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传统插花:永不凋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论文范文集

关于免费文化遗产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传统插花:永不凋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些事、有些人注定是会写进历史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和它的传承人群体就是如此.他们默默地用心血浇灌着这朵永不凋谢的鲜花,书写了中国花卉史上绚丽的篇章.

新春伊始,听专家们娓娓讲述这段历史,嗅到了扑面而来的春天里花朵的气息和芳香.

两年三大步跨进“国家级”

时光如果可以倒流,那一定会定格在2004年.

那一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翌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拉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帷幕.

这个消息被许多人所忽略,但一位爱花如命的花卉专家却坐不住了.她就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时任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会长的王莲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使她对传统插花了如指掌.她深知,中国传统插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艺术价值丰富.她下定决心:“应该、必须让传统插花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近3000年前,我国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历史上有关插花欣赏的诗词颇多.时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且有插花专著问世.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等,都堪称佳作.明朝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走向衰落.

要让中国传统插花“活”起来、“鲜”起来、“美”起来.她和同事们的充分准备与不懈努力,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大力支持.在传统插花“申遗”的道路上,他们争分多秒,攻坚克难,一口气迈出了三大步:

2007年3月,乍暖还寒,传统插花被列入了北京市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5月遍地花开,传统插花被列入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花开烂漫,传统插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大步的背后是难以述说的困难.在“申遗”的道路上,王莲英等专家们系统梳理了中国插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脉络,充分发掘了其丰富的文化宝藏,明确了未来传承创新的方向.用申遗的努力,为中国插花花艺事业、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新的助力!

从那时起,流传着在民间的、零散的传统插花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载入了史册.这一重大事件,在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新时期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新纪元.

传统插花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格局,给其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体系

传承,靠人.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继者和传递者.

在“申遗”过程中,所申报项目需要具有清晰的传承谱系.与其他传统技艺不同,自古以来,插花只是作为人们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美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而延续至今的,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没有职业的插花家与职业的

团体.

这是“申遗”中遇到的拦路虎之一.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与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联手,根据多种条件,严格认定了传承团队,创建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体系.从那时起,中国有了首批传统插花的传承人弟子,为今后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名字:王绥枝、刘政安、张超、张燕、尚纪平、郑青、梁勤璋、谢晓荣、薛立新……多年来,他们跟随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传统插花理论研究与技艺实践,壮大了中国传统插花的传承队伍.

2008年以来,在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项目团队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下,围绕保护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从无到有首建传习体系

传习活动是项目传承推广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传统插花的保护与传承,呼唤一套系统的传习体系.传承团队们为此做了许多努力.

年近八旬的王莲英教授是中国杰出插花艺术家.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用花,就是由她带领团队设计完成的.她研习传统插花近30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梳理,提炼……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零散,整合为系统.她组织项目团队骨干,首次对传统插花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整体规范,将此体系分为初、中、高研习班、研究生班和教师班三大类别.在传习活动中,他们对各类、各级研习教程中的花材、容器、技巧、形式等进行了反复实践与摸索.

2011年,《中国传统插花系列教程——研习初级、中级、高级》教材问世,成为我国传统插花研习的范本.据悉,其它级别的教程正在实践与探索中,有望陆续出版.

我国花卉教学、科研的最高学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了项目的传习基地.每年定期逐级举办传统插花研习班,全方位地传授插花的历史、文化、风格、特征等理论知识,同时让参训者动手,进行强化技艺的训练.

据了解,近年来项目已经举办了10期培训班,数以百计的学员参加了初级、中级、高级研习班的学习,培养出了一大批热爱插花艺术、立志于传播与推广传统插花的精英团队成员.

前不久,团队举办了又举办了新一期培训与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聚集在京城,听专家解读非遗政策,观摩茶艺、书法、香学等传统艺术的展示,研读插花名著《瓶史》,赏鉴传统插花作品,交流与研讨非遗传承推广经验.

王莲英教授欣慰地笑了.在她看来,求知若渴的学员们,是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传承的明天和未来.

传承路上写下许多“第一”

中国插花花艺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支撑.在高等学府从事教学、科研几十年的专家们,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

2009年,中国首届插花花艺论坛在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首次就插花的文化、历史、教学、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聚焦中国插花花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外插花艺术比较,气氛十分热烈.

与此同时,凝聚着中国插花花艺界大师、学者以及从业者心血的《首届插花花艺论坛》一书面世,填补了插花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书中收录了全国50位专家学者撰写的65篇论文,内容涉及插花教学、插花理论、插花历史、插花文化、插花运用、插花花材及保鲜等方面,体现了插花花艺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版的插花花艺专题论著,也是中国插花花艺理论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筹建插花博物馆,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另一项重大举措.这是中国历史上首座插花专题博物馆,目前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插花艺术宣传、推广的重要场所.

为了插花博物馆的建立,王莲英教授精心策划筹建方案.她多次组织团队成员到全国各地普查和调研,中国插花艺术相关信息,广泛搜集、挖掘插花史料、器物等,收集了大量插花图片与部分实物.她多次赴浙江、云南、海南、广州、山西等地的博物馆与民俗馆实地考察.

2015年7月,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隆重开馆.该馆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厅、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厅、插花艺术科普厅组成,展出了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插花花艺大师、插花花艺精英创作的上百件代表性的插花作品,还收集了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与特点的仿古作品、古籍、古画、拓片等藏品.

2013年,《中国传统插花·花语诗情》舞台剧登上了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舞台.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将插花艺术搬上舞台的一大创举,是对传统插花艺术普及推广形式的全新尝试和探索.

这部舞台剧由王莲英总体策划,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北京插花艺术研究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创作并演绎.全剧通过“花之祭”、“花之情”、“花之魂”和“花好月圆”4个主题,以吟诵、歌咏、舞蹈、插花表演的形式,应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传统插花的文脉流传.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传统插花悠久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文化.这场极具视听享受的花之盛宴,令到场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各方高度评价与赞许.

传统插花宣传推广路还长

尽管插花对广大民众而言并不算陌生,但对其价值、意义并不了解,认识、理解也不深刻.项目团队的成员们深深知道,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民众的认知、认同与参与.

2008年以来,项目团队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大力开展传统插花展览、展演、讲座等活动,想法设法让插花走进民众,让民众了解插花.从国家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大中小学讲堂,到各大公园、大型商场、庙会,都成了让公众近距离了解与感受传统插花艺术魅力的场所与课堂.

项目团队利用现代传播媒介,集中、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传统插花,传播中国插花文化.

2009年11月,协会与CCTV2《时尚中国》栏目联合举办了插花大赛;2012年6月,协会联合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这里是北京》栏目,拍摄了传统插花专题,生动形象地介绍传统插花历史、花文化、传统插制技艺等.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插花的认知.

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插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七、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2014青岛国际园艺博览会,2014APEC峰会等多项国家大型花事活动与国家重大活动中精彩亮相,向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插花艺术的独特风采与民族气韵,成为传播与学习传统插花艺术掀起的一个个.

为了及时传达执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法规政策,项目团队积极配合国家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地开展传统插花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中国插花花艺事业的发展.

在项目保护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插花花艺协会的支持下,于2014年6月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保护中心.中心开展了大量工作,在项目创新与推广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岁月在默默地奉献中流逝.

自2008年申遗成功至今,8个春秋转眼而逝.项目团队在王莲英、秦魁杰两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引领下,以传承弘扬中国插花艺术为己任,在实践与探索的路上默默坚守、砥砺前行.

他们深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插花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他们思考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插花如何面向未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质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是摆在传统插花事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传承人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

他们会继续努力.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不懈的研究、实践与探索中,中国传统插花之花不但永不凋谢,而且会越开越绚丽!

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