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理论方面论文范本 和新时代语境下的国企党建理论和实践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创新理论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创新理论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新时代语境下的国企党建理论和实践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在更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新时代党建理论或思想及其践行的一种简明概括或简称,而决不仅仅限于政治层面上的政治信念、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和政治文化等事项领域中的政治规矩或要求.依此,对于新时代背景和语境下的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来说,需要更自觉地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定位.就宏观层面而言,国企党建是中国的党建理论或思想及其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本质上是由于国企与中国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的密切关系;在中微观层面上,国企党建除了要努力做好自我管理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的党建日常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纯洁性、先进性和引领力,还要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全面领导能力建设,牢固树立国企高效、清廉、负责的社会公众形象.

关键词:党建创新;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中铁工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治国理政架构革新尤其是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的成效卓著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以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0 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和第一方略.这不仅意味着新时代中国政治领导作用(目标)或治国理政方式的诸多深刻改变,而且对中国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或语境下,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深远的政治与理论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党建理论及其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最初是作为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在十八大之后提出、实施的.2014 年10 月,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此作了动员部署.随后,“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构成部分.许多学者进而分析认为,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而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上述理论阐释在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短期背景或语境下来考量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面向一个中长期的时间段(比如十九大报告所涵指的新中国建国百年之前的整个时期)并从一个更广义的意境上来理解执政党尤其是中国的建设,那么它就是一个要复杂得多的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党的建设理论”呢? 一般而言,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看,往往由政党的理论纲领或党章所规定的作为一个政治组织的理论信仰、政治追求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及其践行,可称之为党的建设理论或思想.[2] 很显然,不同时代或阶级的政党有着并不相同的党建理论或思想,而同一个政党的党建理论或思想与该政党的实际状况也未必一定是一致的.具体地说,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在内的现代政党的党建理论或思想,② 应是涵盖如下三个方面或要素的整体:构建一种系统性的政治哲学或理论,提出一个“好社会”愿景,践行一种新政治实践.“政治哲学或理论”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的合理性、政治正确性和令人信服性,即基于科学认知与表述方式的对所代表社会阶级或阶层政治利益与关切的学理性表达,因而至少对于目标受众来说是具有长久性说服力的;“好社会”愿景的首要特征,除了其现实可实现性,是它的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内在统一,而判断这种统一性的最高理据就是政党所信奉的“政治哲学或理论”———无原则地顺从流动的“民意”甚或诉诸民粹主义并不能确保其最终意义上的政治合法性;“新政治实践”的践行,既体现在它治理国家或变革现实经济社会目标上的切实成效,也体现为政党自身的组织先进性及其建设努力.无疑,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这样一种理解是尤其适当的.或者说,上述三个要素的整体及其内在统一,是其党建理论或思想的精髓命脉.

更进一步说,任何一个现代政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都必须通过“党的建设”精心打造自己完整的“政治愿景”,也就是主动与及时形(重)塑自己“治国理政”的总体目标及其实践方略.具体而言,它包括三个层面:(阶段性)政治目标、对政治目标的意识形态阐释、政治战略.“政治目标”是执政党在执政任期内(短期)和中长期内(10-50年)承诺或希望实现的政治统治(治理)目标,具体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尽管有时会缩略成为某一个政治口号或术语.比如,中国同时坚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四个现代化”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短期性目标.完整意义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包括三个构成部分,即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性分析、对一个替代性理想社会的政治构想、走向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现实路径,但从狭义上说,它是指对政治目标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理论阐释,同时又对所对应的政治战略构成一种政治正确性与合法性意义上的规约.[3]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它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战略”可以大致概括为执政党在任期内既符合其政治目标(理想),又经过一些意识形态阐释或“修饰”的“治国理政”方略或战略,主要涉及到对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等治理领域之间以及政治制度体系本身层面上的重大议题的理解与应对.依此而言,我们今天讨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划定为这一范围.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超越对“四个全面”的“一总三分”或“一体三翼”构架的诠释: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体目标,而“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动力、手段与保障,并作出更广阔视野下的另一种阐释: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只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应地,把“四个全面”都作一种政治战略层面上的诠释.①依此,也许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建设”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阐释”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作些更深入的思考.

在政治目标层面上,其实,党和政府始终强调的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改革开放.也就是说,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和前进方向,是不容质疑和挑战的.然而,如今社会上确有不少人群甚至是各界精英已经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口号下挑战(或抛弃)这样一个底线.②因此,确有必要重新表述我们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而简单地说建(设)成“小康社会”可能有些模糊或不够清晰.这大概也是为什么,2013 年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许多人只喜欢讲后半句),而2015 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自然资源是国有财产,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总之,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目前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只应是通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而不是其他.

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十分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论的最重要逻辑和事实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政治判断.[4] 但由此也不难推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阶段性和过渡性的.我们当然不能人为地引入和推广一些不适合现阶段客观实际的经济政治制度举措———比如消灭资本或市场,但也不能因此就回避大量现行制度举措的暂时性甚或落后性———比如对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的诸多优惠政策(大都以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公正和生态环境牺牲为代价),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社会主义取向的“升级改造”.因此,如何强化与完善我们政治目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阐释,其实是一个不容忽视或回避的问题.举例来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修改后新《党章》明确规定的政治目标与宗旨.但是,随后几年来出台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构想、改革方案和战略举措的许多政策文件,对这方面的阐述仍是不充分的,使得我们的社会精英和中高级干部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不甚了了,甚至是一种漠视(鄙视)的心态.[5] 需特别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能等同于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阐释.这是因为,一方面,(核心)价值观只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理念或原则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比如不太涉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另一方面,目前所作的“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概括,事实上是一种“底线式”而不是“高线式”的归纳.[6] 也就是说,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并不强烈或充分.

因此,上述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党的建设理论或思想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性看法.第一,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方面的党的建设或“五大建设”,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基础则是思想建设.[1]62那么,应如何推进中国新时代的思想建设呢? 笔者认为,其核心是在党的纲领、党章和国家权威文献中系统回答如下两个问题,即进一步阐明当代(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取向与“好社会”愿景及其“新政治实践”过渡战略,将这些政治理念(举措)深入党心、民心并切实做到身体力行.第二,“全面从严治党”在更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新时代党建理论或思想及其践行的一种简明概括或简称,而决不仅限于政治层面上的政治信念、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和政治文化等事项领域中的政治规矩或要求.依此而言,十八届党高举败的大旗来强力推进党的建设,是非常正确的,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实效.但必须明确,政治高压和强力的诸多乃至非常态举措,是为了更深入与制度化地彻底解决腐败问题、加强执政党全面建设赢得时间、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目标来说,除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坚定立场与后续举措,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推进深层性、常态化的制度改革与完善,从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新时代背景和语境下国企党建的政治重要性及其创新要求

像其他重大政治议题一样,对于党的建设,十九大报告也在其整体架构中的三个不同部分作了分别而系统的阐述.一是在第一大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中,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并由此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革;[1]7-8二是在第三大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并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践行这一理念的基本方略;[1]20-21,26 三是在第十三大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的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8 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61-68可以说,上述阐述既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理论部分或维度,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政策或行动纲领.① 而从前文论及的党建理论或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来看,它更多属于其中的第三个层面即“新政治实践及其践行”部分,尤其是执政党自身的广义的政治建设———比如,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小标题下,共提到了“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路线”“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政治担当”和“ 政治本色” 等14 个所指各不相同的表述.[1]62-63而它的第一个层面和第二个层面,主要是由报告的其他部分甚至报告整体来完成阐述的.比如,报告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2020 年之前、2020-2035 年、2035-2049 年)是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目标的未来好社会愿景的集中描绘,而“四个新”(即新时代、新愿景、新使命、新征程)和“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则可以大致理解为对一种新的政治哲学观或理论的概要阐述.

因而,对于新时代背景和语境下的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来说,需要更自觉地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定位.就宏观层面而言,国企党建是中国的党建理论或思想及其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本质上是由于国企与中国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的密切关系.①概括地说,这其中包括三个不可动摇的基本性理论前提或政治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的整体;社会主义经济(企业)制度的稳固与发展离不开国企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中国领导是确保国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障和发展动力.相应地,新时期国企党建的核心目标或基本任务,是从思想上和政治上解决好如下“三重关系”:一是国企改革与全面深化经济(企业)改革的关系,二是国企发展与巩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企业)制度的关系,三是国企发展与巩固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也就是说,必须意识到,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21 无论是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方略、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还是对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等其他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都具有一种决定性的意义.对此,国企党建不仅要有足够的政治自信,而且要把这种“大道理”向全党、向整个社会讲清楚.

在中微观层面上,国企党建除了努力做好自我管理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日常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纯洁性、先进性和引领力,还要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全面领导能力建设,牢固树立国企高效、清廉、负责的社会公众形象.可以说,“效率”“经济”“社会与环境责任”,既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国企的合理预期和评价标准,也是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国有国营企业饱受诟病的“软肋”或“痛点”(尤其是效率).②应该说,经过近40 年不断拓展与深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后,我们对上述问题已经可以有一个更为理性、更为科学的回答或阐释.比如,对于国企的经营管理,我们既不能简单说国有、国营或国控企业一定会导致低收益率或竞争力低下的结果[7] ———如今我们有如此多的国有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截至2016 年进入世界500 强的110 家中国企业中国企就有83 家)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也不能说国企历史上曾经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义务都只是一种“乌托邦试验”或“美丽的错误”———社会主义社会中制度保障绝大数社会成员的充分就业与合理收入绝不只是公民经济权利及其实现层面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尽管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长期性国情基础,我们对于国企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或预期应该是始终明确的:它们不但是经营高效的和管理的,而且是愿意和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与环境责任的.

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政治正确地理解十九大报告中“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离开了前者的巩固和发展是很难真正做到对后者的鼓励、支持、引导的,才可以理解其中还提到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本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33 等具体目标性要求.也就是说,新时代条件下的公有制经济和国企首先是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问题,而不简单是一个产权明晰化与经营市场化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继续“国退民进”甚或清理“红色财团”的问题.③

上述两个层面相结合,在笔者看来,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或“基点”.具体来说,它包括如下三个方面或重点议题领域.

一是国企党建的理论与思想基础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除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这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意味着或指向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而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国企则扮演着这样一种新型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实践者与推动者的角色.

二是国企党建的目标愿景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强调国企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中的主导(主体)地位,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能力的主要体现.但除此之外,国企至少还肩负着如下三个方面的职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体制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和企业管理模式的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经济的主要载体.应该说,新时期国企的经济调控与引领功能仍被高度重视并委以重任,但对于后三者的认识程度似乎还欠充分,有些方面则是缺乏共识.比如,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国企管理或经营模式还是否需要或应该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所区别,在主流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界显然已成为一个争议性的论题.

三是先驱性或代表性的国企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建党与制度治党举措,比如公司舆论环境营造、组织规章规约、制度化学习要求、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性做法,对于国企党建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有效服务于“提高效率”“”“重塑形象”等方面的国企发展目标.尤其是,基于思想理论建设的党建理论和新政治实践,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环境责任履责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成为一个内在契合的良性互动过程.

必须看到,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十八大以来已经成为以为核心的党着力领导开展的政策议题领域.在2016 年10 月10-11 日举行的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对于加强国企党建的总体目标,总书记指出,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对于强化国企党建的总体要求,总书记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坚持和改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而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8]

这次会议之前,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与1997 年1 月24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主旨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相比,新的《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并作出部署.《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履职行权的监督;适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需要,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党随后以雷厉风行的立场姿态、利用政治巡视等多种体制机制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切实推动国企党建的改革创新.比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坚决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截至2016 年12 月,所监管的102 家企业,全部开展并将完成章程修订,把党建要求明确写入章程;83 家建立董事会的企业2017年内全部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企业应配备85 名专职副书记,2017 年内也全部配备到位,同时还配齐配强党务工作人员;全面推行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组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经理层作出决定的制度,等等.[9]

三、新时期的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以“中铁工服”为例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与思考,“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工服”)的党建创新探索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中铁工服” 是世界500 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工程管理服务的管理技术型企业.“中铁工服”秉承“为地下工程服务”的使命,致力于让工程技术更简单、工程建设更安全、工程管理更高效,主要从事装备管理及研发服务、施工技术服务、信息化技术服务等三大业务,拥有中国盾构机5D 技术中心和国内最大的盾构租赁平台.“中铁工服”党委紧紧围绕党管国企的总体要求,推进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紧密结合,明确提出了“不忘初心、为党工作”的企业党建工作方针,将ISO9001 标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公司党建,积极探索大党建、思想建党、党建制度与活动规范化等国企党建的有效实践,有力地发挥了党委在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与政治核心作用,特色的政治优势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内容之一.“中铁工服”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依托跨界的技术优势、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特色的政治优势,致力于将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掘进机租赁商、掘进机大数据中心、掘进机旧机交易中心和配件交易中心,并为打造一流地下工程服务商、培育地下工程领域的中国服务品牌而努力奋斗.

对于笔者及其研究团队来说,我们尤为关注的是,一方面,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究竟是如何在“中铁工服”这样的基层国企得以贯彻落实的.进一步说,只有像“中铁工服”这样的基层国企不再是凤毛麟角式的党建明星才真正表明,我们坚持和加强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努力已经进入常态化,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2014 年起国企政治巡视所暴露出的党的领导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突出问题.[10] 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对“中铁工服”做一种政治哲学或三维党建理论视野下的个例解析,尤其是在企业党建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如何将全党的政治目标、好社会愿景和新政治实践,与国企的政治自觉、发展目标优化和党建制度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感兴趣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党务制度化管理,而是、制度治党和思想建党等“大党建”举措在何种意义与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和社会与环境责任的综合性提升,实质性赋予或丰富了国企的社会主义意涵.

为此,2017 年12 月17-19 日,北京大学课题组一行五人,前往位于成都市的“中铁工服”进行了关于国企党建制度创新方面的考察调研.课题组与公司党委共同举行了“中铁工服”党建交流会,深入了解了公司党建尤其是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情况.概括地说,它包括六个主要方面或元素:一是“制度建党”.公司从2015 年开始利用风险管控“大党建思维”,构建党管国企体系,推动企业党政治理体系的深入融合,并将模块分区党建写入公司章程.二是“思想建党”,淬炼党员对党的忠诚本色.其具体措施包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和规划;加强领导班子成员思想建设(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向党委汇报思想学习状况);阅读马列原著;开展企业宣传.三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四是“组织建党”,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集中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五是落实“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和败工作常抓不懈,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党委的监督工作和廉洁教育.六是以“党建带工建”,深入贯彻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服务型群团组织.公司充分重视测评情况使用,加强工会的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充分保障女职工权益.共青团工作中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导师带徒弟模式等.

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把“中铁工服”党建活动上的主要特色或优势概括为如下“三个创新”:一是党建制度化上的创新———着眼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即如何通过党建来促进国企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二是思想建党上的创新———着眼于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培育.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大力增强党在国企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三是党建带工建上的创新———着眼于新型国企内部运行机制和形象建设,即如何通过企业管理形式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工建开展.

综上所述,“中铁工服”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国有企业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开展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十分难得的个例,值得充分肯定与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将党的政治领导与核心作用内嵌到国企的现代治理架构机制和旗帜鲜明地在基层国企中开展思想建(强)党方面.当然,至少同样重要的是,“中铁工服”这一案例也提出或彰显了新时代国企党建创新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在中微观层面上,国企的党建目标当然不应局限于事务性的日常化党务管理(“党要管党”),但究竟应如何定位于或服务党和国家的国企生产经营目标(造就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和国企发展目标(“党管国企”),所涉及的远不只是一个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问题.相应地,党的领导与建设创新也就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企有关党的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与完善问题,而首先是整个国企管理与发展体制如何体现党的全面领导或社会主义取向的问题.这其中,笔者认为,如下两个议题领域是特别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讨论的.其一,国企党建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育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切实体现其生命力和战斗力;其二,国企党建如何实现“以党建带工建”的基本目标,除了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国企党建的一个核心性任务是推动企业的化管理与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不同群体(工人、青年、妇女、社团)对于企业的管理参与水平,大力营造基于对国家与全社会责任的企业集体意识或共同体感.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18 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志明. 党的建设理论学习读本[M]. 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

[3]郇庆治.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生态马克思主义[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4).

[4]刘毅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J]. 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郇庆治,徐越. 三维视野下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展望[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6]戴木才.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4).

[7]肖亚庆. 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明显提高[EB/ OL]. 网易新闻. http:/ / news. 163. com/17/0224/10/ CE1ITESU00018AOQ. html.

[8]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0-12.

[9][深化政治巡视强化巡视整改]国务院国资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央企改革发展[EB/ OL]. 网易新闻. http:/ /news.163. com/16/1215/09/ C8AKD1LL00018AOQ. html.

[10]巡视组巡视55 家国企50 家有问题腐败风险大[EB/ OL]. 网易财经. http:/ / money. 163. com/15/1206/21/ BA6BC9UE00251OB6. html.

创新理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创新理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创新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军事理论论文结尾

2、文学理论论文

3、理论月刊

4、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5、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6、军事理论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