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审大地相关论文例文 跟乌审大地(外一篇)方面论文范例

本论文可用于乌审大地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乌审大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乌审大地(外一篇)

职业车手总是稳健酷帅.比如我搭乘的5号4圈越野,网名大叔的山西车手,腰背挺直,高大威猛,戴着墨镜的脸面无表情……我和另一位本土女作家上车,彼此简单寒暄后.他扔过一句“姑娘们,有事及时沟通啊!”便专注开车,再不发声.

车内音乐却一直都响着.一首又一首温柔的情歌.

窗外,乌审大地一路绵延,蓝得炫目的天幕下,棉质的细沙、起伏的曲线.上覆刚刚泛绿的植被……没有村庄,不见人烟,生命体只有几只闲适的马匹、群牛和无名的飞鸟.

这样的空旷寂寥,这样一块人类暂时还没有非分染指的土地.不知怎么却携带着一种原始的神秘.散发着处女般的芬芳.让走近她的人.无论男女,按捺不住探究的冲动.

我听到对讲机里伴随着车队的长驱直入发出越来越兴奋的声响,看到面无表情的大叔,渐渐松弛下来,间或发出一两声简短的慨叹.

蒙古馅饼、奶酪、酪丹、羊背子,放置进牛肉干、炒米、油炸炸的奶茶……这些是寻常的.还有一些我所不熟悉的:由打碎的炒米、红枣、黑糖、黄油制作而成的不知名甜品.比沙琪玛还甜腻酥松:一道叫稀拉米的汤品,是炒过的黄米熬制成稀粥.然后汆入饺子

在乌审吃的第一顿,纯正的蒙餐,没有一丝菜叶.

来自上海、山西、陕西等几地的玩家,自然是没吃过这样的饮食,连鄂尔多斯本土许多人也是第一次.餐桌上.大家对食品制作过程探究的兴趣不亚于吃本身.牧家乐的主人是腼腆内向的蒙古男人,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努力解释每道食物的名字及来源——舌尖上的鄂尔多斯.远比外界想象中丰富细腻得多,看那一锅貌似粗放的炖羊肉,它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念念难忘啊.

“非常美味.就是有点不好消化……”一位打着饱嗝捧着大肚子的外地摄影师悄声说道.我掩嘴而笑——这块土地上的美食,高能量、重口味,与这块辽阔空旷的疆域匹配而生.常年待在逼仄空间的都市中人,缺乏真正的运动,弱化的消化系统,已无法消受这样的美食!如今,他们不远千里跋涉而来.伴随着激动的心跳挺进这块人烟稀少的土地,我能感觉到,他们都深藏着释放灵魂与肉体的强烈渴望.

如今的寺庙,许多已沦为世俗的名利场.无数人拿上真金百银,车水马龙、三叩九拜,去与佛祖做等价交换.

这不是信仰.

乌审召是寂寞的.虽然它是乌审境内规模最大的召庙,虽然它已历300多年的风雨,虽然蓝天白云下,它美丽得不可思议.

我们到达的时候,是下午时分,除哥哥们平静祥和的诵经声外,只听见寄居于此的鸽群扑棱翅膀的声响.

乌审召,它是如此安宁肃穆.在这样安宁肃穆的氛围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纯净,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召庙,第一次,我点着了酥油灯,为心中所爱的人祈福……

佛教,可以不信,不可以不敬.

与展开深入对话是在陶日木庙.“世间有多少灰尘,世界就有多少佛;人,即是佛,只是没有开悟……”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讲经师格桑,只有22岁.人虽然年轻,有慧根的他却对佛法有许多独到通透的理解,众人像被磁石吸住一般,紧紧围绕在他周围,静听他阐述佛法,那一瞬间感觉他的灵魂都在闪光……我突然理解佛教为何千年不衰一因为它的存在,是对人类巨大的抚慰与教育.

《敖包》

一粒粒石子

在心头堆砌

每一粒都是思念

当思念堆积如山

再无石子的时候

我只好将一颗碎去的心脏

当做祭品

献上

这首小诗,是我很早以前的习作.大多数的汉人,比如我,对敖包的认知停留在《敖包相会》上,以为它只和爱情有关,并不知道,敖包其实兼具许多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作为路标的存在.

“当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当眼花缭乱种种刺激让我们无所适从,当我们希望再造而无从着手,当我们希望传承却无所凭依,当我们举目四望,却发现竟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时候.它默默地在那里,指引着人们.”这是当地人对敖包文化的阐释.他们还有一种非常诗意的表达:敖包,是引导人们重归天堂草原的路标.

我们有幸完整地体验了一回敖包祭祀文化.

礼台上,放置着美酒、砖茶、点心以及酥油灯、松柏枝等.

礼台前,火盆里的烈火借助轻风熊熊燃烧.

在们诵经吹号声中,我们跪拜在地,一起捧起深蓝的哈达,向长生天祈求平安.之后,在牧人的引导下,大家点着酥油灯,捧起美酒杯,绕敖包慢行,边行走边用松柏枝蘸酒,抛洒向敖包.没有拿到酒具的,拾起地上的小碎石子抛洒.三圈后,盘腿坐定,跟着们诵经、祈祷……

号称“敖包之乡”的乌审.保留了鄂尔多斯最丰富的敖包文化,不止敖包数量多,名目也多.如陶日木庙,竟然供奉着“孔子敖包”,这在整个佛教界,恐怕也独一无二;还有一个著名的书敖包,每一块垒砌敖包的石头上刻着一本蒙古典籍的名字

敖包文化,只是鸟审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当这个世界无限膨胀,都急于挣脱传统的缰绳肆意驰骋的时候,乌审却将传统这根粗绳紧握手中,且越握越紧.

坐在轮椅里的阿腾都西,瘦小枯干、平和沉默,与人们印象中蒙古青年剽悍的形象有天壤之别.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工作台前,精心打磨一只银饰,神情专注.

这位“先天不足”的青年,却创立了一个响当当的银饰品牌——阿腾莎.除此之外,他亲手设计并制作了一款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大型鼻烟壶.用100斤白银打造的充满民族元素的艺术银碗,据说也是世界之最…..

阿腾都西只是这块广袤土地上众多文化户中的一个.

2013年,我在写作报告文学《鄂尔多斯:文化突围》时,曾走访过当地马文化户、小提琴文化户、根雕文化户、书敖包文化户……之后的一次拍摄活动,又走访了不少类似文化户,与银饰工艺师阿腾都西就是在那次活动中相遇

在乌审,最让人惊诧的就是文化户之多——散居的牧民,一户到另一户的距离相隔几里,十几里,有的甚至几十里!按常理推断,这样的居住状况,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可在乌审大地,文化户数不胜数,每个文化户还都身怀绝技,并且无一例外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个人收藏.

原因何在?

在乌审博物馆,馆存繁杂,但有整一层楼给了本土名士,而且,文化名人放在了政治人物之前,在我们这个总让领导先走一步的国度,似乎很不寻常.

也许,这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为什么会给人文化气息扑面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还要再来一次.”同车的山西的石女士,在深深呼吸了一口乌审草地清冽的空气后说:“喜欢这里人们的笑脸,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人安宁!”

三天,我们仅仅掀开了乌审面纱的一角.

从这一角,我们瞥见了风情.也瞥见了传统与质朴.而这种传统与质朴,带给人平静与安宁.

我听到几位车手在议论:“这是一个最适合打造自驾游的地方.”看来,他们已然体会到了在这片开阔的疆域任性驰骋的快感.同时在这里也困顿于狭窄空间的身体与灵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松弛与释放.

这里,不需要征服,只需要和谐共处.就像蒙古族人一贯倡导的那样.

根脉

叫做昭君的故乡.不过几十里远.我也很少回去.每次回去,总有绵细隐秘的疼痛流淌.

那堵曾横亘在老屋旁边的土墙.密密麻麻的缝隙里,塞满了我的私语与指印.如今,它已为硬邦邦的红砖墙所取代,像我记忆中故乡的一切风物,只有在梦境里,才会偶然重现.

“你的胞衣还埋在那个院子里.”我幼年离开村子时,还是小青年的邻居大哥,如今已满脸岁月斑驳.明晃晃的阳光照在他的鬓角上.白花花的刺目,根本无法与我记忆中的模样重合.我知道,他也认不出我了,当我报出我的小名时.他张大嘴巴打量一番后,脱口而出的竟是我人生的最起点.

大多数的时候,我总是微笑或大笑着,看上去,我几乎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代名词.只有与我最亲近的人才知道,我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快乐自在.

事实上,一直以来,忧伤,如影随形.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整个少女时代,我都被这三个小区保安常问的问题深深困扰,以至在整个青春期,都充满了痛苦和焦虑.

成年后.我终于找到了规避这种忧伤焦虑的方法.我发现,物质可以消弭精神,只要沉溺于物质多一点,学会不再追问,忧伤焦虑的感觉就可以大幅降减.果然奏效.这么多年来,我快乐了很多,至少表面看起来,我已归位到据说是事事持乐观态度的射手座.只是那个同样的梦境仍然会反反复复地出现:我急切地要追上自己踮着小脚的祖母,和她一起回到自己最安全最熟悉的老屋,可是白茫茫的天地里,只有我一个人,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每一回,我都会哭醒.

说着一口流利京片子,却一个汉字都不会写的,是我的亲表妹.两周岁时父母带她去了加拿大,当她再次出现在亲人们面前时,已亭亭玉立.

在她只有一周岁的时候,第一次被带回家乡,圆眼杏核,肉胳膊肉腿.所有人都争着抱她,可她最喜欢我,一看见我总是伸出双臂,让我抱她.我就抱着软软的她,走东串西.逗得她咯咯乱笑……她离开中国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会时时想念她.有一种血脉阻断的痛感.

如今,她站在眼前,俨然小大人般,让我们有些恍惚,不过只是一瞬间.血脉亲情很快战胜了那种陌生,兄弟姊妹们很快包围了她和她交流.

明明一样的语言,她甚至出于礼貌与修养,没夹杂一句英文.但我们却感觉到无法到达彼此心灵的彼岸:明明一样的血脉,却像雅鲁藏布江和太湖水一样无法汇聚融合.兄弟姊妹们都感觉到了,已是另一个国度的人,价值观不同,行事方法不同.表达方式不同……

她回到加拿大后,有一段时间,我隐隐期望她能和国内的亲人们保持联系,可是,没有.此后,表妹在亲人中,只剩下了一个形式上的名字.

我有时会想,黄皮肤的,当她成年后,会不会如我一样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根系萎缩而有身世飘零之感?还能不能感知“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样中国诗词的意境?

一直困扰我的那个梦,似乎也正在困扰我的族群.

盛夏,天气像刚掀开的笼屉,腾腾冒着热气.我和中小企业促进会的会员们,自驾从鄂尔多斯经由杀虎口到达晋陕,意欲对有机农业进行一次深度的探访.

在长安一家酒店会议室.热衷思考勤于追问的会长董志强,问做有机苹果的公司老总:作为当地有名农企,真实处境到底如何?

我看到那位老总笑了,纵横的鱼尾纹里却挤满了苦涩与无奈.他抱怨,有机牌子鱼龙混杂,市场环境混乱,人们又严重缺乏互信,企业生存艰难.

促进会里的80后企业家杨磊也表达,在当下这种环境中,他对有机农业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他说有机农业,他只做下,只把它当做一顶事业或一个梦想.

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食品安全危机及互信危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身为新闻人的我,也曾无数次追问,而每一回都陷入无限的空茫中.

直到在山西的王家大院.步量了那里的角角落落,手指轻划过那些陈旧的青砖瓦砾,就像当年.我总是轻划过故乡老屋旁那堵充满裂缝的土墙一样,我才隐约感觉到,似乎触碰到了什么……

卖豆腐起家而兴旺数百年的王家.大院的设计与格局几乎就是古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行事风格及复杂心理的集中折射.

那些书写在亭台楼阁间的堂号楹联,那些镌刻在石碑石柱石阶上的告示训诫.那些蕴藉在一砖一瓦中勤俭忠孝的观念……经过时间的淬炼,传统形成了许多坚定的东西,固化在在民族血液中世代绵延.

“根脉的存在方式有时候是无形的.有时候是有形的.有形的,容易遭受野蛮的蹂躏,也容易以物化的形式烟消云散;无形的,却在心中,在骨髓中,在千百年来沧海桑田永恒不改的灵魂里.是血脉,是魂魄.烧不死,砸不烂,风吹不朽,霜侵不变.”老淮枯蝉的观点.

可惜现实的物欲消解了传统的力量.现代的中国与历史血脉做了人为的切断,世代滋养我们生命的精神家园因此变得模糊、遥远、荒草连天

作为个体,我感受到了我缺乏某种精神滋养的族群.正在经历深刻的迷茫与躁动——也许.这才是症结所在.

不知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比别的民族更执著于追寻自己的根脉……同行的靳云鹏说.

他说的一点没错.当我在浩繁的探究百家姓渊源的书籍里找到有关我姓氏的那一本时,我的心莫名地悸动.好像自己前生后世的答案都隐藏在这本书里.

而当我站在黄帝陵的千年松柏下、晋地的洪洞大槐树旁、长安的古建群中,我像回家一样感觉到舒适亲切.我记忆中失散的碎片开始变得完整,有一种经脉被打通的快感,我甚至有些冲动地想在她们脚下扎顶帐篷.酣睡一回.看能不能破除那个总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噩梦……

于是,我想,行进的路上,有些东西势必要丢掉,而有些东西必须要留住,比如,根脉.

乌审大地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乌审大地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乌审大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