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品教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和三品教《伯牙绝弦》类本科论文范文

这篇三品教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三品教《伯牙绝弦》

【摘 要】《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为了让学生自能读懂,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的篇章,从中受益,悟出道理,我在教学时采用“三品”法教其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三品法

1品图领略,初知文意

该文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伯牙在鼓琴,钟子期在旁边听.我先要求体品图观察,并要求用自己的话由简单到具体表述其内容.学生各抒己见,从“伯牙鼓琴”到“钟子期听琴”,有进一步扩展到“伯牙弹得特别好听,钟子期听得专心致志……”这样添枝补叶,逐层扩展,涉及图意.

然后,我让学生部分品图观察,从人物外貌、神态来说图.学生细致地观察图中之人,有的说伯牙的外貌、弹琴的样子,有的说钟子期如何专心地听等.这样,学生在说图中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文言文叙述的内容.

最后,我让学生进一步品图观察,从静物发挥联想,说出图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有的说,钟子期边听边吟诵诗文;有的说伯牙听了钟子期的赞美不禁和钟子期一起把酒对歌,两人成了好朋友.从而道出了课文的主题,达到了品图知意的效果.

2品读析句,了解其义

小学生初读文言文,十分好奇.我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让学生在品读上下苦功,暂时不看注释,不吃现成饭,自释其疑,循序渐进,品透字句,理通其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理解中华民族古文化瑰宝的智慧和能力.

2.1初读品文.我在学生品图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这是有的放矢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按图索骥,知道文中哪一部分是说什么内容,哪一句是什么意思.学生品读后,我再检查提问:哪一句是说图中的哪个人,他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学生通过回答,初知课文大意.

2.2细读品句.学生初读课文,略知文言文的梗概,但还会碰到许多的疑难.因为文言文许多字词表述的意思和现代文不一样,句子的结构也不同,我就引导学生通过互相切磋、推敲、探究、讨论来理解句子的意思,以提高学生品读古文的能力,为其阅读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哉”和“兮”两个语气词的读法及含义.

2.3精读品字.我最后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注释品字精读,确切理解字义和句子的意思,达到自能订正,自能反馈,同时感受到自己能译句的成功的喜悦.让其乐此不疲,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3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学生通过品图、品字、析句读通了课文,领会了全文的意思.但这只是“表象”,未“升华”.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这篇文言文,我还要学生品文探究,以见真谛,悟出道理.如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品文进行讨论: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2.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明白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从而形成共鸣,收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品教论文范文结:

适合三品教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三品教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