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与治沙书记董福财用生命筑起绿色长城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生命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治沙书记董福财用生命筑起绿色长城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沙地南缘一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如今,滚滚黄沙被树根牢牢抓住,昔日沙漠变成绿洲.

在这背后,是一位老人四十多年的坚守.他率领村民栽了300多万株树,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了一道15公里长、3公里宽的防护林带,遏止了流沙南侵的脚步;并用全部心血造林治沙铺路,圆了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乡亲们的治沙梦、筑路梦、致富梦,为推动家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老人就是人们熟知的“治沙书记”——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

董福财常说:“就剩我一个人,也得把这事干成!”于是,董福财数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最终,沙坨子绿了起来,百姓的生活富了起来,贫穷的村子美了起来.

然而,绿了沙坨子,白了少年头.沙子治了,路修通了,董福财却积劳成疾,在家中病逝.而他为心中不变的信仰,舍己为公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愚公精神二十载治沙植树

北甸子村是辽宁省最北的乡村,是科尔沁沙地南侵辽沈的必经之路.过去的这里风沙肆虐,寸草难生,庄稼被埋进黄沙中,村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退休老干部刘万平这样描述早年间下乡的情景:“下乡到彰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现任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邢守龙告诉记者:曾有一个村民,准备盖房子,备好了砖,一场大风过后,几米高的砖垛居然不见了.

1996年,有关部门考察后得出结论:北甸子村不适合人居,需要整体移民.时任村委会主任的董福财不干了:“我们不能让沙子撵着走,它追一步,我们退一步,退到啥时候是个头?”董福财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讲风沙的危害,讲种树的好处.可乡亲们都知道,在沙地上种树就是拿钱打水漂,所以谁也不听.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给村民看.”董福财说服了老婆孩子,一家四口上了沙坨子.最让人头疼的是挖树坑,几锹下去,刚挖出个坑,转眼就被流沙填满.两个陔子都十来岁,转身要跑.董福财两眼一瞪:“我不发话,谁也不能动.”“你就能欺负家里人!”妻子刘玉莲心疼孩子,嘴里埋怨着,手却没有停.

几十棵树苗栽上了,可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被风连根拔起,一棵不剩.董福财一点儿也没泄气.他从家里抱来玉米秸秆,横七竖八地铺在沙子上,先固沙,然后再植树苗.这回终于成功了,不久,沙坨子上就有了第一片希望林.

第二年,董福财又拉上1 1户亲戚和党员,和他—起包地植树,边栽树边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整套沙地造林的办法,1 1户人家承包的2000多亩沙坡树木终于成片,原本白茫茫的沙坨子出现了绿洲.

“这树是谁栽的,坑这么浅?”董福财一边粗门大嗓地喊,一边三下五除二把苗拔了出来.栽树的妇女一回头,脸立刻红到了脖子根.有村民提醒董福财:“那是你亲家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让她多下不来台.”“我不管她是谁,只要不合格就都得拔了重栽.这不是糊弄我,是在糊弄子孙后代!”董福财依1日不依不饶,亲家母含着眼泪把树苗重新栽上.

邢守龙告诉记者,董福财“监工”那叫一个严.“一看”,看树坑挖得是不是够深;“二拔”,检查树苗栽得牢不牢;“三踩”,检验水浇得透不透,土填得实不实.差一样,都通不过他的”验收”.正是因为他的严,北甸子村通过一年栽树、二年补栽,硬是在“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栽了300万株树,树苗成活率在85%以上.

树是北甸子村的“神”,谁也不敢砍一棵,牲口进林子也不行.董福财的小儿子董伟告诉记者:“有一次,我一不留神,养的牛跑树林里去了,正好赶上父亲来看树苗,他狠狠踢了我一脚,掏出手机给护林员打电话,让他过来,按规定狠狠罚.我当时特别生气:‘又没有别人看见,你干吗这样做,我不是你亲儿子么?’‘你是我亲儿子,不听我的话更该罚’,他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硬是罚了我500元.”

直到父亲去世前,董伟才彻底理解了父亲.那天早晨,已经在土炕上躺了两个多月、多日不能进食、体重瘦得不到60斤的父亲突然坐了起来,“小伟啊,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领着大伙去种树了.今天你有空吗?拉我出去走一走.”“我开着车,沿着他曾经栽的树两旁慢慢走,他像数着自己家的碗筷一样数着这些树,眼睛里全是泪花.”董伟对记者说,“快到家时,他让我停车,我扶着他走到路边的一棵大杨树下,他双手抚摸着树干树枝,眼神从树根一直看到树梢,那表情,就像是抚摸着自己的孩子.”

经过20多年的治理,北甸子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8%,粮食亩产也由治沙之前的200多斤提高到了近1000斤,村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较2000年时增加了8倍.此外,董福财还与乡亲们一起移山筑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走脱贫路,如今这个荒芜的村庄已经成为富裕村、模范村.

用生命筑就绿色长城

三面环沙的北甸子村就像被“扔”在了沙漠里,村子离阿尔乡镇不过6公里,但中间却被巨大的沙丘阻隔,村民看个病都得绕着多走个五六里,不少孩子因此辍学,村里啥东西都是“买贵卖贱”.

村民白景章说:“你用点种子化肥的,人家机动车只能给你运到公路,往下也走不了了,往那一卸,你个人家还得套个小二马车一趟一趟,不定鼓捣多少趟才能鼓捣回来,就那么艰难.”

造林治沙初见成效后,董福财没有松懈下来,他开始考虑修路.

2002年秋,经过多次争取,阿尔乡镇通往北甸子村6公里村级公路正式立项,但施工方实地考察后,认为北甸子村沙土多,路基太软,不符合修路标准,不能施工.要夯出硬土地基,首先要搬走那100多米高的沙丘,填平那一大片水泡子,然后再用实土和石头把路基垫起来.

当时,村里的积蓄并不足以承担这样“移山填海”的工程,董福财就白天第一个套上马车铲沙丘,晚上挨家挨户动员大伙跟着干,连邻近几个村屯的村民都被他拉了来.就这样,全村老少齐上阵,手担肩扛、马拉人拽,整整干了两个月,硬是像愚公移山一样移走了沙丘、夯实了路基.2003年8月,北甸子村终于迎来了通往外界的第一条公路.

生态改善了,交通便利了,北甸子村人脱贫致富的心情格外热情,步伐越来越快.作为致富的“带头人”,董福财结合北甸子原有产业优势,帮助村民跑贷款、卖粮食、搞养殖,带着全村人民把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为保护得来不易的治沙成果,董福财说服村民将牲畜养殖方式由“散养”转变为“圈养”,组织村民建起养殖示范小区,使肉牛、肉羊养殖成为北甸子村致富的拳头项目.

“沙子固定住了,土地产量上来了,村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大家都特别高兴.”陈其华说.

沙子治了,路修通了,村民富了,董福财却积劳成疾.2014年11月5日,董福财给镇党委书记隋兵打电话,说胃疼得厉害.隋兵一下子急了:这个倔汉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说软蛋话,赶紧去医院!医生摸着董福财腹部的肿块,觉得不可思议:“这个病绝不是一天两天了,你怎么能挺这么长时间呢?”

2015年3月21日,董福财溘然长逝.临终,他告诉老伴刘玉莲:“就把我埋在这片林下,让日夜夜看着这片林子.”

在董福财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全村400多户村民家家都来了人,自发送老书记一程.周边县乡的数百村民也赶了来.

“啥是员,老书记就是.”村民王辉动情地说,在老书记心里,村里的事和有困难的人是第一位的.村里修路时下大雨,老董一个人冒雨用塑料布把石灰、水泥遮上.村里常有人问董福财借钱,老董有求必应.生病前外面村民欠他的钱足有三四万元.“要不是因为生病,这些借款还不知道啥时还上呢.”

在村民刘玉国看来,老书记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家里人.“有一次老董女儿家盖房子,想砍两棵树,老董硬是没让.这样不顾家,不穷才怪呢.”

邢守龙说,在北甸子村,老支书把员的形象树起来了.受老支书影响,年轻人踊跃申请入党,村里70余名党员,其中一半是年轻党员.

与董福财接触过的党员干部,更是从董福财那里汲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阿尔乡镇镇长孙猛说,自己上任之初,老董就给上了一课.当时下乡调研,路上发现老支书顶着中午的烈日坐路边吃饭.“我问他大中午为啥不回家,老支书却说是为了看树苗,怕给牲畜糟践了,就凭这也值得我向他学习.”

“董福财同志是彰武的骄傲,也是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彰武县委副书记杨羽说,他虽然倒在了这片沙地上,却以树的形象,永远站立着.

一位曾多次采访董福财的记者留下这样的感慨:董福财走了,身后留下一条15公里长、3公里宽的防护林带.正是这条“绿色的长城”,把科尔沁沙地滚滚黄沙成功阻击在辽宁大门之外.一个62岁的生命焕发出的光彩极其炫目,一个基层干部40年的壮举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为什么董福财虽然死了,名字却以树的形象永远地站了起来!原本,辽宁把治沙防沙的防线设在固沙造林研究所所在地章古台镇,而北甸子村被确定为整体移民村,可董福财却带领村民守住了这块阵地,把科尔沁黄沙向北逼退了1 3公里.如果你知道北甸子村史前是个内陆湖,清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是皇家三大牧场之一,如果你知道北甸子村距离省会沈阳直线距离只有1 50公里,以往彰武地区的流沙速度是每年5至12米南侵,你就会认识到董福财生命的价值和奉献的意义.

董福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每一个人留下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

生命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生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生命方面论文范文。

1、生命的意义论文

2、生命科学杂志

3、生命科学论文

4、生命科学论文2000字

5、关于生命的论文

6、生命科学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