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与秦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秦始皇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秦始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秦始皇嬴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近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观点.不久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做了一场关于秦始皇的演讲,作为一名曾在秦始皇陵工作了10年的考古队长,他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秦始皇.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

这么多年来,大家对秦始皇的认识基本上是这样的:秦始皇是一位残暴的暴君,在位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老百姓动辄被关进监狱.

但是,一直有个问题我们没有想通:这么一个不堪的人,他对那个社会做了那么多负面的破坏,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谈起秦始皇仍是那么津津有味,而没有把他骂臭?这可能和我们对秦始皇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有关系.

关于秦始皇的描述,最原始的文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意思是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有着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不能跟他长久交往.

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秦始皇陵与司马迁的记载之间有很大的契合度,司马迁所写的秦始皇陵的事情基本上是靠谱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考古,我们也认识到,司马迁对修建秦始皇陵的描述,多少又有一些夸大其词的成分,这可能是因为司马迁想给汉武帝献谏言:不能大兴土木,不能劳民伤财,不能这么建陵墓,秦始皇这么干,结果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这其实是一个妖魔化秦始皇的过程.这个过程从秦灭亡时就开始了,一直到司马迁集大成.批判秦始皇的人当中,有几个著名的人物:贾山、贾谊、陆贾、董仲舒、司马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都是儒生,都是儒学出身.

秦始皇陵里的水银代表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考古专家对秦始皇陵的墓室进行过两次科学的探测.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里说,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达到了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么一种设计.那事实是不是如此?秦始皇陵里是不是有水银?

经探测,秦始皇陵地宫里确实存在大量的水银,并且,这些水银和陵墓的封土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水银不是土壤本身所携带的,而是从地宫里挥发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在地宫里放水银,一是为了长生不老,防止尸体腐烂,二是为了防止盗墓.还有人夸张地说,也许有朝一日把秦始皇陵发掘了,秦始皇还安然无恙地躺在地宫里.其实,这都是拍脑袋的说法,在秦始皇的时代,人们根本不知道水银有这些用途.当时,水银除了用于鎏金鎏银之外,就是一种治癣的中药原料.

水银的剧毒和防腐功能,是在后世才被逐渐认识的.当时秦始皇在地宫里放水银,其实只有—个功能:以水银为江河大海.那么,为什么要用水银来模拟江河大海呢?因为水银是—种水德的标志.

战国后期,为了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法则,以邹衍(注:战国末期阴阳家)为代表的一派学人发明了五行相克说.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每一个朝向代表一种德,五行对应了“五德”.秦人认为自己到了水德,水德可以代替周人的火德,所以,在秦始皇地宫里以水银来代替水,这其实是一种水德的标志.

他带走的是一套国家政治体制

去参观过兵马俑的人都知道,秦始皇陵最著名的就是陪葬坑,目前发现的陪葬坑有200多座.这些陪葬坑,如果里面出现兵马俑就是兵马俑坑,出现马和车就是马厩坑.这么多坑是干什么用的呢?

过去我们认为秦始皇比较贪婪,他要把生前所拥有的一切都带到地下.其实,秦始皇可能真的很喜欢马,而马也在大秦走向帝国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为什么在秦始皇陵的里里外外,以及墓室周围都有大量的马?这讲不通.

后来,考古专家发现,这些陪葬坑可能是秦始皇想让后人知道,秦始皇和他之前的中国古代帝王是完全不同的.这一个个的陪葬坑,象征着一个个的政权下属机构,这个政权就是皇帝专治下的集权郡县制.

这一套政治体制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在秦之前的古代帝王都采取贵族分封制,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国家终于走向了末路.春秋战国550年,群雄割据,打来打去,到了秦始皇,终于确定了集权制度.秦始皇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所以说,过去所有的帝王去另一个世界时,带走的是和他个人生活有关的东西,秦始皇则不然,他带走的是一套国家的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墓室,就相当于一间卧室.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就是把一个秦国的版图放到墓室里去,放到卧室里去.

秦始皇从他39岁统一中国,到50岁去世,这10多年里干了太多的事情.我们所熟知的事情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辙等,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建立社会治理体系.

秦始皇生前对这套政治体制充满了无限信心,所以,他死后到了地下,也想让帝国的江山从始皇帝一直传下去,传至千秋万代.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有这么一段话:“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即宫殿文武百官奇珍异宝都放满了秦始皇的地宫.在秦始皇陵中,考古专家发现那么多的陪葬坑,其实就是秦始皇的百官系统.百官就代表了一套集权制度.

从秦始皇之后,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漫长时间.时至今日,它依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秦始皇所构想的帝国

由于在位时间不长,秦始皇对于秦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显得比较仓促.这种需要达成共识的思维方式就是:人们在一套新的集权制度下,彼此应该怎么相互交流、共处.这种价值观一直到了200多年以后,经过“王莽改制”才渐渐统一起来.

在集权制度下,政府其实就是求大、求实.因此,整个秦始皇陵的设计,也是仿照都城的样式,气势恢宏.

秦始皇陵里的瓦直径有半米长,每一块瓦上都盖有一个章.这个章上是工匠的名字,让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瓦上面,这也许和我们今天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相类似.

秦始皇陵里还有一项非常高明的工程——阻排水渠.因为整个秦人地区是南面高北面低,除了地表水,地下水也是从东南流向西北.为了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墓室,秦人在墓葬的东、南、西面挖了一个水渠,再用青膏泥把水渠堵起来,然后把水排走,再把它堵起来,形成一个水坝.

前几年修建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时候,也遇到地下水的问题,地基挖开后,发现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后来采取的解决办法,和2200年前修秦始皇陵的工程师所用的方法一模一样.

秦始皇陵中还有一个封土建筑.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陵的封土高度是116米,116米有将近40层楼高,但没有建成.后来遇到农民起义,实际封土高度为55米.即便如此,55米也是中国古代陵墓中最高的.

秦始皇陵的封土不仅达到了最高的高度,而且在封土里还有一层建筑.这个建筑在地面以上,遍布墓室周围,高出地面30米.它是水平的,然后外侧呈九层台阶状.台阶上面还有廊坊,屋面上有瓦,这是供秦始皇的魂灵登高望远用的.

从秦始皇陵的地宫、陪葬坑以及一些高等级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所构建创造的一个新时代.在秦之后,又渐渐形成了中国汉文明的形态和框架.其实,所谓的汉文明,就是以汉字为交流语言、以天地阴阳为宇宙观、以对立变通为思维方式、以讲求规矩为行为处事方式的文化体系.这也就是秦始皇所构想的帝国.

(据《解放日报》)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能挖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北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挖掘秦始皇陵事关重大,短时间内不开挖,也是政府和所有学者一致的决定.

第一,如此庞大的陵墓,地上景观如何保护?秦始皇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6米,现仍高达55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坟堆顶台下,距地面约35米深,地宫约相当于一个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秦始皇陵没有了坟堆,如何能让人感受秦陵恢宏的全景?

第二,地宫极深,如何垂直勘察?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

第三,多长时间能挖完?如果不管坟的立方面积,不计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宫面积,就约有2.5万平方米,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要挖150年.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实际上是结合上述问题综合形成的.里边的秦朝文物能不能保护,现在谁也不敢保证.

(据《人生与伴侣》)

秦始皇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秦始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秦始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