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社会工作者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定位基于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项目的分析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工作者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社会工作者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定位基于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项目的分析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新常态下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发力点,社会工作凭借其独特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手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阶段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精准扶贫项目的案例分析,探索社会工作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所扮演角色.认为社会工作者在精准扶贫中应扮演的角色有需求与问题评估者、脱贫意识激励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者和资源链接者等角色.

  关键词:精准扶贫;角色定位;社会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18)04-0001-04

  精准扶贫是根据致贫的不同原因和贫困的不同程度,因地制宜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甄别、准确帮扶、精确管理的不同于以往粗放扶贫形式的治贫方式[1].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12月,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共有3046万人[2].贫富差距悬殊,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任务艰巨.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因其自身的尊重差异、区别对待、助人自助的专业工作理念,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理念不谋而合,与精准扶贫具有同构性[3].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视角

  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意义重大,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学者们针对社工介入精准扶贫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工介入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社工精准扶贫的策略与社工介入精准扶贫的优势等.在可行性和路径选择方面,高飞等提到精准扶贫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契合性为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提供了可能性[4].王守颂提出形塑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价值伦理,彰显了精准扶贫的内在哲理,与精准扶贫具有很强的耦合性[5].谭祖雪强调,社工介入精准扶贫需要改变媒介、服务对象、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这四个系统不断互动,相互协调,协同努力[6].在策略方面,王思斌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中对社工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宏观社会工作实务的角色[3].钱宁等则运用发展型社会政策思维分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内源发展策略,克服过度行政化带来的贫困者依赖政府,被动脱贫的不良倾向[7].陈成文等提出社工要运用其自身的专业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法,以增能理论为指导,倡导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8].优势方面,程萍提到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实践经验,与扶贫、赋权增能有着天然的亲和性[9].袁君刚认为社工在专业性、职业性以及与国家行政力量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能有效地运用现有的扶贫政策针对性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10].黄婷指出相对于传统粗放型的扶贫方式,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模式在角色层面、方法层面、理论层面和效果层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作用,有利于实现“自助-互助-成长”新型扶贫模式[11].

  总体来看,关于社工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策略、优势,学界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探讨“如何介入”相对还较薄弱,没有全面、清晰地解释社工到底该扮演何种角色,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指明了社工服务的角色,而没有从微观层面、实践层面进行研究,没能为实务者提供更具体有效的指引.依据实务经验提出的精准扶贫中的社工角色扮演,可以引导社工快速展开扶贫工作.因此,本文将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社工角色扮演问题.

  二、社工参与精准扶贫的案例——福建省市“四帮四扶”社工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

  福建省市共有低保、五保对象8774户,共16886人,其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158户,16234人,五保供养对象616户,652人.贫困户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性,消除贫困迫在眉睫,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四帮四扶·春风计划”.此项目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分类帮扶、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对贫困家庭实施精确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把“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结合起来,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助力精准扶贫,是社工参与精准扶贫的一项较有成效的实践,帮助我们认识社工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一)精准评估,精准识别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注重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来激发个人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增强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12].社工介入精准扶贫,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扎根农村,驻村驻点,实地走访,多渠道了解和分析扶贫对象具体的致贫原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档立卡[13].贫困居民识别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因户施策,以确保扶贫的效果.社工秉承个别化、差异化的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性,从受助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差异化、人性化服务.这与精准扶贫的“精准”概念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因户施策、点穴治病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赋权,激发脱贫意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单纯的经济投入已经难以继续促进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减贫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亟须探索新的扶贫模式.不可否认,政府主导的既往扶贫更多的是关注贫困者物质上和经济上的脱贫,而忽视了扶贫对象的精神脱贫,因此习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的口号.在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项目中,社工了解到许多帮扶对象认为自己缺乏资金、人脉等社会资源,因而不主动争取资源,得过且过,过分依赖政府的帮扶.社工通过入户走访,细心聆听帮扶对象当前面临的困难,共情地理解其感受,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心理抚慰以及观念引导,同时与这些家庭分析自身当前所处的困境,帮助其挖掘自身的社会资源、发挥个体潜能,激发贫困户脱贫意识.在此过程中社工作为一名动员激励者,不断地鼓励帮扶对象,灌输正能量,引导帮扶对象正视贫困,直面贫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来改变贫困现状,避免一直依赖政府的扶贫政策,不能彻底地摆脱贫困.

  (三)赋能,加强能力建设

  社工作为能力的建设者,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强调对扶贫对象“增能”,充分挖掘扶贫对象的潜能,提升扶贫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重新建立社会关系和恢复社会功能,使扶贫对象从根本上脱贫,实现从救济性贫困治理向发展型贫困治理的转变.在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项目中,社工与帮扶对象充分沟通,尊重帮扶对象的个人意愿,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以满足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例如帮就业对象创造平台,开展创业工作坊,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培训及扶持力度.注重培养帮扶对象摆脱贫困的劳动能力,提高帮扶对象自主自决,是社工“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重要体现.

  (四)资源链接,充当资源的媒介

  新时期的贫困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综合性的,包含了多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这就要求社工充当资源链接的媒介,整合各方资源,倡导、动员和挖掘社会资源,帮助扶贫对象顺利脱贫.

  在市特困家庭“四帮四扶”项目中,社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的作用,发动手头和身边资源,动员爱心人士参与到“四帮四扶”脱贫工作中.对于存在住房困难的帮扶对象,社工从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两方面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如正式支持系统上协助申请符合条件的安居政策;非正式支持系统上汇聚帮扶对象的亲朋好友及社区邻里的支持,完善其社会支持网络,协助帮扶对象和社区培育、建立或激活以相互信任、互助合作为内核的社会关系[14].针对就医家庭,整合医疗资源,组织医生定期为帮扶对象进行义务坐诊、健康体检.此外,该项目社工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志愿者资源的整合,如鼓励帮扶大学生参与项目服务,并逐步发展为项目志愿者,组建成为专业的帮扶志愿服务队,开展子女陪伴教育、居家安全排查等志愿服务;积极整合高校志愿者资源,定期输送在校生参与项目服务,扩大项目服务力量;激励低保家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感恩情怀反哺社会,促进社区融入.可以预见,作为资源链接者,社工介入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三、社工在精准扶贫中应扮演的角色

  (一)贫困家庭问题与需求的精准评估者

  精准是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强调扶贫资源配置要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然而,我国扶贫开发实践中却长期存在不分贫富大家平均受益、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政策“漫灌”等突出问题,同时面临精准识别难、精准施策难、精准评估难等深层次困难[15].社工作为第三方力量,通过入户走访,识别和明确到村、到户、到人的扶贫对象,精准掌握特困群众最真实的家庭情况,精准评估贫困家庭的问题和需要,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贫困户建立档案,形成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做到精准的实名管理,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信息共享.只有准确掌握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才能精准落实扶贫对象的脱贫措施和扶持办法.

  (二)贫困户脱贫意识的动员与激发者

  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助人自助”,社工不但要从精神上和情绪上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服务和帮助,也要鼓励服务对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发展,即“授之以渔”,并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者自立或自我发展[16].扶贫先扶志.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实现有效脱贫光靠以往的粗放式、输血式的经济救济是难以从根本上使贫困者脱贫.走访调查发现,扶贫对象普遍存在精神贫困的问题,帮扶对象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态,脱贫意愿不高,强烈依赖政府的低保救助,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社工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注重激发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

  (三)帮扶对象问题解决能力建设者

  社工是能力建设者,运用增能理论,以专业的策略、技巧和方法,重视挖掘和发挥贫困群体和社区的能力、积极性和主体性,帮助贫困人群及其家庭转变思想观念,发掘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发展生计项目,消除救助依赖.在个人、群体和社区层面对贫困群体进行干预,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贫困对象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地适应社区和社会环境.在“开发式扶贫”的大背景下,注重对扶贫对象的脱贫能力的培养,提高扶贫对象的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有利于从根本上促使扶贫对象摆脱对政府扶贫的依赖.

  (四)帮扶对象与社会资源链接者

  阿玛蒂亚·森认为,许多人的贫困是由于权力的缺失导致的,这里的权利不仅指经济,还包括各种公共资源[17].在增能理论视角下,社工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只要赋之以必要的资源和正面的经验引导,激发服务对象内在的动力,服务对象就可以在社会参与中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18].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通过入户探访,充分评估贫困对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发挥社会工作资源链接的作用,搭建受助对象与社会资源占有者之间的桥梁,帮助帮扶对象链接安居、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并组织其他社会力量和志愿者为帮扶对象提供服务,避免传统“粗放式”扶贫容易导致的扶贫资源和需求的错配,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最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扶贫政策执行方法越来越多元化,扶贫对象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社工参与精准扶贫,应当紧密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明确角色分工,针对性地解决帮扶对象特殊的需要,使社工介入精准扶贫更加具有专业性、人性化和精细化,有力地弥补了传统粗放式扶贫注重统一救助标准的普惠性缺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整体上脱贫提供了可靠思路,是我国扶贫事业的新手段和重要补充.

社会工作者论文范文结:

关于社会工作者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社会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2、社会杂志社

3、社会语言学论文

4、社会科学家杂志

5、社会心理学论文

6、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