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波兰艺术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与亚采克?鲁明斯基教授访谈录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文关于大学生文化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波兰艺术大学生文化能力培养与亚采克?鲁明斯基教授访谈录

摘 要: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建设我国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通过访谈和作者的体验,我们发现波兰路德维克·索尔斯基国家戏剧学院舞蹈剧场学院在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院长亚采克·鲁明斯基教授注重知识的个性学习与自由传递,专设“创意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个性开发.学院以亚采克教授主创的“波兰舞蹈技巧”的表演风格作为肢体训练,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在现代艺术创作的核心地位.同时,以身体的感性经验启发学生,回归艺术创作对生命的感知.这为我国目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创新;自由教育;身体美学;生命意识;传统与现代;艺术教育;波兰

中图分类号:G649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8)03-0056-06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新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大学生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传统、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存在专业化、精英化、功利化等问题,同时也面临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的现实矛盾.基于以上思考,我们采访了中国-中东欧文化艺术联盟的重要嘉宾,波兰重要的舞蹈人才培养基地——路德维克·索尔斯基国家戏剧学院舞蹈剧场学院院长亚采克·鲁明斯基(Jacek Tumiński,以下简称鲁明斯基)教授.学院扎根本土文化且具国际视野,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的学习与借鉴,是波兰重要的艺术教育基地.

一、解开个性,鼓励实验性创新

刘妍汝(以下简称刘):从您编导、学者的身份转换成为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您是如何看待现代大学艺术人才的培养,学校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管理学生?

鲁明斯基:我对大学培养人才的理解在于我想创造艺术家,并不是作家,或者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所以他们的大脑必须是自由的.这里没有统一答案和标准,每一个人是不同且复杂的,我们需要找到钥匙.即使他们现在什么也没有创造,我们仍然相信他们中有一些人是极具个性的.所以,我会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种表达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读,我也欣赏这种表达方式.因为当我开始集中于文字里面的一些东西时,我会看到他们的知识储备、奇思妙想,虽然很多不是准确的句型结构,但这些句子像是盛大的演出一样.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我强行他们使用我想要看到的形式,那么我就错了.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实现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绝对自由.

刘:在您看来,这种教育中的自由会不会带来反判或者是表达上的失准?

鲁明斯基:我不否认,他们有时用错误的方式或者有失礼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比如反驳,反驳存在于任何地方,人们会潜意识地运用一些低劣的话语去反驳.如果你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只是得到了失敬的话语,将不会产生有效的沟通,这是语言的衰退.事实上,他们并不完全清楚沟通不畅的恶果,这就需要我们去告诉他们,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所以我会特别注意老师的言行,我们会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尊敬的语言与别人对话.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相信自己,我们也会相信他们,允许他们去尝试不同的东西.你知道这里不是创造一个恐怖的地方,我也不是一个恐怖的老师,说:“你必须去向这里或那里!”虽然我会感觉到他们会听,但是为什么不放开?!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独立自由的心灵是创造美的源泉.

刘:在波兰学习的这段期间,我注意到学院的课程设置也是比较自由、多元.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学院每月的工作坊,由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老师们授课,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的技能知识,也可以有一个文化上的交流与碰撞.努斯鲍姆(Martha CNussbaum)的自由教育理念当中就包括跨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其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本民族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不同文化组成,每种文化都值得理解”[1].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您是如何设置课程的,以及这样的课程安排目的是什么?

鲁明斯基:我们学院采取本硕合一,学生花四年半的时间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紧凑,第一、二年主要集中于技巧,而在三、四年级更多用于创新训练.一年级的学生大概一周有46个学时,二年级50个学时,三年级会少一些大概35个学时用于身体训练,更多的时间用于编创他们自己的作品(projectbased).正如你知道的,进入大学,是一种以个人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我们会为他们开设多元的课程,包括波兰现代舞、芭蕾,剧场表演课、剧场理论,话剧课,舞蹈编导等,也涵盖多门理论课,包括哲学、人类学、音乐结构、音乐文学、舞蹈理论、舞蹈史学、运动学等.你不需要去学习所有的知识,你已经掌握认识世界的本领,有能力感受知识的空缺.学生可以自己去选择想要获得的信息,谁喜欢这个就去做这个.更进一步说,也许在未来他们会记住并使用曾经学习到的一些东西.我们每个学期分阶段邀请五位国际的表演艺术家或者是舞蹈名人到学校里进行连续五天的工作坊,包括亚洲地区的印度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等教师团队,我们把它叫做“创意实验室”(LICI).学生自由选择两个感兴趣的工作坊,根据参加的工作坊写出参与反馈以及所带来的创作灵感,进行个人的艺术创作,并在后面呈现他们的作品,我们叫做“project”.事实上,我们并不是想让学生专长于印度舞蹈或诸如此类的其他舞蹈风格,而是期待他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工作坊,能够看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或者存在于我们文化中的一些相通的事情,并与其发生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去创造他们认为有趣的事情,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去做,你需要自己去寻找.

刘:这种课程设置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

鲁明斯基:这种学习的方式就好比打电脑游戏.当你打游戏时,你并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学会的,但是你确实会做,你是通过你自己去学会它.没有人告诉你,你的做法是错的,你需要按照规.不,你总是会找到你自己的方式.因为你现在学习到的东西,它不再是一维的,而是多向的,学生主动、有意识地去学习,那些需要得到支撑的知识空缺就会被他们的心智填充起来.

刘:是的,我在您的舞蹈人类学上也有类似的体会.在中国,大多数的理论课程更偏向于基础原理知识的讲解,但在这里,您组织的课程形式非常自由.我记得有一次,您围绕电影《天国王朝》内容和学生们展开讨论,学生会将课前搜查的资料和思考进行分享,这样的形式在您的课上经常出现.

吴明华刘妍汝:波兰艺术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培养及启示鲁明斯基:很重要的一点,学生是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进行知识的重组与整合.知识不是你在书本上捡起来的句子,它是你对不同方面信息的转换而来.通过你能够理解信息的方式将其变为知识,赋予知识不同的质感,否则,信息只是信息.怀特海(Acfred NWhitehead)强调“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2],你们中国的孔子也曾谈到知识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打开信息源需要个人的才能.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无意识地打开网络去浏览,事后却没有印象,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取知识,首先去发现你需要的信息,并能够进行重组、整合.同样的,人类学是关于生命、关于人类的学问.舞蹈人类学不会教给你如何打开信息,信息来自于你周围发生的一切,你干坐在那里看书,人是封闭的,你需要和他们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你必须有特殊的理解与新奇的感受,最终通过人类本质去解释你了解到的人类学,让它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能仅仅通过学习人类学理论明白事物本质和人类.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他们记住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去讨论这些出现过的现象,因为我希望这些知识在未来能够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也许他们未来联系上曾经讨论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我就知道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当然,学校不会直接教给他们这种知识的建构与应用,只是一种引导,如果有一天他们学会了这种方式,就会去尝试更多新鲜的事物.

二、培养身体美学的个性经验

刘:我也了解到,您创办的这所学校是波兰现代舞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有些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舞蹈或专业培训,这和中国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的舞蹈或者艺术专业院校的选拔都会是在专业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得到认可.那么,什么是您进行选拔、录取学生的标准和条件呢?

鲁明斯基:我们是舞者,我们使用身体经验就能够掌握理解其他人的方式,而不需要去问你的天资禀赋或知识积累.当我们组织学校选拔时,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完全陌生、新奇的体验,甚至有些学生紧张得不会移动身体.当然,也有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芭蕾功底非常自信地站在那里.但是无论这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有多好,我们首先想要知道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我们希望看到他们每个人特殊的天赋与才能.每个学生通过试课、即兴训练等环节进行选拔,每个人大概要花费6个小时左右.在即兴部分是最容易看到他们个性的,他们忘却外在的世界,集中于去表达自我身体个性,并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而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并最终选定我们所希望录取的学生.但是有些人并不能够看到这个学生身上所谓的“优秀”,他们无法相信这个学生有如此的天赋.他们后来看到学生的变化吃了一惊,我就会开玩笑说:“是啊,我告诉过你.”

刘:您所谈到的有关于身体经验的部分,非常有趣.这让我想到了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的“身体美学”的概念和胡塞尔(Edmund Husserl)提到的“身体是所有感知的媒介”[3],从身体的感性经验获得自我创造,打破了西方的身心二元论,也包括对身体强加的各种罪名.您如何看待舞蹈教育中的身体经验,它对学生意味着什么?

鲁明斯基:从我自身而言,身体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身体经验.我经常对学生说,要使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感知这个世界,不仅限于大脑的思考,还有自己的身体.在人类的身体里面蕴藏许多信息,那是身体知识(body knowledge).身体知识基于许多层面,它包括你自身形成的身体记忆,也联系着人类本质与社会,你的父母、家庭,乃至整个国家地区所赋予你的身体意识塑造着你,构成了属于你的历史博物馆.无论你做什么,甚至你尝试想要忘记,它也不会消失,因为是你推动了它的发生.或许你无法解释,但是它们的确存在.曾有一位舞者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她说,“当你打断你的腿,你可能现在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你的身体却记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身体去表现自己.也许通过拉班舞谱,但我看到的只有字符,没有身体.舞蹈最重要的是它动态的流动性.当我看到你在舞动时,我会知道有关于你的一切,包括你的文化背景.舞蹈是文化的一扇窗户,我们可以理解为舞蹈如同,它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你的文化中.当你舞蹈时,信息会被你的肢体动作解密,你开始明白你的文化、你的身份,通过身体了解到你自己.

很重要的一点是,试图相信你直接感受到的东西,这意味着不要禁锢自己的思想和身体.例如,当你和太极大师一起上课的时候,你就会听到“不要用大脑,不要问为什么.”因为当你思考原因的时候,你会错过许多只有身体能够感知的东西,你不能和你自己作对.你使用的是一个真实的身体,你要相信你的身体可以做出你无法想象的东西.如果你只用一种方式去运动,你的身体就会受到禁锢.我总是和学生说,不要试图完美!我反对他们会想着和我做出同样的身体模式,也不希望他们一直重复相同的技巧.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会停止探索,封闭了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与感知能力,并且会感到乏味、疲惫,对他们的创造力来说是不利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我最在乎的是,他们运用自己的身体资源,建立自己的舞蹈词汇.

刘:在舞蹈表演中,身体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精神沟通的主要媒介.在您看来,如何能够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达到对舞台的自我掌控力,协调表演与观赏之间的关系?

鲁明斯基:舞蹈与能量相关,它位于我们身体的某个地方,并在某个时刻使你接近于身体的极限.就像古代联系着天上神灵和地上生灵的萨满,只有通过舞蹈,萨满才可以和神灵对话,而其他人只能去接收.舞者即是如此,舞者创造了一种视觉表象.视觉是一种力量,你创造了一种幻象.当人们在观赏舞蹈时,他们实际上进入到了一种更高的审美意识中去.他们是与你的能量在交流,他们思考的是你眼中的,他们感受的是你的身体.而在舞台上的舞者将外界的能量、视觉的能量连接在一起,并且试图打破从观众那里获得的能量,得到身体更大的延展,这些仅仅发生在一瞬间,一种革命性的时刻.有许多学生喜欢利用狭小的空间进行表演,观众会更接近舞者,所呈现的情感表达也更为强烈.实际上,对于观众来说,他们非常愿意去尝试这样的安排.他们一致的感觉是,虽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旨意,他们的身体经验却逐渐地靠近舞者,最终和舞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点燃生命意识是艺术创新的根

刘:美国纽约时代杂志曾在2002年这样评价您和您的舞蹈团队:“在这段时间,甚至最重要的艺术家也在试图取悦观众,鲁明斯基和一支来自波兰比托姆舞蹈团队的西里西亚舞蹈剧场,没有迎合流行的味道,通常他在反对传统的解决方式中保持着不妥协.”[4]您的这种“革命式”的艺术创造的根源来自哪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他们的艺术创新?

鲁明斯基:艺术即关于生命.每一个作品你需要面对的是许多不同于你生活的人们.你需要去欣赏不同的生命轨迹,去理解和你不同的观点,也许不能去解决冲突,但是起码能理解冲突.这样你就可以让人们生命轨迹中的一些东西和你的艺术关联在一起,尽管不能总是以真实的方式展示(如果你做的太真实,人们会觉得无聊,他们就不会想看了).每一个看到作品的人,他或者她都带着自己的经历去寻找参照.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如果你只是构想,然后去创造形式,附加于美丽的场景,这不是舞蹈.我可以举个例子:生活就像是一张五彩缤纷的纸,我在生活的某个地方(这张纸上的某个位置)扮演角色.这个上面有许多情感所展现的生命能量,比如生气、热情等等.我的目的是让人们看到发生在他们身边,影响着他们的事情.我不希望直接说出这个T恤是黑色的,那里有个蓝色的,或者说这一块是红的,那一块是绿的背景,这上面有两个人在跑……谁会听你的呢?所以,我把这些纸撕成许多小的碎片,然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些碎片,我随意地取出了几张图片拼接到一起.这只是一种选择,无论哪一种拼接方式你都可以行得通.我用这种方式使这张纸变得更有力量,去创造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样,我的学生也可以,他们创造他们想要创造的东西.

刘:通过您的作品《WK70》《消逝的天真梦想》(Innocent Dream in the Wane)、《彩虹的尽头》(End of the Rainbow)、《75’》等,每一个作品都有着各自表达的话语空间,您通过这些舞蹈作品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理念革新.您这方面的经验能和我们分享么?

鲁明斯基:好的,像今年三月在卢布林创作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音乐取自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dorovitch Strinsky)的原作,是关于婚礼仪式的.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想过创作《春之祭》,因为有太多的人用这个音乐创作舞蹈.为了这个临时的任务,我需要逼迫自己去分析音乐,去听几百遍,试图去找到一些人们在那个时刻没有做的东西.我注意到最近一种新的“录音表演”(recording performance),它是纯粹声音的组合,配合着这个仪式优美的音乐,非常有趣.这些声音来自村庄,来自火车轨道的声音,像歌剧的场景.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组合,非常的有力量,这是一条“接地气”的路线去思考斯特拉文斯基.我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当然这样的例子也不限于《春之祭》.报纸、电视上会报道,这是一种创新.我并不在乎这个,只是尝试自己喜欢的.

刘:在当代艺术中,我们似乎很难去界定一个作品的好或者是不好.

鲁明斯基:你知道的,在当代有许多不同形式的艺术被呈现出来,美丽也不应只有一种形式.舞蹈创作的过程不同于治疗,你创作舞蹈不仅仅为了治愈自己,或是去治愈、帮助一些人,事实上你呈现的是人们、是社会.你需要推动着观众加入到生活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中,他们自然也会有一种联结.如果你站在舞台上,只是去作秀,人们也就不想听你说的,也不想看你.当然,从个人意义上讲,艺术非常的个人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只告诉我们,你是你自己.如果有许多人喜欢这样粗糙的作秀,你也可以继续保持.但是如果大家来了,只看一次就知道了你所想要讲述的所有事情,他们只能是在这里看着,过后并不会觉得有趣.但是,如果你讲的是重要的事情,人们会喜欢你做的事情.也许第一次他们并没有很懂,但是他们会想要回来,他们会潜意识地寻找原因,他们需要时间.因为他们在你这里看到了有趣的事情,并且了解到有一些东西是为了他们而创造的.尽管他们并不能完全明白,但是他们清楚地知道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在那里呈现.在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中,你就可以感受到谁是真正做艺术的人,谁是真正集中能量为人们去创造艺术的.

四、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在教育模式中的融合

刘:我了解到您于1991年成立西里西亚舞蹈团(Silesian Dance Theatre),在当时它被认为是波兰第一个专业的现代舞蹈团[5].舞团以您创立的独特、富有张力的舞蹈风格——“波兰舞蹈技巧”(Polish Dance Technique)为肢体训练与表演形式,有关这种创新的舞蹈风格,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么?

鲁明斯基:准确来说“波兰舞蹈技巧”的发展比这个时间要长.1982年到1985年期间我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舞蹈教育学,因为硕士论文的需要,我开始对波兰舞蹈,包括在不同地区的犹太舞蹈、民俗舞蹈进行研究,1985年完成毕业论文.这篇论文标志着整个过程的一个开始,这个过程却非常的漫长.1991年我开启西里西亚舞蹈剧场,第二年我去了美国的舞蹈节(American Dance Festival).这个舞蹈节持续了六周.在第六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被要求去编创舞蹈作品,并在晚上的国际编导中展出,这是我第一次性地去尝试运用“波兰舞蹈技巧”风格.事实上,我当时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因为这种形式呈现的一切和我们之前见到的非常不同.三天之后一个来自印度的朋友激励了我,使我产生了一些感触,她告诉我:“鲁明斯基,每一个人都在找你,因为你的艺术风格是如此的不同寻常.”后来我寻求了许多人对于我的这种编创风格的看法和建议,大多数人都告诉我,“你不需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任何东西,这是我们在这个舞蹈节上看到的最有趣的东西,你将可以找到你自己的路.”这是我从人们那里得到的,事实上我也很高兴得到这样的鼓励开始尝试呈现波兰舞蹈的技术,这是关于“波兰舞蹈技巧”创作的开始.

刘:您的这种独特的舞蹈风格实现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有效继承与表达,其创立的初衷是什么?

鲁明斯基:当你做你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本土化,因为它本身就来自当地的文化.我只是在想我为什么一定要在波兰复制美国舞蹈?为什么不可以创立自己的风格?当时在波兰,有些人确实想要国际化,曾经去复制欧洲,他们会觉得有一种世界的归属感.我认为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越多地复制,越去证明他们是谁,这不是舞蹈,于是,我们停止了这种追逐.

刘:我也注意到这所学院的学生都会学习到您的这种独特的舞蹈风格语汇,您想从这个教授的过程中传达怎样的一个理念或目的呢?

鲁明斯基:学习这种舞蹈风格语汇的目的一方面是引导他们了解传统,另一方面是促进他们利用传统资源进行更新、创造.我们知道许多学生非常喜欢学习波兰现代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它的有些东西属于他们.所以,他们毕业之后可以去教波兰现代舞,这个舞种也会随着他们发展而发展.事实上,你需要学习传统才能够发展未来.当你学习历史的时候,你会了解你的过去,了解你的传统,了解你的“根”.然后,其中的某些东西被你提炼出来,把它变成全世界的财富.但是另一方面,传统需要成长与完善,发展舞蹈风格存在于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说过,无论是当代舞还是现代舞,民间舞,都是发生在当代的事情.一切都在变化,你要随时保持警惕.现代舞编导家李蒙(José Limón)也特别提到这一点:“不要被一个地方困住”.“美国当代舞蹈之母”格雷姆(Martha Graham)创造了一整套实用的现代舞技巧和动作语法,但李蒙不想追随这个法则,因为法则会消失的很快.最重要的是格雷姆本人也是摆脱了古典芭蕾中僵化刻板的“套路”,创造了极富特色的现代舞(Modern Dance).当然,即使周围的一切在改变着,核心是持久不变的——传统.

刘:所以您是希望他们从您的舞蹈风格中获得启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单纯地复制您的风格,或者是简单地粘贴传统的标签.那么您在教育模式上是如何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发生场”的呢?

鲁明斯基:是的,你不能卡在里面,也不能冻在里面.一些人认为传统应该被放置在历史博物馆里.让他们去做吧,为什么不呢?但对于我们学校的管理来说,我们会从二年级开始会邀请国际性的舞者来授课,同时也会邀请来自不同地区、村庄里的传统民间舞者进行授课.国际舞者更多是用于舞台表演的形式,民间的舞者更多的是来自村庄,这也正是我们将传统与现代舞蹈在教育模式上的一种融合.

刘: 事实上,“在全球话语权的竞争中,国家与民族文化全球性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迫在眉睫”[6].正如您所说,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获得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也有人就此提出了文化全球化的危机,消极地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学生应当如何进入到全球化的过程中.

鲁明斯基:我们必须进入到全球化竞争中.为什么不进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呢?当你进入到全球化的过程时,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本土的.就像麦当劳,虽然你知道它,但是你还仍然更多地在吃中国食物,甚至一些人会越发觉得自己的食物是那么好吃.这是关于食物,其他事情也一样.全球化会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强大,它将意味着他们对你的文化了解多少.当知道的越多、了解的越多,我们就可以获得灵感,获得创新的经验.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就可以发展这种想法,否则就没有冲突,没有讨论,就会变得无聊.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一些东西正在这个世界上被错失,也有一些错误的东西很快地被感知.所以我们要守住文化的“根”,否则只是空中楼阁.这让我想起大概是在几年之前,我还待在大学里教课.当时那里有位中国学生,我不记得我是否教过她舞蹈,她后来找我聊天,我就问她,“为什么你们要复制西方的,你有那么多东西在你自己的国家?像太极.”这女孩说,“不,我们不想要这种东西.”后来我从一定程度上说服了她,她回到家学习太极,现在她是非常厉害的太极大师了.

刘:我赞同您的观点,也正是中国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此次您来到中国参加中国-中东欧文化艺术联盟,也走访了北京舞蹈学院、重庆大学等院校进行交流与参观,您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有什么可以获得突破与改进的地方?

鲁明斯基:我认为这些学生都非常有潜力,非常的勤奋,而且有精湛的舞艺.但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身上不同的个性,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中,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活力.这也是我认为中国政府在文化交流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非常好的,能够给他们更开放的平台,而不是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中成长.我们也期待能够未来和中国建立更多的教学项目和文化交流项目,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与成长的机会.

刘: 非常感谢与您的交谈,获益匪浅,也希望您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促进两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以上内容经亚采克·鲁明斯基教授同意后整理发表.亚采克·鲁明斯基,男,波兰洛德维克·索尔斯基国家戏剧学院舞蹈剧场学院院长,舞蹈人类学博士,剧场艺术博士,美国斯沃斯莫尔大学教授.)□

参考文献

[1]李德华,赵昌木.玛莎·努斯鲍姆自由教育新意蕴辨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6(6):9-16.

[2]怀特海, A.N.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42.

[3]舒斯特曼,R.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呈相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13.

[4]Majewska, J., & umiński, J. Dancer, Choreographer and Manager of the Silesian Dance Theatre in Bytom [EB/OL]. Culture.PL.Artists.(2016-05-26)[2017-12-21]. http://culture.pl/en/artist/jacekluminski.

[5]Majewska, J. The Body Revolving The stage——New Dance in New Poland [M]. Galas, A., Nawrocka, J., Roan, A.S., et al., trans. Warsaw: The Zbigniew Raszewski Theatre Institute, 2011:38.

[6]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科学, 2015(3):6.

(责任编辑曾山金)

大学生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大学生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企业文化杂志社

2、大学生投稿

3、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4、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5、企业文化的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