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金融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中国金融部门加杠杆的主要模式与其特征方面论文范本

本文关于中国金融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中国金融部门加杠杆的主要模式与其特征

中国金融部门加杠杆的主要模式及其特征

王章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 要:2000年以来,中国金融部门快速上升,引起学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金融部门加杠杆泛指金融机构在扩表过程中以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从广义上理解,金融机构的扩表行为都可以视为金融加杠杆.狭义理解,金融加杠杆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拆借资金,维持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端匹配,两种理解并不矛盾.总的来说,中国金融部门加杠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加杠杆的特征各有不同.

关键词:金融部门;加杠杆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1

一、2000-2008年:信贷为主的加杠杆模式

商业银行在负债端承接来自央行的货币投放,而这部分货币投放又可分为央行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其中,前者以“向央行借款”记录,后者记为“吸收存款”记录央行因结售汇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两种方式都会使得央行资产项下的“外汇资产”或“对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债权”扩张,负债端“基础货币”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得以扩张.

在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间的信用派生过程中,货币以“流通中的”、存款准备金或商业银行库存沉淀下来.此时,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吸收存款”和资产端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增计,商业银行完成资产负债表扩张,实体部门也完成资产、负债的扩张.可以说,广义上的金融加杠杆——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扩张,也是信用扩张和货币投放的过程.反过来说,宽松的货币环境也是金融加杠杆的必要条件.

二、2009-2012年:基建加房地产的加杠杆模式

进入2009年之后,由于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迎来了一波大的上涨行情.2008年下半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同比增速平均不过4.0%,但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房价迅速飙升,2010年全年平均增速达到了12.2%的高位,整波大的行情一直延续到了2012年初.

无论是金融部门高杠杆,还是非金融部门高杠杆,可以说都与房地产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可观的预期收益,而实体经济却每况愈下,这种收益差使得非金融部门有很强动机将通过加杠杆方式获得的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资金在金融部门内部不断流转过程中,随着资金链条的拉长,资金成本不断累加,这就对末端收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一个结果就是这些收益最终来源于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而这些债券往往投资的也是房地产市场.至此,一个“房价上升-加杠杆-房价上升…”的自我强化循环也就形成了.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的联系并不是单向的,房地产的上升也会影响金融部门杠杆率,机制如下:其一,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当房价上涨时,银行的账面资产价值也会上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的各项评估指标也会更加健康,此时银行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也有更大空间实施加杠杆的操作;其次,房价上升也使得银行抵押品价值提高,房贷业务风险降低,从理性人角度的来说,银行也更有激励去扩大房贷业务.

三、2013年以来:金融部门内部加杠杆模式

2013年底,房地产增速有所放缓,实体经济经营条件恶化,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与此同时,面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因素对传统银行业利润不断压缩的大环境,金融业内部开始了一规模的金融加杠杆过程.

2013年之前,央行投放流动性的主要渠道是结售汇,大中小银行都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从央行处获得基础货币.进入2013年以来,央行选择用降准、OMO/MLF等新型政策性工具进行流动性补充.不同于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这些新型流动性工具并不具备普适性,只有那些获得一级交易商资格的银行才能从央行手中拿到资金.满足这些资质的大多是一些大行、股份行和部分大型城商农商银行,绝大多数的中小银行被排除在了这种央行流动性“输血”的队伍之外.

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转而将目光投向同业借贷工具,以此从大行手里获得流动性.在众多的同业借贷工具中,同业拆借、回购、存款占用额度,均收到同业负债不得超过总负债三分之一这一要求的限制,难以实现冲量目标.而此时处于监管真空状态的同业存单开始在同业借贷中大放异彩,具体实施上:银行通过发行久期较短的同业存单获得资金,同时购买资产端能力较强银行发行的久期较长的同业理财,然后通过久期更长的委外等方式进入债券市场货对接非标资产.

至此,银行业内部以同业存单为渠道、中小银行为主力的同业负债端开始大幅扩张,金融业内部的加杠杆过程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金融机构借短贷长,这原本就是金融机构获得利润的不二法门,无可厚非,但此番金融杠杆之所以遭人诟病,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负债端错配情况严重,尤其体现在中小银行身上.

其一,金融机构“脱实向虚”倾向越发明显.随着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资金链条的拉长,银行与企业之间融资渠道被不必要的拉长,导致实体经济部门信贷额度被挤压,融资成本上升.其二,同业存单发行量猛增背后存在着久期错配的风险.2016年市场发行的同业存单加权久期为180天,而通过同业存单所获取资金配置的资产往往对应于更长的久期,这背后就暗藏久期错配风险.其三,金融加杠杆过程中还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加杠杆过程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就是市场上流动性充足,资金成本较低.一旦央行收紧流动性,资金利率和债券/理财收益率间利差就会迅速缩窄,甚至出现利率倒挂情形.作为此轮金融加杠杆主力军,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更大.一旦利差收窄,单位资本收益率下降,资金成本上升,可能引发金融机构抛售金融资产,导致资产进一步下降,这将波及其他持有该类资产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刘晓欣,雷霖.金融杠杆、房地产与金融稳定性——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7(8):63-72.

[2]李奇霖.如何看待金融去杠杆[J].银行家,2017(8).

[3]卢孔标.中小银行如何应对金融“去杠杆”[J].银行家,2017(5):68-71.

中国金融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国金融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国金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文化论文

2、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3、关于金融的论文

4、金融经济杂志社

5、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6、金融博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