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类论文范例 跟岭南历代农产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会暠综述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该文是关于文化遗产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岭南历代农产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会暠综述

2017年11月24—26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课题组承办的“岭南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博物馆等20余家单位的60余位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三大部分.

11月24日上午,开幕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会议室举行,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院长杨乃良教授主持,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咸春龙教授致欢迎辞,咸校长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的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对各地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广州市社科联秘书长李伟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背景作了简要介绍,指出它是今年广州学术季中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并预祝各学者在此次学术交流中收获累累;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清介绍了《广州大典》项目设立的意义及工作进展,希望与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人文与法学学院党委刘红斌书记表达了对参会学者的热烈欢迎,感谢各位学者与领导对学院的支持.

接下来为会议主旨报告,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主持.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原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教授,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中国农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副所长王福昌教授,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田阡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社科处副处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卢勇教授和中国农史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赵飞副教授等六人从多学科、多视角作了精彩报告.下午为分会报告,30来位专家学者围绕“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史综合研究”两大研讨主题作了扎实的学术报告.南京农业大学惠富平教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曾雄生研究员等作为评议人,为会议奉献了精彩的学术点评.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畅谈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沙龙,来自海南琼中县,江西万年县,广东清远市、东莞市、广州市增城区等地农业局领导与专家学者就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广泛地研讨.翌日,各地代表赴罗浮山葛洪博物馆、旭日古村落,结合会议主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兹将会议论文综述如下.

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探索

随着21世纪初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我国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也掀起了热潮,其中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原则和发展战略的探讨一直是热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农业遗产保护三题》以哲学思考的角度从“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怎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做全面阐述,新意迭出.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回顾与展望——方兴未艾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和战略性眼光,分析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价值,介绍我国目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并指出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北京林业大学陈秋羽、胡旭《环境哲学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浅析》一文从环境哲学的视角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及其对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广西师范大学乔柏研究员在《如何保护农耕文化忠实的历史使者——对传统古村落萝村的古树群保护探讨》一文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萝村古树的社会性与技术性,提出建立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以提高古树保护效率.北京林业大学李飞、李莉副教授的《构建中国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体系的机遇与挑战》,基于中国林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要立足现有的机遇与挑战,制定有效对策.长沙理工大学谢新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以紫鹊界梯田为例》利用对紫鹊界的有机稻米种植农户和企业、政府部门、消费者的调研资料分析,认为紫鹊界梯田在多个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建议围绕需求和供给水平、未来性和地域性视角作前瞻规划.北京林业大学李晗、胡敏敏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其《生态文明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华南农业大学姜苗苗、赵飞《国内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国内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间的关系及旅游创新模式、各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概述,提出旅游开发应着力于文化产业创新,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二、区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区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对遗产地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本次会议中,学者们既有个案层面的探讨,亦有对区域层面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研究.

西南大学田阡教授以《从名特优农产品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重庆石柱黄连生产系统的挖掘与保护》为题,介绍了重庆石柱黄连成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经验,并从人类学角度探索了重庆黄连道地药材的保护路径,提出开发石柱黄连品牌的新方法.华南农业大学赵飞副教授《珠三角地区“佳果”类遗产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梳理文献总结珠三角地区佳果类遗产的总体情况,并以惠阳淡水沙梨、增城乌榄、新会甜橙为例,探讨此类遗产的栽培史,认为该地区是佳果引入与输出重地,城镇化和农业转型对该地区佳果遗产保护造成严重冲击.南京农业大学朱世桂研究员《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内容与保护开发对策》全面梳理了福鼎白茶及茶文化系统遗产的资源内容和遗产自然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福鼎社会经济发展定位提出保护与发展策略.此外,朱研究员还提交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试谈广东两种典型民俗类茶文化遗产》,对潮汕工夫茶、广州早茶等从文化学视域进行了探讨.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国博士《万年贡稻原产地——荷桥村的历史与传说》从“万年贡稻”的原产地荷桥村的古樟树、古庙宇、古稻米切入,探求该村的建村年代、世居大姓及贡稻传说等,挖掘当地人对村落历史的记忆.华南农业大学赖昌林《江西“万年贡米”考略》一文,从历史文献上对万年贡米出现的时间进行考证,提出万年贡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华南农业大学聂瑞等《广西隆安县壮族那文化遗产的内涵研究》指出广西隆安县作为壮族地区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其那文化集中体现 在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大米食品和富有壮族特色的农耕民俗节庆上,具有多元性.

在区域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研究方面,南京农业大学何红中副教授《传统粟作农业文化遗产评估及保护利用——基于内蒙古敖汉旗的调查研究》一文通过对敖汉粟作生产、生活和文化知识体系的调查研究,指出该地区粟作与所在环境的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挖掘各类粟作文化遗存和农具、传统粟作制度与技术以及相关复合农业产出和文化活动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所反映的传统旱作农业的思想理念、逻辑体系与文化内涵和所蕴含的历史、生态、文化、经济、景观等价值,指出其对当下中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广西梧州学院朱正西在《广西地区畬田研究》中指出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以及畬田负担赋税与徭役较少,促进了广西地区畬田的发展,畬田有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工具和种植的作物,广西地区的畬田种植自宋发普及之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民国时期,梯田是畬田的一种发展模式.华南农业大学王宇丰副教授《南侗地区糯稻文化系统》一文,从人类学文化结构与功能视角出发,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梳理南部侗族地区的糯稻文化,挖掘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价值,并揭示在当下社会变迁中保护和传承该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三、岭南动植物农产研究

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又是古南海贸易重要口岸,动植物农产富饶且特色鲜明,故本次会议也有不少研究岭南物产的论文.华南农业大学王福昌教授《农产方物与广府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一文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岭南风物特产进行考证,探索物与人的交付关系,为风物特产的研究提出新方向.华南农业大学魏露苓教授《从<广东新语>看屈大均对域外事物的认识》一文介绍了《广东新语》所记录的海外番国及其贡品、外来器物与动植物,并指出广东对外开放的环境开阔了屈大均的眼界,使他敏锐地发现这些域外来客并写入书中,使其成为中外农产交流研究的好材料.广西民族博物馆龚世扬副馆长在《秦汉时期岭南粮食作物的种植及相关问题》中考察了秦汉时期岭南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种类及农业经济形态,指出秦汉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带来粟、黍、麻、豆、小麦、高粱等作物,此期成为这些作物传入岭南的第一个高峰.南京大学陈灿彬博士回顾了闽粤荔枝优劣之争的历史演进,其《地域文化的竞争:闽粤荔枝优劣论及其演进》认为该现象表明的不仅是荔枝一物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优劣,而是荔枝背后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竞争,学术文化繁荣的一方往往能够掌握话语主导权.中国科学院曾雄生研究员在《苏轼与荔枝》一文中,将苏轼与荔枝的故事看作传统中国科技知识创造与传播的一个缩影,苏轼在进入岭南之前,通过前人著述了解荔枝知识,也因亲友馈赠品尝到加工过的荔枝,到岭南之后,才与荔枝有了亲密接触,甚至亲手种植荔枝,对荔枝的认识相应有所提高,该文指出苏轼作为文人士大夫,其荔枝知识远在时人的平均水准之上,但他的思想和个人遭遇未能使他对荔枝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苏文龙、毛廷贵、梁少欢等多人合作的《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贡品荔枝之乡》和《泗化洲贡品荔枝再探》,根据清代梧州地方志史料推测梧州市浔江中的泗化洲是贡荔产地,并断言新鲜荔枝上贡长安始于汉武帝时代和唐代杨贵妃吃的生荔枝是来自泗化洲.增城区农业局廖美敬的《广州市增城区荔枝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介绍了增城区的荔枝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增城应当增强品牌建设,启动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加强百年荔枝古树普查、加快荔枝专业村建设.华南农业大学黄国胜、衷海燕《明清时期闽粤地区龙眼的种植格局及成因》一文从技术进步、地形地势、气候变化、土壤类型、市场需求等因素分析明清时期闽粤地区龙眼的地域分布格局变化.华南农业大学关溪莹、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在梳理明清广东古蚕书、地方志、文人笔记、竹枝词等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再现明清广东的蚕业习俗,指出这些习俗既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是广东蚕农创造性地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广州大学冷东教授、邢思琳《广州十三行与燕窝贸易》一文,指出随中国燕窝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广州十三行在燕窝海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国内消费需求,丰富社会生活,也使广州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为“食在广州”的美誉添上奢华内容.

四、 历史上的环境与农业研究

农业是具有二重性的生产,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我们的祖先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东西方农业发展的历史差异与后续影响》一文从全球农业历史发展的高度,以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视野,对东西方农业发展的历史做了对比,指出由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差异,导致东西方农业经济结构、乡村景观和发展道路的不同,并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智慧作了科学阐述.华东师范大学石光泽博士在《“香芋”“落花生”再考——兼论花生传播史上的相关问题》文中以审慎态度对“香芋”“落花生”植物名实进行严密考辨,指出《红楼梦》中“香芋”是土圞儿而非豆薯,如今已不为人知;部分文献中与香芋近似的落花生因“花落即生”而得名,很可能是香芋的一个类型或品种,而非豆科花生.广东药科大学何崚、邹银萍《贡茶生产与地方生态环境变迁初探》,指出贡茶生产既满足天子与皇室的需求,又具有很强的政府向地方征收实物税的性质,随着贡茶生产量增加和区域扩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显露,表现为地方山林被大量砍伐导致泥石流和河道淤塞,严重影响地方百姓日常生活,阻碍地方经济发展.贵州大学俞智法《论明清贵州土司区动植物纤维业经营与环境的兼容》分植物、兽皮毛业、蚕丝等类别梳理明清贵州土司区纤维业经营状况,揭示其与生态环境相互兼容的内在规律,指出这种兼容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为今日西南山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温州大学曹瑞冬《清代江浙地区的茅草市场研究》对过去少有人关注的茅草市场进行探索,认为清代人口之增加和土地之扩张驱动了社会大众对茅草的消费需求,但这类产品的供给在资源不均、产权不明等因素作用下形成了一定垄断,致使不能合理地表现茅草的商品价值.故有清代通过行政经济等各种管控手段协调江浙地区茅草在供需方面的冲突,最终在社会资源的耦合力争下使市场结构趋于合理.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苏新华副教授《民国时期潮汕地区海洋渔业的发展变迁析论》梳理民国时期潮汕渔业生产的基本概况和及地方政府在资金、科技教育和规章制度方面对潮汕渔业的支持与管理,分析认为由于政局混乱、生产技术落后和渔民生活困苦等原因导致渔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以民国时期潮汕渔业的发展变迁反衬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艰辛过程.

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