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我和西藏的心灵之约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心灵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我和西藏的心灵之约

西藏,是个离开了会怀念的地方.在青海西宁,吃着黄亮脆香的狗浇尿饼的时候,我想念西藏的糌粑和牦牛奶;在西安看到拥堵的车辆与被生活追赶的人们的时候,我在想念拉萨那个小城,闲适无争,内心充满信仰的西藏人;在内蒙喝着飘香的马奶酒的时候,我又在怀念西藏的青稞酒和酥油茶.

我必须好好滤一滤奔腾的思绪,才能将内心涌动的情感表露出来.在那里,有太多的东西都是直逼心灵的,我怕自己的浅薄会亵渎了它.

此刻,我还在路上漂着,其实有很多时间去抒写一路上的感悟与见闻.可心总静不下,内蒙古的天气很热,耀眼的阳光直射下来,明晃晃的,让人不想动.

很多时候,一路经历的、看到的,都是风景.它并不是非要你跋山涉水,历尽艰险而得,更多的风景是一种心的到达.当我们太期望一个地方,如太想念一个人一样,内心早已随着深深的渴望去到那里千万次了,所以当我们的肉身去到那里之时,一切都如此熟悉,像是老地方一样,而那个你魂牵梦萦的人,也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故人.

去西藏之前,总把它想象的高不可攀,那平均4000多米的海拔亦是如此让人望而生畏,去了才知道很多事就像小马过河,要亲自去尝试才知深浅.此前的种种担忧,事实证明也都是庸人自扰.譬如说的确有过心肌炎,譬如说曾在死亡边缘溜达过几次,身体素质也只能说是比黛玉要好一点.所幸,各种担忧是多余的,现在去西藏的火车,设备都很齐全,有全套的放氧设备,而到了拉萨市内,城市绿化已然让这里成了花园城市和天然氧吧,与内地并无二致.

总的来说,状态一直很好,上车前还因为紧张和激动,双手汗津津地捏着一脸茫然.事实上,运气极好,在检票口三两句闲聊就认识了个伙伴儿,一个在校大学生,女孩,90年的,也一个人,性格开朗,活泼可爱.更凑巧的是我们的座位号也正好是一起的,两厢一见如故,坐上车半个小时便熟络了,亲密无间地聊天.

我们的这节车厢竟有7个小孩,大都活泼的紧,满车厢乱窜,平时做惯了孩子王,也乐得和他们一起疯玩,所以一路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沿途的风景甚是养眼,先是关中平原的肥饶广袤,一碧万顷;再是甘肃天水地区千沟万壑的红土地貌,虽不像张艺谋《三》中那样艳丽,却也别有一番苍凉雄壮的美;火车驶往青海境内,又是黄金万顷的油菜花,绸带般地延伸到天际尽头,星星点点的羊群在披着浅草的原上云朵般移动,让人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最期盼的还是心心念念的青海湖.车厢里以第一次进藏的游客居多,远远地只看到湖的一隅,便让一整车厢的人沸腾兴奋起来,都涌到车窗口,举起相机咔嚓一阵狂拍,生怕错过了哪一处风景.落日余晖斜斜地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泛起闪闪银光,一时间还真不知是该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来形容水的灵动,还是应了那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总之是美极了,心底的诗意刹那间就被牵引出来,偏偏又得不出半个字去描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态.

我手里的相机也没闲着,临行前早已将电充满,一路上无时无刻不在感叹祖国的山河雄壮,一边欣赏着,一边赞叹着,竟也生出一些惆怅来,车行太快,浮光掠影,可惜了那自然雄奇之美景仙境.

火车一路向西飞驰着,巨大如绿毯的草原越发宽阔,那深绿浅黄随着山势、峡谷和溪涧延绵铺展.牦牛、羊群也多起来了,漫不经心地吃着草儿.不时还能看到溪流漫过草地,有水源滋润的地方草就显得茂盛些,再往远处看便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种鹅黄了.

暮色四合,倦鸟归巢,看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了.沿途时差还是有的,比内地起码要晚一小时才天黑.

深夜一点点逼近,车厢里安静多了,小孩的玩闹声渐稀,倒是我们这群年龄相差不大的年轻人志趣相投,打成一片,从时事新闻华厦五千年文明史,到当下只升不降的房价,到某某明星的八卦隐私,到各自的生活背景,聊得好不快活.

我身边的女孩是宝鸡人,玲珑的身材,玻璃球般的大眼睛闪着狡黠与可爱,观点独到且极具个性,这仿佛使我看到自己大学时期的那点张扬和叛逆.女孩今年上大二,有亲人在拉萨工作,这次到西藏,她带了好几个大包小包特产,陕西锅盔、汉中凉皮、岐山陈醋、油泼辣子之类的.到底酒是陈的香,月是故乡明,想必亲人看到这一堆不远万里从家乡带来的风味,该是会勾起多少思乡情谊?

坐在我身后那个腼腆少语的男孩也是大学生,较之那些在暑假里拿着父母的钱游山玩水的人来说,是很有志气的.他这次要去西藏勤工俭学,自己赚点学杂费.

火车过了格尔木,已是夜半,车厢内十分安静,此时我们已经在这列火车上待了足足12个小时,疲惫的人们东倒西歪地各自睡去,惟独我们这一隅最是热闹,年老或者想睡觉的人很自觉地换到了其它位子,我们这群年轻人还依然精神抖擞地谈天说地,不时发出压抑着的笑声.

坐在我斜对面的大哥是宝鸡人,黑黑瘦瘦的,穿着一身米色休闲西装,人十分热情,也很有趣.从上大学到现在工作,他在拉萨待了八年,说起西藏如数家珍,从八一镇到墨脱,从波密到林芝,从拉萨到日喀则,当地风俗,旅游景点,甚至于住什么旅馆之类的,他都了然于胸,让我们这些对圣域向往已久的人宛如做梦一般,听的津津有味,忙记下他的不说,还对各自感兴趣的景点一再刨根问底,他也不厌其烦,一一解答,更给我们讲了许多这些年他在西藏的轶事见闻,颇多乐趣,每每到了精彩处,我们还不得不捂着嘴巴笑,生怕扰了一车人休息.

就这样闹腾着,到了半夜三点多各个还都精神抖擞,火车已经过了唐古拉山口,想到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了,不觉生出一丝小得意,同时有点小遗憾,去过的朋友说要是在白天,恰逢能看到火车爬坡的壮观景象呢.而这般漆黑的夜里,人只能听到火车咣当摩擦车轨的声音.

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昏昏睡去,头枕在硬座靠背上,第二天脖子都是僵的,偏偏这样的环境还做了梦,梦到一大片的格桑花,自己穿着花裙子在花丛中奔跑,采了好多好多花和种子,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住摔了一跤,便醒来了.醒来才知道是身边的女孩在推我呢!她抓住我的胳膊兴奋地说:“你看,日出,真是太美了.”

顺着她指的方向也就只是一瞥,便被勾了魂去了,兴奋地喊叫起来,简直太壮观了:太阳从东方喷薄而出,洒下万里流云彩霞,整个草原像一幅巨大的锦织画卷,大自然以它丰富的色彩与变幻在这巨幅的绿色之上任意挥洒,泼墨晕染.那暖暖的色彩,拢过草原,拢过羊群,拢过碧水青山之下悠闲的牦牛……正此时候,东边的天幕还是朝霞满天,行织云梦,一片绛紫夹着一片绯红,一片墨青嵌着一抹淡蓝,一片澄黄孕着一线乳白;西边却是蓝天白云的呼应,那种蓝,蓝得耀眼,蓝得洁净,蓝得如玉,蓝得如海深沉;那种白,白得轻盈,白得透明,白得清澈.两种最纯粹颜色的相萦相绕,越发显得这白云蓝天唾手可及,仿佛它就在头顶,就在窗外,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多么美好形象的比喻啊.

整个高山草原有了这霞光万里与蓝天白云的装点,气吞山河,呈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豪迈.近处的草甸,远处的山石,都像是被赋予了一股自然博大的灵气,每一处都是景,每一个角度都有说不出的美.

火车还在匀速向前驰行着,入眼皆是图画,扑面而来也飞速向后逝去,新的风景又映入眼帘.越向前,视线越开阔,属于西特的地貌和风土人情也渐渐凸显和明朗起来:碎石的山顶开始出现一些高大竦峙的玛尼堆,飘扬的经幡,间或一些牧羊人穿着厚大的藏袍挥舞着马鞭追赶羊群和牦牛,也会有一些简陋的流动帐篷出现在某个山下,凛冽的风沙把它吹得凋敝,显得有几分寒碜和冷清,想来当地游牧人生活还是很艰辛的.

雪域高原的天气总是变幻无常,起初还是上下天光,一碧如洗,忽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悄悄拢上一团乌云,像书画家的墨笔轻轻蘸进一盆清水里,于是那墨迹一下子晕染弥散开来,不时冷风时作,倏尔便是雨水拍打车窗的声音.整个青藏高原被一种阴沉低压的暗云笼罩着,如丝如缕的雾气一点点腾升,萦绕着近树远山,更有牧人披着蓑衣,细雨人独立的模样.那一刻恍惚间一丝孤寂涌上心头,在这地广人稀的雪域高原,也许渺小与孤寂恰是留给这世界的永恒背影吧.

过了那曲,整车的人不觉精神大振,仿佛拉萨城就在眼前似的.是的,那曲过了,拉萨还会远吗?终于只剩下五个小时的车程了.坐了三十多小时的火车硬座,脚僵得厉害,虽然没有高反,活力也被吞噬了大半,车厢里不再如先前那么热闹了,大都静静的.中途有从格尔木和那曲站下车的,让原本拥挤的车厢松散了许多,亦有那么点空间可以活动筋骨.

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睛掠过窗外或是扫视车厢,都是很自然的事情.陆续有人去水房接水泡泡面吃,闻着那味自己也有点馋了,却没什么胃口,一上火车便有些消化不良,肚子一直胀气,很难受.于是就找点事情做转移注意力,和身边的人搭讪闲聊,或是和几个年轻人一起与列车上的乘务员胡侃:譬如他们间或会推销一些纪念品,商品之类的东西,一份水果起先能卖到十块,过了格尔木变成十块钱两份,再到那曲就成了十块钱三份了,车上的人都嚷着要抵制,说准备等降价到十块钱四份的时候再买,气得乘务员直瞪眼.

临近中午,措那湖泛着闪闪银光,如一位婀娜的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显露在我们眼前,河边的水草丰美,牛羊成群,雨也渐渐小了起来,依稀能看到远处的雪山之巅,覆盖着千年不化的莹白积雪.近处的树木也渐渐多了,草更绿了,还能看到那一垛一垛金黄的油菜花随着地势伸向天尽头,有的围成个玉带形,有的围成椭圆形,更有不规则的方形,在一片绿色中延绵起伏,中间再点缀几所草房子,让人错觉是身在哪个江南小镇,世外桃源.

再往前,便能看到更多的牛羊与野花了,开得极繁,星星般地缀在绿地毯上,有的大些,有的小些,白的、黄的、红的、粉的、晶晶亮、欣欣然,很是扎眼.我睁大眼睛寻觅高原上那象征幸福的格桑花,终究有点失望,格桑花是有,但完全没形成气候,稀稀落落地与其它不知名的野花一道开着.

下午三点,火车穿过羊八井隧道,一部分人就开始欢呼起来,我在车上眯了一会,养足精神期待着,也等待着.一丝丝紧张中夹着一点点孤独,目标就要逼近了,很快,我将踏上梦寐以求的圣域拉萨.

是的,我来了,一个人,踏上征途,向着未知的异地,不知道会有什么在等着自己,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感才上心头,又很快被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代替了.车厢音响里反复唱着《坐着火车去拉萨》和《卓玛》这两首歌,一边随性的看风景,一边悠闲的听着歌,如沐春风.

最后的一段车程是愉快的,还带着几丝不舍.在拉萨火车站站口,远远地能看到布达拉宫的缩影,拖着行李着陆下站的那一刻,我会心一笑,仿佛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那些我神往的地方就在眼前,我想对着圣域湛蓝的天空说:“西藏,我来了!”

有时候,喜欢旅行不为别的,只为把世界多看一点.有时候,人会因为一部电影,一张图片,全力跋涉一个地方.想去西藏的念头是从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开始的,接着是安妮的《莲花》,读她的文字,总会被一种情绪导引,被一种情感震慑.亦行亦止,思维流转.在她的笔下,人生尤其如同一场苦行.这苦行里,有鲜活的世人的形和影.倘若这一切消逝,那时间蹉跎停顿,亦便由此而终.再后来是江觉迟的《酥油》,让西藏之旅成为这个暑假必须要完成的一次身体力行.想来这也是缘分吧,我与雪域的缘分.

喜欢简单的生活,纯白的爱.徜徉在风景里,呼吸着自然中青草野花的气息,踮起脚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纯净而青涩地如花般在阳光里笑.

西藏,旅行者梦中的圣地,交织着神秘和传奇的圣地.

带着这个梦想,一个人,背起行囊,一路向西,直奔西藏,魂牵梦绕的地方.

此刻,踏上这片土地,我听到自己的心跳,还有梦绽放的声音.

还是那句话:梦里出现的人,醒来就要去见他,生活本该如此简单.

梦里去到过的地方,醒来毅然上路,生活本如此简单.

还算幸运,在西藏这么遥远的地方还有朋友在,才下火车便有人“接驾”,心里十分欢喜,也很感动.

朋友与我同一年毕业,后来考公务员到这边,在西藏某厅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十分忙碌,能来接我是和单位请了假的.

朋友说,他最近单位整改比较忙,正好我可以住他那儿,他住单位宿舍.

再三询问,知道我不是鸠占鹊巢,这才放心.

在拉萨十来天,朋友一直很忙,完全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有几日在他下班后能一起吃个饭,几乎很少见面.房子是他与单位同事合租的,百余平米,三室一厅,有厨房、卫生间、阳台,洗澡也都方便,一间空置的房子里还放了个自动机,扫视一圈,蛮温馨的,相当有家的感觉.

室友是四川人,他女朋友和我一样也是教师,暑假放得早,已经过来半个多月了,男朋友平时上班忙,她便宅居在家上网看电视.女孩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妹子,活泼大方,人也开朗,长得小巧玲珑,皮肤很白,笑起来两个浅浅的酒窝.就这样,在这间屋子,大多数时间成了我们两个女同胞的朝夕相对.

女孩温婉可亲的性格极讨人喜欢,看到她在男朋友面前撒娇耍泼的样子,逗得人直笑.在拉萨近十余天里,我们很谈得来,也渐渐知道她和男友的爱情故事,大学里恋爱到现在已经快五年了,一个在成都,一个在拉萨,这么远距离的恋爱,中间有过矛盾,但都坚持下来了,即将修成正果,奔赴婚姻围城.

一日闲聊,我问她:“不觉得苦吗?”她笑笑说:“苦啊!怎么不苦?在家那边工作,看到朋友下班后,都是成双成对地一起出去玩,甜甜蜜蜜,还真有说不出的羡慕.想他吧,那么远的距离.有时候打电话过去想让他哄哄吧,人家还在为工作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连和你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心里也挣扎呢,家人朋友也劝我放弃,可总割舍不下.自己也在想,我不和他在一起和谁在一起呢?有谁能像他那么纵容我,理解我?一个小眼神、小动作便能猜出你想干什么并提前为你做了的人,怎么离得开呢?在一起五年了,早彼此习惯了,若说放弃,就是在身上割肉,我怕疼.”听到这样的话,除了感叹,佩服,亦在心底祝福他们这段爱情相约白头,长长久久.

拉萨没有太多的现代化高楼,楼层普遍都三五层左右,站在高处,视线便哗啦一下开阔起来.去的当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站在藏式阁楼三层阳台上眺望,远山近树,房屋道路,还有随处飘动的五色经幡都在这蓝天白云之下呼之欲出,赏心悦目.脑海里萦绕着给学生教的那篇课文——《拉萨的天空》:天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在拉萨的第一天,第一顿饭,朋友是煞费了苦心的,我们搭出租去八廓街,我的注意力早被大街上精致雕花的藏式建筑与随处可见的彩旗、经幡,以及那些藏饰、藏服吸引了.

绕进一条八廓街的小巷,走在清幽的古巷里,感觉特别惬意.这里的黄昏是醉人的,古朴的建筑,方砖铺就的路,被来往的行人和转经的朝圣者磨得锃亮,很多藏族老百姓的老宅都保留着原貌,门前挂着吉祥的画和洁白的哈达,也有看上去很是威严的门神画,与汉族的门神不同.墙面上涂着白灰或是颜料,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更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肃然.小巷里间或有一扇门是开着的,从门口往里探看,院子里种满了花草,阁楼印着苔藓,有条黄毛狗眯缝着眼睛在一丛月季花下打盹.傍晚的老街鲜有几个人,偶尔也能遇到拿着转经筒转经的人,嘴里念念有词,一脸虔诚的样子.

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大昭寺广场,人一下子多了,或转经,或游玩,或拍照,还有街道两旁林立的卖琳琅商品的小店,热闹得很.

我们来到一家西藏民族餐厅,极具尼泊尔风情,室内装饰古香古色.厅内挂着七彩灯盏,透出暖暖的光晕,幽幽暗暗,却不单调,隐约透着一股明灭的暧昧来.

要了一壶甜茶,点了这里很有特色的牛肉咖喱米饭.尼泊尔优质大米味道很好,长长的一粒一粒,嚼在口里生津香甜,肉是牦牛肉,却很香滑,还配有精致的小菜,金黄烂熟的土豆块,酸酸开胃的萝卜条,辣椒酱也与别处不同,入口是甜,入喉之后辣劲才透出来.

用完餐,喝着飘香的甜茶,朋友告诉我,甜茶要用木头或是牛粪火熬制的才好喝,那香味悠长,是煤和焦炭火熬制比不过的.甜茶实际上就是奶和印度红茶的结合品,奶香茶香和糖糅和在一起,因为在西藏,就被打上了烙印,有了特别的滋味.这种饮品最早来自印度,英国人不远千里万里跑到西藏,喝起了这样的茶,喝着喝着,就传到了西藏民间.比起酥油茶,它制作更简单,又不需太多成本,口味比酥油茶更浓郁清香,也就成了藏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品着甜茶,环顾四周,在这里消费的既有藏族人,也有慕名来此的游客.一些藏族老人蹒跚踱步进了茶楼,他们三三两两,彼此间并不多话,喝甜茶的速度很慢,浅酌啜饮,好像在品味远逝的岁月悠长.

坐在靠窗的位置,很自然便能瞥见大昭寺前的行人与虔诚的转经者,看着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彩经幡,顿时把心绪梳理得异常清静,尘世间的浮躁与皆散去.这里的悠闲,这里的信仰,于身是一种沐浴,于心是一种净化.

傍晚的阳光昏黄暖煦,透着淡淡的凉薄,天空清澈的无遮拦,风却夹带着只有高原才有的清凉.这就是西藏吧,远离闹市,带着古朴与历史的厚度,高原上默默地随历史流转.一切都如此简单,又如此安然,仿佛是一壶甜茶,清香里带着淡淡的甜.

静静地在角落坐着,一杯甜茶,安静地叙旧,安静地聊天,安静地享受高原的一切,忽然有一份渴望,渴望时间能再慢一些,渴望这种恬淡能够更悠长一些.

一边就着甜茶啜饮,一边看着八廓街上熙攘的人群,那一个个磕长头的身影,让我想起了信仰,想起了耳熟能详的仓央嘉措情诗,以及他和玛吉阿米的爱情,心绪一下子飘得很远,很远……

所有的情愫,都融在这壶甜茶里.时间像是静止了,天地像是安静了,就这样,与友人面对面地坐着,不多言语,身心澄澈,静静品享,静静回味.

比起大多数怀揣梦想来到雪域高原寻找天堂,寻找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的人来说,我的西藏之行只能说是惭愧之极.与圣湖纳木错擦肩,与向往已久的莲花隐地墨脱无缘,更未曾一睹珠峰圣境.大多数时间却是在拉萨城里闲逛.或坐上装饰得花花绿绿,点缀着铃铛的三轮小篷车,或是搭乘出租车随处乱走(市内行程十元起价,途中常会拼车),或坐上城里为数不多的公交车,相当的便宜,且线路也长,从起点坐到终点,整个拉萨风貌便尽收眼底了.

说起来,那些人们津津乐道的风景大都距离市区比较远,拉萨市并不大,顶多三天就能转完了,我却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去感受这座城市,间或被无端的思绪困扰着,亦有豁然开朗的时候.这里是无处不充斥着宗教的地方,我的心也一次次经历着天堂地狱的拷问,我在一种遗世独立的孤独里进行着灵魂的洗礼.

这段路程,远比我脚的行程要远得多,也沉重得多.

在西藏,最扣动心弦的,不是高原凛冽的风,不是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却是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千百年来一直得以延续下去的淳朴与人性的良善.

这里每一处人文景观无不打上宗教与信仰的烙印.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扎基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在那高大树荫和各类奇花异草之间赫然耸立着的,仍是无可亵渎的庙宇.信仰的力量在这里被立成了一座通天神柱,虔诚的人们会在转经与朝拜中和诸佛耳语,祈盼能得到天赐之佑.

正如江觉迟在《酥油》里说的,走进任何一座庙宇,不管你抱着朝圣还是参观的心理,只要你走进去,大殿里酥油与檀香混合的气息都会把你变成神情肃穆的人.那些巨大厚重华丽而又庄严的雕梁佛像,会让你着迷,会使你震慑,透过高梁大柱,连同你的目光都会变得安定,那些或威严,或慈祥,或神武,或静柔的佛像,看着他们,你似乎也正受着神灵的召唤与洗礼,然后心会莫名变得澄澈,干净.满目富丽堂皇的彩绘壁画,唐卡哈达,又会让人不自禁的折服,一条条金纱贡缎从金刚大柱上飞扑而下,织锦绣玉的巨大宝幢,端坐于内堂,金碧辉煌.那四壁镂空,精雕细琢的彩绘神龛上,千百盏酥油灯齐放光芒,灯下的酥油花供品美轮美奂,冉冉升起的桑烟缭绕——在这飘渺华丽而又肃静的环境里,人仿佛已然穿越到时空隧道之中.安静,全世界都是安静的,即便狭小的禅房里挤满了前来朝拜和参观的人,这寺院的钟声,这朝拜的祈祷声,这虔诚的转经声,已然让人抽离了红尘俗世,飞升于天地之外.耳畔,眼里,唯有穿着宽大绛红僧袍的僧人口中念念有词,那些佛语箴言一句都听不懂,但那一刻人的内心却分明是在向佛,向善,向本真的自我靠拢.

有时候不禁会赞叹,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信仰的力量.在相对封闭的庙堂内,或肃静、或热闹、或辉煌、或斑驳、或华彩、或黯淡的光影与氛围里,人更深的却是在体验自身的渺小,一切皆如尘埃.那种感觉就仿佛你原本还身在八廓街繁华与喧闹之中,忽地就被另一种力量转移到空旷的高原草甸,周围没有一个人,呼啸的风拨动飞扬的经幡,褐黑色的玛尼堆高高叠起,直插云霄,远处有秃鹫和鹰的哀鸣.云那么低,天那么蓝又那么洁净,天边的雾气正在氤氲,你的心从起初的害怕、孤独,转为对自然对生命无比的虔诚与敬畏.那一刻,你不再顾忌和烦恼未来不可预知的种种,你甚至可以丢下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自由呼吸.不去管自家的房子是不是够大,够明亮,不去想自己的工资够不够花.那一刻,你只想如孩子般无忧无虑地活着,你甚至想到及时行乐,岁月不待.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无知无畏也意味着无爱无情,不知抬头三尺有神灵,不知慈爱与感恩.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它失去了凝聚之核,在面临灾难与考验之时,表现更多的是自私,是抢夺,是溃散,是兽性比人性多一些的极端和偏执.

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回归宗教,才能得到上苍庇佑与救赎.能人佛学禅境,或进基督窄门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心存敬畏与感恩,却是一种向善的趋向,是走向和谐的调剂.宗教也好,道德也好,政治也好,无不是在协调一个团体的正常运行,人在社会之中,必将受到章法与规则的种种束缚,其间,宗教与道德的范围最广,约束力亦最广,甚至于泛泛.但不能不说其力有拔山之功,宗教会使人回到精神生活的源头,回到最初的那种存在状态,使我们想起已经遗忘和荒废的“寻根”,寻自我之根,寻生命之根.

早在几百年前,雨果就说过一段名言:“灵魂在世上将感到难堪的孤独,倘使它在其他的灵魂中间,遇不见一个伙伴;在人间共当患难,在天上同享快乐.两个灵魂经过长期的相互摸索,而相互认识,认出彼此是相似相同之后,它们中间便产生一种像它们本身一样热烈而纯洁的团结,这团结从人世间开始,到了天上还不会终了.这团结便是爱情,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世人能理解的甚为稀少.这爱情便是宗教,它能把爱的对象神化.它用忠诚和热情维持自己的生命,在它看来,最巨大的牺牲便是最甜蜜的幸福.”如此说来,宗教是通过人的理性投入和情感承诺而换得的一份人神契约,它预言了关于爱与不弃、忏悔与洗罪、赎救与重生的美好神话.广义而言,宗教是把人对意义的永恒追求用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荣格认为世界上各大宗教都体现了一种英勇和尝试,那就是试图抓住灵魂的本性和拯救的可能,一切与这种目的相关的虔诚的态度都是一种宗教感的幻化.

对宗教和信仰,我终究只是在门外,平素喜欢钻研点禅佛茶趣,也是隔皮搔痒,终究不得要领.偏偏此刻,思绪就能将自己带得那样远,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布达拉宫高墙之外那条长长的转经路,无数只摇动的经筒,虔诚而来的朝拜者……时间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轮转,流逝.只是随人群一起走着,走着,不问来路,也不问去处,将一颗俗世之心放逐,在宁静与安然里回归.

还记得走进大昭寺的时候,看到门口那一面看似普通无奇的墙壁前,布满虔诚而来的人,他们或诵经,或五体投地朝拜,或转动经筒祷告.其中一位男子衣衫已然辨不清颜色,膝盖处绑着的垫子全破损了,露出点点棉絮和斑斑血迹,那沧桑看不出年龄的额头结着厚厚的血痂,却一脸的安然,闭目跪拜,有人往他身边的碗里塞钱,只见他无邪地对好心人微笑,却从不回头看一眼钱是多少面值.后来在大昭寺内,我又遇见了他,拿着满满一壶酥油往一个个佛灯里添加,一个佛堂一个佛堂地祈祷跪拜,还不停地从身边褡裢里掏出一张一张纸币献给佛像,似是在做着最隆重的事情,虔诚得近乎愚昧,我却不由得被感染了,心底生出一股深深的敬佩.

我是一个人去的罗布林卡,并将大半天时间耗费在这所宝贝园林,不见得它有多富丽堂皇,只是被一种氛围影响得动弹不得.只想那样走着,走着,从一个院门走到另一个院门,从一个园子走到另一个园子,或山环水绕,或树木葱茏,或花团锦簇,或幽静寂寥,或人客如织,或荒废倾埤……每一处都是不同的,正如时间空间之内,我们很难踏入同一条河流.

穿着旗袍,打着阳伞,怀揣沉重的心事,我走得极慢,脚步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幽静小道上,我被一种忧郁深深地笼罩着.彼时彼刻,我便是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在寂寥与落寞中,我想到了仓央嘉措,那个世间最美情郎的天才诗人.

行宫内满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华丽的车帷、精雕细琢的画梁、各色的珍奇宝物,都被隔在一个远远的地方供人们赏玩膜拜,浮华之下却是阴湿的弄堂,没有自由的束缚.仓央嘉措,这个年轻的诗人,他原本可以在自小生长的地方,与心爱的姑娘逐马放牧,却因所谓的机缘成了一代活佛,在高大宫墙之内压抑着自己内心所有的渴望.当他勇敢地与权力宗教对抗的时候,悲剧也在等着他,当他蔑视这湮灭人性的礼教之时,他也把自己送上了祭坛.好在这一生,他走的快意恩仇,走的慷慨悲歌,走的大义凛然.他走了,却也在世界屋脊上写下了不朽传奇.

在罗布林卡,心底反复寻思着仓央嘉措的那两句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怎样一种圣洁的孤独啊?那仿佛是雪域千年不化的冰川,那闪耀的洁白会让人不敢直视,宗教固然伟大,爱情固然高尚,能让人屹立于天地间的却是闪耀的人性,一种本真的跃然.正如沈从文所说:“我愿建一座希腊神殿,里面供奉着人性.”人性之光是最纯粹的生命之光,在仓央嘉措的一生里,他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灵魂之光建了一座神殿,让人敬仰的不是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是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却是他身上至善至纯的精神.

想来,无论时隔多久,我依然会记得在罗布林卡,在那片烁烁其华的格桑花园里,内心涌动起的孤独感,而后又被一种充盈所替代的过程.那种感觉如此透彻,你的孤独并不需要被理解,也不需要被窥见,像一阵风雨似的,经过黑云压城的沉闷之后,便下起一阵淋漓酣畅的雨,落得个茫茫大地澄澈干净.那时候风烟俱清,上下天光,是闲看云卷云舒的悠然,即便孤独,亦有一份优雅在里面.

是啊,风景总是会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唯灵魂使人奋起、逼近、正直地站立着.

在扎基寺那个午后,亦是充满奇幻和美妙的.带着满肚子的情绪去,却被佛堂之上那种浓郁的气氛吸走了,最终归于淡定和安然.

朋友说的对,在西藏这个地方,待的越久,心就会越空,手总想被牵着,肩总想倚靠着……正是这样的情绪让自己心中烦闷不已.那顿午餐,我一个人竟然横扫了一份藏面,一份扬州炒饭,消化了一壶甜茶,还有两罐青稞酒.

一个人踏路,沿途与目标的风景,尽收眼底,却总有一丝寂寥无计可消除.带着那点失落,我登上寺顶,俯瞰四周,柏枝的浓香扑面而来,夹杂着白酒的辛辣与芬芳一同飘散,这座寺院是藏族人的财神庙,来朝拜的人除了祈求神灵保佑,多为求财求富贵的,祭拜的物品亦与其它寺院有差别,焚烧柏枝,敬送酒品,连供奉的币值都比别的地方大.

正午的阳光耀眼,灼烧着人的皮肤犹如柏枝在吱吱地燃烧,整个寺院也恹恹地少了几分活气,信步走进一座禅房,红衣卧在松软的垫子上打瞌睡,零落的几个游客被导游带领着从一间屋子走进另一间屋子.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似乎觉得倦了,这一切与己何干?

百无聊赖,我走进寺院顶的一处侧门,看样子是新翻修的佛堂,里面很安静,没有住僧人,只堆放着些杂物,走近还能闻到些油彩的气味.

就在寺顶那一处僻静之地,虚掩起房门,无人打扰,坐在台阶上,看着眼前色彩丰富的琉璃宫墙和天空大朵大朵的浮云,内心充满着孤寂与凉薄,然后想起安妮的话:当一个人仰望天空之时,他并不想寻找点什么,他只是孤单

心底种种倔强的念头在近三小时的里被淡化了,手机里反复放着《深谷幽兰》这首曲子,从来没有那样安静地听一首歌,无声的旋律一点点敲击心坎,而后将整个自己在一秒秒的时间里消融,消融,从而轻盈,轻盈成一片光洁的羽毛,随着青天白云一起飞扬,飘散.在亦真亦幻的遐想里,倚靠着身边的扶手沉沉睡去……醒来周身一凉,原来太阳折射下的光暖早已走远,而我,便在这休憩中已然消解所有的愁绪,蓦然抬头,但见云丝悠然,那一刻竟又是美的,惬意极了.

在诧异于思绪的无踪之时,亦在心底享受这份躁动后的宁静,云澈水清心也明,不是吗?

一直都想有这样的一次旅行,起点是我,终点是梦,遥远且漫长,却舍不得停下.于是,就这样走着,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让风在身体和脸庞雕刻岁月的痕迹.

责任编辑:子嫣

心灵论文范文结:

关于心灵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心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