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周期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生命周期与连接方式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生命周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生命周期与连接方式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生命周期;连接方式

摘 要:文章介绍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优势,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生命周期,提出了图书馆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进行馆藏资源建设的策略,探讨了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常用连接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084-03

互联网时代,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迅速增多,人们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对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就是将纸质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息,方便图书馆对经过转换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取、传输与管理.图书馆在采集、创建与管理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信息资源是不断更新的,且具有特定的数字化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数字化资源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因此图书馆应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数字化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中,在创建的初始阶段,用户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会随之下降,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价值也会随之降低[1].如何促进数字化资源的持续保存与利用,保障用户知识需求的有序转化,提供更加便于用户利用的信息资源,是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要根据数字化资源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服务策略,借助信息管理软硬件设施,满足用户对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连接、共享、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提高馆藏数字化资源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利用率.

1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优势

1.1馆藏数字化资源的界定

数字化资源是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化形式,并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高速传输,供用户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检索技术获取的资源.2007年修订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将数字化资源定义为图书馆引入或自建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数字化资源的采集、加工与处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图书馆需要将分散于不同位置、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统一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并通过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数字化资源可分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等四种类型.

1.2数字化资源的特点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迅速增多,存储容量日益扩大,数字化资源成为信息建设的重点.由于数字化资源的检索便捷,用户能移动访问与阅读,因此其需求量不断增加.数字化资源分布广泛,存储路径多样,类型丰富,包括音频、视频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等[2].它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且更新的速度较快,便于图书馆进行长期存储与动态管理.图书馆可以将其存储于本馆服务器中,也可借助云计算技术将其存储于在线虚拟空间,方便用户获取与利用.

1.3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优势

图书馆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利用价值.与传统馆藏资源相比,数字化资源具有使用便捷、检索途径多样、方便随时获取、使用方法灵活及查准率高等特点.数字化资源的存储时间长、存储空间小、维护成本低及利用率高[3],同时数字化资源的不断更新也有利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进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数字化资源便于传输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共享性,能够促进不同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简化信息组织流程,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便于图书馆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减轻馆员的工作量,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2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

生命周期是数字化信息运行的自然规律,与信息需求有关,分为生产、采集、组织、存储、维护和利用等阶段.各个阶段紧密相连,层层推进,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按顺序展开.

2.1生产与采集

在生产与采集阶段,图书馆要确定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选择合适的软硬件设备,为后续对数字化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提供便利[4].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来源多样,载体各异,包括电子图书、视频及数据库等,图书馆应根据馆藏建设规划,不仅要对各类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还要对既有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格式转换.图书馆也要通过采集外部数字化资源的方式,不断优化馆藏结构,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有针对性地采集互联网中的开放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可与数字资源供应商合作,购买或免费获取使用权,将数字化资源纳入其数据库.不同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共享数字化资源的方式,共同探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扩大数字化资源的传播范围.

2.2组织与存储

在组织与存储阶段,图书馆应对已有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为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便利.图书馆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使用规则,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分类,将相同的资源存储于相同的子系统中[5].对于引入本体的数字化资源,图书馆需要进行编目与标引,通过创建元数据的方式,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数字化资源规模大,种类繁多,图书馆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存储系统,方便不同类型资源的存储与利用.同时,图书馆也需要考虑资源的存储形式等问题,即对不同的数字化资源采用不同的存储载体,并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确定存储方式.

2.3维护与利用

图书馆要想实现长期保存数字化资源的目的,就需要做好维护工作.在维护与利用阶段,图书馆需要应用各类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如射频识别、大数据技术等,对各类资源进行高效清点、统计及分析,设定不同资源的管理指标,方便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数字化资源易于变化,图书馆需要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引入适合的安全防护技术,及时清理残缺、陈旧的资源,保障数字化资源的传输、利用安全.共享是利用的前提,没有共享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价值[6].因此,图书馆可秉持跨界融合的理念,与政府、企业和其他信息机构合作,形成宽渠道、多领域的资源共享网络.

3图书馆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的馆藏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涉及不同的内容,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周密思考,保障整个流程的无缝衔接.图书馆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理论,可利用先进技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集约化建设,构建数字化资源建设技术框架(见图1),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融合,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3.1采集处理层

图书馆应引入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集约化采集与加工,依托元数据实现格式统一.在数据采集阶段,图书馆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综合处理,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的属性与特点,确定与其相对应的元数据建设标准.图书馆也应按照元数据提取、映射规则,对采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元数据描述和语义标注,在保留不同资源共性的基础上,展现不同数字化资源的特色,促进不同数据之间的转换.同时,图书馆也应将数字化资源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格式,构建馆藏数字化资源核心数据集,并利用过滤、分析设备抽取核心数据.此外,图书馆还应借助数字化资源标识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标识,通过语义关联揭示不同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3.2存储管理层

由于每个机构的存储系统相对独立,如果图书馆采用传统的手段与技术对数字化资源进行存储管理,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而无法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图书馆可以联合其他信息机构,利用统一认证、数据备份和云存储等技术,设计能够兼容多个存储系统的中心存储器,满足分布式数字化资源的长期存储需求,提升整体存储能力,促进馆藏数字化资源的灵活存储与可持续利用.图书馆也可依托Hadoop数据库架构实现分布式存储,设置多个存储设备与云存储空间,在缓解存储压力的同时,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存储效率和可拓展性[7].此外,图书馆还可利用灾难备份技术,对不同模块的数据资源进行备份处理,实现异构资源的及时备份,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图书馆依然能够保障服务的连续性.

3.3展示反馈层

对于经过集约化处理的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可以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建立专用数据通道,依托集群式检索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信息传输,并通过不同的媒介形态,将馆藏数字化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同时,图书馆也需要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调度,收集终端用户的交互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与完善服务内容[8].图书馆要想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服务质量,就需要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实现对数字化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实现数字化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为了降低数字化资源建设成本,图书馆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质量控制上,以规范化的操作方式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对于部分使用率低,而相对重要的数据资源,图书馆可采用常规设备进行存储管理;对于实际应用价值、使用频率高的数据资源,图书馆则可采用运行速度快、高的设备进行存储管理.

4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常用连接方式研究

图书馆不仅要做好基于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还要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多种途径的馆藏数字化资源链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促进信息的广泛共享.

4.1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

不同的信息机构都有相对独立的文献数据库,且具备独立的文献展示、控制与揭示等功能.但从整体上看,分散孤立的状态不利于有效发挥数据库的应用价值,容易导致数据检索的缺失或局限.即使用户有明确的检索目标,在单一的数据库中也无法保障检索结果的完整性.因此,图书馆在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可以联合其他机构建立统一检索平台,以实现馆藏数字化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多个机构数据库进行整合的方式,涵盖了本馆馆藏资源、超星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方便用户利用统一检索平台进行跨库检索.该方式不仅优化了馆藏资源的结构,还为用户构建了更加便捷的检索环境,扩大了数据整合的范围,消除了数据检索、传输速度等方面的障碍.

4.2生成超文本链接

所谓超文本链接,就是在互联网页面上形成的、方便用户从当前页面跳转至指定地址的另一个页面的技术.图书馆在完成数字化资源建设后,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字化资源收录进专门的存储文本中,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这些文本进行提取操作,从中抽取作者、出版社等重要信息,以及章节、摘 要等结构化信息.图书馆应将这些从原有文本中抽离出来的信息,存储于另一个单独的文本文件中,方便用户进行结构化查询.图书馆也可利用自动分类器对所有文本文件进行分类,赋予它们对应的分类号,并依据分类号将它们依次录入后台并行的数据库.在用户进行文献检索时,系统会根据检索要求将分析结果传输至后台数据库,自动建立与参考文献条目相关的超链接,进而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

4.3基于HTTP协议的数据链接

由于数字化资源的文献类型、存储格式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便捷、操作性强的检索方式,图书馆可以借助文献编目中的特定字段标记法,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揭示不同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HTTP协议(HyperText Tran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链接.用户在检索特定文献时,可以直接阅读对应的电子版.由于相同的文献可能被多个出版社或多个数据库收录,图书馆可以设置多个数据链接,将所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查全率.

5结语

图书馆应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对馆藏数字化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在不同阶段进行分层、分级保护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互联网环境下,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注入了活力,为基于数字化生命周期的馆藏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严轩.重庆市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及利用情况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44-47.

[2]刘香兰.基于生命周期的跨机构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2016(4):62-65.

[3]刘永刚.数字化时代下对高校图书馆整合院系图书资源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6-148.

[4]史艳芬,刘玉红.基于科学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4):35-39.

[5]尹文武.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控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4):91-93.

[6]薛晶晶,焦坤,张欣,等.国外大学图书馆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支持服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5):110-114.

[7]周淑云,伍丹.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监护流程分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3):26-29.

[8]孙仙阁.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理论的学术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2):4-7.

(编校:孙新梅)

生命周期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生命周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生命周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生命的意义论文

2、生命科学杂志

3、生命科学论文

4、生命科学论文2000字

5、关于生命的论文

6、生命科学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