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物论文范文文献 跟《红字》中人物囚徒式困境的探析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此文是一篇人物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红字》中人物囚徒式困境的探析

一、引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其第七卷的“洞穴喻”又指出了人的思想如果长期被禁锢在狭小的领域,即便有一天他们有机会再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也丧失了认知新事物的能力,始终将自己局限在过往的经验里,拒绝接受真理.柏拉图的“洞穴喻”影射的是整个人类认知困境,许多作家创造的人物都暗含着洞穴中囚徒的影子,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代表作《红字》笔下的牧师丁梅斯代尔民就是鲜明的例子,将上帝和清教奉于至高无上地位的牧师,却不知清教对自己和他人思想深刻禁锢和压抑.

早期的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来到美洲不为满足积财累富的世俗物质,而是因为内心受了一种上帝所赋予的神圣的使命感激励和鼓舞才历经艰辛来到新世界.他们把新大陆看作是人间的伊甸园, 或是圣地耶路撒冷,期望建立起一个没有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 教徒人人平等,可以从上帝敬奉和《圣经》阅读中找到精神慰藉,理想的宗教之国.”[1]38然而他们过于严苛的清教伦理常使人性饱受压抑.霍桑外祖父家笃信清教,因而霍桑从小便得以观看各种清教活动,也得以认识清教伦理对人思想禁锢.多年后,霍桑所写的《红字》是一部对宗教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历经的内心挣扎与柏拉图地洞中的囚徒在逃离洞穴时感到的痛苦如出一辙.通过对主人公走出“洞穴”分析,霍桑否定了个体对社会变革所能起的积极作用,也阐释了他对一个清教统治不再严苛的更为光明的社会向往.

二、柏拉图“洞穴喻”与《红字》中人物的逃离

在理想国的第七卷中,苏格拉底举了一个洞穴比喻:在一个地下洞穴里,有一群人从小脚和脖子就被镣铐束缚.同时在他们身后有一团火在高处燃烧.一些人拿着做成动物形状的制品沿着矮墙走过,这时他们的影像将会投在囚徒对面的墙上.囚徒将会把这些阴影当成“实在”的东西.可是有一天,他们其中的一个从镣铐束缚中解脱出来.他看见了火光,感到刺眼和痛苦.在火光的照耀下他又看到了那些在墙上投射影像的人工制品.如果有人为他指出阴影的实质,他会感到疑惑,觉得以前看到的更真实.如果他被继续拉着走向洞外,他可能会愤怒和痛苦.他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阳光,并渐渐看清地面世界的东西,并能分辨阴影,继而他会懂得他原来生活的世界是多么荒谬. [2]

在霍桑笔下,新英格兰的居民就是一群生活在洞穴中的人,他们牢牢地遵守清教徒的清规戒律,丝毫不敢怠慢.这些居民将宗教和法律视为一体,对一切公众纪律的条例恭而敬之,丝毫不敢违背.因而清教有如镣铐,而清教的思想有如洞穴中的“阴影”,居民们对这一“阴影”深信不疑.

而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也是置身其中的囚徒.海斯特起初一直虔诚地信奉清教.她是丁梅斯代尔的教民,丁梅斯代尔一直负责着她的灵魂.犯罪后,她的心里也有着关于清教教义的“赎罪”观念.不管镇上的选民如何拿红字嘲笑侮辱她,她都选择默默忍受.她将这些凌辱折磨视为上帝对她惩罚,并通过这种赎罪方式“造就一个比她失去的更纯洁,更神圣的灵魂.”[3]69

由于世人不敢也耻与海斯特交往,于是海斯特便独自和珠儿住在城镇郊外的一间孤零零的小茅屋.茅屋靠近海边,与对面阴郁的森林遥遥相望.“森林作为未被开发、驯服的荒野,本身正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它虽然桀骜不驯,却兼容并包,能以宽广无私的胸怀接纳游荡于社会边缘的灵魂.霍桑笔下的森林和荒野也同样因此而散发出超凡脱俗的灵气,成为伸张自由与个性的自然之所.”[4]海斯特本是作为被社会摒弃者住在荒野里,却因此而远离了一切社会活动,身处清教思想渗透不到的荒野,她精神枷锁得以解除.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她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思维方式……她无规则可循,无向导指引,漫无目的地在精神的荒野中徘徊,那荒野和这个莽莽的原始森林一样广漠无边……她的智慧和心灵在这块荒漠之地适得其所.”[3]180由于森林“存在于清教殖民地的另一边,暗中瓦解清教的秩序感和现实感”[5],海斯特因此得以用一种更加自由的眼光审视她周围的人,并惊讶地发现德高望重的牧师或者长官好像和她胸前的红字产生了同病相怜悸动,和圣洁的太太相遇时仿佛油然生起一股姐妹之情,还有冰清玉洁的少女,眼里和脸上也不小心泄露了隐藏的.正如囚犯刚在火光的照耀下认出人工制品疑惑时一样,海斯特也不愿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反而努力让自己相信“活在世上的人中间谁也没有像他自己那样罪孽深重.”[3]73

海斯特除了受到荒野浸润外,还接触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自由思想.“18世纪,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的清教主义受到一定程度削弱,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培根的理性主义,洛克的社会理论与北美本土的理性思潮相融合,形成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自然神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神人关系定位与思考.”[6]这种思想便如同一股推力,当海斯特还在为刚认清的人工制品感到疑惑,不敢否认清教对自己的惩罚时,将海斯特拽离洞穴,使她渐渐清晰地认识到阳光照耀下的一切事物,不再把影子当成实在: “她批评牧师的绶带、法官的黑袍、颈手枷、绞刑架、家庭以及教会等.她对于这些东西没什么敬畏之情,就跟印第安人对他们的感情差不多.”[3]180

当海斯特渐渐认清清教这个镣铐时,便想回去带仍然身居洞穴的牧师出来.在海斯特对丁梅斯代尔的整个劝说过程中,她始终在向牧师反复强调洞穴外存在的更加广阔自由的世界,“难道全宇宙就只有这个城镇这么个大小范围吗……你说,往后走回到居民区区!是的,但是也可以往前走啊!……再说还有宽广的海上通道呢!……当然,还可以在德国,在法国,在令人愉快的意大利……”[3]178海斯特反复强调着“走”,反复强调着外面存在的自由世界.在海斯特勇气鼓舞下,也得益于森林营造的放松安全的氛围,丁梅斯代尔终于心动.而当他决定走时,精神上突然感到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兴奋,仿佛呼吸到了莽莽荒野的自由空气.然而,他无法像海斯特那样,逐渐适应火光,而是眩晕,以至于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会起一系列如着魔般变化,想要说亵渎神明的话,告诉老太太人类的灵魂并非不朽,想和满身油污的水手一起说的俏皮话等.他犹如那个即使为他指出人工制品的实质,却依旧迷惑不解的人.最后,他选择继续留在洞穴,而不是随海斯特一起到地面上去看看那阳光.于是在选择日那天,牧师走上刑台,说出了自己曾与海斯特结合的真相,并把曾经所受的一切痛苦当做上帝的仁慈,完成“赎罪”后便离开人世.

三、逃离囚徒困境,走向城邦之善

“柏拉图的洞穴喻浓缩了《理想国》的思想,它指出了人的困境根源于人是的囚徒.而一个人要想摆脱囚徒式的困境,必须实现灵魂转向.但如果只转向个人的善,是无法彻底解决人囚徒式的境遇.幸福的生活是不能自给自足的,城邦的善才能满足人幸福的生活,城邦的善才能彻底实现囚徒的拯救.”[7]

丁梅斯代尔走不出洞穴的原因是他的,对身体的,对名利的使得他生活在异常恐惧和不安中.丁梅斯代尔的善只是个人的善,虽然他穷尽一生为小镇的居民服务,但是始终放不下自己在社会中已经取得的赫赫名声,一直隐藏着真相.他不仅没有真正为小镇的居民带来幸福,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清教的信仰,给自己也带来了无穷痛苦.

丁梅斯代尔想靠一己之力,布道教民,实现社会的善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思想始终禁锢在清教的教义中,而这教义本来就压抑人性、剥夺幸福.较之牧师,海斯特思考问题更深入,整个社会制度需要推翻,男人本性需要改造,女性要对自身变革.然而她认为当这些全都实现时,一个女人的生命可能已经被消耗殆尽,因而她更愿意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珠儿身上.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霍桑并不相信个人力量对社会变革能起到的作用,“霍桑认为陈旧的思想不只是体现在社会制度中,更多的存在于社会大众的内心深处.任何个人不可能推翻现有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任何个人也无法摆脱现有社会制度束缚,自由地追求新的生活.”[8]这也是为什么霍桑对爱默生“赞美人发展潜力无限,推崇人的至高无上,提出“人就是一切”,世界为人而存在, 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等言论颇有微词的原因.[1]41,43

正是霍桑对城邦之善笃信,当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出逃行动失败后,霍桑让海斯特渐渐领悟到,不管是她和丁梅斯代尔,还是其他人,要想获得真正幸福,必然不是在现在清教统治的时期,而是在“某个更为光明的时期,在世界为此做好了准备的时候,在超脱罪恶并与上帝的意念和谐一致的时代” [3]239

虽然霍桑强调整个社会的善,却并没有消极地认为个人之善毫无作用,相反他对此依然是积极肯定.海斯特领悟到城邦之善,并预见到了那个更为光明的时期后,她并没有选择在更加美好自由的海外生活,而是在完成了对珠儿的抚养义务后,又回到了小镇,继续为这里的居民辛劳地服务,为迷茫的妇女答疑解惑.虽然这是个人之善,却对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或许这也是霍桑内心深处的一个映照,他始终关心着社会,他写下批评清教的文字,是因为他想看到一个将来可以更加光明的社会,不再有宗教迫害和严苛的清规戒律,人们思想自由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管建明.美国文学中上帝形象的变化[J]. 国外文学2004(1).

[2] 柏拉图,谢善元译. 理想国[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纳撒尼尔. 霍桑,姚乃强译. 红字[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4] 刘国枝,郑庆庆. 论《红字》中荒野的象征与原型[J]. 外国文学研究2014(1):105.

[5] 尚晓进. 清教主义与假面具——谈霍桑创作前期的宗教思想[J]. 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08,31(2):91.

[6] 李安斌,卢俊霖. 麦尔维尔的视界与19中人身关系的转型[J].批评与阐释.当代文坛2017:107.

[7] 程有保. 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解读[J]. 黑河学刊2012(12):17.

[8] 刘晓娟.海斯特.白兰:孤独的社会革命者——试析霍桑的社会变革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5.

人物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物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人物杂志

2、人物形象分析论文提纲

3、环球人物杂志

4、人物分析论文

5、历史人物论文

6、人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