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和民俗文化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功能探究类论文例文

关于免费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民俗文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民俗文化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功能探究

摘 要:民俗文化是这些年关注度比较高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也是教育界努力解决的问题,由于民俗文化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自身显著特点,因此它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担任起重要角色并发挥多元功能.本文着力探究二者关系并就民俗的文化认知审美功能、精神人格塑造功能、教化规范功能等五大功能进行阐释.

关键词:人文素养;民俗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9-0138-04

学界目前对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解释不一.其一,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二,人文素养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三,著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认为这一术语可能包括诸如: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关注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崇尚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和人类意识;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追求完美;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够自觉地审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等等,内容庞大.

以上表述尽管有差异,但不难看出各家对这一概念的统一认识:其核心是在优秀文化影响下,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体现为优雅的文化品格与完美的精神品格的统一.人文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由外——内——外的过程,即首先要经历外在优秀文化的学习,继而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品格,由此再外化为具有优秀人格的个体.

我们认识到人文素养的终极目标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而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我国目前的教育貌似着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片面追求“有用”的功利思想占据了教和学的整个过程,从而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缺失.特别是近些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人们对读书受教育的要求变得异常明确,学生的学是冲着好学校、好专业、高收入的“有用”目标而来,教育机构的教也是冲着考试、分数、名校的”有用”目标而去,于是学生、家长、教育机构一致的共识是只看分数结果,完全忽视能力和人格养成.这种现象甚至蔓延到人格养成的基础教育阶段,从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追求分数、升学率,片面地以分数作为学生考量的唯一标准,导致出现大批高分群体,但他们却没有与其分数对等的情感、品德、人格.在这种极度功利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人文素养的缺失就成为一种必然.

教育界一直摇旗呐喊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未认清这样一个事实: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层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前提和基础,是外在的工具和手段,它外在于人,是可以量化的.但二者并非绝对对等,只有人文知识进入到主体内部并渗透到其思想行为当中,这才称之为素养,而素养要最终外化为人的“行为”,可见人文素养终极目的是素养支配下的人的“行为”,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之行,而目前之所以会出现越学习人文素养越低下的尴尬境况,原因就在于颠倒了知识、行为之间的本末关系.

我们清楚人文素养的形成要经历由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的漫长过程,在这一锻造、修为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要肩负起重大的使命.传统文化又称为民俗文化,钟敬文给出的解释是“‘民俗’或(风俗),主要指的是文化较发达的民族,它的大多数人民在行为上、语言上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它不是属于个别人的,也不是一时偶然出现的.它是集体的,有一定时间经历的人们的行动或语言的表现.”①民俗是特定地域人群中,长期存在或沿袭固定下来的一系列思维、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实际生存形式的总和,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从广义上理解它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含物质文化成分又有非物质文化成分.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群体性、稳定性、延续性等特性,钟敬文谈到:“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族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②它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集体情感、人文素养等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规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多元的职责功能.

一、文化认知审美功能

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民俗文化涵盖了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它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丰富的、优秀的人文历史知识,属于传统文化根源所在,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原本态势、思维方式以及人类的情感.我国民俗文化内容之丰富、精深让人叹为观止.单以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为例,节日的产生是以我国的传统历法为时间节点,我国历法是阴阳合历,在此基础上产生二十四节气,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中对此做了完整的记录,流行于民间的节气歌谣等都科学地反映了季节变化、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规律,对于安排农时、指导农业生产、对民间的生产生活习俗都有极大影响,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自汉魏以后,时令节日逐渐形成,东汉《四民月令》记录了正月、社日、伏日、腊月、三月三、四月四、五月五、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等时日,这些日子大多成为特定的民俗节日.在这些节日基础上衍生出来礼仪、饮食、服饰、娱乐、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文化产物更是种类丰富,艺术价值极高.

单以七夕节的诗词创作为例,古诗文网就收录了54首之多,微历史中收入60余首.作者不乏苏轼、李清照、晏殊、杜牧、孟浩然这样的大家,其中类似《古诗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名作、名句更是比比皆是.作品数量之多实在不胜枚举,艺术水准极高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这些优秀的民俗艺术创作对后世创作以及审美观念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仅仅是民俗文化中的冰山一角而已,此外建筑、书法、服饰、饮食、礼仪、戏曲、体育竞技等类型极多,因此优秀的民俗文化为学生学习认知提供了无穷的、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对优秀文化的学习无疑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形成多样性的审美理念大有裨益.

二、精神人格塑造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它并非个人行为,这些普遍传承的风尚习俗侧面反映了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这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必然会对于学生个体的精神人格塑造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山海经》中的上古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女娲补天,少数民族传说中的英雄神,藏族的江格尔、蒙古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傣族的阿銮等这些故事中表达了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品格,塑造了我们的民族共同气质:坚韧勇敢、自由超功利、无私大爱等,我们注意到这和肖川教授对人文素养中诸如关注人的命运、人的自由与解放、超功利的价值取向、追求完美的观念是非常契合的.再如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如汉族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放风筝;蒙古族“男儿三艺”搏克(摔跤)骑马、射箭;朝鲜族足球、滑冰、荡秋千;傣族、秋千、武术等等,这些项目要求参与者要有健康的体魄,不畏困难、不怕失败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力,集体协作精神和智慧,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功利教育当中对人格养成缺失的重要部分,因此民俗文化的学习参与对于学生坚韧、勇敢、自信、协作的人格塑造意义重大.

三、教化规范功能

民俗是以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表现为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约定俗成”,稳定地传承于社会.民俗的群体性、程式性、传承性,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个人是不能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自出生之时起,其周围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认知、行为,文化、信仰等所有习惯.它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对于个人具有广泛的约束作用.尽管它不具有法定的强制性,但却是一种最为有力的道德制约.

《淮南子·泰族训》中记载“因其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赦长幼有序.”③我们注意到“婚姻之礼”“正《雅》《颂》之声”“教之以顺、孝”即是对个体行为思想的教化,而教化的过程是规范个体行为,客观结果是形成了男女有别、风俗不流、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的理想的社会状态.

时至今日民俗仍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法治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其规定的行为准则只不过是个体行为中的一小部分,而民俗像一对隐形的翅膀,于无形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因其不具有强制性,使得人们很难意识到民俗的规范力量,因此也就不会对其加以反抗,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无形却最有力的深层控制.理解了民俗的这一功能,我们就更应该在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发挥其功能.

四、稳定维系功能

人是社会产物,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社会归属感,中国人尤其如此,传统观念中的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故土难离都体现出了集体的认同感,无数的华人华侨尽管远离故土多年,却让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而且依然“固执”地说中文、吃中餐、过中国节日.我们以每年数以万计人员参与的祭祀习俗为例:“炎帝陵祭典”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录,1988年以来,共有1200万人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谒陵祭祖,此外福建宁化世界客家祭祖大典、山东世界孔子大典、湄洲妈祖祭典等规模宏大.民间在清明、开元、新年等节日的祭祖活动也深入人心.这一习俗成为维系家国、民族、亲人的纽带,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巨大平台,有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五、娱乐、疏导功能

《淮南子·泰族训》中提到“民有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有喜乐之性,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经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④人类有、饮食、喜乐、悲哀的本性,由此为宣泄疏导人类本性而制定相应礼仪习俗.这点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是相同的,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节日、游戏、文艺、体育的民俗,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在校学生也面临着家庭、社会、学业竞争等复杂压力,而相对单调、封闭的学校、家庭环境使得学生压力无法得到释放,有数据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占20%~3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占1%,且该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个数字是相当可怕的!我们经常被一些学生(更多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不堪各种压力轻生或者犯罪的新闻给震撼到,心理疾病已成为比生理疾病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的社会问题.其原因较为复杂,但最主要的应该是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一定程度的肉体或是心理压抑,而这一破坏性的力量得不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后果必然可怕.因此我们需要探求有效途径实现心理释放宣泄,民俗当中一部分诸如节日庆典、祭祀、竞技、音乐舞蹈、文学创作、宗教信仰、饮食等能够实现人的身体、心理愉悦,疏导其压抑情绪,使个体得到精神补偿.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继而提升我们民族的整体人文素养,它需要经历由“文”(人文知识、修养)到“质”(人文精神)转变过程,这将是一次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优秀的民俗文化因其成熟多样性、稳定传承性、受众广泛性等其他文化类型无法超越的优势,在提升人文素养过程中发挥了文化认知审美、精神人格塑造、教化规范、稳定维系、娱乐、疏导等多元功能.它犹如壮美的长河,为我们提供了灿烂的永不枯竭的文化之源,它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成为在我们漫长的人文旅程中最好的良师益友.

——————————

注 释:

?譹?訛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

?譺?訛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3.

?譻?訛?譼?訛(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M].阮清注释.淮南子(全文注释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48.

参考文献:

〔1〕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赵亚宏,孙文采“民俗”的出源及其文化内涵与功能[C].华夏文化论坛,第十辑.

〔4〕尔敦巴根.民族文化建设的校地合作模式探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结:

适合民俗文化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民俗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民俗文化论文

2、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