、恰当地阐释中国文化特质和主流价值的高水平国际新闻人才.

一、国家意识+国际意识,培养过硬的政治文化素养

“文者,贯道之器也.”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包含着媒体的立场、观点与态度.国际新闻传播要掌握主动权,需要从国际社会条件、国际关系格局、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国情等方面综合考虑,知己知彼.既要立足中国,又要放眼世界;既要敏锐地掌握国际动向,又要准确地体现中国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对外新闻报道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首先,重视国情、政策教育.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新闻报道时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国际新闻报道仅仅讲历史、讲文化远远不够,还要引入最新鲜的时代变化,讲清楚国情,报道那些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政策、制度、法律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何者可以报道以及如何报道.这在某些重大、敏感、且往往能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报道题材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围绕广受国内外关注的雾霾问题,邀请了海内外知名的环境和政策专家参与《直面雾霾:中国空气污染治理之战》节目制作,不回避问题又使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环境治理的决心,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校的国际新闻硕士项目已经开设国情教育和中国国情专题调研等相关课程,邀请有关专家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国防安全问题、司法体制改革和民族宗教政策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介绍中国国情,并由专业媒体记者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风民貌,进行采写训练.其次,研究国际动向.1958年9月,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特别提到国际报道问题.他说:“对国际问题应该有研究,有一定的看法,不要临时抱佛脚,发表感想式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认真领会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始终坚持在国际问题上的正确舆论导向,努力反映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为实现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服务.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认识和观察世界,增强洞察世界变化的敏锐性,对国际上歪曲、破坏中国形象的失实报道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理有据的回应.新华社对外部针对集团和西方势力“灭绝藏族文化”“消灭藏传佛教”等歪曲言论,采写特稿《一位活佛的生活》(Feature: Life of a Living Buddha),用细腻的白描手法、真实立体呈现一位“神秘活佛”的不凡与平凡.这篇报道细节生动,背景丰富,将备受海外关注的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对藏方针进行介绍和解释,荣获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

二、新闻理论+媒体技术,培养全面的媒体文化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介融合的影响已经深深植入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当然包括竞争激烈的国际传播领域.综观中国承担对外报道职责的主流媒体,新华社的“新媒体专线”、人民日报社的全媒体平台“厨房”、中国日报社的“全媒体新闻中心”等等,都致力于改进采编流程,打造全媒体联动的内容生产模式,初步实现了由单一媒体主导向多种媒体有机融合的转变.这三家媒体近年来致力运营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则运用文字、图片、超链接和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在发稿数量、浏览评论量和粉丝数量上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成为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此外,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思维也深刻影响了新闻业的发展.美联社记者创造性地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和算法基于维基解密泄露的美国政府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告制作了数据新闻作品《伊拉克战争日志全文可视化》(Full-text Visualization of the Iraqi War Logs).相较于以往对海量报告的逐页阅读和先入为主的关键词检索,《伊拉克战争日志全文可视化》展示的关键词集群更大程度地挖掘了已有报告的内容价值.②事实上,媒介融合与大数据密不可分,正如有学者指出:“大数据思维带来了新闻内容的创新,是一种融合媒体的形态驱动的新闻报道的创新.”③

传媒形势的变化以及传播领域技术的革新必然对新闻学子业务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部分新闻院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财经新闻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新闻写作与多媒体报道课程以及相关的数据新闻课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围绕媒体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媒体融合概论课程与媒体融合报道课程,丰富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体系.只有思维方式的变革才是根本的变革.虽然中国目前的媒体融合实践已不断深入推进,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融合新闻作品与数据新闻作品,如曾获2014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三北造林记》.但不可否认的是仍与西方主流媒体在技术表现和思维创新上存在较大差距.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工作者既要掌握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更要洞悉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做到不同媒介技术与报道内容的有机融合,让新闻报道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加流畅.

因而,中国的国际新闻课程不仅应培养学生掌握多项媒体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固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基于融合文化的特征,从新旧媒体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问题”④的融合思维.这样才能通过新的叙事手段和呈现形式,制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推动中国的文化“走出去”进程.

三、专业教育+跨界培养,培养复合的综合文化素养

“携外语而研其他”已成为现代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国际新闻人才也不例外.中国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朱灵建议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显著加大直接用英文授课、听课的课时数,按照高端人才打造,达不到要求的就转入普通新闻专业.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部分外语类院校在开设国际新闻专业之初多将其放在外语类专业下的重要原因,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是从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独立发展而来,强化英语技能训练,90%以上的专业课用英语教授,本科阶段毕业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绝大多数本科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

做国际新闻报道不仅要知如何言,更要做到言之有物.除了要善表达、会表达,更要有思想,有头脑,有独立的价值判断.新闻和社会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新闻记者在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深懂另外一门专业知识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国际新闻记者应既能深入阐释涉及中国历史、法律、经济等专门领域的多样报道题材,又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做到又“博”又“专”.如南海问题的国际报道既需要记者掌握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又需要熟悉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用法理讲好故事,用史实讲好故事.再如报道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议题时,记者需掌握必要的经济常识并熟悉中国的经济政策.

落到人才培养上,创新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日报社社长朱灵建议以“外语+媒体管理”为核心,鼓励学生跨学院听课,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天津外国语大学雷芳等提出应突破简单的“英语+新闻”或“新闻+英语”的教学模式,借鉴国外新闻教育模式,以跨学科的方法搭建课程体系,让新闻学扎根于人文社会科学深厚的土壤.⑤基于此,我们应该由简单的二元复合发展为“外语+新闻+专业”的多位一体全方位复合.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GBJ)通过开设财经新闻采写、经济金融分析和传播公关等课程,培养财经新闻记者的后备人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施“2+2”的课程体系改革,本科教育的前两年是非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学习,后两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行跨学科学位课程,本科生可选修法学、外交和经济学等辅修课程,通过考核后便可获得相应的双学位证书.

此外,如今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跨专业人才需求剧增,尤其是跨文、理、工科的知识背景,比如新闻专业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统计学、社会学等专业的“跨界”人才最受学界与业界欢迎.各开设国际新闻硕士项目的院校近些年来也注意招收本科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国新项目学习.

四、中国文化+外国文学,培养深厚的中外文学素养

国际新闻报道要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需要跨越文化差异性,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寻找文化的共性.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指导.扎根生活,洗涤灵魂,继而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正能量,这是跨越民族、语言、国别的共同追求,也恰好是文学的永恒价值.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升文学素养,是国际新闻记者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基础.

首先,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外国语言精华的荟萃.对外新闻报道应尽可能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习惯的语言及他们能够接受的逻辑思维讲好中国的故事.“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以德国家喻户晓的大作家歌德小说《浮士德》中的人物作比,引起德国观众的共鸣.国际新闻记者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充分领悟外国语言的精华所在并为自己所用,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经常引用的典故和特色表达.其次,文学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各个方面,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宛如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也成为外国公众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2016年度世界影响最大的18种中文图书,只有一种为历史图书,其余17种全部为中国当代文学图书.

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可以直达心灵深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总书记指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经典,可以为记者在国际新闻报道时找到中西文化精髓的汇合点、减少传播阻力提供便利条件.

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国际新闻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这里的文学素养当然包括本国文学素养和外国文学素养.国际新闻教育除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外,还要注意通识教育的普及,把人文学科的教育作为专业基础工程.如复旦大学的“古典(东西方文化传统)、经典(东西方经典)、文笔(新闻实践与创新能力)”新闻教育思路,清华大学“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旨在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文化自觉”.

在舆论传播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需以提升文化品位为切入点,让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版面,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以高品位的文化影响力放大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此相适应,国际新闻教育应当进一步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从政治敏锐性、媒体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结构、中外文学素养等维度出发,不断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文化素养,在世界新闻舆论的竞争中以鲜明的民族个性取胜.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共建课题“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FSU-GJ12001)

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结:

关于新闻传播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新闻传播杂志

2、新闻传播期刊

3、新闻传播杂志社

4、新闻和传播杂志

5、新闻投稿网站

6、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