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发展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榆林葡萄产业思路和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这篇产业发展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榆林葡萄产业思路和

1 基本现状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蒙宁晋交界处、长城沿线风沙区,具有生产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等资源,是我国有机葡萄的最佳产地之一.截至2017年底,全市葡萄种植面积约3 800 hm2,占全省葡萄总面积的8.1%、总产的10.2%,单产为全省平均的80%,主要分布在神木、榆阳、横山、靖边、绥德、定边等县区.鲜食栽培品种有红提、巨峰系、龙眼、维多利亚、户太8号、无核白等,其中巨峰、红提占80%左右,酿酒品种有赤霞珠、摩尔多瓦等.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88%)和保护地栽培(12%).栽培架式露地用篱架、小棚架,采用龙干形和多主蔓扇形整枝,保护地栽培用篱架,采用水平形和水平龙干形整枝.目前全市建成自采自酿葡萄酒庄13家,拥有省、市级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34家,建成气调贮藏库7座,形成果品批发市场15个.

2 发展优势

2.1 自然资源充分 葡萄产品有葡萄酒和鲜食葡萄.葡萄产业能否做大、实现规模化发展,主要决定于葡萄酒.葡萄酒品质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而原料品质决定于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地处北纬38°~39°,具有生产酿酒葡萄的最佳自然资源.

2.2 经济实力雄厚 榆林矿藏资源富集,煤、气、油、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随着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已跃居全省第二,具备了财政支农、以工补农的条件.

2.3 生产技术先进 目前,榆林已完成实施了“长城沿线风沙区葡萄优质高效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发了4项关键技术和独具特色的5项配套技术,这些技术简便、易行、省工,利于标准化生产.同时,也建成了一批优质高效栽培样板.

2.4 区位交通便利 榆林交通发达,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776 km.特殊的区位无形中扩大了葡萄与葡萄酒的销售空间,便捷的交通为产品远销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

3 机遇与挑战

3.1 发展机遇

  1)产业政策机遇.当前我国酒类产业已确立了“四个转变”的政策,其中包括普通葡萄酒向优质葡萄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陕西省果业局颁布的《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对榆林的规划:一是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建设以酿酒葡萄为主的葡萄酒庄长廊,发展酿酒葡萄7万亩,酒庄36个;二是建设葡萄长廊,发展鲜食葡萄庄园20个,发展鲜食葡萄13万亩;三是在榆阳区建设一个葡萄与葡萄酒风情小镇.省上的规划彰显出榆林在全省葡萄产业远景发展上的突出地位,省市今后会在政策、项目、科技等方面向榆林倾斜.对榆林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提质增效的新机遇.

  2)消费市场机遇.我国是全世界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葡萄酒成长空间最大,人均消费量仅1.3 L.2016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达17.2亿L,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特别是2017年,葡萄酒市场逐步复苏,国内葡萄酒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壮大,中高端产品市场逐渐回暖.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改变、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都将推动我国葡萄酒消费持续增长.

3.2 面临的挑战

  1)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葡萄产业前期投入大,政策导向不明确,机制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大,政府、企业和当地农民还没有形成共同发展葡萄产业的合力,严重制约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根据调查,榆林葡萄主要是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偏少,采摘期比较集中,上市周期短不利于拉开葡萄上市时间差,葡萄难以提高,而且由于大量葡萄集中上市,容易造成滞销,葡萄销售压力大,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又不能完全跟上,从而降低了榆林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2)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产业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对葡萄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目前在榆林,大中型的葡萄生产加工企业寥寥可数,且主要靠自我积累发展,处在艰难的小脚慢步爬坡阶段,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加之葡萄产业的利益链条还不完善,企业、基地、农户联系松散,农民与葡萄酒生产企业存在“两张皮”状态,不仅制约葡萄酒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严重阻碍着葡萄酒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3)技术开发滞后,果农技术水平低.至今榆林还要从外地引进葡萄苗木,建园成本高,而葡萄产业发达区域在葡萄品种的更新上是使用一批、淘汰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绝大多数的果农依赖经验进行果园管理,且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同时,由于观念的滞后,部分果农片面追求葡萄产量,不愿听从技术人员意见,造成葡萄质量下降,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4 发展思路与目标

  着眼于我国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榆林在发展葡萄产业时要吸收国内先进产区经验,积极优化资源,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全市葡萄种植、酿造等相关产业链建设,着力实施“一带”(长城沿线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带)、“双龙”(葡萄标准化示范园和葡萄庄园带动鲜食葡萄发展;酿酒龙头企业和葡萄酒庄带动酿酒葡萄发展)、“四动”(双龙带动、行政推动、服务助动、配套联动)的产业发展战略.“一带”是产业布局,“双龙”和“四动”是发展动力,最终实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代化“双跨越”,将榆林打造成长城沿线独具特色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基地.

  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葡萄栽培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鲜食葡萄13万亩(露地9万亩、保护地4万亩),酿酒葡萄7万亩.在鲜食葡萄方面,全市建设葡萄标准化示范园区100个,示范面积1万亩,实施“万亩亿元”工程建设,建设葡萄庄园20个,二者共同带动13万亩鲜食葡萄基地发展.在葡萄酒产业方面,全市引进培育葡萄酒厂5个(产能6万t)、葡萄酒庄36个,二者共同带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7万亩),建成长城风沙区葡萄酒庄长廊.在榆阳区鱼河镇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葡萄与葡萄酒风情小镇.

5 发展措施

  实施“万亩亿元”葡萄标准化示范园和葡萄庄园(酒庄)建设,引进葡萄加工龙头企业,在“龙头带动”上求突破.加强与西农大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以榆林葡萄试验站为依托,开展试验研究与示范,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以“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为主模式,切实处理好果农与酿酒企业的利益分配,为合作社培训果品营销经纪人,在重点专业合作社新建10万t鲜葡萄气调冷库,开展葡萄生产政策性保险,落实葡萄园防雹网建设补贴等扶持政策,在培育扶持葡萄合作经济组织上求突破.实施4万亩保护地葡萄富民工程建设,在葡萄栽培方式革新上求突破.推广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国内外实用技术,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实施葡萄生产机械购置政策性补贴,提高果业机械化和肥水一体化应用水平,在机械化、省力化和肥水一体化上求突破.在榆阳区鱼河镇精心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葡萄与葡萄酒风情小镇,尽快申请“榆林大漠葡萄”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品牌策划与推介力度,搞好“三品一标”认证,建立贯通产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通榆林农业网葡萄信息服务专栏,及时准确地向果农、企业和客商提供信息服务,促进产品销售,扩大市场影响力,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手段上求突破.

6 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市县两级成立果业建设领导小组,对葡萄产业发展专门进行研究部署,抓好规划的落实和协调,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

6.2 政策保障 市县果业管理部门将新增的果业补贴向葡萄主产区倾斜,向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扩大果园农机具补贴、政策性补贴、重大灾害性补贴的规模.制定果业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

6.3 投入保障 市县财政部门加大对葡萄产业的投入力度,做到逐年递增.市财政每年投入1 000万元支持葡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推广、品牌建设、市场开发和宣传推介.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果农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资融资体系.通过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吸引各界力量参与葡萄产业开发.

6.4 创新保障 设立葡萄产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按要求分步实施.建立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入户指导,实行科技承包,与成果挂钩,按贡献大小奖励分红的管理办法和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人才奖励基金和奖励制度,对贡献突出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在人才选用上,立足抓住用好当地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乡土人才,积极吸引外来人才,优选聘请高级人才.

产业发展论文范文结:

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产业经济学论文选题

2、科技和产业杂志

3、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4、中国卫生产业期刊

5、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6、产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