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取生活之水育作文之花由生活教育理论谈高中作文生活化写作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生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取生活之水育作文之花由生活教育理论谈高中作文生活化写作

江苏省吴县中学 (215151) 李翩翩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离不开实践, 教育也要和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当下教育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同时也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发.面对当下高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应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陶行知; 高中语文; 生活教育 ;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18) 34-0001-02

早在20世纪20年代,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其对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即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不知不觉一个世纪即将过去, 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可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 当下学生作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当下的作文教学中, 由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简单, 并且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缺乏深入的感知, 不善于从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所以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 一) ) 材料陈旧, , 模仿过多

写文章贵在材料新颖.同样的题目下, 选材不同,作文的好坏也各异.以高中作文为例, 学生作文中的材料来源大致有两个: 一是自己在课外书上看过的材料,二是自己绞尽脑汁拼凑出来的名人事例.总之, 切题又新颖的材料少之又少.下面笔者以学生写出的以 “好奇心” 为话题的作文为例进行分析 (数据源于笔者任教班级) :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在本次写作中, 本班34位学生中有10位用到了牛顿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发现了万有引力的事例, 有8位写到了居里夫人, 有5位写到了爱迪生, 还有5位居然既提到了牛顿又提到了居里夫人.暂且不论这些事例用到这个话题作文中是否合适, 也不说他们使用这些事例的方式有何异同, 单看如此高的选材重复率就能让阅卷教师大呼头疼, 材料陈旧的弊病可见一斑.再看另外一些没有用到这些材料的作文, 文中的材料大都源于学生自己看的课外读物, 更有甚者是直接从课外读物上摘抄下来的, 这样做明显是学生在为自己的作文凑字.

( 二) ) 内容空洞, , 形式僵化

好的文章并没有固定的写作套路, 所用的一些写作技巧也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写作时, 学生万万不能被所谓的写作套路、 高分思路所束缚, 使得自己在写作时局限于一个小框架中.眼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写作模式.比如, 在写议论文时, 先写观点, 然后进行三段论, 最后再强调自己的观点来完篇.在写记叙文时, 一定要出现对周围景色的描摹, 用以烘托气氛, 衬托心情.我们并不反对在写作时运用一些技巧, 但太过技巧化就会弄巧成拙.或许有学生还在为自己在记叙文中的一段景色描写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这段描写是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刻意为之, 另一方面也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太过强调技巧有关.写文章就要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有时候我们确实应该问问自己, 也问问学生: 写作, 为什么不能多点真心少些套路呢?

( 三) ) 为文而文, , 情感缺乏

文章应该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反观我们的部分学生, 作文题目发下来半天了, 一个字都写不出, 最后只能随便找几个材料, 写几个事例, 草草了事.这种为了写作文而写的作文往往没有什么情感可言, 里面的文字也只是没有灵魂的机械排列.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 古人登山观海都能有所感, 而如今学生在作文中提到的父爱母爱都不能让阅卷教师有丝毫的感动.究其原因, 是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用心去写作文, 没有真正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些可以为文的人、 事、 物, 从而写不出真正有血有肉的文章.

那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做生活的 “有心人”呢?

二、 生活化写作策略探讨

陶行知先生认为 “生活教育是把教育融入生活, 用生活进行教育” , “融入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作文写作中,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多关注自己的生活,从中选取适当的事例, 写出好的文章; 学生也应该有意识地从自己的生活中寻作的灵感.

( 一) ) 教师层面

现在的高中生, 学习压力大, 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束缚了他们的身体, 也蒙上了他们看世界的眼睛.我们的任务, 就是启发、 引导学生重新去关注生活, 从而发现生活中可以用于写作的点点滴滴.这也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努力.

1.立足教材, 适时启发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只要碰到很有生活气息的课文, 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 启发学生借鉴作者的选材角度.比如, 在 《想北平》 中, 老舍写的都是自己在北平生活时的一些小事, 却十分让人感动.在教学时,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小事会这么打动人.以此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生活中的小事, 扩宽写作思路.

2.用好课堂, 多维引导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不需要一味地讲授作文方法,可以适当地放手,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 我们可以设计每日分享活动, 即每天上课前让一位学生与大家分享一件最近对自己启发很大的事情.在一次分享活动中, 一位女学生分享了她看到的窗外的一棵银杏树的故事.那棵银杏树全班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 但除了这位女学生,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棵银杏树一半是枯死的, 另一半却是绿叶满满的, 而且在别的银杏树树叶变黄的时候, 这棵银杏树的叶子还是绿色的.这位女学生说, 她从这棵银杏树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银杏树的精神让她非常感动.如果她能把这个自己观察到的素材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文, 应该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所以,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分享生活感受的平台, 当然也并不局限于每日分享这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 安排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活动, 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可以充实他们的写作素材库, 为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时督促, 多方努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 “教学做合一” 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在发现有价值的作文素材以后, 要及时记录.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比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素材积累库, 把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积累下来, 把生活中触动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 形成自己的材料库.教师也可以以周记的方式鼓励学生去记录自己身边有价值的, 可以入文的事情, 久而久之, 他们在写作时就不会无材可写, 也不会总是生搬硬套别人的事例, 作文自然就会写得行云流水.

( 二) ) 学生层面

1.善于发现, 寻作素材

陶行知认为 “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 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所.因此, 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 .世界上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 学生并不是没有材料可以选用, 而是他们不善发现, 忽略了生活这个大的素材库.当今社会, 经济高速发展, 科技日益进步, 我们身边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我们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 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入我们的耳朵.对应到学生的作文上, 可以说学生可选择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要多去关注时事, 多了解一些社会热点, 不要一写作文就把眼睛放在古人身上.这样, 学生就可以跳出一直写牛顿、 居里夫人的框框, 运用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材料进行写作,他们的作文水平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2.善于加工, 优化写作素材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写作灵感以后, 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 而应该进行适当的加工,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够出彩.比如在记叙文或者小说的写作上, 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 小说则以塑造人物取胜.完全脱离学生自身生活的记叙文, 很难让人感受到动人的情感; 学生自己捏造的小说情节, 很难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反过来讲, 如果记叙文或者小说是对生活的完全再现,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是一种失败.就像笔者班级的一次作文训练中, 作文主题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关系的思考.有位学生从木版画入手写了一篇小说, 小说围绕木版画再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但因为没有对素材进行取舍, 导致作文出现篇幅过长、 情节复杂、 中心不明等问题.反观另外一位以昆曲为题材进行写作的学生, 他实实在在去看过昆曲表演, 并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取舍, 只截取了其中最能体现作文主题的一个片段, 所以他写出的文章主旨明确, 也符合作文要求.

3.善于整合, 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可以多样化, 这样不仅可以积累自己生活中适合入文的材料, 也可以把别人的生活体验为己所用.所以, 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 学生要把眼界放宽, 脑袋放活, 要意识到素材的来源是多样的, 素材的类型也是多样的, 通过书籍、 网络等途径都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一些有价值的作文素材.所以, 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 学生要多角度地感知, 做生活的 “有心人” .

总之,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 教育始终要立足于当下,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坚持 “生活即教育” 的大教育观, 与时俱进, 不与时代脱节,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作灵感, 发现写作素材, 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生活论文范文结:

关于生活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生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论文

2、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3、心理学和生活论文

4、生活周刊杂志

5、党的生活杂志社

6、生活和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