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类论文范例 跟探寻人和自然、他人与自我的联结有关论文范例

该文是关于自我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探寻人和自然、他人与自我的联结

薛晴,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教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篇课文所在的第四单元人文要素可以提炼为“人生之舟”.人的一生如在尘世之中漂泊,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要度其一生,需有人生之舟.这个单元的四篇选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如何解读《植树的牧羊人》,更为深刻地理解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的意义,体会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肯定,探寻个人与外在的所有联结.“联结”重在“结合”,是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个人与自然的关联,是被自然毁灭,亦或是被自然打败,还是与自然携手生长.个人在广袤宇宙间的存在,是独活,还是与他人紧密依存.人与自我的联结,怎样回归内在,锻造自我生命的厚度,感受自我生命的幸福.佛家讲人生有三重境界,即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我们从这个角度探寻《植树的牧羊人》中个人与自然、他人以及自我的联结关系.

一、探寻人与自然:牧羊人与荒原的较量和携手

(一)让自己在荒原扎根

文章所设置的环境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目之所极,满是荒凉.这里“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无边无际的荒野”.作者不遗笔墨地描写了“废弃的村庄”“坍塌的教堂”“毫无遮拦的高地”,以及六月里要把人烤焦的天气.这部分描写告诉我们,这里是一片荒原.最让人绝望的是没有水,文中说“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走了三天”“五个小时”帮我们拉开了切身体验的大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置身三天三夜也走不完的荒野之中,背后是见不到边的黑色夜幕,让我们体会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纤弱和无奈.梅子涵评价这篇文章说,“作者的语言叙述平静没有一丝波澜”,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受到巨大的张力,借此探寻牧羊人与荒原的较量.

在这个荒凉的高地上,牧羊人住的不是帐篷,帐篷是行旅者短时间暂用栖身的,而且帐篷并不结实,难以抵抗住荒原上吹得人东倒西歪的狂风,那狂风的呼啸穿过破房子的缝隙,是像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是能把人吞没的.所以,牧羊人在这个荒凉的高地上砌起的是一栋石头房子,这栋房子到处都有他建造的痕迹,也是他抵达高地后修复废墟的血汗.能让人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牧羊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抵抗来自荒原的威胁,他首先给自己一隅之地,保证能够在此生根,而不至于被荒原驱除.文中说“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将“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海滩的声音”这句话和“狂风呼啸穿过破房子的缝隙,是像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进行对照,我们明显得感受到同是荒原狂风,但是在人的力量面前,也是会败下阵来的.这是牧羊人和大自然的第一次较量,无疑,牧羊人的努力对抗是成功的.

(二)将“希望”种进土地里

长冈半太郎说过“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牧羊人进驻荒原,并非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在这里种树.种树从挑橡子开始,他要选择最好的给这块土地.所以他“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他认真仔细,毫不敷衍,将好的和坏的分开.他挑选橡子的过程就像一个个定格的慢镜头,“挑出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这一轮又一轮的挑拣,直到最后,他挑出一百颗又大又好的为止.为什么是一百颗?为什么不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多一些或者少一些,也许都会扰乱他的节奏.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这样既有仪式感,又有规律,就如“我”所观察的“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而种橡子呢,原文中写“牧羊人拿起铁棒向下扎了一个洞”,而选人部编版的文本中改为“他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无论是“铁棒”还是“铁棍”,无论是“扎”还是“戳”,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问题,这土地太坚硬了,太不适合种树了!在弗瑞德里克·拜克为这个故事创作了绘本,其中有一幅图展示出牧羊人种树的一连串的动作,他单腿跪在地上,将橡子放进坑里,再用双手将土仔细盖上.联系他挑拣出的一百颗橡子,能想到什么?牧羊人一天种一百颗,就重复这样枯燥单调的动作一百次,也同样跪在土地上一百次.每日如此,如此,三年来,他种下了十万颗橡子,也就意味着他跪在这片土地上有十万多次.文本的语言极为简练,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切需要我们进行文字以外的联想与揣摩.

那么,这是牧羊人与荒原的较量还是携手,是两败俱伤还是达成和解.“在这种下的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在这发芽的两万颗中有将近一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掉.而只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能够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光从数字比率上看,十万颗橡子只有十分之一能活下来,也许你会觉得荒原是难以改变的,人的付出是艰辛的,收获是微薄的.此时此刻,怀疑、退却、放弃,都是人之常情.所谓“人之常情”就是一般时候一般人在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现实就是我们一般人都难以坚持下去的.如果有旁白的话,那可能就是:这么低的回报率,树木的成长和荒原的面貌何时才有起色,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太薄弱了,算了,放弃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人与大自然的较量,就以失败而告终了.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直抵人心的作品力量了.它真正撼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在这十分不对等的数字中产生的.就是这样不对等的数字,让每个人内心都燃起希望.这一点儿“希望”就是在这荒原上,尽管数目比率极少,毕竟是种下了.这就是人与大自然的“携手”杰作.

二、探寻人与他人:牧羊人与他人的分离与关联

(一)溯问牧羊人与“他人”的分离

部编版教材《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有一定的删改.牧羊人原本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之后他失去了独子和妻子,于是“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在日子一天天流走消逝的过程中,他与他人是分离的.同时我们不禁还要追问一句,这里还有“他人”吗?选文对绘本中的“他人”基本进行了“切除”.这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无边无际的荒野”“一点儿生气也没有”.这里一贯如此荒凉吗?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有人生活过吗?他们为什么而离开?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着一间的房子”“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而如今呢,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相对于全篇文章那么多的文字而言,这几句话并不起眼.但是它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也是十分繁华热闹的,这里原来也是极有生机的,有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所需,譬如“水井”“泉眼”“教堂”,人们在这里不仅有基本的生活,还有心灵的皈依.

然而这些人呢?大胆揣测,小心求证,原版中有这样一些信息:“我了解这一带……村子里,住的大多是伐木工和烧炭工……村里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人们却只顾自己,从不关心别人.人们不停抱怨.这里的人们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想办法,逃离这个鬼地方……”甘哈曼曾说过:“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人类总是在犯着这样的错误.

在20世纪思想敏锐的学者拉康便提出过“人与他人”的理论,以“他人的存在”来确定自我的存在.这些“他人”虽为隐性,但却可以通过“对比”追溯牧羊人和这些他人的不同.这些人的工作是伐木和烧炭,即砍伐树木吃掉森林破坏环境.而牧羊人却植树造林拯救环境.这些人面对满目疮痍的土地抱怨逃离,而牧羊人选择留下,并以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牧羊人和这些人是彻底“分离”甚至完全对立的.

除了这些居民,原版中还有不少人的存在.例如派来巡山的官员,以为这是一片“天然林”,却不知是牧羊人几十年的劳动结果.再如与牧羊人进行交流的林务官,他对种树的牧羊人留下种树的建议,但是他终究明白“这个种树的老人显然比他懂的多”.这样看来,牧羊人与“他人”是分离的,不相融的.

(二)与世人千丝万缕的关联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以主人公为轴心,向外发散,继而发现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出现的人物是“我”和牧羊人.“我”在荒野中踽踽独行,“走了三天三夜”“继续走了五个小时”“一点儿希望也没有”.

牧羊人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在荒原困境中跋涉的人来说是从天而降的神,也像是“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仅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还让我见识到了他在这块荒芜的土地上打出的一口深井,尝到了甜丝丝的井水.“我”不仅得到他及时的帮助,更是几十年追随牧羊人的足迹,感受他带给自己的极大震撼,见证牧羊人在这天地之间所做出的伟大“奇迹”.“我”还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也是文章的一条线,牵引着读者追寻牧羊人的内在世界.“我”的好奇正是读者的好奇,“我”的追问恰是读者的追问,“我”好奇地问牧羊人这片山坡是他的吗,他说不是;“我”问他知道这是谁的土地吗,他说不知道,甚至说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和他种树有什么关系.牧羊人在不知道这是谁的土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种树,其根源在他极为朴素的一句话“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没有生命”.所以,牧羊人并不是一个人,他是与千千万万人同在,即便看起来他是孤独一人,但实际上他的内心里装着所有生命,一个心系别人的人是不寂寞不空虚的.

更不要说牧羊人对荒原上人们的影响是多么巨大了.文章最初便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这便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牧羊人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呢?他留下了源源不断的水源,生机勃勃的沃土,孩子的欢声笑语,未来的生活勇气,以及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在以时间为节点的轴线上,牧羊人从1910年起种树,1913年“我”与牧羊人初次相遇,1920年起每年都看望老人,一直到1945年最后见到老人,也就是历时35年的时光,牧羊人通过种树使得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山地的荒原重新拥有了一万多人口的幸福生活.这便是牧羊人与世人最密切最深刻的联结了,这是生命对生命的付出,这是一个生命对万千生命的给予.

三、探寻人与自己:牧羊人与自我的约定和坚守

(一)牧羊人是不是“上帝”?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植树的牧羊人》和《植树的男人》,一个是部编选本,一个是原版文章.在部编选本文末有一句话“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原版文末则是“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不管是“上天”还是“上帝”,作者在字里行间都潜藏着对牧羊人高度的评价,言外之意则是他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是极为伟大的,同时他所做到的事也是极为艰难的.其艰难体现在哪里呢?几十年如一日地独守荒原,挑拣橡子是不容易的,将橡子种入干涸的土地是不容易的.三年来他种下了十万颗,只有两万颗能发芽,两万颗树苗中,又有将近一半会因为各种原因死掉,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成长起来.如此可见,橡树的成活率唯有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都会退却、怀疑,甚至放弃,这都是人之常情,因为实在太不容易了.牧羊人何以能够坚持下去,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是“上帝”吗,自然不是.可是,他却像“上帝”一样拯救大地,拯救人类.他匍匐在大地上,一步一跪的姿势,仿佛也是为人类在赎罪,用最虔诚的方式与大地在一起,也与自己在一起.牧羊人之所以能够不同于其他人,从他的生活细节也能够感受得到.他“自信平和”,他“把房间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也上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他的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这就是牧羊人,“静”是他的本色.“静”也可称为本单元的主题词,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述:“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牧羊人就是这样淡定从容,宁静专一,一心一意地种树,不管公私,不问得失.他不是上帝,但是他胜过上帝.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做到了连上天也做不到的事.因为这片树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从土里冒出来的;也不是那些官员口中的“天然林”,他是这位老人一粒一粒种子一步一跪地种出来的.这就是老人自己的“决定”,一旦决定了,他便没有任何动摇或怀疑,不管有多难.这就是牧羊人与自我的约定,对荒原的坚守.

(二)用坚守获得此生幸福

上文所说的“希望”还藏在时间的横轴里,在时间这条线上,前后跨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就如作者在文章开始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我们算一算从牧羊人开始种树,直到他去世,总共是多长时间.牧羊人1910年开始种橡树,到最后一次1945年6月见到他,他已经87岁了.这中间跨度35年的光阴.1913年“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牧羊人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成活了一万棵树木,1920年“我”第二次见到牧羊人时,他已经又种了将近7年时间,文中写“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看来,牧羊人在用各种尝试改造荒原.此时荒原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他种的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橡树茂盛得不用担心被动物吃掉了,白桦树也长得鲜嫩挺拔,就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我”就是文中的一双眼睛,也是牧羊人创造奇迹的见证人.“我”的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读者的体验和感受.

这个荒原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从前的“干旱无比”到现在“看到了溪水”.曾几何时,这是一片真正的不毛之地,泉眼干涸狂风呼啸.而现在居然有了溪水.这恰恰是大自然对牧羊人最大的回报.因为坚持不断的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树木长起来了,就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土地里也冒出了泉水.源源不断的水流又滋润了土地和树木.在原版中给牧羊人一些种树经验的朋友,最终了然牧羊人比大家都更懂得种树的道理,并且也悟出幸福之道.所以,牧羊人的坚守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贡献,不仅仅是为了他人,他同样也找到自己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在有生之年将一件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就能够不枉此生.这就是让人感到幸福的真谛啊!

人与自然的联结在于牧羊人与荒原的“较量”,牧羊人将自己深深“嵌入”荒原,只要稳稳地扎根进去,便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携手,不是改造而是携手成长.人与他人的联结在于牧羊人即便孤居,却依然心怀众生,以拯救大地拯救生灵为己任,最终让老一辈的人们因他而改变,新一代的人们因他而幸福.人与自我的联结在于他的“选择”他的“决定”他的“坚持”,他内心里的专注安静,他身体力行的无私付出.

因此,关于《植树的牧羊人》的解读,我们立单元“人生之周”的人文主题,努力从不同维度探寻人物的外在行为内在世界,让生命倾注,让灵魂在场,在广袤的时间与空间轴上思考更多的联结点,与自然、他人、自我深度联结,挖掘并感受人物的内在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玲以《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为例——谈如何设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J].新课程(下)2018 (04)

[2]王萍巧设环节,品味形象——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J].新课程(下)2016 (11)

[3]蔡明子精神的回归:做自己的上帝[J].语文教学通讯2017 (05)

[4]武月娇重建选择延展——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文本解读的转化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 (01)

自我论文范文结:

关于自我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自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答辩自我

2、自我成长分析论文

3、论文答辩自我

4、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

6、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