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基于战略性视角重塑一带一路新思路有关论文范本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一带一路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基于战略性视角重塑一带一路新思路

张祥建1,2, 何骏2

(1.紫金文创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0; 2.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200433)

眼摘 要演“一带一路” 战略正在打造全球交流动脉, 催生世界新变局, 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战略性视角, 作者从中国和平崛起、沿线国家共同利益和美国遏制战略分析了“一带一路” 的驱动力, 战略的根基在于基础设施互通、货币体系统一和文化认同, 提出“一带一路” 战略布局的重心在于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跨国经济走廊、营造多边合作格局.文章为深入了解“一带一路” 战略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 也有助于“一带一路” 战略的有序推进.

眼关键词演“一带一路”; 基础条件; 驱动力; 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 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7)04-0001-08

一、引言

自古以来, 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经济全球化时代, 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空前加深, 历史性机遇与全球性挑战复杂交织, 人类社会进入一个纷繁复杂的新阶段.一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发展中新经济体整体崛起,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大西洋沿岸向亚太地区转移; 二是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当今世界格局正从美国一霸独强向多极化发展; 三是人类文明格局变化, 西方文明的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单边主义已经难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 目前亟需构建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狭隘的民粹主义的新型人类价值观和多样化的文明发展格局; 四是中国正面临美国“亚太再平衡” 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 高标准贸易规制的遏制, 需要寻求西部通往中亚、欧洲的通道和战略空间, 这也是欧亚经济互补、和谐发展的需要.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 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一带一路” 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 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 东牵亚太经济圈, 西系欧洲经济圈, 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一带一路” 战略旨在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 从海陆至空间, 从纵向到横向, 贯通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 进而连接起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 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概念联通”.

“一带一路” 是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重要战略, 是促进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和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 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中国以首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大国胸怀,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是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带一路” 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 能够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 找到利益契合点, 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 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一带一路” 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创造全球空间、营造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地方化, 将创造新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在上述背景下, 本文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驱动力、战略布局和战略根基, 为更好推进“一带一路” 战略, 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二、“一带一路” 战略的基础条件

“一带一路” 建设将开启21 世纪丝路精神,挖掘、展示和开创中国全球化智慧.“一带一路”战略的根基在于“通”, 必须从“硬件” 和“软件” 两个方面来实施, 构建区域大合作的基础.“硬件” 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完备的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软件” 方面主要包括金融货币体系和文化认同, 金融货币体系主要提供核心要素, 而文化认同主要提供社会心理要素.“一带一路” 战略的顺利推进, 必须努力完善“硬件” 和“软件” 条件.

(一)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 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路、通航和通商则是“一带一路” 解决战略问题的发力点.构建联通世界并惠及全球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战略大通道, 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陆海割裂, 区域阻隔,以海制陆, 分而治之的地缘战略态势.围绕“一带一路” 的战略规划来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的战略项目, 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 重点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既包括铁路①、公路、港口这些方面的互联互通,也包括能源、运输线路、电信、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缺乏与老化是制约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交通、通信、电网、油气管线等基础设施“不联不通”.“一带一路” 沿线的大多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中亚、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薄弱, 这已成为这些国家后续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资源开发的瓶颈, 欧洲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制约着这些国家的发展, 亟需“升级换代”.尤其是管网、运输、电网等包含基建设施的能源合作项目, 一旦成功落实, 基建设施就如绳子一样把中国与周边国家联系在一起, 加强互动与合作, 管道等基建进一步网络化, 贸易随着增加,与“一带一路” 合作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带一路” 构想就是要通过加强沿路、沿海各国合作共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路网、港口运输设施, 改善货物运输、人员迁徙及商品流通条件, 减少行政壁垒, 加强货币流通、形成新的以贯穿整个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古老商贸线路为基础、欧亚非各国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有利于该地区各国参与经济体系全球化、地区化的交通走廊、扩大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机会,推动创建一个富足、繁荣与稳定的欧亚非经济合作交流与发展新区域.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优先领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进而为更深层次的安全、金融、生态等方面的合作提供前提.要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系的基础上, 加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 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 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优先建立铁路、公路、航空、港口、油气管道、输电网络、光纤、通信等综合在一起的立体、多维的通道, 构建沿线的海运与水运网、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航空网、通信光缆网②, 以及边境口岸设施和中心城市市政基础建设、跨境铁路扩能改造、口岸高速公路等互通互联项目的建设.“一带一路” 区域相关经济体将建成“海、陆、空、铁、管” 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并在功能、载体、平台等方面不断突破③.依托“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 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如对于交通基础设施, 要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 优先打通缺失路段, 畅通瓶颈路段, 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 提升道路通达水平④.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 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 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 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陆水联运通道, 推进港口合作建设, 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 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

(二) 货币体系

货币流通是“一带一路” 战略的保证, “一带一路” 国家要搞互联互通, 必须要有金融货币作支撑.“一带一路” 需要构建一个不同于美元的货币新体系.由于“一带一路” 战略中主要的资金提供方、主要的贸易伙伴均为中国, 这将会极大提升人民币及其衍生品的需求, 并对人民币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而加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为“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和经济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⑤.

“一带一路” 打造了一个金融服务网络, 形成了一系列区域的金融合作机制, 而这也必将把人民币国际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一带一路” 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器”.加快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 将为“一带一路” 战略保驾护航.“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逐步落实, 将会派生出更大、更广范围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市场需求, 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应借“一带一路”战略将大宗商品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一带一路” 战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全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⑥.随着“一带一路” 战略逐步落实和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不断深化, 将会衍生出更广范围的人民币跨境使用, 无疑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推动力⑦.

人民币国际化是资本输出的载体.通过人民币国际化, 打造中国资本输出的大动脉.⑧中国资本输出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 资本输出可以更加顺利和便捷.以人民币的形式对外输出可以最大程度锁定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和产品的流动方向.中国的产能和技术能力早已具备了实施“一带一路” 规划的能力, 但只有人民币逐渐具备区域货币的性质, 中国资本与产能的输出才找到了合适的载体.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在“一带一路” 区域沿线国家得到极大的推广, 而随着人民币结算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民币将会逐渐成为区域性的计价货币,乃至成为亚洲的“锚货币”.中国商品、服务和投资将进入更多新市场、新领域, 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和贸易往来将不断加深, 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甚至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人民币作为本国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加强沿线各国的货币资金融通.在这个过程中, 人民币作为本地区最的货币, 预示着这个本币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 带动金融机构及国内企业主动向外输出; 加大市场需求,鼓励海外主体的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 鼓励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向其海外分支机构增资; 充分发挥中国金融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金融中介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其在“走出去” 中推动人民币输出.同时注重与实体经济挂钩, 通过国内企业“走出去” 推进人民币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生产、销售和定价贸易品的核心, 进一步夯实人民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基础.在亚投行业务开展后, 中国可以亚投行信贷为先导, 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促进直接对外投资带动人民币走出去, 包括发行区域内人民币债券等方式, 为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配套融资工具.在增加结算、投资基础上, 促使区域经济体增加人民币储备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支撑“中国制造” 走向全球.即便是“中国制造” 横行到了全球、取得全球性成功、辐射到各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但如果没有人民币同步跟进“中国制造” 而用其它货币交易、支付, 那么中国也永远不会收获财富、反而为其它货币在长期“打工”.美元成为全球霸权货币的历程充分说明, 必须牢牢掌握货币权力,才能真正引领全球经济走向, 并不受别国的控制.

(三) 文化认同

“一带一路” 建设需要文化浸润.“一带一路” 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 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而目前, “一带一路” 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沿线国家的民心不通, 政治互信不足, 彼此差异化大于共同点、差异化大于包容性, 彼此矛盾冲突大于合作.如何培育和凝聚这种共识, 化解分歧和矛盾, 是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 促进“互联互通” 的关键.

文化认同是保证“一带一路” 战略顺利实施的“软要素”, 通过文化认同可以化解沿线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抵制, 降低风险, 实现民心相通,提高融合度.从长久来看, “一带一路” 战略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度”.

因为经济活动通过人来实现, 人是文化的主体,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带一路” 战略可看作中华文化思想的一种当代体现, 因此挖掘好文化资源, 打好文化交流牌, 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必将对新丝路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引领作用.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的粘着剂一定是文化认同, 因此, “一带一路” 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带”, 更应该是一条人类文明交融创新的“文化认同带”.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离不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博大、包容、共存精神.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社会根基.“一带一路” 正在推动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 使全球化向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方向发展.“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 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的开发, 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 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搭起了两条经济带, 让世界更均衡发展, 推动内陆文明的复兴, 服务于海上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对接.“丝绸之路” 不仅是欧亚大陆贸易通道,也是欧亚文明交流的纽带.通过“一带一路” 战略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⑨.

“一带一路” 明确中国同时从陆上和海上走出去, 既发挥传统陆上文明优势, 又推动海洋文明发展, 使中国陆海文明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 串在一起, 通过欧亚非的互联互通, 推动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的复兴, 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 推动新兴国家持续成功崛起, 正在纠偏传统全球化逻辑.各民族应该成为自己, 而不是淹没在全球化中失去多样性.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 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 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 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在未来人类文明的征程中, 不同文明之间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必将创造出人类的新文明体系.文明融合是不同文明之间通过融合、交流、继承, 从而产生新的文明形态.当代世界的主流不是“文明冲突”, 而是需要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不断实现世界性的融合, 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和更和谐的新文明体系.通过文明融合, 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置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寻求人类利益的契合点和共同价值观, 旨在建构世界新秩序.

三、“一带一路” 战略的驱动力

“一带一路” 贯穿亚欧非大陆, 一头源于活跃的亚太经济圈, 一头连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辐射南亚、中东、非洲等经济圈, 不仅延续着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丝绸之路精神和沿途各国人民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共同历史记忆, 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繁荣的美好梦想.“一带一路” 将中国梦和世界梦紧密融合, 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对接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和沿带、沿路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重要纽带.

(一) 中国和平崛起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 都必须既立国国情又顺应世界大势, 将自身发展寓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之中.

“一带一路” 倡议为贯通中国梦与世界梦提供了现实基点, 是在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壮阔图景中展开的.它一方面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国内发展布局、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亲、诚、惠、容” 周边外交理念、主动将自身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和人民的具体实践.

当然, “一带一路” 大战略不是孤立的, 也不是中国大战略的全部, 它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四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 与亚太自贸区(FTAAP)构成中国的“一体两翼” 大战略, 共圆中国梦.“一带一路” 或将改变中国国内的地域经济格局.长期以来,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差异, 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部沿海领先、中西区欠发达” 的局面.横贯中国东中西部、联通国际国内的“一带一路” 战略, 给中国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这一战略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 战略致力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一带一路” 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 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 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 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国不是简单融入全球化, 而是要创造新的全球化标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正在从买卖关系、投资关系向“发展关系” 升级, 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 升级.中国既不走西方列强的扩张、冲突、殖民的老路, 也不走与美国霸权对抗的邪路, 而是寻求有效规避传统全球化风险, 开创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

(二) 沿线共同利益

丝绸之路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 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以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四大经济走廊以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特别是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T 字核心外交圈层将形成.从而促进利益的交融和互通.陆上的“丝绸之路” 经济带, 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 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 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 沿线国家经济互补性强.

丝绸之路沿岸、沿边国家, 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甚至贫穷国家, 都急需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 中间低” 的现象, 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本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 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国际战略基础.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 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新丝路战略构想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 沿线各国是共建“一带一路” 的天然合作伙伴.尽管这些国家多半拥有丰沛的天然与人力资源, 但普遍面临资金、人才、技术与基础建设不足、市场规模过小、治理能力不佳等瓶颈.正是在这些方面, 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要素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如果双方的优势得到有效的结合, 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阴影难消的背景下, 欧洲国家亟欲利用自身技术、管理、经验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一带一路” 带来的市场空间、投资机遇和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中亚国家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上,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的政界、商界、学界和传媒界普遍期待通过复兴古丝绸之路为本国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利益.

总之,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 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亚欧各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 无论是倡议成立注册资本1 000 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还是出资400 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 均是中国主动与亚欧非国家分享自身发展成果、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开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发展合作共赢的积极行动.“一带一路” 正成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

(三) 美国遏制战略

“一带一路” 是中国适应自身快速崛起和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 需求的国家大战略⑩.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兴大国与霸权大国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中美关系呈现竞争、摩擦、冲突加协调、磋商、合作的复合态势.

为应对中国的崛起, 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 综合运用同盟体系、军事霸权、经济遏制以及价值观围攻等各种手段, 全方位堵遏中国輥輯訛.奥巴马政府施行“亚太再平衡” 战略后, 安全上扩大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加强与盟友及伙伴国的军事合作, 经济上打造具有排他性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PP), 使中国周边环境恶化, 面临巨大战略压力.

为了应对美国的遏制战略, 中国需要考虑反制措施, 寻求改善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环境和提升合作水平,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 可以成为这样一个突破口.“一带一路” 战略避开美国的锋芒, 中国从陆上和海上向西拓展战略空间, 打破美国的包围圈, 在广袤的、长期不稳定的欧亚大陆, 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实现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 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着意在中国周边实现全方位合作和互利共赢.“一带一路” 既是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 战略意图的妙策, 更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国际合作的大政, 体现的是发展、和平、合作、共赢的基本精神.

中国正在用和平的方式化解美国“亚太再平衡” 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 并非与之对抗, 中国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尤其是周边所有国家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一带一路” 代表的是时展的新趋向, “合作共赢” 终将成为亚太地区发展的主流輥輰訛.“一带一路” 战略不仅能对冲掉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 (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 还能有机会在“一带一路” 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

四、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 是中国应对未来发展形势的顶层战略, 体现了高瞻远瞩的大国思维, 具有深远的影响.“一带一路” 以围棋智慧, 着眼全局, 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 而在于谋篇布局, 取得东西呼应、陆海联通之效.“一带一路” 重构了世界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版图, 是中国提供给全球化的公共产品, 标志着中国从地域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转型.“一带一路” 战略首先体现在格局上, 重心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跨国经济走廊、营造多边合作平台.

(一) 重构全球治理体系

“一带一路” 途经至少65 个国家, 成为21 世纪上半叶中国改变全球经济和地缘格局的重大举动, 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

当前的全球治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 而是一种“霸权治理”, 这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以邻为壑、转嫁责任, “利益与责任”极其不对称的治理模式是全球系统性风险、全球经济失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獗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源, 必须以新的“全球治理”代替“霸权治理”.因此, 以西方海洋文明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严重滞后于世界经济政治局势的发展, 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需要进行重构.

“一带一路” 提出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模式, 重塑1 500 年之后以大西洋为重心的国际秩序大格局, 成为新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动脉、和平发展的新纽带和世界体系的新重心(孙哲, 2014).“一带一路” 以开放多元的特征推进区域合作的进程, 有可能成为最终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个新途径,引领新一轮多边主义合作潮流, 并有望建立全球经济新循环.

“一带一路” 战略重振欧亚地缘战略板块, 构建地区新秩序.中国希望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整合欧亚大陆的经济合作和资源, “一带一路” 建设本质上就是在美国主导力缺乏、区域合作机制化程度较低的中亚、南亚等地区推行一体化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连接沿线各国, 并使人民币成为这一地区经济交易的主要方式; 在战略上则是形成一个从东亚到西欧的经济和政治共同体, 并使中国倡导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的国家间交往模式成为这一共同体的主导原则.

“一带一路” 将促进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 由美国发扬光大, 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 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而“一带一路” 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 鼓励向西开放, 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 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 “一带一路” 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 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 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 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 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 建设跨国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 战略正在构建巨大的跨国经济走廊, 形成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一带一路” 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搭起了两条经济带,让世界更均衡发展, 推动内陆文明的复兴、海上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对接.“一带一路” 战略符合亚太乃至亚欧所有沿线国家的战略利益,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欧亚大陆经济融合, 走互惠互利的发展共赢之路, 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共建“一带一路” 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 战略以国际大通道建贸易新支点, 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广阔发展空间.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看, “一带一路” 战略的国际大通道可以分为海路和陆路两部分.海路部分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輥輱訛.当今世界经济由两条南北向线主导, 大西洋南北线为两岸欧洲和美国, 西太平洋南北线连通中、日、韩和东盟, 这两条线的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5%以上.“一带一路” 东牵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 西系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并连带北美经济圈, 在两条南北主干线之间架起一条纵贯东西的大经济带, 充分发挥沿线各国的比较优势、挖掘潜力、深入合作,必将建起世界跨度最长、发展潜力最大、最具活力及发展前景的经济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三条路线, 即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丝绸之路经济带”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輥輲訛.“丝绸之路经济带” 贯穿亚欧大陆, 把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 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中间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连成一线.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特指海上路线, 即自中国东南沿海港口, 往南穿过南中国海, 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 远及东非、欧洲輥輳訛.21 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则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 最终可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一带一路” 经济带从根本上是一种路域经济, 是依托重要经济通道形成的产业合作带, 和因道路辐射带动形成的生产力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体系.要想打通从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之间的经济通道, 不可能平行用力, 必须首先沿铁路、公路、航空和能源管线等交通线路, 建设沿线路域经济走廊.中国正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一道, 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輥輵訛.六大经济走廊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质载体, 也成为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任务.而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沿“一带一路” 将会逐渐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建筑业、冶金、能源、金融、通讯、信息、物流、旅游等综合发展的经济走廊.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促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 新的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形成陆海统筹的经济循环輥輶訛.

(三) 营造多边合作格局

“一带一路” 是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现的一种新的链接方式, 促进了洲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一带一路”不是另起炉灶, 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双边、小多边和多边等机制, 搭建灵活开放的战略伙伴关系网络, 打通中国与东亚、南亚、中亚、中东欧,甚至非洲、拉美等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之路, 使各方既能享有合作网络的体系红利.

“一带一路” 将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一带一路” 构成的互联互通将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联系起来, 给欧亚大陆带来新的空间和机会, 并形成东亚、西亚和南亚经济辐射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深化经济技术合作, 建立自由贸易区,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一带一路” 战略正在打造一个中欧交流的大平台, 促进从“跨大西洋” 过度到“亚欧时代”.近代以来, 以大西洋海上贸易路线为纽带形成的“跨大西洋体系” 一直是全球贸易网络的中心, 承载着全球最大的经济活动总量.而今,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中心, 也使得联通亚洲与欧洲成为全球经济形成新增长动力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 战略将引领全球经济合作网络进入“亚欧时代”.

“一带一路” 有助于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平台的形成.“一带一路” 旨在改善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环境, 为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开辟了新的合作机制, 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沿线上有35 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而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沿线上涉及42 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 的建设必然会增强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金融合作, 在共建中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互助.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可以协调发展规划, 共同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积极探索多种经济合作模式,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 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平台的形成.

“一带一路” 将营造跨区域合作的新格局.在“亲、诚、惠、容” 理念的指引下, 中国通过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的资源, 深化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度.“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消除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障碍, 巩固、扩大中国与中亚、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的互利合作, 可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 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 的实施实质上是在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构建全球价值链,形成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良性互动, 共筑互利共赢的全球开放型合作网络輥輷訛.

中国构建“一带一路” 大棋局, 目的是建设内通外联、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内在的机理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而不是谋求地区事务或地缘政治的主导权.

① 作为经济运行的大动脉, 铁路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 战略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实现经济融合的重要工具.中国高铁既是“一带一路” 战略的重要内容, 更是加快实施战略的重要工具.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 使得陆地资源的大范围、大规模、高速度运动成为可能.中国主导的高铁技术,它在整个欧亚大陆所带来的资源流动、人才与技术流动甚至是文化流动都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国际政治版图.一旦以中国为主导, 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高铁体系, 构建了钢铁丝绸之路和物流大动脉, 把人才、技术资本的高地与人力、市场与制造的洼地广泛地联结起来, 中国的崛起将无法阻挡.

②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 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 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 完善空中(卫星) 信息通道, 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③ 在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方面, 要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 优先打通“断头路”, 畅通瓶颈路段, 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 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 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 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设施建设和港口合作建设, 畅通陆水联运通道, 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 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在能源基础设施合作方面, 要加强与中亚、西亚、东南亚、俄罗斯等能源通道建设合作, 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 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在通信基础设施合作方面, 要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 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 完善空中(卫星) 信息通道, 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区域通信干线网络建设, 大幅度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 打造畅通便捷的信息丝绸之路.

④ 在“一带一路” 的建设中, 以陆路经济走廊和海上经济合作为依托,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 优先部署中国和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老挝、柬埔寨、蒙古、塔吉克斯坦等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 使大家尽早分享到早期收获, 然后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使“一带一路” 建设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⑤ 人民币国际化对“一带一路” 战略的带动作用包括: 第一, 中国资本和产品对外输出以人民币为载体, 有助于提高国内各个部门参与积极性.第二, 人民币国际化便利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 战略, 促进相关贸易、投资规模的进一步上升.第三, 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大宗商品美元波动引起的汇兑损益, 最大化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在“一带一路” 战略下获得的收益.

⑥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结束后建立的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 该体系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行前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1948 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WTO 前身) 三大支柱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并通过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马歇尔计划负责输出基础设施, 而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投融资服务, 并贯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规则的实施, 这样确保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并使美元全面介入欧洲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 美元霸权由此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美元与黄金脱钩, 转而借助其世界货币的惯性, 与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石油挂钩, 成为大宗商品的计价、结算货币, 进而获得大宗商品定价权, 维持其美元霸权地位.

⑦ 通过重构定价规则与货币体系、完善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助力我国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重构定价规则与货币体系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一带一路” 战略将通过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沿线资源和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贸易规则, 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重构定价规则和货币体系, 进而推动以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 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⑧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 战略要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 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⑨ 欧亚大陆被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誉为“世界岛”, 其一体化建设将产生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书所说的让美国回归“孤岛” 的战略效应, 和让亚欧大陆重回人类文明中心的地缘效应, 重塑全球地缘政治及全球化版图.

⑩ 美国对这一倡议十分关注和重视, 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为了向西拓展战略空间, 抗衡“亚太再平衡” 战略, 塑造“去美国化” 的地区新秩序.

一带一路论文范文结:

关于一带一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一带一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