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市场论文范文文献 和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格局和问题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国际市场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格局和问题

  摘 要:以当前光伏对外贸易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光伏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光伏产业结构尚待优化,光伏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性不足,光伏产能有效输出水平低和国际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最后从促进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给出了优化光伏对外贸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转型升级

近1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逐渐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正在实现从光伏电池产品代工为主向光伏发电为主的产业强国转型,但较之发达经济体,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与外贸贡献率依然较低.当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有关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为我国光伏产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也必将推动我国光伏产业进入整合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何深刻认识这些新的变化和问题,对深化我国光伏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格局及其新变化

(一)产业影响力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加速提高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 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已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03吉瓦,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吉瓦,同比增长37%,其中,中国当年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27吉瓦,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3吉瓦,增幅同比超过53.6%,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同期新增装机容量的4.24、6.02和7.79倍,在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持首位.从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来看,2017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产量分别达到24.2万吨、87吉瓦、68吉瓦、76吉瓦和62吉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4.7%、39%、33.3%、43.3%和55%.同时,受惠于市场需求上升和成本下降,2017年我国光伏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硅料、硅片、光伏辅料、逆变器等环节企业毛利水平最高分别实现45.8%、37.3%、21.8%和33.5%,以光伏上市企业隆基股份为例,其业绩预增公告显示,2017年净利润33-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33%,国际市场需求扩大,光伏出口增加是重要驱动因素.国内装机规模持续上升,国际需求迅速扩张,加之光伏技术升级的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继续扩大.

(二)技术进步加速,规模快速扩张,成本不断下降

受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光伏市场变化驱动,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加速,全产业链生产成本持续下降.2017年我国光伏组件生产量76吉瓦,占全球的71%,有12家主要企业的产出规模超过2吉瓦,双玻双面、半片、多主栅等技术开始规模化应用,单位组件成本降至2元以下,其制造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逆变器生产占全球产量55%,达到60吉瓦,9家主要企业产出超过3吉瓦,逆变器成本下降至每瓦0.2元;多晶硅产出占世界56%以上,产能利用率超过90%,得益于生产工艺优化,多晶硅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经降至每千克70KWH以下,领先企业成本降至每吨6万元;硅片年产出188亿片,占世界的83%,受金刚线在单晶领域的快速普及,推动了电池效率提升和硅耗的大幅度降低,非硅成本降至每片1元以下.光伏电池片产出占全球68%,达到68吉瓦,电池片技术升级迅速,实验室突破显著,得益于添加剂的规模化使用,金刚线切硅片的绒面问题突破,普通单晶和多晶电池效率分别超过18%和20%,高效率电池超过19%和21%,电池片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每瓦5元以下,度电成本降至每千瓦时0.6元左右.

(三)出口地域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影响下,国内光伏产业产能持续释放,在国际市场对高效产品需求不断上升的态势下,国内光伏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2017年我国对亚洲市场的进出口额占比达到75%左右,其中,对亚洲市场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组件的进出口额占比分别超过12%、20%和60%;对美洲市场和欧洲市场的进出口额占比分别超过12%和10%,且增速加快,仅仅在大洋洲和非洲的光伏产品进出口额占比低于10%.从进出口的国别情况看,同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国家(地区)超过200个,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地区的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泰国占比分别为24.1%、14.8%、6.8%、5.8%、5.0%和3.4%,累计占比59.9%;对美洲地区的美国、墨西哥和巴西出口占比分别为4.8%、3.8%和3%,累计占比11.6%;对澳大利亚出口占比4.5%,这三大地区10个主要国家的出口占比合计超过76%,其他190多个贸易对象总占比仅仅24%左右.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国别集中度亚洲依然很高,受新兴市场开发的影响,出口国别集中度有所下降,在新兴市场中,仅仅2017年前两个季度对墨西哥、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和约旦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84.7%、117.9%、67.3%、14%和192.3%,光伏对外贸易出口地域结构不断优化.

(四)贸易壁垒催生光伏产品“生产-贸易-服务的一体化”转型

近些年,光伏产业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包括美国、印度等都对我国光伏电池、光伏产品组件实施关税,贸易壁垒也催生了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输出步伐,部分企业已将产能转移至越南、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但产业配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光伏产业已经由单纯的产品生产出口向海外电站投资运营、光伏综合利用转型,在产能输出中出现“贸易、生产、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加速了在全球的综合产能布局.比如,2018年初,天恩能源公司与摩洛哥政府签署20亿美元的光伏投资项目,框架协议涉及本土化生产、技术服务和贸易合作等方面;中资英利公司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光伏产业合作,包括为阿尔及利亚提供高效光伏组件、为非洲超过20个足球中心提供光伏照明系统、培训超过400名海外学员学习光伏应用先进技术,输出光伏专利技术成果超过20项等,初步形成了以境外投资研发、资源开发、生产和贸易合作为核心的系统性体系.

二、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

(一)产能释放迅速,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根据中国有色金融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超过90吉瓦,同比增长25%,我国光伏装机量超过53吉瓦,国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产量和进口量都创新高;其中多晶硅产能达到年30万吨,同比增长近43%,进口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近6%;多晶产量年24万吨,同比增长23%,表观消费达到39万吨,同比增长16%.赛迪智库预测,2018年光伏各环节新增和技术改在实现的产能逐步释放,国内多晶硅产能可能达到近40万吨;硅片和单晶硅片经过金刚线技能改造产业也迅速扩张;电池片企业通过黑硅技术、PWRC技术和N型光电技术改造,使得高效电池产能迅速增加,组件企业也加速了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有效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从龙头企业的发展来看,保利协鑫在新疆建设投产年产6万吨的多晶硅基地,通威股份在包头和乐山分别建设超过年产5万吨的基地,全球最大单晶硅企业隆基股份在2017年实现硅片产能15吉瓦,2018年可望达到28吉瓦,中环股份在2017年和2018年的单晶产能有望实现12吉瓦和23吉瓦.指出,在国内外新增规模放缓和贸易壁垒影响下,在产能释放的过程中,我国光伏市场供需矛盾开始显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的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已经供大于求,很多企业还在扩产,且西部地区弃光限电问题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是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存在问题,中下游产品占比较高,产业智能化、信息化以及先进高效光电技术研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与关联产业的复合型协同式创新发展不足

清洁能源是现代高效工业的重要基础,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光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共同协调发展,推动绿色能源建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启动机构和个人的绿点证书核发和认购证书以来,至2017年3季度,绿证已经售出21000个,其中企业43家,购买绿证18950个,个人购买1357人,购买数量1787个;增速快但规模依然较小,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至2017年11月,我国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72%,发电量1069亿千瓦时,尽管经历了2017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光伏发电量在全国的比重依然不足2%,考虑弃光限电后的绿电使用率就更低.大量的工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能源方式,尽管隆基股份等企业已经在与相关产业共建协同发展方案,但类似的现象规模依然很低.光伏产业复合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以提高综合利用价值方面有待深入发展.尽管“光伏+”的模式,比如“光伏+” 扶贫、“光伏+” 农业、“光伏+”建筑、“光伏+”清洁生产、“光伏+”人工智能、“光伏+”渔业等提出较早,且能体现光伏产业发展优势和对相关产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推动,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但光伏建筑一体化、现造业的光伏驱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在建设指标、政策驱动、实际落实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光伏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的深度融合方面也比较缺乏,光伏产业与关联产业的复合型协同式创新发展仍缺乏系统性的方案.

(三)国内结构性产能过剩显现,有效产能输出仍待加强

2017年国内新增装机超过53吉瓦中单晶占比36%,光伏累积装机达130吉瓦,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同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吉瓦,累计装机29.6吉瓦,占装机总量的比重近23%.2018年,众多的大中型企业仍计划扩张产能,比如保利协鑫的6万吨多晶硅基地将投产,隆基股份将实现28吉瓦的单晶硅产能规模,阿特斯将实现7吉瓦的电池片产能,中环股份将实现12吉瓦的硅片产能,荣德、京运通、东方日升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了扩产计划.光伏产业是高技术行业,技术迭代周期短,当前扩产,随后未实施技改或技改不充分的很快会变为旧的较落后的产能而成为发展的包袱.新技术被应用,旧技术会被迫占领低端市场,为生存而展开恶性竞争,从而有损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且,我国光伏产品以硅片电池为主,主要集中在常规电池方面,产品结构较单一,SHJ等高效电池领域与水平仍有差距.大量的技改能力和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光伏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激烈的竞争已经开始被压缩,这些正是当前相对产能过剩较严重的领域.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依然处于各自为政的自发状态,光伏海外投资缺乏联动和协同,往往在产业链的单一环节在局部地区集聚而忽视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协作拓展,很多光伏企业海外投资不熟悉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性防范风险措施缺乏,严重影响了产能输出的效率,未能体现出中国光伏制造的产业链优势,也容易在某环节生产的产能快速释放时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四)光伏产品标准体制建设落后,跨国协作制度需完善

目前,国内光伏产品制造仍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产品标准修订进展缓慢,甚至已经落后于实际产出.而且,由于光伏生产不同环节归口管理的交叉,技术研发、技改升级立项审批环节多,存在重复监管;已有国内标准的国际化进展较慢,企业或行业标准的向国家标准上升转换的通道不明,甚至出现地方政府也无明确的扶持对象;由于国家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改的积极性,制约了光伏产业的结构升级.在光伏产业的跨国协作中,标准体系的国家化滞后和多部门监管的分散化与制度不完善,影响了光伏产业国际协作的积极性和国际竞争力.以硅片为例,中国海外产能所需硅片多数仍依赖中国出口,但硅片出口退税税率依然未能从13%调整为17%,直接导致海外产能的采购成本较高,影响了国际竞争力.而且,光伏产业跨国协作中人才跨境流动、技术研发合作、知识产权转让服务、政府间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也推高了海外产能的成本,也不利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三、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国际化的对策举措

(一)加快国内与国外光伏产业双轨发展,促进光伏产能输出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内外光伏产业双轨发展,在国内继续深入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鼓励建设光伏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促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升级,拓展新技术的应用空间.同时,积极实施双动力创新政策机制,鼓励光伏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设厂,实施产能输出,优化我国光伏产业布局,促进国内和国外生产协同发展.要推动国内光伏全产业链企业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完善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引导光伏企业加强跨国技术和资本合作,积极抱团“走出去”,优化光伏贸易格局,提高市场风险管控机制,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市场布局.

(二)加强光伏行业的资本与技术合作,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

加大国内对光伏企业技术研发、技改升级和跨国合作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国家级“走出去”投融资和技术服务综合系统,设立光伏海外投资基金,鼓励光伏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建设合作.在新能源产业资本支持下,以技术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机制,降低光伏企业海外运行成本,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积极内引外联,产学研一体发展的核心企业,进一步拓宽拥有优势的技术领域,并借助对光伏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将光伏全产业链纳入中外产能合作的重点项目,必要时以政府间金融支持换取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要充分利用亚非拉地区国家如巴西、印度、墨西哥、摩洛哥等国正在实施的国家光伏计划,以产业援助、金融合作、技术合作等共建光伏产业协作方案,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合作优势, 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包括扩大在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的新兴市场的份额,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深耕新兴市场,以弱化传统主要国家需求降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

(三)完善光伏行业的规模或技术准入规范,推进关联产业整合发展

当前,我国尚缺乏比较完善的光伏行业的规模与技术准入规范,不少中小光伏企业技术和产能落后,研发投入不足,产能落后,影响了整个光伏行业的产能效率.因此,国家应加快行业规模与技术准入规范建设,出台相应政策,不断提高市场准入的规模或技术标准,确保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的企业能有良好发展的市场氛围.同时,建立和完善推动相关产业协调整合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将“光伏+”各种产业协同发展落到实处,提升全产业链能源革新,将清洁生产和结构调整落到实处.为此,应建立完善光伏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形成企业研发和技改压力;对已经建立的光伏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委托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全程技术监督和技术测评.同时,建立鼓励技术先进的光伏企业对其他企业的重组与整合,以市场方式推动企业间的整合和联动发展,以加速光伏企业技术和产品向相关产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奠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不断拓宽国际市场的坚实基础.

(四)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合理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规则

依托国家相关机构、行业协会或者各种商会建立有关光伏对外贸易的政策、制度、技术研究的国别综合系统平台,建立完善政府间光伏贸易争端协调解决机制,面对光伏贸易领域的各种冲突,优选通过非诉讼机制来解决,而非以成本高昂的司法途径处理,帮助光伏贸易双方能在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中合理处置贸易争端.依托综合系统平台,建立光伏贸易冲突预警机制,面对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的贸易措施、不公正的贸易裁定,应鼓励企业集体应诉,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应对与处置光伏贸易摩擦.从企业的角度看,也要在国际合作和对外贸易过程中,认真学习和领会光伏产业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法规,熟悉反倾销机制和应诉技巧,领会不同国家光伏贸易壁垒的技术性关键方面,相关企业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发声,积极应诉抗辩,同时,也要谙熟双边或多边贸易规则,准确应用,正确维权.

  参考文献:

[1]杨旭.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中的反补贴问题研究——以WTO法律规则为基点[J]. 党校学报, 2013, 17(4):86-90.

[2] 孟亮. 基于市场结构的国际贸易保护行为触发条件分析——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3):15-16.

[3] 贺琳婧. 中国光伏产品频遭美国反倾销原因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2):58-60.

[4] 孙晶.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J]. 月刊, 2017(12):32-36.

国际市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国际市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国际市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2、国际物流论文

3、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4、国际会计论文

5、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6、国际眼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