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而退的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全身而退的张良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全身而退的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全身而退的张良

施晓宇

一个秋天的下午, 我来到了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汉张留侯祠”.我之来访, 可谓慕名.由于崇拜张良的人很多, 全国各地的张良庙有一百多座.我所造访的是建造最早, 也是全国最大的祭祀张良的祠庙.它始建于东汉末年, 位于秦岭南麓的紫柏山下, 316国道旁.自驾游的游客倘若进入汉中市, 向南一打方向盘, 不过100公里路程, 很容易找到.

我看到的这座“汉张留侯祠” 是明清时期重修的建筑(现已成道教寺院).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臣“汉初三杰” 之一的张良功成身退, 假托“辟谷”, 隐居于秦岭南麓紫柏山上.400年后的东汉末期,张良第十代孙张鲁做了“汉中王”.张鲁敬重“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 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 便在紫柏山上修建祠庙纪念这位隐居的先人.因张良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 老百姓则喜欢称作“张良庙”.不知是否为了方便后人祭拜, 明清时期将“留侯祠” 从紫柏山上搬迁到了山脚下的国道旁, 就是我眼前所见的这座.说起张良封为“留侯”, 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被班固写到《汉书·张良传》里:

汉六年, 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 ‘运筹策帷幄中, 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 与上会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 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良为留侯, 与萧何等俱封.

说的是汉六年(公元前201年) 正月, 分封有功之臣.张良虽没有战功, 高帝却说:“子房的功劳是运筹帷幄, 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请自己在齐任意挑选三万户.”

张良推辞道: “开始臣是在下邳起家,和皇上在留县相会, 这是上天把臣托付给陛下.陛下采纳臣的计策, 幸而有时还能有成效, 臣希望把留封给我就够了, 不敢接受三万户.”

于是刘邦就封谦虚的张良做了留侯,当时是和萧何等功臣一起受的封.张良不争功不贪财, 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北宋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赞扬张良道: “汉业存亡俯仰中, 留侯于此每从容.”

要知道, 留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当年是个又小又穷的地方, 无法和富庶的“三万户” 齐地(今山东省境内) 相提并论.何况又是在“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而不决” 的群臣打破头争赏的关键时刻, 张良以身作则的言行确实感人.照理说, 以张良头牌的辅佐之功, 刘邦怎么奖赏张良都不为过.《汉书·高祖记》这样记载:

上(刘邦) 曰: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这就是说, 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认为,在建立西汉王朝的功臣中, 张良是位列第一的, 他的功劳最大.所以刘邦在公元前201年正月大封功臣时, 封第一任丞相萧何领8000户、第二任丞相曹参领10600户、淮阴侯韩信领2万户, 却让张良自己选择齐地3万户作为封地.可是, 张良却坚决辞谢不受封.

需要指出的是, 张良为什么偏偏选择待在刘邦创业之初的穷地方留县呢? 其中展现了张良怎样的政治智慧和良苦用心?

专家认为用意有三:

用意一, 留县在汉初是一个穷乡僻壤,资源贫乏, 人口稀薄———住户充其量不足一万.完全不具备积蓄武装力量谋反的条件, 就是怎么折腾也不能对刘邦构成威胁.

用意二, 留县自古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张良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可以消除刘邦登基做皇帝后的狐疑之心.这一条,张良用意与第一条大同小异.

用意三, 张良选择在贫穷的留县养老,能时时提醒刘邦及他的继任子孙“吃水不忘挖井人” ———不忘创业之艰, 常怀感恩之心.

说起来, 张良本不是等闲之辈.班固在《汉书·张良传》开篇就介绍他不同凡响的出身:

张良字子房, 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 相駦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 平卒.卒二十岁, 秦灭韩.良少, 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 弟死不葬,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为韩报仇, 以五世相韩故.

说的是: 张良, 字子房,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今陕西省韩城市和山西省河津县一带).他爷爷张开地, 曾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丞相.他父亲张平, 曾做过駦(同厘) 王、悼惠王的丞相.悼惠王二十三年, 张平去世.张平死后二十年,秦国灭掉韩国.张良当时还年轻, 没有在韩国做官.韩灭后, 张良家尚有三百家奴,可张良的弟弟死了都没有发丧, 为的是以全部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 替韩国报仇,因为张良的祖父和父亲做过五代韩相.

接下来就有了张良率刺客刺杀秦始皇的惊天壮举.请看《汉书·张良传》:、良尝学礼淮阳, 东见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 至博浪沙中, 良与客狙击秦皇帝, 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 大索天下, 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 亡匿下邳.

说的是: 张良曾学礼于淮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在县城东面见到仓海君, 发现这是一个大力士, 张良为他做了一把120斤重的大铁锥.秦始皇东游寻找长生不死药, 到达博浪沙(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 时, 张良和仓海君一起预先埋伏在此刺杀秦始皇, 却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 在全国大规模搜索, 急于找到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 逃跑躲避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

这也就是“留侯祠” 青砖砌成的山门(上额可见横刻“汉张留侯祠” 五个大字)左右镌刻的一副对联讲述的故事.联曰:“博浪一声震天地, 圮桥三进升云霞.”

上联讲张良埋伏博浪沙与大力士仓海君一道刺杀秦始皇的故事; 下联讲张良在下邳圮桥求教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的故事.联系到进入山门, 我在“留侯祠” 大门前看见的另外一副对联, 评价张良曰:“善运筹英雄本色, 知进退圣贤气质.”

可知张良从青年时候起就是一个一心干大事的人.那么何谓“圮桥三进升云霞”? 这是《汉书·张良传》讲述的另一个故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有一老父,衣褐, 至良所, 直堕其履圯下, 顾谓良曰:‘孺子, 下取履!’ 良愕然, 欲殴之.为其老, 乃强忍, 下取履, 因跪进, 父以足受之, 笑去, 良殊大惊……

说的是: 张良曾在下邳一座破旧的桥上悠闲漫步, 有一老人, 穿着粗布的衣服,走到张良面前, 故意把鞋掉到桥下, 转过头对张良说: “小子, 下去拾鞋!” 张良很惊讶, 想打他.发现他老了, 便忍住了,到桥下去拾鞋, 并且长跪献上.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子, 笑着离开.张良感觉非常奇怪.后来这位怪异的老人一次次反复考验张良, 最后拿出一本书, 说: “读了它就能给王者当老师.十年后崛起.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再来见我, 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后便离开不见了.张良天亮后看那本书, 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本书与众不同, 于是经常阅读.

成为饱学之士的张良从此跟随、辅佐沛公刘邦打天下, 直至打败秦国, 占领咸阳皇宫.有《汉书·张良传》为证:

沛公入秦, 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 意欲留居之.樊哙谏, 沛公不听.良曰: “夫秦为无道, 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 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 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愿沛公听樊哙言.” 沛公乃还军霸上.

说的是: 沛公(刘邦) 进入秦国, 皇宫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美女,他想留下住在那里享受.樊哙劝谏, 说不行, 沛公不听他的.张良接着劝阻: “因为秦国无道, 所以沛公能进到这里.为了天下除去祸害, 现在应该以勤俭朴素来显示本色.现在刚刚入秦, 就想着安于享乐,这就是所说的‘助桀为虐’.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话.”

沛公听从了张良的意见, 又回去驻军在霸上.这是张良辅佐刘邦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一个实例.直至刘邦夺得天下, 建立大汉王朝, 定都关中长安.

张良功成名就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记载: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 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说的是, 张良跟着刘邦到了关中.张良的身体经常生病, 就不食五谷来炼气养生, 闭门一年多没有外出.

班固在《汉书·张良传》里的记载和司马迁几乎如出一辙: “良从入关, 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 闭门不出岁余.”

两人都这样记载, 说明张良领了留县封地后, 真正不问政事远离朝廷了.他专心一意学道.所学之道为何? 常作辟谷食气耳.所谓辟谷食气, 其实与今天爱美女子盛行的“节食”、“瘦身” 加“瑜伽” 有关, 就是成天“不吃饭”, 宁肯“挨饿”,纯粹依靠自身体内原有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不过张良的“不吃饭” 并不是为了减肥, 目的是让自己保持病恹恹的状态, 始终让刘邦放心, 以保全自己与家人的性命.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60岁的刘邦亲自率兵征讨叛臣黥布.行前, 曾问计并请张良随军献策, 张良以病容示之, 托病没去.刘邦无奈, 只好请张良留守, 辅佐太子刘盈(吕后的惟一儿子): “上曰:‘子房虽病, 强卧而傅太子.’ 是时叔孙通为太傅, 留侯行少傅事.”

刘邦的意思很明白, 虽然已有叔孙通当太子刘盈的老师, 再加上张良也当太子刘盈的老师, 为的是他出征后, 后院双保险.亦可知刘邦至死都对张良深信不疑.说明张良深藏不露, 功高没有震主, 得到了善终.这以后, 为了装病装得更像些,张良干脆躲到秦岭南麓紫柏山上隐居起来,专心“辟谷”.于是400年后, 就有了“汉张留侯祠” 的问世.至今, 后人祭拜的香火不绝.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6月1日, 61岁的刘邦崩于首都长安长乐宫中.16岁的太子刘盈继位, 是为汉惠帝.刘盈仅仅在位7年就病逝了, 可怜皇后张嫣还是处女身(刘盈是张嫣的亲舅舅).此为插曲, 不提也罢.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 张良去世, 谥号文成候, 享年61岁上下.张良埋葬在谷城山下的黄石岗, 就是当年张良在下邳圮桥遇见老师黄石公的老家.张良的妻子名叫淑子, 也是个没落的韩国贵族.张良有两个儿子, 长子名不疑, 次子名辟疆.

总之, 2200年来, 张良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 他急流勇退的政治智慧是不言而喻的.这说明张良有先见之明.刘邦称帝后, 为巩固自身地位, 大肆杀戮功臣(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亦如此).譬如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英布和彭越等先后被杀(萧何晚年身陷牢狱), 张良感到十分心寒.联想到历史上良相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后被赐死的悲惨结局, 深悟“敌国破, 谋臣亡” 的道理.张良担心韩信等人的悲惨命运会落到自己身上, 所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低调行事, 方才平安着陆全身而退, 青史留名万世流芳.正如北宋另一个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对张良的高度评价:

夫生之有死, 譬犹夜旦之必然; 自古及今, 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 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也; 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 其智能可知也.……故子房托于神仙, 遗弃人间, 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 所谓明哲保身者, 子房有焉.

7岁就会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对张良的高度评价是: “人之死生如昼夜更替, 属于自然规律.从古到今却没有像子房一样超世独立的人.以张良的识见, 当知神仙不过是虚幻奇诡的东西而已.可他却要学道赤松子, 于此可见张良的处世智慧了……所以张良借口与神仙交游, 从世事中脱身出来, 视功名如身外之物, 置荣利于脑后,所谓‘明哲保身’ 者, 张良确是做到了.”我认同这个评价.

【责任编辑 冯敏飞】

全身而退的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全身而退的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全身而退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