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道清风处处闻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蜀道清风处处闻类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蜀道清风处处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蜀道清风处处闻

广元的得名,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在1277年的一次脑筋急转弯.

在此之前,元朝征服了金、西夏、吐蕃、大理,甚至攻下了临安,但偏偏不能彻底灭掉南宋.在忽必烈眼中,这个叫做利州的地方正是当年入蜀的桥头堡,不如改名广元,以彰大元德威广播、疆土广大.

两年后,崖山一役,南宋彻底灭亡,广元也再未改过名字.名字始终只是个符号,不论是秦汉的葭萌、三国的汉寿,抑或唐宋的利州,早巳融进了广元的血与骨,这片土地上的金戈铁马、清官廉吏,也从未因名称的变换而斗转星移.

◎金牛道旁嘉陵水,中间多少男儿泪 如果光从容貌导致的结果来看,西晋的张载和潘安可谓是两个极端.同样是出行,潘安就能收到小姐姐们扔过来的满车瓜果,张载每次却只有满车的瓦石.

不过,一次到蜀地探亲的经历却让张载青史扬名.此时,国家刚刚一统,朝廷新派到蜀地的官员出现了恃险好乱的苗头,让张载思绪难平.他从蜀道险要开篇,次引古史指出国之存亡,在德不在险的道理,被誉为“文章典则”.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后世谈及治蜀的文章何止万千,始终离不开这篇《剑阁铭》的主旨,但结果却常常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蜀道,总是和战争相关.广元境内遍布着的金牛道、米仓道和阴平道,道道险峻,欲据蜀称霸的帝王或一展壮志的将相,总是对此格外倚重. 早在武王伐纣时,蜀王就派出过军队从古蜀道出兵参战.后来的秦国崛起而并巴蜀、刘邦据汉中而王、刘秀灭公孙述、诸葛亮北伐、南北朝混战、宋金宋蒙对峙、张献忠入川……让蜀道之上久不能散的,除了硝烟,更有贪嗔痴怨.,

以金牛道为例,世人皆知是秦国诱骗蜀王而建.其实,在战国之初,蜀王因四川盆地富饶和蜀道雄险有恃无恐,常挑衅和戏弄秦国.最终,一条金牛道引来了虎狼之师,两军在葭萌的一场对决,让古蜀国的全部家当灰飞烟灭.

在这条金牛古道上,这样“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例子,实在太多.东汉末的益州牧刘璋希望借助所谓宗亲刘备的力量,帮他击败汉中的张鲁.

谁知玄德公一到葭萌就不再北上,硬是用一年时间把这里变为了建立基业的大本营.

到后蜀时,丞相李吴为保全巴山蜀水,建议皇帝孟昶与赵匡胤讲和,向来自比诸葛亮的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却竭力反对:“入蜀道路艰险,宋军无法到达.与其请和称臣,不如联合北汉,夹击赵匡胤,令其退还中原!”孟昶听了心头一热,结果大军脆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蜀道上承载的,更有忠诚担当的军人血泪.最有名的例子还是在三国时,魏镇西将军钟会提十万兵锋直指剑阁,蜀汉大将军姜维千里行军,以三万之数力保关隘不失.无奈后主刘禅出降,让守卫剑阁的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正所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即使这样,姜维依然筹划着复兴大业,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秘奏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可惜刘禅不是姜维,他忍不了,他要的是乐不思蜀,而不要像姜维那样被满门抄斩.姜维贵为大将军,一直住宅简陋,没有多余财产和妾室,家中也不置声色娱乐之物.所得的宫俸,都是随手用尽.试问,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可惜计策未成而身死,当魏军剖开姜维之腹时,也震惊了,因为他们看到这个62岁的老人胆大如斗. @蜀道秦关俱莫论,如今四海正为家

汉元始元年的一天傍晚,金牛道上林深路陡,行人怅望,山雨欲来,却还有一人一仆还在默默无言地行路.走在前面的主人叫谯玄,是有名的廉吏,更是当世的大学问家.此次是因日食之异,被急召入朝对策.

对谯玄而言,这条金牛道并不陌生,这辈子他已和诸多广元士人一样,走过了无数次.当年他因为劝谏成帝宠溺赵飞燕一事而离职,如今重走此路,自有万分感慨.

入朝后不久.谯玄被任命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作为御史的一种,“绣衣使者”自武帝始设,直接听命于皇帝,冷若冰霜,不讲情面,很能震慑大小官员.

可惜事未及终,王莽摄政,谯玄便改变姓名,弃官归家(今苍溪白驿镇谯坝村),教子弟乡人读书.后公孙述据蜀称帝,“连聘不诣”,慷慨陈词:“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谯玄遂隐居田野.终述之世.

广元本地文化的发端,兴于谯玄.蜀道也成为四川与外界一来一往的桥梁,为广元这块土地带来了不少正直耿介之士,这里面就有被欧阳修盛赞的拉纤县令何易于.

何易于是唐太宗年间的益昌(今昭化)县令,十分重视案件的裁决,百姓有事争讼,他总要亲自过问,弄清双方的是非曲直.他在益昌三年,牢狱里竟然没有一个在押的罪犯.

更难得的是何易于对上司的态度.当时利州刺史崔朴从上游放舟东下,到了益昌县下令寻找纤夫.何易于就把笏板插在腰带里,与几个衙役一起拉纤.这种行为不亚于直接怼上司的出格之举,但他自有解释:当下百姓忙于春耕,没有闲人.我是你的下属,现在闲着没事.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一番话让崔刺史顿时羞愧满面,连忙呼叫宾客、随从下船,骑马回转.

古代广元的官员,对上司能够不卑不亢.对朋友也能两肋插刀.北宋时,利州已被称为“四路会要,国赋所在”,这里的主官自然是个大大的肥缺.在苏东坡那篇有名的《与鲜于子骏书》里,主人公鲜于优就是熙宁年间利州路的转运使,是个有名的诤友直臣.

鲜于优早年在任绵州通判时,地方官贪污成风,甚至连公家的柴炭、蔬瓜都偷偷往家里拿.鲜于优强力出击,并以身作则,让风气大有好转.到了利州任上.有个叫周永懿的仗着和朝中权贵有关系而贪横不法.鲜于优先将此人的种种不法行为调查得清清楚楚,然后将其抓起来,押入牢中,并将其罪行详实申奏朝廷,权贵也就无可奈何.

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进监狱,几乎“没朋友”了,鲜于优是为数不多能独自前往看望的.面对挚友,苏轼既感动又担忧,劝鲜于优将平时两人来往的书信和文字全部焚毁.鲜于优说:“欺君负友,吾不忍为;以忠义分谴,则所愿也.”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朋友,当朋友遭遇艰难而不离不弃,且能全然不顾及被牵连的危险,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苏轼能有鲜于优,实在可算幸运.广元历史上能有这群正直担当的官员,也是国家和黎民之幸. ◎鼓楼坡前木瓜铺,岁晚悲辛和州路

南宋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在蜀道上的一次遭遇,直到晚年依然痛心疾首,他在《感旧》中写道:“百诗犹可想,叹息遂无传.”并在这两句诗后自注道:“予山南杂诗有百余首,舟过望云滩,坠水中,至今以为恨.”

望云滩在朝天明月峡,历来风高浪急.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陆游嘴上说的是恨诗稿遗失,其实另有深意.

乾道八年三月,陆游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到了抗金前线的南郑参与擘画军事:七月,南宋军队为进军长安做着最后准备,陆游也豪情写下“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的句子.仅仅两月,风云突变,主帅王炎被调回临安,所有信誓且旦的宣抚司幕僚们逐一星散.陆游在赴成都途中经过剑阁,写下了名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或许正是冥冥中的天意,陆游在七个多月的南郑生活中那些诗作在望云滩的散佚,也意味着抗金良机的不复再来.

对于蜀道,陆游是很有发言权的,除了金牛道.他还两次走过最西边的一条米仓古道,越旺苍县天星坪、木瓜铺,经白水场至苍溪、阆中.其中《木瓜铺短歌》就道出了蜀道艰难:鼓楼坡前木瓜铺,岁晚悲辛利州路.当车碣碣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

萋萋蜀道,千百年来,忠臣良将得过,诗书士子得过.在更早的唐朝,李白做出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结论,杜甫入蜀途经利州千佛崖,更是有“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的感受.那时候蜀道上的每一个驿站、寺庙、旅舍、酒馆的墙壁都是诗人发表感想的阵地.

历史上关中大乱时,不管是帝王卿相,还是布衣流民,都是通过这一条条蜀道,进入四川盆地避难.人们选择“蜀”作为避难所,并不是盲目之举.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水旱从人,已是朝廷的粮仓钱库——“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及,商旅莫不取给于蜀.”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关中饥饿的难民们入蜀,渡过饥荒;一年后,李袭誉从四川运米到长安,充实京师;又一年,窦轨率川军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蜀地的物资,正是通过蜀道的延展,运送到全国.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难奔蜀.走到张载《剑阁铭》石刻前,不住流泪点头,缓缓吟到: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可惜他的后代仍未吸取教训,黄巢攻克潼关,唐僖宗也经由蜀道逃避到四川. 但宋元之战、张献忠人蜀、三藩之乱的几次影响,让战乱、灾荒、瘟疫在蜀道丛生,一时间哀鸿遍野.顺治十八年;四川统计人口,全省仅有人丁16096人.按一丁五口计,总人口或许才刚过8万. 明清几百年间,蜀道上依旧有车马嘶鸣,但更多的是寂寞.由于经济重心向江南的转移,人员财赋出入蜀地的主干道都变为了夔门.广元则一直以县的 建制,默默度过了近600个春秋.直到1985年, 广元再次建市.如今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下,广元正以建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蓝 图,与时俱进加快发展.雄关漫道真如 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蜀道清风处处闻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蜀道清风处处闻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蜀道清风处处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师道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