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警犬学实训和刑事科学技术融合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学技术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警犬学实训和刑事科学技术融合

杨敏 于乐 刘宇欣 (警犬技术学校)

[摘 要]目前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存在若干问题, 导致培养对象刑事科学技术技能分割、 综合运用能力不强.本文深入剖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提出 “生态化” 应对策略, 以期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与刑事科学技术融合, 更好实现培养实用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警犬使用; 实训; 刑事科学技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8) 05-0080-02

警犬技术是边缘色彩浓厚的学专业之一.该技术通过与其他刑事技术密切协作、 发挥警械与技术装备双重优势,实现应对错综复杂实战需要的更好服务. 该项技术强调 “人”与 “犬” 合一, 人即指带犬民警, 犬即指经带犬民警训练、 可供实战使用的工作犬.警犬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合格 “带犬民警” . 为此, 警犬技术充分融通、 整合于刑事技术之中, 开展警犬使用学与刑事科学技术融合教学是值得探讨的.

一 融合的必要

警犬使用学课程总计 32 学时, 理论学时 24 学时、 实训 8学时. 实训内容围绕 “嗅源” 展开, 包括嗅源的提取、 保存、 不同性质气味嗅源的处置与利用及模拟现场演练综合设计性实验四个项目. 面对当下我国部分地区工作中 “警犬无用论”怪圈的客观存在, 反思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 总结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 警犬 “优先使用” 原则在实训教学中灵活性差. 警犬使用学理论教学中明确规定警犬的 “优先使用” 原则, 即介于气味易挥发、 易被破坏和难以恢复的特点, 强调警犬技术专业人员优先于其他刑事技术专业人员进入现场.优先使用在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解读: 优先使用的是警犬技术而非警犬; 优先是有条件的优先, 而非绝对的优先; 无优先条件时, 技术使用的弥补性策略.第二, “嗅源载体”使用在实训中的多重性差. 嗅源载体主要为衣物、 犯罪痕迹、 作案工具等. 嗅源载体往往同时也是刑事科学技术中法医、 痕迹检验、 微量物证检验的“物证” 搜索范围. 警犬技术如何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共同使用同一物证是实训教学内容中尚缺乏的. 第三, 模拟现场演练实训真实性差. 现场演练仅为警犬技术人员的演练, 不符合案件现场勘查要求,客观上回避警犬使用中与其他刑事技术专业人员配合的实训场景, 将 “嗅源” 孤立于 “物证” 之外. 以足迹嗅源提取实训为例: 首先, 痕迹技术人员优先于警犬技术人员进入现场; 其次, 痕迹技术人通过现场勘查发现的足迹, 经现场判断没有检验鉴定价值, 或者具备检验条件但无须提取的,可供警犬技术提取作为嗅源, 从而在现场开展追踪、 搜索或者气味鉴别使用; 再次, 带犬民警提取 “立体” 嗅源时, 如何依照规范寻找、 提取、 包装、 运送和使用嗅源.

二 融合的可行性

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融合既是一种观念、 意识, 也是一项具体的行动. 实训教师实施行动计划, 逐步实现融合目标, 即培养具有意识、 开阔知识面、 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优秀带犬民警.实战中的新动力终将提升警犬技术服务刑侦工作的效能.

第一, 课程实训融合的关键是师资. 教师是完成教学内容组合与传授的主体.警犬技术专业是国内现有少数院校中开设的专业, 如北京学院、 贵州学院等, 最具历史底蕴的当属中国刑事学院.尝试开展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与刑事科学技术融合是有师资保障的、符合实训融合经验积累的客观规律. 第二, 科技进步推动实训教学融合. 业务对科技创新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成果被应用到刑事技术中来,技术融合壁垒逐一攻破. 例如, 科研项目 “血迹搜索犬训练与使用技术” 的研究成果解决: 涉血命案侦破中快速发现微量血迹, 人血、 月经血与动物血甄别, 被冲刷等破坏处理的稀释或陈旧血迹, 门外排查房间内是否有血迹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准确确定第一现场、 DNA 等检测提供检材, 实现警犬技术与微量物证分析技术优势互补与融合.科技的触角突破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传统局限、 敲开其他技术手段使用之门. 第三, 实战需求深化实训融合. 警犬使用学和刑事科学技术均从属实践范畴, 其实训教学必须遵从专业发展规律、 满足实战需求. 欧美国家警犬与 1:20 比例充分证实警犬技术在实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1 年8 月 22 日实施的 《机关警犬技术工作规定》 要求警犬技术必须随警作战.警犬技术与其他刑事技术合作的典型案例, 通过总结、 修正、 完善进而转化为实训教学 “精品” 课. 以实战效益正反观全方位解读发现、提取和检验犯罪物证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如何扬长避短、 综合运用的技巧.

三 “生态化” 应对策略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学环境内相互作用的生态要素形成功效和机能完善的统一整体.倡导融合下的实训教学是一种更具魅力的生态系统. 提升生态要素、 丰富生态资源是因; 强化关联、 践行融合、 玉汝于成就是必然的果.

第一, 引入警犬技术一线专家, 提升生态要素 “人” . 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教师对专业发展具有关键价值.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是实训课融合的基本理念.人才引入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通略. 然而, 院校警犬技术专业一线专家的引入是少有发生却又长时间被忽视的问题. 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现有警犬技术一线专家学历不高, 多数专科, 少数本科, 少有研究生. 二是警犬技术一线专家的教育经历并不专业, 越是老专家越是不专业, 所学可谓 “五花八门” . 三是公务员体制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不同使不适应的心态广为存在.上述情况直接导致院校对于警犬技术人才的引入处于非优势地位. 因此, 院校领导要树立大人才观, 不拘一格, 破除门户之见的陈旧观念,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多种形式、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选才和揽才.对于引入人才特别强调个体发展与职业生涯的设计, 倡导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

第二, 成立课程组, 丰富生态资源即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警犬技术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的关系滞留在 “断层” 层面: 分属于不同层面, 且警犬技术低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 导致警犬技术专业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人才流失. 一是, “双肩” 挑领导担当课程组组长.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是警犬技术专业的“精品” 教学内容. 专业兼行业的领军人物容易被课程组团队中教师接纳.其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管理经验,利于传承“传帮带” 理念, 形成目标一致、 相互学习、 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 二是, 有机编排课程组教师知识结构, 实现各类教学资源共享. 打破院系界限、 专业界限、 学科界限, 课程组内部警犬技术教师与其他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师相互学习,逐渐形成刑事技术融合应用的习惯,弥补警犬技术专业教师多数是来自畜牧专业、 兽医专业、 生物专业、 体育专业以及警犬技术专业自身的职业知识欠缺. 三是, 倡导学研互动, 反哺教学. 警犬技术的基础研究薄弱, 实训技能的理论支撑亟待加强. 科研工作需要凝心聚力的团队来完成.课程组教师将实训教学中的难点以科学研究的形式在团队内部探讨、 攻艰、 校正, 丰富学科内涵.引入科研成果的实训教学工作将更加生动,有活力, 有创造性.

四 结语

警犬使用学与刑事科学技术实训融合教学的目标是为使教育呈现对工作直接有用的人,全面加强推进素质教育. 虽然各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是刑事科学技术本是一大家, 彼此间相辅相成, 互相弥补, 相互印证. 现行警犬使用学实训教学中尽管存在掣肘培养实用新型人才的问题, 院校自身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 同时, 科技进步带来的融合切入点,将通过实训教学潜移默化地形成教学对象刑事科学技术综合应用的职业素养;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适应刑事犯罪斗争的新特点、新规律的能力, 成为更好地推动警犬技术工作朝着专业化、 规范化、 科学化方向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相信在领导重视之下、 其他刑事技术专业教师的密切配合下, 通过警犬技术专业教师的不懈努力,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和内容突破各自条框,警犬使用学实训课将成为有其特色的专业精品课程.

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结:

适合科学技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科学技术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电子科学技术期刊

2、煤炭科学技术期刊

3、科学技术论文

4、科学技术和工程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