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相关论文范本 和面向文化惠民工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类论文范本

此文是一篇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面向文化惠民工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

1 引言

“文化惠民工程”是党的十七大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领域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8 年全面实施以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该项工程自发展实施至今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服务部门在创新理念的驱动下,进一步将自身的文化服务职能与“文化惠民工程”相结合,创造出了一批新模式、新项目和新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地推进各项服务内容与“文化惠民工程”的融合,尤其是与基层群众阅读权力息息相关的阅读推广服务,更应当进行服务项目的创新,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惠民工程中的作用

2.1 促进了先进文化信息面向基层的传播

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的一项重要目标是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现代化信息接受渠道的差距,加快多元化信息向基层群众传播的速度.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的重要支撑部门,其信息传播与推广的服务能力不言而喻.公共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与优越的服务条件,能够有效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实现先进文化面向基层的传播,进而使得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得以提升[3].

2.2 强化了基层图书馆的建设

借助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的契机,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定向供给,这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于基层的文化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匮乏、信息服务缺乏有效载体、信息资源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使基层图书馆建设得以全方位加强.同时借助各级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支持资源,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得以改进,部分上一级图书馆才能够实现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定向业务对接,实现对基层群众的全面开放.

2.3 推动了图书馆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文化惠民工程明确提出了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要求,公共图书馆有义务来维护和实现基层乡村群众拥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阅读权、信息获取权、活动参与权、知识服务权等公平化权益.当下,我国乡村基层人民群众因为其自身文化素养较低、存在社会性歧视等原因,往往不能公平地接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实现仍存在巨大的障碍需要突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十年来,我国已基本上构建了以乡村基层为网点,以市县两级图书馆为供给主体,覆盖区域内大部分乡村基层人民群众的图书情报服务网络[4].同时,“农家书屋”也在乡村基层遍地开花、蓬勃开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乡村基层的延伸和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城乡均等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阅读权力

当前,基层群众中仍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物质生活环境不佳,其所处的整体阅读环境也不理想,阅读总量不足、阅读面狭窄、阅读引导力不强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部门的中坚力量,有义务、也有责任进一步优化社会弱势群体的整体阅读环境,帮助他们扫除阅读素养提升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并致力于提供公平、自由、平等的氛围环境.从实践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面向基层开展的专项化阅读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社会弱势群体的整体阅读环境,激发了社会弱势群体对于阅读的兴趣,并有力地保障了全社会普惠性阅读权力的实现.

3 公共图书馆文化惠民的基础优势

3.1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在文化惠民工程框架下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基础,否则基层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就不可能得到满足.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汇集地,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贮存了丰富多元、时间跨度悠久的纸质型文献资源,而且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逐步普及,各种新型载体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也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的态势,为文化惠民工程框架下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供给了全方位、体系化的文献信息资源.

3.2 图书馆具备了多级阅读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仅加大了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而且在文化惠民工程中也将其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目前,我国已基本构建起“省—地级市—县/区—乡镇/街道”的四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同时,为了保障全社会普惠性阅读权力的均衡化实现,各级地方政府也从政策、资金、物力以及人力等多个角度,加大了对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四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服务于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从发展态势来看,四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分馆、联合办馆、发展基层图书馆流动车等方式,成功地在体系内实现了各类基础条件的整合和共享,从而更为有力地支持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5].

3.3 图书馆具备了良好的阅读服务优势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支点之一,其良好的阅读服务优势也在发展中进一步呈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主体优势,建立高效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内容,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其作为图书馆评估定级的一项重要标准,2018 年1 月1 日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更是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主体地位;二是条件汇集优势,现代化的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下的文献资源汇集地,高素质的馆员团队、现代化的阅读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媒体宣传渠道等文化惠民工程中阅读服务所必需的环境条件,都在图书馆中得以汇集.

3.4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品牌吸引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所举办的阅读服务活动经过多年的实施,已具备了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充足的资源供给基础条件,并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批基层群众作为固定的服务对象.同时,随着市场营销理念逐步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当中,部分阅读推广文化品牌优势凸显,其宣传推广覆盖度、服务综合化水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活动内容创新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基层群众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4 文化惠民工程中常见的阅读推广项目

4.1 公益性讲座

通过组织公益类讲座推动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常见的阅读推广项目.从组织方式上来看,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能够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的特色,通过邀请名师讲座、促进群众与讲师互动、线上传播讲座录像等方式,使得服务形式得以不断创新与拓展[6].从实施效果来看,公共图书馆通过组织公益类讲座,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图书馆对基层群众的影响力,使得基层群众进一步认可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丰富的讲座内容也从多个层面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得文化惠民工程掷地有声,例如桂林图书馆开展的“桂海讲坛”—公益课堂青少年暑期讲座,深受当地青少年欢迎,激发了阅读的热情,形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

4.2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作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它主要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广大乡村地区,目的在于通过多途径的阅读资源的供给,来解决长期存在于落后乡村地区的“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三难问题,从而进一步满足乡村基层群众的多元化阅读诉求.从发展现状来看,文化惠民工程中“农家书屋”自创建与推广以来,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截至2017 年底,全国已累计建设农家书屋58.7 万家,图书贮藏总量超过11 亿册.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人均图书拥有量从项目实施前的0.13 册/人,增加至如今的1.63 册/人.农家书屋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使得最为基本的阅读权得以保障,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层次发展[7].

4.3 送书下基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我国对文化公益事业投入的逐步增加,如何使更为广泛的人群免费地获得好书、读到好书,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送书下基层项目应时而生.自2003 年,国家和财政部面向“老少边穷”地区联合启动“送书下乡工程”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以此项工程为蓝本,以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实施载体,不断创新工程的举办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将文化惠民政策推广到实处.例如灵川县图书馆为满足乡镇社区基层群众的阅读需求多年坚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

4.4 流动图书车

长期以来,图书借阅“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普及基层的难点问题.随着公共图书馆与文化惠民工程融合发展的逐步深入,以“科技大篷车”为蓝本的“流动图书车”项目应时而生,从而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所提供的“文化大餐”.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还将这一项目模式进行了深化,一些与图书馆日常业务相关的服务内容也搭载“流动图书车”这一平台得以有效实施.例如,灵川县图书馆开展的“爱与书香,相伴成长”社区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主动将阅读服务延伸至城市基层社区,进一步提高了馆内图书的流通程度,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珍贵的亲情体验及回忆,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推进了书香社区的建设.

5 彰显文化惠民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策略

5.1 强化阅读推广基础性条件的整合力度

为了有效满足文化惠民工程对基层群众普惠性阅读权力实现的要求,图书馆应当注重建立起与文化惠民工程相匹配的阅读基础性条件供给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文化惠民工程中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但专门针对阅读推广服务的专项数字化资源库却并不多见,公共图书馆应当有序强化数字化阅读资源的整合力度,保障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资源的有效供给,从而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此外,总分馆合作体系也应在文化惠民工程框架中得以深化,要本着“共享、共用、共存”的目标,积极构建阅读推广基础条件合作体系,并致力于通过体系的科学化运作,降低文化惠民工程中阅读推广资源建设的资金总投入,破除阅读推广资源同质化这一长期困扰阅读推广工作的问题[8].总而言之,通过强化阅读推广基础条件的整合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阅读推广资源的共享化水平,促进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团结协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群众.

5.2 创新阅读推广工作的组织、传播与服务方式

公益性阅读讲座、送书下基层、农家书屋等传统阅读推广工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广域上阅读资源的传播,但这些模式的缺点在于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阅读推广工作的融合发展,阅读推广工作的组织、传播与服务方式进一步发生了变革,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等约束性条件被逐步打破[9].一方面,信息技术推动了信息媒介的传输路径和方式的转变,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APP 软件已在基层社会实现了高度的普及,而这些APP 软件的社交功能又为公共图书馆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公共图书馆应当多途径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更多的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即时性特征的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推广基础性条件创新组合的服务模式,也在各地的文化惠民工程中不断涌现,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如阅读推广人制度、阅读竞赛、阅读聚友会等.

5.3 促进农家书屋多元化阅读服务功能的实现

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项目,在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各地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服务的目标仍与文化惠民工程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大部分农家书屋成为了帮助精准扶贫目标实现的载体工具,而普惠性文化服务职能逐步被弱化[10].因此,有必要以农家书屋为载体,通过其机构建设目标的重新设定,来适当拓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阅读资源获取的途径,从而逐步提升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农家书屋应当适当供给以文化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阅读书籍的比例,并丰富这些书籍的类型和种类,如当代名著、文化快餐读物、趣味科普读物等,从而增强农家书屋对农村基层群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要致力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内容延伸至农家书屋当中,实现纸质读物与数字化读物供给的同步进行.

5.4 大力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阅读培训服务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阅读培训服务,也是支持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真正地增强基层群众的多重化素质水平,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优势及特长,以满足基层群众切实需求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阅读培训方案.市级图书馆可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馆员服务能力的提升方面,使基层馆员能够更为灵活地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项目和内容展示于广大群众面前;县区级以下图书馆可以着眼于对于基层群众数字化素养的提升,加强现代化信息资源检索能力的培训,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已超过纸质化阅读,成为全民阅读发展的强劲方向,基层群众只有具备了符合现代化信息传播要求的基础性素养,才能更为全面地获取自身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阅读培训服务,有助于增强基层群众的整体阅读技术素质,从而为更深层次地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奠定前提和基础.

6 结语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进一步实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与文化惠民工程的融合式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有力破除基层群众阅读权力“不平衡、不充分、不均等”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为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充分重视.相信未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更加新颖而又丰富的阅读推广服务项目将会不断涌现于广大基层群众面前.

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公共图书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公共图书馆方面论文范文。

1、图书馆杂志

2、公共关系学论文

3、公共安全论文

4、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5、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

6、图书馆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