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硕士论文范文 跟开展审美活动,培养语用能力相关论文范文集

本文是一篇关于活动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开展审美活动,培养语用能力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展开语用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促使学生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分角色诵读中进入感悟的世界;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审美理解,提高辨别归类的能力;展开想象能填补文章中的空白,并提高创造能力;随堂练笔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美妙.这些方式都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审美活动,并提高语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都具有很强的美感,有着动人的情感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类作品时,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审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高语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都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一、角色诵读,进入感性世界

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这样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感知的状态.如果教师能在学生诵读前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和其有关的影视剧作品或者是纪录片等,则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感性的世界中.这样,学生的赏析就会更为准确,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词句,学生就能提高解读的能力,这样就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祝福》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角色诵读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分别扮演了祥林嫂、“我”、四婶等角色,并尝试在合作诵读中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此诵读的基础上展开审美分析,尝试说出不同的人物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如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柳妈这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物.教师提出问题:“柳妈吃素,不杀生,只肯清洗器皿,被称为是一个善女人,但是你觉得她的行为是否够得上一个善女人呢?”教师鼓励扮演柳妈的同学说说自己在诵读时的感受,尝试用语言表达对于柳妈的评价.学生提出:“柳妈对待祥林嫂并没有更多的同情,而是和其他人一样,对其进行挖苦耻笑,甚至还希望其会撞死,而捐门槛的方法也是柳妈推荐给祥林嫂的.我从柳妈的身上感受到,其实她也是一个受到封建思想迫害的女性,同时,她又不自知,而且还甘之如饴,并自觉地成为了维护封建礼教之人.”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后尝试分析四叔等其他的人物,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对其的认知,说说自己能从这些人物的身上得到怎样的感悟,能否感受到作者的写作主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词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记忆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复述课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提高语用能力.

二、问题引领,指导辨别归类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感知后就要带领学生走入审美理解的过程.由于每一个审美主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对文章进行理解,故此,不同的学生对于文章的审美感悟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说说文章好的哪里、美在何处.这样能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文章,在互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审美认知,并进行归类和《荷塘月色》是一篇唯美的散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究,并学会分门别类地分析.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尝试探究文章中的情感美.学生发现,作者展现了情感的波动,体现出一个爱国之人心中的哀愁,又展现出荷塘的美景让其暂时得到的解脱.其次,教师还让学生分析一下文字的语言美,学生发现,文章擅长使用叠字,同时也十分喜欢使用炼字之法.教师还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分析,尝试说说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展现出美,并尝试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学生找到了文章中的不少修辞句,并将其归纳为修辞之美.如文章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种如梦似幻的场景.又如学生发现文章运用了博喻的手法,用一组比喻句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了这些内容,并将其归纳为修辞之美,同时认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诗意的特点,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门别类的整理找出了文章中各种“美”,并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通过问题的引领进行审美理解能促使学生的头脑更理性的思考问题,对文章中的审美现象进行归类和辨别,而这种形式实际上也能促使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

三、放飞想象,弥补相关空白

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观察文章的留白处,尝试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其中的空白.教师要鼓励学生进入到文章的内核中,所填补的内容要符合文章的特定情境,这样的再创造过程能展现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逐步陈述句子、表达感悟、概括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挖掘出文章中的象外之象,进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就有不少留白之处,如果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内容展开深入思考,尝试展开想象.如文章中在展现王熙凤的形象时,着重写出了王熙凤的衣着和外貌,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展开想象,思考一下王熙凤的待客之道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何通过其华丽的衣着和强大的出场气势来表现其形象.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尝试在头脑中构筑出王熙凤和林黛玉初次见面的场景.学生发现一个精明能干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提出:“王熙凤的衣着十分张扬,这体现出其在贾府的地位,同时也体现出其个性十分鲜明,不喜欢掩饰自己的强悍.”也有学生提出:“我认为这段外貌的描写能很好地展示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其敢于喧哗的作风体现出一种女强人的做派.但是她又对林黛玉嘘寒问暖,不说其是否出自真心,但是也能让人感受到其热情,因此其人缘也不会因为其强悍而受到影响.”通过围绕留白处展开想象,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作品的独特之处,体会到了人物形象之鲜明.

放飞想象进行补充写作的过程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语言特点,而补写的部分也要符合文章的语言特点,这样的补写才能更好地展现美.

四、随堂练笔,激活创新意识

随堂练笔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随堂练笔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尝试运用撰写评论性文章的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展开随堂练笔活动,说说自己阅读这首诗歌的感受,尝试用评论性文章说说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有学生尝试从作品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认为:“这首诗歌的结构十分严谨,就好像是一篇布局合理的散文一样,从作者和琵琶女的相遇,过渡到描述音乐,然后叙述琵琶女的经历,最后是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还有的学生尝试重点分析了诗歌中展现音乐的场景,认为这首诗歌能用形象化的词句展现出音乐,实属不易.“作者在描写音乐声时也是有结构,第一层是序曲,显得低回婉转,富有深情,而音乐的部分,声音也渐渐由缓到急.到了短暂的停滞后,又写了突如其来的加快,最后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也有的学生重点分析作者和琵琶女的交流情况,提出:“作者和琵琶女交流的这段文字大概是整首诗歌中最感人的内容吧.和普通的音乐类诗歌不同的是,作者更多地将情感融入了进去,琵琶女自有白居易理解她心中的苦闷.”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了赏析,学生的语言表达伴随着审美能力一起得到了提高.

审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真正的阅读不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深入下去,对其进行再创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写作和审美活动结合在一起,在随堂练笔中评价课文,并尝试展开语言运用的练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审美活动和语用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审美活动为语言文字的应用服务.这样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活动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活动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活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