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方面论文范本 跟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一)大老板程长庚类论文范本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北京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一)大老板程长庚

晚清光绪年间,梨园界出现了一幅画,这幅画有13个人.这13个人是对于京剧的兴起有着巨大贡献的13位艺术家.在过去的时候,这幅画是很宝贵的.画的作者叫沈蓉圃,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把当时舞台上最著名的13个京昆艺人画了下来.这13个艺人都是谁呢?6个唱生的,5个唱旦的,两个唱丑的.11个唱皮黄的,2个唱昆曲的.我简单说—下这13个人都是谁.程长庚、张胜奎和卢胜奎是唱老生的.老生兼武生是两位,一位是杨月楼,一位是谭鑫培.谭鑫培是谭派的鼻祖,但是在这幅画上,当时谭鑫培主要是唱武生的.还有一个是唱小生的徐小香,那也可以说是唱小生的鼻祖.唱旦角的是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还有唱老旦的郝兰田.另外一个是唱昆旦的朱莲芬,您看这就是6个老生,5个旦角.两个小花脸,一个京丑刘赶三,一个昆丑杨鸣玉.在当时,这原作有一丈多长,这13个人物可以说是须眉具现、栩栩如生.在建国以后有一个叫朱书绅的,把这幅原画卖给了梅兰芳先生,梅先生把它送给了国家博物馆.这幅画现在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梅兰芳纪念馆里收藏.这幅画的复印件在社会上流传极广很多剧团、剧场里都挂着这幅栩栩如生的梨-园写真画.现在要讲的是位于画作中间的大老生,您看扮相是鲁肃的扮相,穿着紫官衣,一看这模样,炯炯有神.纱帽、紫官衣,脸挺长,高颧骨,可是眼睛、眼神烁烁放光一一程长庚是京剧的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他是安徽潜山人,到了他的晚年,因为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太大了,戏班的人对他都不敢直呼其名,而敬称他为“大老板”.

十三绝画图上,他旁边的这位是小生徐小香,扮演的是周瑜.他有“活周瑜”之称.程长庚程大老板边上扮相很漂亮的旦角是余紫云.他扮演的是《彩楼配》里的王宝钏.挨着余紫云的老妈妈扮相的是刘赶三,他扮演的是((探亲家》的乡下妈妈.挨着徐小香的又是个旦角,这个旦角是四喜班的时小福,他穿的是青褶子,演的是((武家坡》的王宝钏.他后面是个小花脸,他的扮相现在轻易见不若了,因为这是杨鸣玉,是一个昆曲的戏叫《思至诚》,他扮演的叫闵天亮,这戏已经绝响于舞台.挨着时小福、手拿羽扇的老生就是有编剧圣手之称的卢胜奎,他的美誉是“活孔明”,所以他在这里面扮演的是《群英会》的孔明.他后面有个旦角扮相挺漂亮,这是昆旦朱莲芬.她的戏叫《琴挑》,她扮演的是尼姑陈妙常,所以他是道姑的打扮.朱莲芬的前面有武生扮相的就是咱们谭派老生的创始人谭鑫培,最初他主要是唱武生,最好的戏是《恶虎村》,所以他在这里面扮的是黄天霸.谭鑫培身后的是个人物,他是杨月楼.他老生武生都好,他在这里扮的是《四郎探母》的杨延辉.刘赶三身后扮演萧太后的这个可不含糊,这个人是梅兰芳大师的爷爷梅巧玲,他在这里扮演的是《雁门关》的萧太后,这是一绝.在他旁边有个唱老生的张胜奎,他是以做工老生见长,他演的是((一捧雪》的莫成.后边是个老旦的扮相,他是郝兰田,是王瑶卿的外祖父,这人也是梨园世家.他扮演的是((钓金龟》的康氏.

程长庚是创建京剧(皮黄)的第一人

程长庚,人们都说他是徽班领袖、京剧鼻祖,可想而知他在京剧艺术中不可动摇的位置.他是安徽潜山县河镇乡程家井的人.程家井的人都姓程,因为他们是南宋理学大师程颐的后代.他自幼是学弹腔的,这可是个古老的剧种,大概在明朝末年就有了,是在青阳腔的基础上,吸收当地的民歌小调,既有西皮腔,又有二黄调,就是安徽的老二黄调.他的父亲还有爷爷都是唱弹腔的半个业余半个专业的家乡班艺人.他的父亲叫程祥淮,死后还葬在北京广安门外.关于程长庚的生卒年代,什么时候进的北京、什么时候进的三庆班众说纷纭.经过新的材料发现,特别是安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寻找到大量的资料,有了准确数字.程长庚生于清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卒于光绪五年12月(1880年1月),享年65岁.葬于北京广安门外道边的程家祖茔.他的父亲母亲也都葬在那里.

程长庚什么时候来到北京的呢?以前众说各异,都说不准.从他父亲道光五年(1825年)故去计,那他一定是道光五年前来到北京的.现在查到他道光二年来到北京,即1822年到北京,他到北京10多岁.他因为在小时候就会唱弹腔,他唱的最好的是《文昭关》.他1 1岁到北京加入了一个叫和胜成的昆曲科班,这个科班是个很好的昆班,他刚来的时候一嘴的安徽话.安徽话到了北京要唱戏可不行,当时管他这样的腔调叫畸腔.所以他人了昆班学昆曲.昆曲他学得非常努力,所以他后来的发音.虽然说话是一嘴的安徽话,但是只要唱戏,他按昆曲的四声,按昆曲的咬字发音,唱戏的音特别正.有的书说他学了3年,3年是不够的.因为一般来说是7年大狱,所以他11岁到这儿,大概学了五六年,应该17岁的时候从科班出来了.出来以后就唱戏,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他自己觉得学得很好,当时他的师兄弟有同是十三绝的杨鸣玉,这个科班是很出人才的.他出来的时候意得志满,就上北京一个贵胄家的堂会唱戏,当时唱的是《文昭关》.他觉得应该一炮即红,可没想到他这一唱却得了倒彩.开始是大伙乐,后来倒好上来了.为什么呢?他学的是昆曲的发音,他错在只懂得一个和字.

什么叫“和”呢?就是把昆曲的东西和弋阳腔的东西都揉在这里,他没有“化”.所以他跟当时唱的皮黄有点各色(不一样),大家一听耳音不顺,所以给叫了倒好.按照一般的书来说,他觉得很丢面子,于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3年不出屋,以后再唱就大红了.但是咱们要分析他这3年不出屋的说法是不完全对的,这里面还有故事.就是一直没有太介绍他师傅是谁.戏班都知道,得有师傅.有徒弟,没师傅不行.有的书上比如说齐如山的《京剧的变迁》、王芷章的((京剧编年史》等,都说他的师傅是当时的汉剧最有名的正生米喜子.也有人说米喜子在北京待了7年后就回老家了.他们俩根本没有见过面,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因为他必须有老师,米喜子是他老师是完全没有错误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书上没有介绍呢?这三年他不是没有出屋,闭门造车,而是投奔了米喜子.米喜子教了他3年,师傅没说,徒弟没讲,所以这段历史是一段空白,可确实是米喜子亲授.何以证明?3年后,程长庚唱的两出戏,头一出《文昭关》,原来不是唱砸了么,这回再唱,让观众一惊,他这回唱的伍子胥,不像其他人,而是把剧中人伍子胥唱得一派颓废之态,如丧家之犬,完全是一种沉郁之气.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咱们天朝大国受外国洋人欺负,所以老百姓很希望有这样能征善战的武将出现.大家一看到这个伍子胥,英挺沉郁,满腹复仇的心理,这种审美的心理是完全吻合观众的需求的.因此大家一看他的扮相、他的动作、他的身段就有好感.再一听唱,嗓子高亢入云,穿云裂帛,大伙儿立马喊了好.当时戏剧的书上说他什么呢?所有的观众起立狂叫.可见当时有多么大的影响.

观众居然站起来给他叫好!当时也是在北京的一个堂会,堂会的主人亲自给他倒酒、敬酒.这出戏可完全是按米喜子的路子走的,但是唱红一出戏还不行,程长庚还得有一出戏要经受考验.程长庚这个时候已经参加了三庆班,不过他那时还是学员的性质.当时的班主是唱旦角的陈金彩,陈金彩就说了,你还得有一出“打泡戏”(和观众亮相的第一出戏),戏码你选吧.他就选了一出《战长沙》,这出戏也是米喜子的好戏.这出戏有一个革新,就是扮相上.他师傅以前不勾脸,面如重枣怎么表现呢?米喜子是喝,喝完酒以后,拿酒劲催红这脸.他漫这酒量,所以他抹的胭脂,过去凡是勾红脸不能穿绿蟒,不能戴绿扎巾.程长庚打破了这个,他勾脸戴绿扎巾,外面穿绿蟒,里面扎绿软靠,红脸绿靠太漂亮了.他演的又是按米喜子的路子,所以《战长沙》又红了.于是奠定了他在三庆班的地位.以后他唱的戏很多,但从((文昭关》和《战长沙》这两出戏来看,程长庚很好地继承了米喜子的拿手好戏.

又过了十来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程长庚有一个人生最大的转折,就是陈金彩觉得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再领班了,就把三庆班班主让给了程长庚,从此他就掌了三庆班.

他到了三庆班以后,因为他能演的戏特别多,据说会的戏有300多出,经常唱的50多出,还有几出昆曲.他的特点就是嗓子特别好,高亢入云,丹田气足.而且他能达到一个最高的发声方法,就是他苦练了脑后音.

这个发音方法在戏班里最讲究,一般来说都很难练得会,这是什么呢?就是气从丹田里出来以后,到了喉腔,再到鼻腔,再到脑腔.鼻腔脑腔共鸣,再把声音逼出来,所以他是越唱越亮、越唱越好,这个是演员演唱的最高境界.后来裘盛戎先生的花脸,高调不费劲,就是因为他掌握了脑后音.程长庚在演唱方面的技巧是最高的.另外他特别会演戏,他是演人物,他是人物派.这呈说一个他在((群英会》里演鲁肃,有个非常好的假动作,可以不要任何舞台上的装置,就在草船借箭的时候,他怎么表现船上有十万只雕翎箭呢?场上就一个台桌,他在台上和孔明对坐饮酒,他手上有一个大酒杯,开始的时候这个酒杯哆嗦,然后让酒杯向一方倾斜,就说明这一侧重量很重,收了狼牙箭了.词里再有一句:“这一侧已经满了!”再把船掉头,他的酒杯又向另一侧倾斜,这就表现他的船另一边的狼牙箭也满了.您看这舞台上没有船及什么其他的道具,完全用京剧的假定性.这是最高级的表演,外国人很崇拜咱们的美学考量也在于此.他这种虚拟的无实物表演就通过一只酒杯表现出来,人家程大老板高就高在这里.

(编辑韩旭)

北京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北京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北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