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跟地域文化和服装面料设计的传承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本文是一篇关于地域文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地域文化和服装面料设计的传承

【摘 要】本文通过对地域性服装面料特点的研究,分析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的多种可行性.同时,对高科技手段与传统手工及传统文化精神有效结合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并对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地域文化;面料设计;传承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范围、区域内长期以来在独特的地理环境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并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衣、食、住、行”是作为人的生活基础.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支撑服装的物质基础就是面料.服装面料是支撑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落实到实际产品的重要媒介.面对民族地区传统面料绚丽的色彩、独特的纹样时,总能引起游人的好奇,激发设计师的创作冲动.然而,古老的传统面料如广西的壮锦、侗布等种类和瑶绣、蜡染、扎染等装饰形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却很难找到落脚点,因为现代人在生活节奏和场所、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古人.如何改良传统面料的厚重、亲肤性弱、不易清洗保管等不足,设计出既有风格传承又能融入时尚,且更利于现代人在审美性和功能性、实用性上能够接受的面料形态和服装设计产品,使其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走入普通人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接受地域文化,进而自觉的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地域性织造面料的特点

(一)图案的符号性

在少数民族地区,服装面料上的图案具有很强的符号性.这种符号是由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地的迁徙变化、对未来的理想寄托等各种因素长期积淀而产生.例如湘西苗族妇女,会在给小孩的围嘴上绣上图案化的“卍”字造型纹样,代表母亲对孩子寄予“长命富贵”的美好心愿.布努瑶的女子,送给心上人以表达对爱情忠贞的信物是头巾,头巾上的连续纹样是“鸟眼纹”,该纹样造型是由同心圆图形变化而成,很有一见钟情、两眼放光的意境.图案纹样构思巧妙、有取舍,只选取鸟的眼睛而大胆舍去鸟的身体造型,体现了瑶族人民的率真的性情,是历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二)色彩的对比性

民族地区传统织造的面料,无论是一次成型的织锦或是多次再造的刺绣、挑花及印染,均有色彩饱和度高、色彩单纯,对比强烈的特点.在广西桂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有一支喜爱着红色短花衣服装的“红瑶”.女子的服装通身红色,在红色的底上夹有少量的黑、白色,在门襟、袖子、前襟处以线条形式排列,形成一种很具节奏感的色彩对比效果.她们衣服背面的虎爪图案是在黑底布上绣出钝角四边形,运用红、白两色为主的对角纹样,在对角线分割出的小面积内,配以黄、绿色,在四周边框条纹里点缀少许蓝色小点造型,形成黑底红白团花的靓丽色彩对比视觉效果.

(三)材料的天然性

传统面料织造的材料,均取自于植物和动物,属于天然纤维织成的棉织物、麻织物、丝织物、毛织物.这些天然动植物纤维织造物具有吸湿透气性强,光泽柔和自然,体感舒适等特点,由于材料纤维的纯天然及染色材料的纯天然(使用植物染或矿物染),没有使用化学处理剂,故不会对人体和皮肤造成障碍和损害.“荔熟蝉鸣云纱响,蔗浪蕉风莨绸爽”的诗句里描写的是盛产于岭南地区的手工织造和植物染色面料莨绸,莨绸穿着具有凉爽、除菌、驱虫的效果,对皮肤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正是由于传统面料的天然性特征,也导致了织物的易皱、塑性性弱、存放不当易霉腐等不足.

(四)手工的差异性

传统的织造面料由于是手工操作,因此具有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等特点.不同的手工艺人,其工艺技术水平、审美眼光、经验程度等的不同,制作出的作品也会存在差异性.例如在扎染工艺染布中,由于起缸的时间长短把握,染料的浴比、季节温度的调控,媒染剂、固色剂运用是否得当等,都会导致各种问题,布料的染色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会有染色失败的时候.

所以,千百次的手作积累的经验,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有对于手艺的热爱,才有了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让我们爱不释手的、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面料及服装.

二、创新服装面料的开发

(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诸多服装设计师或服装品牌对服装面料的创新设计十分重视,特别是对传统民族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如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将东方禅学思想融入服装设计理念之中,同时又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风格巧妙地进行了穿插,使其服装设计风格在世界时装界独树一帜.而支撑其获得服装视觉效果的恰恰就是三宅一生研发的“三宅褶”.三宅一生运用了5 世纪的时候日本农民对布料的处理工艺,并进行面料的优化创新,开发了油布、聚酯纤维等针织面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其服装的实用性.他设计的晚装可以水洗,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晾干,可以像游泳衣一样扭曲和折叠,便于存放携带.十分吻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女性的择衣需求.解决了传统面料易皱、厚重、不易清洗保管等现实问题,是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融合的典型案例.

(二)审美性与功能性互动

面料的设计促进服装产品的开发,而服装产品的创新设计也推动面料改革的不断深化.近些年,欧美市场的包袋设计中复合材料的应用十分时髦走俏.其中,杜邦无纺布科技材料的运用及推广十分迅速.The North FaceUrban Exploration2018 春Aluminium Collection系列,就采用了这种环保性能强,100%可回收,质轻强韧,防水阻菌,方便印刷加工的时尚兼具多功能的杜邦材料.甚至在戏剧服装设计这个十分程式化的专业领域,也有设计师涉足使用.近期服装设计师苏广宇给话剧《老舍赶集》设计的演出服,就运用杜邦纸制作了长袍马褂、旗袍等服装,并使用丙烯颜料手绘图案于服装之上.杜邦纸表面特有的褶皱和凹凸的纹路等肌理,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更增强了服装的戏剧化视觉效果,使舞台上民国时代的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较好的烘托了话剧的剧情和演出效果.

(三)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国内,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对服装的消费需求也明显呈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同时,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渐凸显,文化输出渠道畅通,引发“中国风”的服饰热潮.鉴于国内外的业界动态,设计师们都在思考,如何解决“东西方的遭遇”所带来的服饰文化问题,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本土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在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对服装面料的创新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和发展重点.我国首批服装设计学博士楚艳、李迎军,在他们的博士毕业设计作品中,均对面料进行了设计创新的尝试.楚艳是北京服装学院教师,她的服装品牌“楚和听香”一直致力于服装设计中的面料创新设计,从制作的源头抓起,专项研究唐代服饰的红色体系,侧重将敦煌元素运用于现代服饰设计.其中面料染色主要应用中国传统的植物染色方法“草木染”.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通过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工艺为织物染色.设计师楚艳以“如蓝”为主题的时装发布会在2014 中国国际时装周亮相,采用石榴皮、马蓝、非洲小叶紫檀、栀子、五倍子、苏木等草木染料在纯天然的丝、麻、羊毛等面料上通过手工染色而成的面料来进行创作,使服装面料呈现出自然、环保、健康、优雅的绚丽而恬静的色彩,传达了设计师中国式审美意趣的设计理想.此系列服装设计作品获得了时装周的设计大奖,不能不说与楚艳在服装面料创新设计上的研究是分不开的.李迎军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他的面料创新设计采用3D 打印和树脂材质等高科技手段,与中国服装传统的一块布平面裁剪方法相融合,呈现出新颖、时尚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价值.高校是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教育是产业链上游的上游.在高校教学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对传统面料的学习、收集和再设计,不但开拓了学生设计的新思路,同时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研究传统文化再生的可行性,并通过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找到文化自信,有效的弘扬了传统文化.

三、传统面料及衍生品的拓展

(一)直接应用设计

概括来说,一种是利用传统的纹样和织造技术直接进行现代时尚产品的设计,例如将蓝印花布直接做成旗袍、靠垫、茶席、桌旗.这类设计比较原生态,大众消费,适合在民族地区的景点、民族风味饭店等环境应用.另一种是利用传统面料为基础素材,提取特色元素进行面料再设计,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通过现代工艺技术手法,例如打褶、烫压、抽拉、挑补、剪贴等,使面料表面外观产生凹凸、收放等变化,再造面料肌理,增加材料的立体塑型性,有层次,视觉效果更丰富、更艺术.2016 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提名作品,美术学院吕越教授作品“蝴蝶夫人”,是运用传统蓝印花布与布料雕刻的立体蝴蝶设计的一件服装装置作品,通过静态的陈列,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巧妙的进行融合(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自由与禁锢、平面与立体等),使观众有一种动态感受,浮想联翩,是将传统面料用于现代设计十分成功的案例.

(二)多元混搭设计

对时尚的理解其实是很难绕过材料这个点的,我们所处时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都会促进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所以,对传统面料、织物的生产和开发也应该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现代人的审美品位来设计开发.多种材料、多种元素组合再造不是简单的传统元素的搬移和堆积,不是将传统服装或织物直接空降到现实当中.需要设计师有自我对传统的深度思考,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作品的面貌往往才能不同寻常.多元混搭的设计作品需要观众慢慢品味其展示效果、内涵和外延,会带给观众很多联想及思考.怪才JohnGalliano 旗下品牌Maison Margiela2019 春夏男装首个Artisanal 系列设计中,借用日本友禅和服为基本元素,面料表面装饰运用传统手工刺绣,廓形运用斜裁方式表达,服装搭配束腰、紧身弹力裤、薄纱、羽毛、雨靴……多元混搭设计极具视觉张力,令人目不暇接,传达出设计师探索在传统规范和新时代自我表达之间冲撞与平衡的着装诉求.

(三)高科技的拓展空间

传统材料的开发和艺术再造,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科技的进步.众所周知,可穿戴技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服装功用定义.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新的拓展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无论什么形式的设计,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发展,除了使设计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商品价值外,同时要使文化输出的社会价值和效益最大化.现代新媒体技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科技发展给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产品的融合、地域文化与传承发展的活态衍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拓展空间.例如通过数字影像的收集拍摄,运用设计软件绘制,可以将传统手工图案、技术及织造流程集成数据库,方便设计人员系统查阅及提取使用.先进的数码印刷技术可以印刷还原传统图形、色彩,可以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印染产品,弥补传统手工作坊制作产品耗时长、人工成本投入大,无法批量生产,色牢度和耐洗度弱等不足.按以往的习惯,人们在参观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观看静态的展品,一边听讲解员有限的语言表达来学习领会古老展件的历史、文化等内容,是对当下的一种“暂停”.随着数字展览馆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的实现,展馆场所里的展品“活”起来了.展馆设计可以通过声光烟控制等技术产生三维空间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尤其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普及教育起到实效作用.笔者2017 年在美国访学,考察印第安文化时,参观了华盛顿的印第安人博物馆,对观看他们拍摄的本民族历史的电影记忆犹新.电影除了在常规的正前方银幕播放,还在左右墙壁及天顶均有同步全方位投影播放,视听效果相当震撼.不禁油然升起对这个美洲原住民族的尊重,对其文化的尊重.

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了艺术的多元和文化的发展.传统面料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是地域文化在技术和艺术有机融合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设计、中国的设计师要在世界的舞台赢得一席之地,一定要唱响自己的民族之声.凝聚了本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声音,才是最强音.因为文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非凡的力量.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地域文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地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