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浙江余村生态富民和环境治理之道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关于环境治理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浙江余村生态富民和环境治理之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两山”理念诞生地已实现从飞沙走石到竹影婆娑、翠绿深浓的绿色转型.

一、求变的余村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地处浙北天目山区.20世纪90年代,被重山环抱的余村迫切渴望富裕,住楼房、看电视一时成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美好生活.沿着靠山吃山的思路,余村人开始了挖掘山里“金疙瘩”的致富工程.

几年间,开山炸山石、建窑烧石灰、建厂做水泥的生意在余村遍地开花.慢慢的,余村人有了钱,村集体年收入常年稳定在300多万元,一次次被评为全镇乃至全县的“首富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另一番景象:竹林上空飞沙走石、河道流淌白色泥浆.山不美了、水不清了,接二连三的矿山伤亡事故,频频刺痛余村人的心.

199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生态环境部”)会同监察部和浙江省政府督办安吉县环境污染问题,治理了74家水污染企业,关停了33家严重污染的企业.安吉因此一度“返贫”,余村也未能“幸免”.余村的内生需求与外在压力在此时交汇:余村人认识到开山挖矿不是长久之计,关矿停厂已经势在必行.2005年以来,余村陆续关闭了一家又一家矿山和水泥厂,把工业企业集体纳入园区,要还原绿水青山本来的样貌.关矿关厂,一下子让余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度减至几十万元.从年收入几百万元的全县“首富村”到几十万元的“返贫村”,这样的落差,不免会催生失落与困惑:村民的生计如何解决?“不求发展”的责任谁来承担?以后的发展之路在何方?关矿这条路方向到底对不对?

二、坚定走生态富民道路

在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思变与迷茫中,余村从犹豫到坚定,从困惑到清醒,促成这场发展观变革的,正是2005年夏末来此调研的.

肯定了安吉污染治理和生态立县的发展策略.他讲道:“从安吉的名字我想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下决心关掉一些矿山,这都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就有含金量.”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就在余村调研的9天后,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进一步系统阐述了“两山论”重要思想: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今天的余村,环境变化带来的生机转为了商机,余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生乐园”“欢乐海洋”,余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05年的91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1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2017年的41378元,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画卷徐徐铺展.

三、余村人居环境治理之道

走遍余村的村头巷尾,不见垃圾,干净整洁,从“矿山村”到“生态村”,余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展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第一,“两山”理念给余村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两山”理念源于余村的生动实践,又给余村的环境治理实践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让余村沿着绿色发展之路走了下来.余村各项治理工作都潜移默化地将绿色理念融会贯通.从源头看,余村的发展定位与思路,更加注重预防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将生态保护工作做在经济发展的前面,避免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从过程看,余村将预防与保护相结合,将修复与发展相结合,将惩治与鼓励相结合,让村民享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从而身体力行投身于“生态村”的建设中去,形成了良性循环.

第二,完善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10多年来,余村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和环境提升.“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让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方面,余村的垃圾不落地收集模式,让余村再次成为安吉的亮点.2016年,安吉县开展“垃圾不落地”工作试点,余村便是试点中的一个——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均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成就了垃圾不落地收集模式,余村从试点到亮点,再次刷新了各界对余村的认识.此外,垃圾不落地的同时,余村聘请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专项保洁,还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村民们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同属性分类垃圾.垃圾收集完毕后,清运车直接开到街道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进行处理.据悉,安吉县已在全县铺开“垃圾不落地”工作,覆盖超过半数的行政村.

在污水治理与水源保护方面,余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复水资源环境.2004年,余村和浙江大学合作建了中国国内首条技术成熟的CW氧化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余村生活污水全部处理,达到排放标准.2005年,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关停了全部矿山和水泥厂之余,还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用于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了余村溪边的所有违法建筑,把竹制品的家庭作坊搬进了工业区,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治污.

第三,信任群众,依靠群众,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余村实行“四三公开”制度——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此外,村支两委注重访民情、察民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创建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因为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端起了“绿饭碗”,所以余村的百姓更能意识到村庄环境整洁的重要性.2017年7月,余村出台新的《余村村规民约》,在这则新修改的条约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并进行了细化,此举让其成为安吉县“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的余村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如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了村规民约的引导,村民心中都有本“清楚账”.为了保护水源地卫生清洁,村里“严禁在水库、山塘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鱼饵、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未经处理的废水”.另外,村里的生活污水也全部实行集中纳管处理,“山林野外严禁使用除草剂等有毒有害农药,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没有村民的理解,就没有关矿停厂的举措;没有村民的支持,就没有生态村的建设;没有村民的付出,就没有余村华丽转变的今天.

四、余村模式走上世界舞台

余村人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历程,真实印证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是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推进发展动能的换代升级?“两山”理论给出了答案.“两山”理论的核心要义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认识,通过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余年的发展中,余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两山”理论发轫成熟的过程中,留下了鲜活浓重的笔墨.“两山”理论的重大历史意义得到实践的检验和民心的考量,也向困惑于抉择发展模式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016年5月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表了一个特别报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的战略与行动》.联合国这份报告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了世界,中国生态文明的成果、理论,也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

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环境治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环境治理方面论文范文。

1、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2、环境设计论文

3、环境论文

4、环境工程论文

5、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6、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